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for July, 2008

Page 2 of 2

音樂筆記(二)

《三聯愛樂》在本年第三期的作曲家及作品系列,是華格勒的歌劇專號(右圖,其實最新一期〔貝多芬的協奏曲〕已經出版,但未見在港有售),不過數周前買下後仍未細看,到了數天前才開始詳讀。去年發現這本刊物以來,一直想出版社何時才會推出華格勒的專題(三聯那邊說過,這個「古典音樂欣賞入門」系列要做幾年的),結果這麼快就已經「心願成真」,真是高興。

專號除了介紹華格勒的歌劇作品外,還旁及他不同時期的生活--華格勒的作品固然值得大書特書,他的生活經歷亦是「精采」得可以。不過當我讀到張黎寫的那篇〈特里布申的大家庭〉(頁一三三至一三七),以及張可駒執筆的〈不朽的神話:尼伯龍根的指環〉(頁一四一至一八三)兩篇文章時,倒發現一點頗為有趣。

事緣讀到張黎的文章時,見到他寫華格勒與當時仍是別人妻子的柯西瑪,在瑞士的特布里申(Tribschen)居住時,重新開始《指環》的創作(此前已暫停十二年)。文中寫道:

安享幾個月的居家生活之後,瓦格納再度開始寫作《尼伯龍根指環》的任務,此時已是事隔十二年之後了。《齊格弗里德》第三幕曲稿在一八六九年三月開始編寫,同年六月中旬宣告完成。總譜則在一八七一年二月五日完成,當時瓦格勒已開始鄭重考慮要以拜羅伊特而非慕尼黑,做為計畫中的音樂節地點。(頁一三六)

初讀時,發現沒有太大的特別,不過再揭數頁,細閱張可駒的文章,就發現有以下的論述:

路德維希二世希望瓦格納能夠盡快完成《齊格弗里德》,但作曲家還是先完成了《紐倫堡的名歌手》的總譜。一八六九年三月,瓦格納重拾《齊格弗里德》的創作,並於同年八月完成了全劇的總譜。(頁一四四)

嗯,那麼《齊格菲》的創作,究竟是一八七一年,還是一八六九年?

此時得「訴諸權威」了,翻看Ernest Newman那本名堂響噹噹的The Wagner Operas(普林斯頓大學平裝版,一九九一年),當中說到《齊格菲》第三幕的編寫,在一八六九年三月至六月進行,總譜(Full Score)則在一八七一年的二月五日完成(頁四四九)。

當然也不能這麼「武斷」,單憑一個例子就去推翻別人的「疑誤」。再找找手頭上僅有的數本、有關華格勒的書,首先看看Rudolph Sabor所寫的Der Ring des Nibelungen: A Companion(倫敦:Phaidon出版社,一九九七年),有關《指環》的創作資料部分,也是說《齊格菲》是在一八七一年二月五日完成的(頁二一三)。台灣「音樂之友社」出版,譯自日文的《華格納》一書(台北:音樂之友社,一九九九年),也是寫「...雖到一八七一年二月才完成《齊格菲》,但在此之前他已經展開《諸神之黃昏》之譜曲工作。」(頁一零二)

張可駒的「疑似失誤」,可能是編輯先生們,一時間看不出來吧?

**


《齊格菲》第一幕.澳洲南澳州立歌劇團.二零零四年

最初接觸《齊格菲》時,第一感覺是這是一套「很悶」的歌劇--不是麼?與《萊茵河黃金》的「短而精」、《女武神》的精彩連場(當然最好的還是第三幕)、還有《諸神的黃昏》的氣勢(除了前奏及第一幕的長度,有時教人吃不消之外),乍看上來以男性戲為主的《齊格菲》(女主角可是在第三幕末段,才給齊格菲本人弄醒,才來那段要命的二重唱的!),是沒有其餘三套的「賣點」。即使在家看影碟,每一幕也要「斬件」分段看,從來沒有一氣呵成,每一幕也是看整幕的能耐。

但聽多了音樂,再細味當中的曲詞,發現雖然《齊》沒有刺激的東西,但是各個角色的對答,也是十分有趣的,例如第一幕雖然只有米梅(Mime)、化身「浪遊者」的沃坦及主角齊格菲,但是後兩者的對問,加上音樂是十分過癮的,當然經過了個多小時的「對談」,我們終於獲得一段令人亢奮的鑄劍場面(無法,第一個看的版本,就是拜魯伊特百年祭中、將神話搬到工業革命時代的《齊格菲》,大都會歌劇院的古風版,就是看不入眼!)。在第二幕中,齊格菲屠龍、識破米梅的陰謀,還有林中鳥的互動,音樂也寫得極優美,從歌劇中抽出的Forest Murmur,每一次聽都會幾乎「失神」...

不過,我最喜歡的一段,還是第三幕第一場,齊格菲與殺父仇人(其實也就是祖父)沃坦對決後,前往在《女武神》第三幕中,被沃坦召來火神羅格,包圍沉睡中的女兒布倫希爾德的岩石時,場合之間的間奏曲--華格勒在音樂中,將代表齊格菲、魔火、沉睡的主導動機交插出現,音樂已經寫得好聽,再將不同音樂所代表的意思拼合在一起,真是妙不可言!

