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電腦新知' Category

生果稅

我發現,現在與朋友吃飯,壓力很大。

這種壓力是,當整桌人都拿著同一款很炫的電話時,而你拿的一部是兩代以前的電話,雖也同是很有名的智能手機,但是魔鬼--由朋友飾演--在你雙耳邊來個立體聲的劇場:「你究竟何時才肯換機,加入我們的陣營?」

是的,我用的電話還差幾個月,就用了兩年了。雖然面對友人的「迫逼」,我都會含混亂掰過去,他們的樂趣就是從我口中所吐出的數隻字中,參透有沒有口風鬆動的玄機,但是有時也會不禁心動,想想是否要換一部更先進的電話。但是--喂,只是用了兩年也沒有--這與以前對待電話的態度,當中的落差/變化真的很大呢。

去年十二月曾看過路透社一篇報道,說美國每個家庭,在二零一一年時,平均花了四百四十四美元在蘋果的產品上,比零七年差不多多了三倍。與其說「付出」,倒不如說是「奉獻」,因為這是每個家庭心甘情願,每年進貢給蘋果公司這一個「類宗教」的。文章形容這是「蘋果稅」,想起來也挺貼切,因為不是有人說過這樣的名言:「人生中有兩件事必會發生,就是死亡與交稅麼」?一旦入「教」,即使心不甘情不願,但是稅就是逃不了,更何況是欣然奉上?

最近有朋人徵求意見,說是否要為她的蘋果手提電腦續保。素來我也勸告旁人,蘋果公司的東西最好保養一下,因為冷不防突然壞掉的話,維修費是高得令人咋舌的,但是這次我改了心態,勸告對方不如省下這筆錢吧,因為(一)這個費用這得不合理;(二)假如是小心一點用,壞掉的機會應該不大,除非遇到意外,況且修理亦不一定要乞靈於原廠。我自己的桌面電腦也是買了一年多一點,最近才猛然想起,啊!沒有續保啊!不過之後想到就是:嗯,由它吧。

雖然有時看到新的產品,都會怦然心動,好想買下玩玩,但是回頭再想,好像也沒有太迫切的需要去換。手上的平板電腦是第一代產品,拿起來確是很笨重,跑程式起來也有點吃力(尤其是與又新又小的後繼型號比),但是只要忍耐點、將就點,其實還是可以滿足我每日吸收資訊的需求--只是每月下載幾本的月刊時,系統都會不厭其煩的告訴你容量不足而已--這應該算是我唯一一個不滿(足)、有需要買新型號的地方。不過嘛,我就是死也不相信,生產商在愈來愈短的產品周期之下,很快就會推出新型號出來,我就不用花一筆錢,去買一個體積雖然縮小了,但是內涵(科技)卻是早兩代型號的產品。

是心態變了嗎?也許是。這也可以說是,我在科技產品的Austerity--太多人譯為「緊縮」,不如用更古雅的「撙節」來形容更好--的取向吧。畢竟,銀兩有限,產品無限,我也不想每年都要交這麼的多「蘋果稅」。

求:相機意見

對,大家沒看錯,這不是五年前的舊文重貼,而是五年後再寫一次,徵詢各位對相機的意見。

自從五年前買下Canon IXUS 960is後,都沒有買過新的相機,我想這個時候買一部,不算太過份吧?不過在挑相機時,委實令人感到有點苦惱,因為家中有人擁有Sony的NEX-5,此時買一部類似的相機,好像是Panasonic的GF甚至GX系列,就好像是重覆了,但奈何的是適用於Sony E-Mount的鏡頭選擇,實在不多。

選一部像舊愛的相機,雖是未嘗不可,但是在嚐過了可換鏡的數碼相機後,買一部輕巧的優瓜,又好像心有不甘。雖然私下諮詢朋友,都建議我考慮Canon S100,看著他的大光圈,的確有點心動,但是經歷過鏡頭不能收回事件後,還是起了一點戒心--其實我也曾到電器店把玩過它,但是嫌它做得太精巧,反而是手感不太好的情況。就這樣考慮了幾個月,結果連S110也出來了...

寫至此,就不能不感嘆Canon的「不思進取」!我過去曾是G系列的擁躉,但是見它們推出的新G系列相機--好像最近的G15--即使有大光圈、大感應器,但是見到只有28mm的「廣」角,熱情就頓時被冷水淋熄,更遑論它的「遠」攝能力了。

那麼我還有甚麼選擇呢?看來看去,好像只有Sony的HX30V較合心意。老實一句,光圈大小我不太介意,但是它的「長炮」實在太吸引--由25mm至500mm,應該可以滿足一般及旅行的需求吧!在網絡看過不少人(尤其是台灣用家)的開箱文,見評價也不錯的,但見到有人批評這個型號拍出來的照片,色澤不太自然,倒令我有點小擔心。另一個擔心的地方,是我一直不太喜歡Sony相機的操作介面,沒有Canon的簡潔易明(我到現在仍經搞弄錯NEX-5的介面),所以到現在還是下不了決心。

還是各位有更好的建議提供?

