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for March, 2005

Page 2 of 4

也談村上(及其翻譯)

Manfred談到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中(左圖是美國Vintage出版社的英譯版的封面,該社也出版了不少村上小說的英文版),兩名主要人物小林綠及渡邊徹的性格,引申到Stannum研究《挪威的森林》各種翻譯版本的問題,我也決定湊興寫一篇來加入討論,發表一些極其個人的觀察及看法。

我所閱讀的村上春樹第一本書,就是《挪威的森林》,最初接觸博益出版社的葉蕙譯的版本,後來相繼看了台灣時報文化的賴明珠譯的版本,以及國內由林少華譯的版本。我在《餘弦棧》的討論中看到的是,似乎各人都認為賴明珠的版本較為可取,至於葉蕙的版本則略有微言。這可能是先入為主,我自己反而覺得,葉蕙的版本較為流暢。

先旨聲明,我也與Stannum一樣,對日文是全完「目不識丁」的。但是不知為何,每次看到賴明珠版,那些「初美姊」、「玲子姊」及「永澤兄」的名稱,次次也看得雞皮疙瘩!至於小林綠突然變成Midori(唉,每次看到這個字,總是想起同名的日本女小提家,譯名就是「美島莉」!),木月忽然變成Kizuki,就看得如墮八里霧中。至於主角渡邊徹,在別人口說出這個名時,就會加上「君」字。這也許是日文中對別人的尊稱,但是正如村上在後記中所言,「這是一本極個人性的小說」,既然以渡邊追憶往事為開首,為全書設下一個類似「回憶錄」的調子時,我自已的私見是,這些「姊」呀、「君」呀的字眼,實在很礙眼。

其實不少人對林少華所譯村上著作,也是頗有微言的,其底因是林少華對外國文化的根基不足。就如本人在去年九月,記下魏紹恩批評林少華譯《村上朝日堂》搞出了「大頭佛」的錯譯:

不過最eye-catching的,還是魏紹恩批評在國內翻譯村上春樹的林少華的最新譯作的文章。事緣上海譯文出版社,最近出了村上春樹在八十年代所寫的 《村上朝日堂》及《村上朝日堂捲土重來》兩本書,但是魏紹恩認為,林少華浸淫外國文化不夠,結果遇上村上這類擁抱外國文化,也深受外國文化影響的作家,就顯得力不從心,因為這些知識,並不是硬啃多幾本外國書,就能學會的。

魏紹恩在文中,舉了羅拔迪尼路電影《獵鹿者》(Deer Hunter)及「柴郡貓」(Cheshire Cat)兩個例子。前者,由於在日文原著中只有其音,而沒有其字--也即是說,日文原著中是類似「地亞.亨特」的字眼--結果林少華的譯文,就變成了 「Dear Hunter」,譯回來就變成「親愛獵人」,嗚呼!這大概是編輯們的錯!不過翻譯已是難事,再由英文轉成日文,然後由日文變成中文,當中一定出現 「Lost in translation」!

至於後者,連我也感到汗顏:原來「柴郡貓」的典故,出自《愛麗絲夢遊仙境》,按魏紹恩的說 法,是「笑起來樣衰衰笑下笑下笑得全身不見了只剩得一張咀巴還在笑」--只恨自已書讀得太少,又或是受差劣譯本荼毒太深!「面對洋文化,林少華失誤其實不 少。...這一趟林少華就給馬腳踢的相當慘。」

寫到這裡,我突有這樣的想法:以村上春樹受美語文學(即美國作家)影響之深, 「幾乎從來不看日本文學作品」(林少華語)而言,村上春樹的著作,會不會像英語的Expression呢?我在《挪威的森林》中,找到一段類似的例子-- 是小林綠在高島屋百貨的屋頂,向渡邊徹怒吼的片段。

這是賴明珠的譯本:

「雖然我有些方面多少有點亂七八糟,不過卻是誠實的好孩子,工作勤快,臉也長得滿可愛,乳房形狀美好,做菜好吃,父親的遺產還存了信託基金,你不覺得是個大拍賣嗎?如果你不要的話,我很快就會到別的地方去哦。」

