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需要作如此煽動嗎?

這幾天奧運的「醜聞」多多。先是有外國教練質疑,中國的葉詩文是服了違禁藥才有驚人成績,結果遭到中外圍剿,刊登最初訪問的英國《衛報》也特地舉行投票,要讀者表決是否應向葉詩文道歉;繼後南韓劍韓手申雅嵐,因為計時出錯而未能進入決賽,結果國際擊劍總會道歉,及頒發特別獎

到星期二的羽毛球比賽,更發生連續兩場、共四隊的球手,為了「走線」而故意輸球的鬧劇--最終國際羽聯宣布,將涉及事件的四隊全部取消資格。南韓上訴失敗,中國接受裁決,連新華社也說,「丟人丟到家了」,對這次事件,我只可以說一句:活該!

不過活該是一件事,在報道中試圖無理地作出煽動,又是一回事。近來不少人都愛看ETToday新聞雲網站的新聞,我自己也不時看來找資料,但是看到前列幾宗奧運事件的報道時,就真的覺得,這個網站的報道新聞手法,確實令人看不下去。

就好像申雅嵐的事件吧。這個網站的報道,標題就拿了楊淑君事件來起題,還特地拿了九七年東亞運的籃球賽,南韓在計時器做手機,被中華台北隊「抓包」的事件來相提並論,目的其實很清楚,就是帶給讀者的潛台詞就是「南韓活該」、出來混太多始終要還。事件還不至於此,事後網站還得地圾道南韓台灣兩地網民發生罵戰,更引述有台灣的「鄉民」說,知道南韓隊出事,「興奮到勃起了」

到國際擊劍總會宣布要頒特別獎給申雅嵐,ETToday新聞雲的標題是「有哭有用?擊劍總會頒申雅嵐特別獎」,其實這是不是在暗示,這個獎是「靠哭拿來」的?而國際羽聯處罰球手,報道就說南韓隊的上訴是「推卸責任」...類似的例子,在這個網站仍有不少。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在網站的網民留言,還有在Facebook的官方帳戶的留言,都是一面倒的對南韓的「活該」拍手稱慶。

但是細想一層,申雅嵐準決賽之敗,真的值得大肆慶祝?想來想去,除了「仇韓/恐韓」的情緒作崇以外,我找不到要慶祝的理由--畢竟申雅嵐是裁判不公的受害者。但是作為一個傳媒,是不是/應不應/有沒有需要,去以幸災樂禍的心態,去將這個仇韓的風氣繼續煽風點火呢?「是其是、非其非」是傳媒應有的修養--尤其是這個評論與新聞的界線,愈來愈模糊的年代,這個規條更應該念茲在茲。不過觀乎ETToday的報道,我會認為這不是報道,而是煽動了。

煽動式新聞的特點,是媒體利用其載具,去鼓吹一些觀點。為此辯護的人可能會說,通常他們鼓吹的是一些應該維護、大是大非的大原則:在我而言,這在大部分情況都適用。不過這大概不包括,去挑起對別國/民族仇視,或至少構成負面影響的目的罷?我不是台灣人,我或者不能很了解,台灣網民對南韓的有多麼的「憎恨」,又或者我不能了解,台灣如何被南韓「欺負」,但是我仍會說,負責任的媒體,仍是有一些原則去堅持的,而不是去濫用以達致收視或點擊率的。

Comments

comments

1 Response to “有需要作如此煽動嗎?”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