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政府諸事不順。雖然伊拉克當局早前公布,伊拉克憲法草案在公投中獲得通過,令伊拉克政治進程算是再踏前一步,但是武裝分子的襲擊仍未有停息跡象之餘,駐伊美軍死亡人數更在周一突破二千大關。當然,以美國駐伊軍隊人數十多萬而言,經過兩年多的戰事後才死了二千人,比例上當然不算甚麼,但是以美軍裝備精良而言,加上這是一場爭議極大的戰爭,二千名死者中,有多少本來不應丟命,大家心中有數。
另一方面,雖然伊拉克政治進程,大抵上都按本來的預定進行,但是駐伊美軍回家又似是遙遙無期。英國的國際戰略研究所本周初發表最新的「軍力平衡」報告,指出在布殊的任期完結後,下一名美國總統接任時,他仍需在伊拉克維持一定數量的美軍。但是美國持續在伊拉克駐軍,肯定會成為美國軍事上及政治上的負累。《華爾街日報》委託哈里斯進行的民調就顯示,認為發動伊拉克戰爭是錯誤的美國人首次佔多數(百分之五十三)。至於軍事方面,記得較早前美國國防部指出,他們過去一直認為可在同一時間進行兩場戰爭,現已證明不可行。
伊拉克問題已令布殊政府感到心煩。但是國內的政治局面更混亂。現時眾人關注的焦點,是兩年前發生的中情局特工身份洩密案中,布殊的政治顧問羅夫(Karl Rove)及副總統切尼的幕僚長李比(Lewis Libby)會否被聯邦大陪審團檢控。最新的消息是,特別檢察官菲茨杰拉德的焦點,是羅夫是否構成了妨礙司法公正。其實此事件在兩年前發生起,布殊的態度也堪玩味:最初他表示若有白宮中人洩漏機密及犯法的話,他會毫不猶疑將對他「炒魷」,但是現在布殊的回應,則只是要靜待調查結果,現時不宜多談。
另一方面,今天的另一宗大新聞,是布殊提名的聯邦最高法院法官邁爾絲(右上圖,Reuters via Yahoo! News),致函布殊要求撤回提名(信件可見此),而後者則「很不情願地」接受。邁爾絲本是白宮的律師,布殊在月初提名她接替宣布退休的聯邦最高法院法官奧康納時,很罕有地令支持布殊的保守派/共和黨人及民主黨人不滿:前者對她沒有當法官的經驗有保留態度(缺乏憲法認知),加上她一直只是一名律師,沒有就諸如墮胎、死刑、同性戀等重要的法律議題(也同時是政治問題)表態,令人無跡可尋(某程度上,保守派擔心她是個開明派,開明派擔心她是個保守派,總之無論如何,雙方要的是一個表明態度的候任者),民主黨則認為她的提名,是布殊「益自己友」的表現,所以在不能討好雙方的情況下,邁爾絲的提名被迫撤銷。布殊雖已表明會在短時間內再提出人選,但是這次提名「難產」,肯定是布殊又一個大打擊。
這天新聞可真多。除了美國政治好看外,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奈賈德一句「要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Wiped off the map)」的言論,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姑勿論艾氏這句話只是伊朗一貫的語言態度(他也是引用已故伊朗精神領袖高梅尼的話),還是有核武在背後撐腰的實際威脅,但是出自一國總統之口,肯定是不能作兒戲論。此話一出,歐美多國紛表反感,不少更召見了伊朗外交使節傳達抗議,貝理雅在歐盟非正式峰會中則說,艾氏這番話「完全不能接受」。
就在伊朗核問題鬧得「火紅火綠」之際,艾哈邁迪奈賈德忽然拋出這樣的言論,究竟有何居心?相信此話一出,現時負責與伊朗斡旋的英法德三國態度會更強硬,為將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再增添多一重理由。另一方面,直到現時為止,只有歐美國家就艾氏此言表示反感,但是一眾中東阿拉伯國家,似乎未有動靜--尤其是主張與以色列修好的埃及、約旦等國。面對一個與以色列不共戴天的回教大國,他們又如何想?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不過以色列主張將伊朗逐出聯合國,又似是失策了點--大家還記得國際聯盟的故事嗎?總之,這次艾哈邁迪奈賈德的言論,在我看來,只會是一個Disservice。
I am certainly glad that Miers is smart enough to decline the nomination.
I think you can find two better Presidents on TV (“West Wing” and “Commander in Chief”) than the one who is living in the real White House.
市場對 ”白藍黑” 反應正面。可惜殊仔的聲望太低,想再找一位美國 ”皇仁龍” 出來,難矣。
美國在攻伊一事上, 從頭至尾都得不到人心, 漠視聯合國的反對, 誣告伊拉克藏有大殺傷力武器, 駐軍至今仍未撤軍, 美軍虐待嫌疑犯甚而平民.
最好笑是在華盛頓郵報看到, 布殊鬼上身的神示論, 聽到神的聲音要他去攻伊, 痴線!!!
風災之後所顯露其真正霸權主義的後遺症, “人道主義”背後歧視黑人的真相, 真的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