失蹤三星期的原因

*不就是為了與After Effect及Final Cut Pro X博鬥嘛...放心,要結婚的不是本人。
*初用After Effect,真是不知如何入手,但幸好這個世界有種東西叫「範本」,只消上網購買就可以製造出精美的片段!
*不過要輸出一段僅兩分鐘的影片,就要花費四小時的時間,很難想像若是用家中的舊「麥迷你」,要花多少時間...應該要十小時吧?
*相比之下,Final Cut Pro X算是易用,不過為甚麼它的介面,與iMovie沒有兩樣?難怪不少人都對這套新軟件劣評如潮了,畢竟與我所認知的Final Cut Pro變化太大了(工作關係,經常接觸FCP 6/7)...
*雖然工序繁複,但總算是提供了一個藉口,去買一部新電腦,哈哈!

我的圈圈不在Google+

個多月前提到Google+ifttt掀起一陣旋風。不過本人生性慵懶,雖說有興趣試玩,但也沒有加入「跪求別人邀請」的行列,只是登記了以後,靜待邀請電郵。雖說後來順利開通了Google+的帳戶,也正式試用了ifttt的服務,不過心情也沒有特別的興奮雀躍,反而是想起了上面《宋飛正傳》的 “Independent George” 一幕。

如果說社交網絡的精神,是講求即時、迅速與「朋友」分享的話,我大抵是一個不合格社交網絡成員。社交網絡服務我不是沒有--Facebook固然有(也常用);twitter也是老早就開了(常自誇說,twitter未流行時已經「玩厭」!);台灣流行得很的噗浪,我也是用戶之一。唯一一個沒有開通的,就是內地新浪的微博,原因在去年已經寫得很清楚,在此不再重覆了。不過我在區分各個服務的對象,實在是非常嚴格的,好像在Facebook,我將隱私程度調較到最高,外人要將我加到他們的朋友名單中,固然先要得到本人的同意,別人要尋找到我,也不是十分容易;同理,我在Facebook所發表的東西,但凡是牆上的塗鴉,又或是相片、影片等,都只有我的「朋友」才看得到,就連朋友的朋友也不能看。

換到其他服務,也是如此。我在Twitter的帳戶,不乏素未謀面的朋友,但都須先獲我批准加入後才可看到,至於噗浪嘛,更只可以說是小圈子:朋友不足十個,是純用來透過互聯網東拉西扯的。這樣做的原因,是我希望將說話的對象,劃分得相當清楚--在本泊的,當然是開放給大眾;稍微有點「悄悄話」成份的,就轉移到Facebook發表;若縑Facebook太「人流複雜」,又或是不想某些人看到的話(通常是吐苦水),就轉移到噗浪去了。當然,若權衡後發現處處也不宜的話,就乾脆不在網上寫好,找朋友吹水好了。所以雖說Google+標榜的,是不同的圈圈,供用戶將不同的朋友,拖到不同的圈子去,但是我的「圈圈」,早已在不同的服務內發生。

況且,用過了Google+以後,我還是覺得很不習慣的一點,是經常收到通知,說某某我完全不認識的人,將我「加」到了他的「圈圈」裡去。雖然系統安慰本人說,在屏蔽」這些人以後,只要不是「公開展示」的東西,他們都不會看到,但是系統指南說,我看不到他們的貼文,但是我仍在他們的圈圈中,倒令我有一點不安。事實上,我不太喜歡Google+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用戶只可以「事後」去除他們不想見到的人,不能事先拒絕他們...

這些奇怪的感覺,也在使用ifttt的服務後發現到。我暫時設定了一個任務,就是我在Facebook牆上所寫的東西,就會在Twitter內複製出來。雖說這兩個網絡,我都有不低的私隱設定,但是依我的社交網絡使用習慣而言,ifttt的出現,就好像是打破了我在每個「圈圈」之間,所建立的銅牆鐵壁--其實這不是只針對ifttt,現時的社交網絡網站也有這些互通的服務(如噗浪可以與Facebook互連),但我是沒有設定的,面對ifttt幾乎涵蓋所有網站的來勢,我難免有點擔心,會在使用以後,出現在不應該的圈圈,說了不應該說的話的情況。正如George Constanza在文首的片段所說,不同的喬治撞在一起會「出事」,我還是希望保持不同的「分身」啊。