林少華的譯本則是:

「雖然我多少有蠻不講理的地方,但心地善良正直,勤快能幹,臉蛋也相當俊俏,乳房形狀也夠好看,飯菜做得又好,父親的遺產也辦了信託存款,你還不以為這是個大拍賣?你要是不買,我不久就到別處去。」

很不同,是嗎?再來葉蕙的版本:

「雖然多少有點橫蠻,卻是老實乖巧,工作勤快,長得相當可愛,胸部曲線不錯,烹任高明,父親的遺產放在信託存款內,你不覺得你撿到的是大便宜麼?如果你不要,我很快就另外物色人選的囉。」

每 次我讀到這段文字,都會本能地覺得,村上春樹在這裡要指出的意思,就是以小林綠要向渡邊徹表明,自己的條件這樣好,簡直是一個「BIG BARGAIN」! 但是BARGAIN這個字翻譯出來,卻竟然變成了「拍賣」,而不是我們廣東話中「執到寶」的意思,真是有點驚嚇呢。我也相信,這段關係 與買賣完全無關,所以翻譯這段文字,用上「大拍賣→買或不買」的意思似乎有點突兀,以葉蕙所用的「要或不要」似乎適當一些呀。不知Jay Rubin的英文譯本,是如何處理這段呢?

至於林少華用上「俊俏」來形容小林綠,我也真的無話可說了。

由上面這一個例子,以前在Stannum兄的《草莓蛋糕變酥餅》中所舉的例子,可見翻譯用詞稍有差池,都會對譯本讀者對作品本身的認知,做成截然不同的差異。所以翻譯文學作品時,都必須對原文內容以至用字進行推敲,因為文學作品是藝術創作,原作者的遣詞用字,必會對整個作品有關係/影響--無論是人物的性格構造,或場景的設置,或情節的推展。所以Elaine說「看翻譯版的也不要處處要跟原著一樣」,我是不會同意的--因為我們不懂原文,只能通過譯本來了解原作。正如羅 新璋所說:「承認也罷,不承認也罷,譯者實際上就是作者的代言人。譯者不是作者的功臣,便是作者的罪人。」(羅新璋:<讀傅雷譯品隨感>;金聖華編:《傅雷與他的世界》,香港三聯書店,一九九四年)如果我們對譯本的要求,只求大意的話,那麼我們只會縱容差劣的譯本充斥市面,對於原作者而言,只會是Disservice--正如翻譯《好的,首相》的張南峰說:「假如譯文比原文差很遠,那麼作者大概是不會感激譯者的一片忠心的。」(從《好的,首相》看文學翻譯的理論和實踐)

理想的翻譯,也許當如傅雷所言,「彷彿是原作者的中文寫作,那麼原文的意義與精神,譯文的流暢與完整,都可以兼籌並顧」(前引羅新璋的文章)。我們對譯本有所要求,也就是這樣的道理。

後記:在寫這篇東西時,發現美國Vintage Books的母公司藍登書屋(Random House),原來為村上春樹設立了一個專題網站,除了時報文化的《村上春樹的網絡森林》外,又有一個關於他的好網絡可以去了。

哇,好多問題要答!

自從數天前寫了《答港燦兄》一文後,滿以為十多人置評已經夠多,想不到此文被小踢轉載後,加入討論的人數更多,引申出來的討論及問題也更多樣。小踢催促我快點回答台灣老婆的提問,我想,一時間要好好整理答案固非易事,何況從討論中,我也發現有不少東西值得寫!各位,給我三數天時間,好吧?

暫時留下有關此話題的文章,供各位參考:
*小踢:本地傳媒的譯名問題
*餘弦棧:你有你說,我有我說
*餘弦棧:草莓蛋糕變酥餅

其實,還有兩個話題想寫,一是Stannum兄在《草莓蛋糕變酥餅》中,所提及的村上春樹作品中譯的問題--事關我也很喜歡村上的書,加上又涉及譯文問題,我也有興趣湊興一番。二是想寫寫電影《希特拉的最後十二夜》。我昨晚(周一)看了,演導均出色,各位對納粹德國史以至希特拉這個人有興趣的話,我覺得這套戲非看不可!