**

又想起一年一度的拜魯伊特音樂節,看看時間表,今年除了《指環》外,還有《帕西法兒》(指揮是八年多前,曾帶價英國皇家愛樂來港的意大利指揮Daniele Gatti)、《紐倫堡名歌手》及《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也可說是大堆頭了--不過最喜出望外者,原來是音樂節從去年開始,也有網上直播的服務

今年選播的,是在本月二十七日演出的第一場《紐倫堡名歌手》,導演是Katharina Wagner,也就是現任音樂節掌舵人沃爾夫岡.華格勒(Wolfgang Wagner,他在今年音樂節後也會退休〔終於!〕)的女兒、華格勒本人的曾孫。不過印象中,她製作的《名歌手》去年首演,品評並不太好...至於網上直播的「門票」要四十九歐元,想起現時歐元極貴,是否真的要看,也得三思...

一個人去旅行有甚麼(不)好?

一直以來,遊記類的東西是比較少人留言的(反正整體而言,留言也真的不多啦),不過之前寫了在峇里島的四篇遊記()後,經「非網誌途徑」收到友人的留言,大意是我在旅行中「幹甚麼事都是一個人幹」,我應該「找個伴」去旅行,等等。寫遊記會有這樣的反應,真是教人意想不到。

其實,這樣情況已不是第一次遇見。因為自大學以來,每一次旅行都是自己一個人去的,隨之而來的,也總是別人「又是一個人去?」的疑問(第二個最常見的疑問,則肯定是「又去倫敦?」)。不過,一個人去旅行又有甚麼不好?

一個人去旅行,最最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與同行的人「拗」,也就是說完全自由。就拿我的好兄弟P記及老C作例子吧,老C經常說,我是徹頭徹尾的文化型遊客,只會往博物館去跑,至於P記就是完完全全的聲聲犬馬型遊客,遊樂是他旅行的主旨(我對老C說,其實我旅行也有「血拚」的,只是買的是書及唱片而己...),要我們三人一起遠遊,而期間不會為行程吵嘴的話,則肯定是天方夜譚了。所以說,除非是與你旅行宗旨完全一致,否則言語衝突則是少不了,在難以找到這樣的夢想人選的情況下,出外旅行就得自己來了,因為要幹甚麼都是自己話事,省卻不少煩惱及不快機會也。

承上段,回顧近幾年的旅行,主要行程是聽音樂會(奇怪,一年在外聽的音樂會數目,竟比在港的多)、行博物館、探朋友、「Hea」等,而朋友中願意與我一起進行這些活動的,則可說是一個也沒有,試問又怎能搞出一個集體旅行呢?還有,自己成行另一個好處,就是不用與人夾時間,只要逮著時機,買到便宜的機票,就可以立即出行,要與人「夾」時間的話,平時約人食飯就已經夠煩了,何況是需時更長的旅行。(附帶一提,我喜歡在淡季出發,但是其他朋友都要在旺季才有時間,安排時間難過登天)

說到這裡,想起友人CC所說的一個故事。她在美國讀書時,曾有兩名朋友一起到巴黎,不過每日一早都會「分道揚鑣」,各有各的參觀目標,所謂「同行」,就是在晚上回到同一個下榻的地方而己。有時心想,有這樣的妥協方法也不錯。

一個人旅行當然也有不好的東西,最現實的就是錢的問題。飛機票一人一票,當然不成問題,有也只是人價錢高低而己,不過住宿就彷彿對單人旅行者有歧視般,每次打開旅行社的廣告,我也始終不明白,為何那些套票,都是兩個人出發比一個人出發來得便宜?有時看中了某些旅遊套票,但想延長逗留時間時,酒店的單人房總比雙人房貴--別怪我對這行一無所知,但是明明房間是一樣的,但佔房者(也是要利用酒店設施者)少了一人,按道理應該便宜一點的,為何情況卻是倒轉?不暪說一句,本來峇里行的原來計畫,是希望到雪梨的,不過正是因為套票的單人房延長住宿的價格貴得嚇人(心想:不是淡季麼?),而要打退堂鼓的。

另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單人匹馬時,也難免有時有點孤獨的感覺,又或者在某些地方,單人旅行者顯得有點錯位。例如,我自己對峇里島的印象,是「一個適合情侶去的地方」,一個人總好像有點格格不入,反而在大城市立,孤身旅行又好像沒有太大的感覺--是Solitude in a big city的感覺,是每一名都市人都有的特性吧。我對這種情況的問題不太大,反而是在晚上百無聊賴時,想找人「吹吹水」也不能,感覺總有點怪怪的。

不過最「悲慘」的,還是一人旅行時,沒有人為你拍照的「難題」。不是說不能自拍,但是自拍的質素總是慘不忍睹,有時自己也會被相片的「醜樣」程度嚇壞。結果每次旅行,風景照的數量是壓倒性的多,家母每次看相都問:「你自己的相在哪?」真頭痛。

