Monthly Archive for December, 2006

Page 2 of 2

隨筆兩則

多哈亞運,香港兩名羽毛球女單球手葉姵延及王晨打入決賽,最後王晨奪金。老實說,對決賽興趣不大,反而之前周五深夜看兩人爭入決賽的兩場比賽,反而看得更肉緊。先看到葉姵延挺進決賽,後見到王晨擊敗謝杏芳,說不興奮就真的是騙人。

不過奇怪的是,在王葉二人包攬金銀牌後,本地傳媒以至我所瀏覽的網上討論區,都有一個說法,就是不斷強調葉姵延「土生土長」的背景。我聽到後的感覺的不太舒服。同是代表香港的運動員,為甚麼要搞這些本土非本土之分?還是我們對於從大陸移居來港,轉而為港出戰的運動員,還有一種潛意識的排拒?

當然我們可以說,在香港出生的運動員,面對的培訓環境不佳,不像從國內來港的運動員般,早年在國內接受更有系統、支援更佳的訓練,但是我還是認為,「土生土長」這四隻字,隱含的「香港民族主義」的意味是挺強烈的。

**

見公園仔那邊「留言受襲」一文,真在深有同感。我這裡在過去廿四小時,也不斷遭Spammers襲擊,但是偏偏akismet不爭氣,近日表現欠佳,更出現不少「漏網之Spam」,情況最嚴重時,可以在一小時內有逾千條新垃圾留言,真是「除Spam除不盡」!

現時唯有使用三重防線:除了用原來的akismet之外,也用了Spam Karma 2及Anti Spam Image,總算曷將情況暫時控制住,不過總是擔心這些程式威力太強,連正常的留言也擋殺掉,如果有留言不成功的情況,也煩請通知一聲,謝謝。

最新消息:

剛收到網站寄存公司的電郵,說因為近日本網站遭垃圾留言程式攻擊太嚴重之故,對方被迫採取措施保護伺服器, “For these reasons we also disabled access to the following module of your blog wp-comments-post.php.” ,現在的情況是:各位不能留言,僅在此說聲不好意思。Spammers也實在是太猖狂了!

Not NOW?

正當我們以為,電盈用十五億港元買下明年起三季的英超播映權,是已經夠「癲」之時,殊不知事件一不離二,二不離三。歐洲足協(UEFA)今晚(周五)公布二零零八年歐洲國家杯(右圖)的播映權結果,原來又是落在NOW寬頻電視手上!

看歐洲足協的新聞稿(PDF檔),見到如此寫道:

PCCW’s NOW TV is a cutting edge type of broadcaster that runs the largest IPTV operation in the world. This agreement will put UEFA and UEFA EURO 2008™ at the forefront of technology convergence with a fully integrated distribution on IPTV and mobile.

最後一句的意思,是不是如電盈早前宣布可以用3.5G手機看英超比賽般,利用流動寬頻網絡在手機直播歐洲國家杯賽事?不過無論如何,我最有興趣知道的,是這次電盈的出價,事緣上次電盈一次過「豪擲」十五億,「一鋪過」K.O.本有另一套策略的有線,將他殺個措手不及--這次又是不是歷史重演?

之前有線電視曾推出廣告,吹捧自己擁有歐洲四大聯賽,又語帶諷刺稱要在友儕間談論其他比賽時,真的是不合時宜--not now也。但是有線先是失去英超,現在又失去歐洲國家杯,其他人可以大叫 “It’s now” 矣!

ManUtd, VInDICated


(via 網易體育

三記頭鎚,在最後關頭取得需要的勝利,曼聯終於以首名姿態出線歐聯十六強,不過三比一的比數,可是在先落後一球的情況下得來的--若非維迪在上半場補時階段攀平,同時「打窒」賓菲加的氣勢,下半場會如何發展,真是不能想像!

無論如何,出線,贏波,報仇三個目的均達,這次曼聯真是VInDICated by Vidic啦。

電子.書

美國眾議院司法小組委員會並沒有自報告發表後,就有關網上閱覽人數的數字發表意見,但表示在最高峰期間,曾有每分鐘三十四萬七千人閱讀XXX報告的紀錄;由於人們迅即蜂湧到載有XXX報告的政府電腦網址,大部分人都未能成功接通有關網址。

為了讓不使用電腦的美國民眾,有機會自行判斷XXX報告的內容,美國政府出版社已決定將XXX報告和白宮的初步辯駁印製成書,民眾十二日起就可以每本十二美元的價格買到。此外,全美各地的報紙都準備出特刊,全文或摘載XXX及白宮辯駁報告。