《天王星進入雙魚座的日子》的Bao,看來已看過這部電影。而《邦邦隨想》也有相關的影評了!

其實...自前這個網誌搬了家後,發現不少舊文的相片連結需要修改,加上Hello似乎不支援自家的host,結果三天下來,不斷的改呀改呀,連帶未有參與討論,請諒...

Lady Ella

得承認,近來是迷上了聽Ella Fitzgerald的唱片,昨日在唱片店,又買了上面這兩張唱片。正如我的同事所言,Lady Ella唱歌真是談笑用兵,完全不需費勁,聽的也十分高興歡愉。每天上班下班坐車,聽著她的唱片,也是挺高興的。

Lady Ella的資料,亦可見於Wikipedia.org

新Server,新問題

費了好大的勁,才將之前在blogger.com伺服器的舊post,通通轉到新伺服器,但是不知怎的,archive及atom.xml的設定,總是好像有點問題似的,之前不斷的按,總是出現「file not found」的錯誤警示,再用ftp軟件登入伺服器一看,原來是出版到了另一個目錄,還是要用上很笨的方法,將那些archive檔搬到blog.hoiking.org的目錄下。

不知香港仔公爵兄,是如何設定archive及feed的出版目錄呢?麻煩解答一下...謝謝!

又,小踢,多謝你引用本人的文章(真是有點飄飄然),我又怎麼會介意呢?:-D

欖球六國賽

想不到,贏得本年欖球六國賽的國家,竟然是紅衫的威爾斯--還要是連勝五場的「大滿貫」!

講真,今晚威爾斯主場對愛爾蘭的比賽,比今晚的英超賽事更好看。

答港燦兄

港燦兄在我早兩天的文章,問及了本地傳媒的譯名問題。本應該早點回答他的,不過這兩天半夜下班回家後,已經累得不似人形(相信其他人也有類似感受),結果拖到今天才覆他,還忘港燦兄原諒原諒。

碰巧的是,在港燦兄提出問題後,「才子」陶傑在周五《蘋果日報》的<黃金冒險號>專欄,也談及了本地傳媒的譯名問題,文章內容,也一如他的文章風格,站在高地彈個不亦樂乎--這是我極為私人的意見。在此先貼他的大文:

特區華文傳媒與大陸看齊,人名和地名都採用贅長得醜陋的普通話拼音。

像美國國防部長,叫做Rumsfeld,大陸譯為「拉姆斯菲爾德」。明明是大男人,名字裡「姆」呀「姆」的,女字旁加一個梨山老母的母,太過肉麻萬狀了。

粵 語是香港的母語,譯名大可用自己的一套,為甚麼要跟隨腦筋僵化口舌嚕囌的大陸?大陸人士譯外國名字,好似一絲不苟地很認真,逢M必「姆」,逢T必「特」, 逢K必「克」,這些字母在原文裡,幾乎不發音,卻通通譯出來,可脫褲子放屁的一套功架卻又不專業:R要捲舌發音,Reagan叫里根是錯的,叫「芮根」才 正確。Robert應該叫「若伯特」。差不多先生卻又露了馬腳。因為在粵音裡有入聲。像Robert,香港人一早叫「羅拔」,這個粵音的「拔」字,本身就 有T音,與英語吻合。喜劇明星卜合,名叫Bob Hope,這個Hope字的P,粵音剛可以對上號。

跟隨大陸譯音,就很嘮叨:羅伯特、巴布霍普,用粵音來唸,贅口詰牙,看見電視新聞女報道員唸這等名字時一臉小心翼翼,就憐憫她們吃的這口飯的不必要負擔。

最好笑是一個「沃」字。所謂普通話,唸成Wo,粵音讀Yuk。巴爾幹半島的Kosovo,粵音最接近的應該是「哥索窩」,一了百了,跟隨大陸,變成「科索郁」,牛頭馬嘴的十萬八千里,變成唸白字。

特區的傳媒編輯以為,譯名不跟大陸,就會引起混亂。像「科索郁」這樣的粵音譯名,不是令說粵語的人更混亂嗎?