又或者說,這個社交網絡大流行的年代,「朋友」的界線、定義,早已模糊,但是我對此的區分的標準仍很嚴格,應該是太抱舊、不入流了吧。

我想要一個Dislike按鈕

今天(周三)在多個社交網站看到,最熱門的科技話,一是Google推出的Google+,二是有不少「求邀請tweet」的ifttt。Google+針對Facebook而來,可以理解,但建基於以往Google Wave及Google Buzz的「經驗」,我興趣還不是那麼大,但說到ifttt...看到這篇文章簡介以後,倒也想發一個tweet,求一個邀請信來過一把癮了。

讀有關這兩個新服務的新聞時,難免不作涉及Facebook的聯想。雖說有分析員認為,Google+要從有數以億計用戶的Facebook搶走用家有困難,但是無聊點說--也是純屬天馬行空的想--如果Google+有一項類似 “dislike” 按鈕的東西,我會是很高興的。

不止一次在Facebook看到「朋友」發牢騷,說他們寫了一點根本不值得高興的事,都總會有人「說讚」,也曾有新加入朋友名單的人,凡是我寫甚麼東西,都會馬上給我一個「讚」。雖然我也是一個,看到好的東西,都會按一個「讚」鈕的人,但是這個功能,在我看來已經漸漸成為一個Cliche。況且Facebook的系統,雖然容許用家刪除流言,但是「讚」是不能刪的,反過來看,也即是說,只許別人說「讚」,不許用戶「反對」別人讚的情況,倒實是有點不合理的。

我不能不納罕:為甚麼不能說「不喜歡」呢?有時在Facebook所見,實在有不少人大放厥詞(尤其是某些政客),也會由衷認為,有些「朋友」所說的話,實在是不中聽,得表示點另類意見,但是為甚麼我們不能不簡單點說 “Dislike” 呢?或許是在Facebook的世界,用戶只有說「讚」的權利,只可以和和氣氣取代批評,讓眾用戶上網愉快?這樣經「潔淨」後的世界,想著想著,倒有點可怕呢。

我的平板電腦自白

早幾天興之所至,在facebook寫了這樣的一句:「幸福是,床頭一堆新書,一堆雜誌,睡前隨意翻翻,讓心靈安靜,作個甜夢」。縱或日常生活、工作瑣事如何擾人,回到房中打開書櫃,揭著自己喜歡的書,都總有令人思緒沉澱、情緒安穩的作用,可以暫時忘憂。

一直認為,閱讀這個行為,要實實在在的拿起一本書(或雜誌、報紙)來讀,才有「閱讀」這個感覺,過去一直也抗拒讀電子書,不過最近放假外遊的經歷,卻令我有點改觀,不,誇張一點說,是信念開始有點動搖。

素來都有外遊帶電腦的習慣,一來可以保持聯絡,二來也可以有需要時查查資料。在這次外遊前,強行從敗家老弟的手上,搶來了他那部iPad來用--因為只是短線遊,犯不著帶太多東西,況且他最近也不太用。聽朋友說,iPad給他最大的樂趣,就是看雜誌很方便,於是安裝了幾個電子雜誌的程式,又想起自己一直都是《經濟學人》的訂戶,恰好它們也有iPad版的程式,又給我下載了來用。一打開來用--請不要嫌我「舊聞當新聞」太過時--感覺是真的有點震憾。

首先電子版雜誌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們實在跡近印刷版,二來要看也非常方便,部分雜誌也加插了多媒體的功能,好像是WIRED,以至台灣的FHM等(第一期電子版是免費,之後也順道買了第四期...嘿嘿),閱讀的過程是十分快樂的。即使沒有多媒體功能,單單電子版的版面,要閱讀也沒有甚麼不便或不習慣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我過去一直買的幾本外國雜誌都有電子版,而它們的價錢比買印刷版便宜了三分之一,小數長計,真的可以省下不少。

用了iPad幾個星期下來,除了免費的雜誌外,自己也受不住誘感,掏腰包買了好幾本電子雜誌來看。另一個結果,就是退訂了好幾本雜誌的印刷版,為全面改看電子版作準備。過去一直都希望,找到一種電子裝置,給我在每天通勤上班的途中,給我方便地吸收資訊,很薄(但很貴)的手提電腦、便宜的上網本電腦都試用過,但是效果不太好,主要是當時未有流動上網之故,此外開機亦需時。後來用了智能手機,去吸收較短的資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看雜誌消磨時間的功能還未達到,但是此時此刻,iPad看來滿足到我的需要。

近日看到統計數據說,在美國,電子書的銷售已經超越實體本的書籍。不過我自己還是認為,從消費者覺得來看,iPad、XOOM之類的平板電腦,對於一些假以時日之後,可以丟棄的資訊--對我而言就是雜誌--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用的載體,不過任憑電子裝置再方便再精巧,看來刻下還是取代不了印刷精美的書籍,以及部分雜誌,還有它們捧在手上的質感及觸覺。我很難想像用iPad看《國家地理雜誌》(雖然他們有電子版),又或是訂裝精美的董橋新書。這是不是知性與資訊,在電子書與非電子書之間的分野呢?