不知道各位對以上的報道有沒有印象,又知不知道「XXX報告」是甚麼?這兩段文字,分別出自一九九八年九月十六日的《星島日報》及同年九月十三日的《文匯報》,說的是當年其中一件最炙手可熱的新聞——獨立檢察官斯塔爾(Kenneth Starr)公開其調查當時美國總統克林頓性醜聞的報告。記得當時有關這份報告的眾多報道中,最有印象的兩個角店,其一是報告內「色香味俱全」的描述(噢,之前用上了XXX,可是一次無心之失!),其二是當年報告公開報,網民爭相上網閱讀,結果造成網絡大塞車的情況。也記得那時好奇,到諸如亞馬遜等網上書店查看,也發現不少斯塔爾報告的印行版有售。

在本港時間周四零時,由美國前國務卿貝克(James Baker III),與民主黨前眾議員漢密爾頓(Lee Hamilton)率領的「伊拉克研究小組」(Iraq Study Group)將公開其報告,雖然報道說,美國總統布殊已在美東時間周二與貝克見面,討論報告的內容,但是他也要到美東時間周三早上七時,才會收到報告的全文,僅比普通民眾如我們者早四個小時而已。同樣地,這份報告亦會在網站發放,公開報告的網站有四個,分別是小組的官方網站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美國總統研究中心

不過引起我興趣的,是由九八年至今,網絡世界的面貌早已轉了多次,至少對我而言,網絡連線的速度早已由那時的56k,增加不知多少倍到現在的8Mb,然而在報告推出的前夕,看到有新聞說,美國藍登書屋(Random House)旗下的Vintage,將會在報告推出的同時,印行報告的hardcopy發售,令我不禁想到,縱使網絡世界如此方便,accessibility亦比數年前增加了不少,但是書——實實在在的書——仍是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至少「一與零」也未能完全取代它的位置。

想到兩年前,由美國國會議員組成的「九一一調查委員會」(9/11 Commission),公開其調查報告時,也是採取網上發放及印行書本的雙重發行方式,結果書本竟然賣出了超過一百萬本,還取得全國圖書獎的提名。書本是要用錢買的,網上下載是免費的,不過書本的受歡迎程度,也真是意料不到。

不知道伊拉克研究小組的報告的「銷量」,會不會超過九一一調查報告,不過我發現,在網絡條件相對較佳的今天,我們的閱讀習慣及思維,仍沒有多大的改變。至少這個習慣,在諸如方便、免費及不佔空間(Physical Space)等「誘因」下也「不為所動」--至少我也曾付了真金白銀,買了一本九一一調查報告回家看!難怪諸如新力等廠商,在這幾年研發包括Sony Reader等電子書閱讀器,也仍然反應欠佳了。

quote/unquote

看外國電視台的新聞,不時見到訪者或受訪者,在引述別人的東西之前,都會在引述內容之前說 “quote” 及之後說 “unquote” 兩個字,以示當中內容是出自他人。不過我們這些說中文的人,看來在引用他人內容時,很少會說「開引號」、「收引號」之類的說話,說了出來,我也只會想起中小學讀書時,老師「讀默」學生寫出來的情境。

今日(周五)讀《蘋果日報》,看到蘋論下<蘋果批>一欄,題目是「副學士學生的一個Blog」。見到Blog字自然會加以注意,不過問題是,讀了該文章兩三次,也搞不清楚文中所說的Blog,究竟是在哪裡「終結」的--我知道該篇「Blog文」是從「星期四,十一月三十日,二零零六年」開始的,但是看來看去,也搞不清楚文章的結尾是「今天副學士林立,數量不比學生課程少」,還是<蘋果批>欄末的「中七的朋友們,為自己前途著想,按submit之前,想清楚吧,別上政府的當!」這句?

這當然是我過於小心眼了,少了一個quote與unquote的符號,又有多大問題?不過看到該欄作者高明輝,在第一段寫「考慮加入副學士這個大家庭,在選定科目按掣「submit」之前,為自己的前途著想...」這個話,又看到文末的那一句(見上段),我最初還以為最後數段是<蘋果批>作者的手筆。不過再讀數遍,應該是除了第一段外,由「星期四」開始到尾,都是引用該名學副學士學生的文章的。

真想不到,現在<蘋果日報>新聞版面隨處都充斥「引用」的網民意見,還有純粹從各「大」網站拿來用的內容拼成的「網聞版」,連評論欄也引用大段文章,連意見也不用加。這樣的專欄真係「寫得過」也!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