跟隨大陸譯音?可又不是百分百,照譯叫「布殊」而不是「布什」;照樣叫「碧咸」而不是「貝克漢姆」,難道這兩個人名的譯名不統一,不會引起混亂,不跟叫「拉姆斯菲爾德」而另叫「倫斯菲」,就混亂了?這等人的邏輯真令人迷惑。

當然,一些國語譯名在民國的上海就傳下來了,像費雯麗和卓別麟,這些名字與共黨年代無關,至今變成了餘韻盎然的古董,而「奧德蕾赫本」很有六十年代讀者文摘中文版的味道。就像讀傅東華的譯著,把Mr譯為密斯脫,Mrs叫做密斯昔絲,不嫌嚕囌,因為富有懷舊之美。

譯 音恢復粵式,因為這是一國兩制。跟著大陸屁股後猛磕頭,少磕兩下,額頭是不會長出一對牛角的。也不要把香港人看得那麼蠢,以為香港人看見「布什」跟「布殊」,就覺得美國有兩個總統。三歲小孩都會明白尼克遜、尼克森、尼克松,指的是同一個人。只有「拉姆斯菲爾德」這種名字,唸著唸著,才會令你,你家老母, 以及你的保姆,都越叫越低B。

我想,我也可以湊興提供一些個人的觀察及意見--但不敢說高論--因為我從事的是新聞翻譯,本日也接觸不少需要翻譯的外國人名。

其 實港燦兄的觀察是正確的,此地傳媒在翻譯人名是,的確是貼近內地的,也即是說,採用了內地的翻譯系統/制度。我的觀察是,大陸偏向將一個人名「逐字拆」, 例如陶傑所舉例的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其英文字RUMSFELD,應該是這樣拆的:RUM是拉姆,S是斯,FEL是菲爾,D就當然是德;我在上一篇 文章提及的沃爾福威茨(WOLFOWITZ),拆的方法是WOL=沃爾,FO=福,WI=威,TZ=茨,餘此類推。對於一些新的新聞人物(也即是之前未見 報道的人物),譯新名的方法有二,若新華社的中文稿「代勞」的話,當然是隨手拈來,若新華社未見中文譯名,則需乞靈中文譯名辭典(由內地出版,兩大冊那 種),找現成的譯法,或根據拆字表來譯。

台灣的譯法,則比較傾向於以中文字,寫出英文字的總體發音,例如前述的拉姆斯菲爾德,台灣則會寫 成「倫斯斐」(這是《聯合報》的譯法)--各位讀讀RUMSFELD這個字,就知道我所言何事。我自已未見過台灣有類似內地的「譯名字典」之類的書籍(可 能有,但我不知道情況),也對當地眾多傳媒,是否有一套比較統一的音譯法不甚了了。(希望有人可以告知)

比較特別的是,本地的傳媒在處理 新聞時,傾向跟隨內地的拆字譯名準則,但一涉及體育的話,又似乎跟隨台灣的音譯方法,就如碧咸(BECKHAM,相對於內地的貝克漢姆),奧雲 (OWEN,內地為歐文)等。不過這種方法,卻不時出現不懂外國人名發音,以至譯錯名的問題,例如碧咸的英文名中,HAM的H是不發音的,所以要「執正」 的話,碧咸應改名為「碧琴」,亦因為此,無論內地的貝克漢姆,以至台灣的貝克漢,也是有問題的。英國人名的情況也許不太大,但是法國及意大利的人名,錯的情況更嚴重,就如效力國際米蘭的前鋒韋利(VIERI),應該叫 「維亞里」,荷蘭名宿告魯夫(JOHAN CRUYFF),應該叫「裘夫」。記得以前ESPN在有線播放初期,丁偉傑等足球評述員所用的譯名是比較準確的,但是近年也「從俗」了。