一個人旅行,好還是不好?我還是傾向好的那一邊。至於友人的忠告?噢,隨遇而安吧。

HD二三事

猶記得買下生平第一部電腦時,代我採購電腦的世伯說,電腦要進行「煲機」的程序,也就是要讓電腦啟動,整晚也不用關機。結果第一次擁有電腦的我,好像那一晚直盯著放在書桌上的電腦,尤其是面板上的「16」兩個數目字(那部電腦的速度只有16MHz)。這樣的「熱身」程序真是難忘。

**

自電視台推出數碼高清廣播以來,雖然所住的屋苑,在服務推出首日就已能接收到數碼訊號並收看(本以為以敝屋苑的辦事效率,肯定要用上數月,但卻令我有點意外),但是我並未有急著搶購機頂盒,一來當時的選擇不是太多,二來我打算購買的型號,在很早就已經處於缺貨狀態,要急不急不來。不過自從家中那名敗家老弟,豪買一部LCD電視,放在房中來打機、打電腦(用電視來做螢光幕,誇張!)之後,由於電視附送機頂盒(也就是我想買的那部),家中人感受到高清廣播的質素後,就連家中對這些科技最不起勁的老爸老媽,也竟然比我著急起來,忙催本人「快點買機頂盒回來」!

結果個多兩個月前,為客廳那部買了兩年多的LCD電視,添置一部解碼器後,我發現自己待在電視機前的時間多了,一來數碼廣播(不論高清與否)的質素總比傳統模擬廣播強(有前後對比就知所謂何事),二來(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不少三色台的英文台播放的外購劇,如果是用數碼廣播來收看的話,是會以十六比九的比例播放的,不用再「捱」模擬廣播下畫面上下各有一條黑邊的情形。不過,既然三色台已為中文頻道設置高清頻道,為何英文台沒有呢--其實不少外國劇集就已經是高清播放了,片源理應不愁供應呀(況且三色高清台播放的劇集,有不少只是闊螢幕拍攝,而非高清錄製)。

近日工作時間改變,重新當回「正常人」,不用再活在,結果晚上更多時間盡情當「電視精」,於是周三周三周四都是電視日,《律政狂鯊》《逃》《欲骨查》《尋人密探組》以至《捉鬼男》等電視劇看個不亦樂乎。就連老爸老媽也經常轉台看數碼廣播,於是得出一個結論,廳中那部電視機,經歷了兩年的「煲機」,終於在此時「正式」投入服務了。

不過當了電視精的後果,就是這裡看來也快荒廢了,嘿嘿!

**

你若問我,去分別那些1080i1080p等高清廣播的術語,即使對於科技者也不至於淪為文盲的我,也不太能分辨熟優熟劣。所以廳中那部電視機,不是正式的「Full HD」電視機,接駁了機頂盒後看數碼廣播,也是收貨的(反而兩年多前不知就裡,買了有HDMI端子的電視,可說是誤打正著也),我反而更關心錄節目的可行性。

原來的機頂盒,過去一直不像其他公司所出的型號般,擁有接駁外置硬碟的錄影功能,不過最近生產商也推出新的韌體,也終於加入錄影功能了。於是立即拿來試錄,最初錄的是英國廣播公司攝製、在三色高清台播放的《天與地》,發現追加錄影功能後,錄影時既可錄下所有聲道,亦可錄下所有字幕,不過畫面總是差了一點...再看看檔案的資料,為甚麼一小時的高清節目,檔案大小只是五點多GB?或者是錄影時畫面質素會降低了點吧,不過這有必要嗎?希望對方日後推出正式版韌體,取代Beta版韌體時,會有更多的改善吧。

**

說高清,不能不提Blu-ray。自新力在下一代影碟之戰,以Blu-ray擊敗東芝主導的HD-DVD後,總覺得市面的BD影碟,是一下子多了起來,吾友P記亦老早購入PS3及高清電視組合,不時招呼本人與老C到其府上,趁看球賽前後的空檔,感受高清的威力也。

不過,有一次P記播放史泰龍主演的Rocky Balboa時,我突然感覺到,畫面是清晰的,細節是巨細無遺的,色彩是艷麗的,但是就是不像電影,更像是電視劇多於電影。當我找出一隻《明日之後》的BD碟時,P記就搬出一套專家的口吻說:要看高清,當然要看真的用高清製作的影片,這套只是「舊片」而已。

老實說,家中現時唯一一隻BD碟,是陳奕迅的Get A Life演唱會,好幾次行唱片店,想買多數隻BD碟來看,但是拿在手上,也不斷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一個誤區:畫面質素好不好?不好的話,就暫時不買了。但是電影(以至電視等其他影像娛樂)與載具科技的關係,若是以後者為判斷購入/消費與否的標準,是不是捨本逐末?當然,如果我買入一隻BD碟,但發現當中的電影的質素是劣得可以的話,我也會十分不滿的,但是若因「畫面不夠靚」而去不買的根據,損失的可能是一套好電影。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