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for October, 2007

Page 2 of 2

雜誌二三事

看到Diana寫到,不少東西都加了價,連一直只是賣一鎊半的Private Eye也加了價,以及買外國雜誌的「難處」,我也有一點關於買雜誌的東西想說說。

撇開本地出版的周刊及電腦雜誌不說,我訂看的外國雜誌主要有四本,包括《經濟學人》《國家地理》WIRED(右圖)及FourFourTwo。前兩本是訂閱的,後兩本則由灣仔一間專賣外國雜誌的雜誌店為我「留書」。我訂閱《經濟學人》及《國家地理》都是用訂閱最長年數的計畫,加價對我的影響不大,況且這些雜誌以訂戶為主要客戶,訂閱價通常都比零售價便宜一大截,反而是WIRED及FourFourTwo的價格,卻在最近數月「陰D陰D」的加上去--年初兩本合計還只是一百三十多元,但是最近卻升至一百五十多元,真肉赤!

雖說這兩本雜誌不是沒有訂閱服務,但是一查之下,卻發現這兩本雜誌的訂閱服務,對我這些海外讀者是十分的User Unfriendly。WIRED的海外訂閱價是七十美元,看上來非常便宜,但是卻是用平郵寄出,換言之一期雜誌由美國發售至運到本港,時間最少要個多月!至於FourFourTwo呢,雖然設有空運給海外訂戶的訂閱服務,但是看它訂購一年十二期要七十九英鎊的價格,折算回港元,竟然比我在香港散買為貴,實在不太合理。除了慨嘆美元不爭氣,連累與之掛勾的港元,我還可以說甚麼呢?

說起來,出版WIRED的公司是Conde Nast,它旗下的刊物,還包括《紐約客》這本我間中買來看的刊物。我也曾希望訂閱它,但是又是發現這本周刊的海外訂購只提供平郵:這可能是公司的政策吧?真是令人沒趣啊--雖然話得說回來,訂了有沒有時間每周啃一本這麼重份量的雜誌,也是一個問題。但無論如何,打開美國的雜誌,看到美國的讀者可以用低得難以想像的價錢去訂閱雜誌,心裡只有恨得牙癢癢的份兒!

不過訂雜誌的「難題」,不只限於外國雜誌。近數月迷上看國內三聯書店所出的《三聯生活周刊》《愛樂》(左圖),不過要在這裡買它們卻困難不少。例如要買《三聯生活周刊》,就得每周跑到銅鑼灣或中環的尚書房,看看最新那期到了沒有,然而有些時候花了時間及車錢到了那裡,卻發現完新書還沒有到,那種「撲空寶」的失望真的十分令人不快!要買《三聯愛樂》就更麻煩,最奇怪的是,尚書房有《留聲機》雜誌出售,但是偏偏不為《愛樂》入貨,結果最近兩期(零七年第三期的貝多芬交響曲專題,及零七年第四期的馬勒交響曲專題)--信不信由你--竟然是在黃金商場及灣仔298電腦城的雜誌檔買的:要在電腦商場買古典音樂雜誌,你說哪,奇怪不奇怪?

雖然說本港的三聯書店也有報刊訂購服務,但是既不能在線訂閱,也沒有訂購表格下載(找來找去也找不到),令人十分氣餒。國內訂閱則不知可不可以郵寄到本港,至於電子版呢,則不是我那杯茶。看來我還要是繼續每個星期都要奔波一次,去書店買雜誌了。

雜談(二)

國慶前夕,與友人V.N.吃午飯,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十分快意。唯獨有一件事令人感到洩氣,就是緬甸的新聞。

感到洩氣的,除了是這個政權對示威者所採取的暴力鎮壓之外,還有這場運動的脆弱性。看到電視新聞說,緬甸人經歷了鎮壓之後「敢怒不敢言」,在上街人群數目經歷了瞬間爆發性上升之後,就這麼快地歸於「平淡」,我們在外旁觀的,看著一個運動就此夭折,除了一聲嘆息,還可以說甚麼?事後看到緬甸官員那副嘴臉,厭惡感只有加深不會消逝。看到緬甸「外長」在十月一日於聯合國大會的發言,將事件歸咎於「政治投機分子」(political opportunists)及協助和包庇他們的「強大外國國家」(aided and abetted by some powerful countries),這種藉口真是絕劣不堪--可惜的是,這同時亦很常見。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的國際事務記者保羅.雷諾茲(Paul Reynolds),在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說的是公民革命所需的成功要素,包括社會各界各階層廣泛參與的示威、有明確理念的反對派領導層、可將訊息散播的媒體、動搖現政權的機制、及可發揮影響力的外國國家施壓。若我們抽離點看,以機械化的評分標準看緬甸的事件,五個要素中緬甸的示威者達標了多少個?除了是媒體一點在運動早期有點成效之外,其餘可說是全部不達標。

緬甸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時,其中一個新聞報道的焦點,是緬甸人如何利用科技去突破軍政府的新聞封鎖,以博客、Facebook及其他網上媒介,去向世界公布緬甸的局勢,還有其他之前知名度稍低的傳播機構,利用其網絡報道緬甸國內的事件時(如緬甸民主之聲)。正當我們以為互聯網展示了它可以突破藩障之時,冷不防軍政府一個將連接緬甸與外界的管道切斷,這種被無國界記者形容為「製造完全孤立」的手段,某程度上將流出緬甸外的新聞訊息及影像/圖像大大減少,將訊息反饋回緬甸國內也更是無從說起。

面對新聞訊息來源遭扼阻的情況,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最大難題是如何盡量準確地報道當地的形勢。不是說新聞訊息的數量是「零」,也總會有漏網之魚,成功鑽出封鎖網的,但問題是如何確定消息的真假及可信程度。當然,在如此大是大非的事件下,我們當然可以懷著良好願望,相信成功「逃出生天」的消息是真的,不過盲從附和式去一面倒相信不能驗證確定的消息,終究而言也是有危險的。對於沒有能力,或基於不同原因而不能派員到最接近前線(前線根本去不了)進行採訪的機構,面對來自可信性無從稽查的媒介提供的消息,要如何理出一個脈絡或接近真相(如有的話)的景像,其實甚難。(不是說不可以打電話到當地找人「查證」,但是說沒有遭人監聽就肯定是癡人說夢!)

互聯網最初出現時,其中一個「神話」就是說它可以打破地域界限,無國界的特色任誰都阻擋不了。但是緬甸的例子,卻正好為這個迷思再打了一記耳光。小時貪玩遊戲機,母親要阻止的絕招,就是乾脆將控制器收起,即使有遊戲機主體在手也得物無所用。現時緬甸的情況就是這樣:乾脆將通道截斷,任憑圍城內的人有科技在手,也是枉然。只是讀到這一篇文章,文中記者對於緬甸軍政府所用的手段「評價」以至「少死傷人總是好事」的意見,實教人掩目長嘆!

不能不洩氣嗎?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