不過說不定,假以時日,我又會寫一篇文章,高呼電子書萬歲。但那一天到來時再算吧。

還是自己動手成就感大點

公司不少同事,近日不是買了iPhone4,就是買了iPad,日日在公司玩個不亦樂乎(也可以稱為「曬命」);坐車上班下班,又或是外出閒逛,感覺亦是有好多人用iPhone4,反而用之前版本iPhone的人少了很多。看來還是用外出用iPhone 3GS、在家還是用兩年多前的舊款(A1176型號)的Mac Mini的我,就是有點跟不上時代,格格不入是也--不過懶理它呢,手上的電話用了只是半年多一點,家中的電腦還是繼續表現良好,犯不著要換的麻煩。

不過小麻煩還是有的。兩年多前購入那部麥迷你時,雖然在下訂單時,已經特地換了一個較大的硬碟,但容量也只是120GB而已,兩年下來,要儲藏的東西不斷增加,單是音樂檔案就已經佔了一大半了,還沒有計下載回來,或是自己從DVD轉換成的影像檔案,硬碟老早已經載滿東西了,結果用了一個NAS(現時用了一個1TB的硬碟)之外,還是外置一個「裸插」的硬碟,去收納相片及音樂。自然是十分不方便了。

所以說,一直都有換硬碟的念頭,但是麥迷你最不便的地方,是它的機殼設計令人卻步:不是沒有辦法打開,但就是怕「拆爛」。外間也不是沒有代客升級硬碟的服務,例如當年買機以後,就拿了去增加記憶體地方,也有這樣的服務,不過--並非為該公司作反宣傳--一看價錢,似乎又不是太理性消費(尤其是近年硬碟的價錢很便宜嘛),付出的服務溢價,對我來說,無疑是太高了一點。所以還是想自己動手。

機殼如此「緊密」的電腦,以前也不是沒有處理過。給家母用的華碩EeeBox,之前也曾給我拆開,將機內的記憶體由1GB加至2GB,那次也是向互聯網偷師,看了不少升級心得及圖解(台灣的Mobile01網站有不少這樣的教學文),所以這次升級,都是先搜了不少有關的文章,尤其OWC的短片,以及ifixit網站的圖解幫助最大,不過一開始的時候,麻煩就來了,我可沒有開機用的putty knife--結果只有用一把小鋼尺來「撬」開機底,不過代價就是部分鋁材的位置結我弄出凹痕...鋁不愧是軟金屬(苦笑)。

其實撬開了機殼以後,一切都是十分簡易,反而奇怪的是我那部麥迷你的機內天線模組只有兩組,而非影片及相片所示的三組,但這也不是太大問題。換硬碟的程序,很快就完成了。反而是事後的重灌系統,花了我不少時間--我最初的做法,是為硬碟重裝一次系統,然後將舊硬碟的資料、檔案,利用Mac OSX內的「系統轉移輔助程式」,導入新硬碟內的。但是不知何故,這個程序做了多次,每次都在某一個部分停留不動,就像是當了機般。此計不成,唯有再將系統再裝一次,今次就在安裝問始時,系統問我是否已經有一台Mac時,用了Time Machine的備份來重灌--得出的結論是:一,Time Machine的確好用、幸好現時重裝系統亦支援Time Machine;二,我走了一大段冤枉路。

系統重裝了以後,極其增也只是開始,因為新硬碟內只有文件,但是音樂、相片只部付之厥如。但是將這些東西由外置硬碟抄回新硬碟,確是花了不少時間(尤其是音樂檔),最終花了個多星期才完成(因為每晚只能騰出一點時間來做之故)。現在總算是完成了,以後開iTunes來聽音樂,也不用先駁外置硬碟,不過這次升級的副產品,是房中突然多了兩個硬碟,一個二點五吋、來自麥迷你的原硬碟,另一個是三點五吋,以前用來載音樂的500GB硬碟,再加上本來用來備份的一個,真是有點雞肋的感覺。但不用六百元的代價,就自己完成了整個程序,變相省了近千元,也可以是說是物超所值矣--下一步,或者是將那個經常壞(已經修理一次)、還有區碼限制的光碟機,換成一個super drive?