陶傑批評本地傳媒編輯的邏輯令人混亂迷惑。但是我的感覺是,若要真的「撥亂返正」,以廣東話來譯外國人名的話,混亂的情況是的確會出現的,我想到兩個情況:第一是各傳媒就同一個人的譯名,有可能出現多個版本(這是跨傳媒的情況);第二是在單一傳媒內,由不同的人操刀(翻譯),也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因每個人的詮釋不同,或對外國人名發音的認識有別)。

這是甚麼原因呢?我認為是至今,仍未有一個統一的廣東話譯音準則。我在學習倉頡/速成輸入法時,是用廣東話輸入法打中文的,而我對廣東話輸入法的拆音準則是如何學回來的?某程度上,是以在我們的身份證上,姓名的英文譯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例子可見此),而不是香港語言學學會所創製的系統。反向視之,沒有一個公認的準則,全憑個人的一己之念,去決定一個字以廣東話的形式如何寫出來,或多或少,會在工作的場所內引起不少問題/別人的非議。再者,廣東話有九音,不少是有音無字,對於要譯人名的新聞工作者而言,用粵音譯,困難也有不少。

我不敢說以普通話的準則譯人名是最好的方法,但在廣東話譯音沒有準則的情況下,以內地的準則來處理,是較可取的方法。當然,語言畢竟是政治影響的產物,國內的強勢,也令香港的傳媒「西瓜倒大邊」,是不爭的事實。至於陶傑所言的「另立一制」、「姆字問題」、及「三歲小童都知道尼克遜、尼克松、尼克森是誰」的意見,我只會覺得他「搵野黎拗」,由得他吧。

以上是我的粗略觀察,也許對此有研究的人,可以提供意見交流交流。

The Downfall

早陣子提及過,想看電影《希特拉的最後十二夜》。終於等到了,中環的Palace IFC戲院,在今天起開始上映。唔,星期六我放假,應該會去看的。

不過...奇怪了,這套電影不是德語電影麼?為何百老匯院線的網頁,會將這套電影的語言寫為「英語對白,中文字幕」?難道是配音版?若然,我或者不想看了--因為我不太喜歡看配音的電影--即使原裝語言,是「佢識我我唔識佢」的外國語言!

說起電影,較早前曾想看《酒佬日記》、《RAY》等電影,後來卻因事忙及其他原因,結果一套也沒看成,真是可惜!還是等稍後出版DVD時才買來看吧。

沃爾福威茨

美國總統布殊今晚宣布,將提名鷹派代表人物、新保守主義陣營大將、現任副國防長沃爾福威茨(右),出任下一屆世界銀行行長,接替行將退休的沃爾芬森。美國是世界銀行的大股東,世銀行長一職也有不成文規定,由美國人出任,而國際貨幣基組織總裁則由歐洲人來說。

與此同時,美國也向各國進行知會。布殊除了在今晚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及意大利總理貝魯斯干尼通電話,商討有關世界銀行的問題外(日本是世銀第二大股東),副總統切尼也與中國國家副主席曾慶紅通電話,談的也是世銀問題。

布殊在記者會上說,沃爾福威茨是名「熱情、正直的人」,將在世銀「幹得很出色」;他對貝魯斯干尼則說,沃爾福威茨是個「擁有豐富經驗、嫻熟的外交家」,是他的「人選」

布殊這次提名(用「派」這個字更合適)沃爾福威沃出掌世界銀行,令我想起布殊較早前,提名也是屬於強硬派的副國務卿博爾頓,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一職。布殊成功連任後,當時不少論者認為布殊將在第二任任期內,致力修補首任任期內與世界各國的分裂。不過觀乎這兩個任命,似乎美國的單邊主義只有愈演愈烈之勢呢。

講起沃爾福威茨,我第一個印象絕不是他是屬於鷹派的事實,而是米高摩亞的電影《華氏9/11》一開首,沃爾福威茨在等待接受電視訪問前,在鏡頭前拿出衣袋的梳子,然後舔口水來整理頭髮的片段,嘔心死了!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