上海.翻牆

以前常說,回內地旅行的最大好處,就是有手提電腦,又或者iPhone之類、可以上網的設備,走進咖啡店,都有免費的無線網絡可以用。記得零七年待在北京的兩個星期,為著「秘撈」交稿的關係,好幾個下午都是拿著電腦,走到海淶橋附近的星巴克,邊喝咖啡邊寫稿的,然後用電郵交給香港那邊。不過在這次上海之旅中,卻發現當地的星巴克,竟然沒有「免費午餐」可以吃--更正確點說,就是他們好像和中國電信(?)有合作,要上網,就先向他們申請一個帳號,雖說是免費,但是我好幾次在申請頁輸入了我在內地的手提電話號碼,卻仍是不得要領,也只好放棄。

不過在外沒有網可以上還算事小,受制於偉大網絡長城才事大。自己的泊被封也沒有甚麼大問題(被一貫光榮偉大正確的黨看上,理應感到光榮才是嘛),不過上不了facebook及其他網站,就真的要感嘆為甚麼要帶電腦上去了。以前經別人介紹,用過好幾個軟件去「翻牆」,其中一個更令我一邊用,一邊叫「XX大法好」(說笑而已),不過軟件翻牆終究還是不方便,不過在出發前,在網絡尋找更好的翻牆方法時,給我發現一個挺不錯的點子--就是設置VPN

一直以為,VPN(虛擬私人網絡)是很高深的東西,自家架設的話,也得找一部電腦當伺服器長開才成。不過在台灣一個討論區,發現可以將比較舊的路由器,換上第三者的韌體來開通VPN、然後翻牆的功能。首先是用上已經放在一旁,已經沒用使用的路由器:我的是D-Link的DIR-300型號,這個路由器可列入「平靚正」的類別,因為即使是買新的,此地電腦商場也只是賣百多二百元左右,更何況我的是免費。

換第三者韌體,需先到DD-WRT的網站,根據路由路的型號,選擇合適的韌體,然後按著這裡提供的步驟,去將韌體更換。驟眼看上來,好像有點複雜,但跟著做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反而是要留心有沒有打錯指令而已...在另一個泊看到,如果買的是較新版的同一款路由器,剛才提到的步驟也不用做,直接在路由器的控制介面,將韌體刷新就可,不過是否「百分百安全」,就真的不能保證了。

成功換上了第三者韌體後,就可以按這裡的指示,設定VPN的戶口,然後再用好像DYNDNS的動態DNS服務,將自設的網址,導向路由器所在的ip位置(因為網絡服務供應商不一定會派固定的ip位置),DD-WRT韌體的控制台,可以設定動態DNS,十分方便。然後在電腦系統,設定好VPN連線,就可以在登入網絡以後,駁回家中的路由器,然後再經本港的IP上網,那末就可以突破網絡封鎖,上網上個不亦樂乎。

如果有兩個路由器的話,更可以在全部更換了DD-WRT的韌體以後,進行「路由器對路由器」的VPN連線,就可以在電腦系統內,連VPN連線也不用設家,只要連線到撥號一方的路由器,就已經進入VPN網絡,詳細的設定,可以參考這個做法

不過嘛,這樣做法,也是有潛在的隱患及問題的:
一.改路由器並不一定百試百中,以我為例,我也改死了兩個路由器,令它們變成了「磚」(Bricked),連復活(重新用回原裝韌體)也不能;
二.內地可能會對動態DNS的服務供應商下手,令在進行VPN連線時,解不了DNS,令連線一方無法接駁家中的路由器,此刻DYNDNS是可以用的,但是據說no-ip是被封了;
三.連線速度不但受國內的頻寬限制,亦要受本港的網絡連線速度所限。我家中的寬頻,是30M下載及10M上載的VDSL,速度是夠快的,但是信號進入國內之後,也得受制於內地網絡,看Youtube都顯得有點吃力,如果是用上只有512K上載的服務,就可以放棄看片了,不過一般瀏覽網頁,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四.看本港以至全球網站,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看內地的網站,就出現部分看不到的情況,不過這個問題,影響不太大,頂多就是關閉VPN連線就成;

就是憑這些安排,我在上海的七日,每日上網生活如常,和我一起出發的同事亦一樣。現在回港以後,也特定設定多一個戶口,給在上海工作的中學同學,現在他也翻牆翻個痛快。所以說,不用花太多錢,就可以有VPN服務,突破網絡長城的封鎖,可說是十分抵玩也。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