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 for June 4th, 2008

Not time for celebration yet

入正題前,想先說說過去半年在上學時的經歷:我在K大所讀的那個課程,外國學生的比例也可算是高的一類,本土生與外國生應該是五五之比吧。本來大夥兒都有說有笑的,但是在自年初起,差不多每次教授宣布休息時,一眾同學的話題,很多時候都扯到美國民主黨的選戰上。

班中一名來自賓夕凡尼亞州的女子,可說是鐵杆的希拉妮支持者,每次提起奧巴馬都諸多批評;另外兩名在紐約州的高等學府(沒記錯的話,其中一個應該是康奈爾的畢業生)讀書、不約而同的都是華裔生的同學,則是不折不扣的奧巴馬擁躉,也是同樣的對希拉妮看不順眼。結果每次談到希拉妮對奧巴馬時,這三人例必擦出火花,不乏刺激場面--也間中不乏非理性的對罵。真的。

至於男士們呢?很奇怪,全部都保持靜默,最多只有本人加入戰團,支持一下挺希拉妮的同學(先在此聲明,我是傾向支持希拉妮的)。後來有次與這名同學「酒過三巡」,又談起即將舉行的初選(是哪個州不記得了),對方可能是黃湯下肚的緣故吧,只見她愈說愈激動,到最後丟下一句:「如果奧巴馬贏了的話,我寧願將票投給麥凱恩也不給奧巴馬!」

所謂見微知著,奧巴馬在周二晚(香港時間周三早上)奪得獲取民主黨總統提名所需的票數,但是這場歷時半年的選戰,雖然在外人旁觀看來確是好看,但是在民主黨支持者內造成的分裂,也是不容爭議的副產品。希拉妮在周二晚的演說中說,「今晚我不會作出決定」,很明顯是她要利用她在多個重要州份所取得的初選勝利(別忘記,加州、紐約州、賓州等都是她獲勝的),去與奧巴馬討價還價。報道說希拉妮在周二與紐約州議會的議員開會時,「放風」說她對成為奧巴馬的副總統競選拍檔「持開放態度」,就是這個道理。

希拉妮確有理由在這刻不宣布「認輸」。對於奧巴馬來說,這可是一個雙重難題:本來已奪取「魔術數字」的奧巴馬,本已是準民主黨總候選人,他在周二晚的慶祝大會(或勝利演說)選擇在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舉行,就是有衝著其大選對手麥凱恩而來的意味(只因本年共和黨代表大會就是在該市舉行),但是希拉妮現時不「言敗」,奧巴馬在針對全國選民進行宣傳之前,必須攏平他與希拉妮的恩怨。換言之,本來聚焦在奧巴馬身上的燈光,現時被希拉妮「叨」了,這亦令早已佔了先機的麥凱恩,還有繼續針對民主黨來追打的餘裕;第二,正如《紐約時報》的分析指出那般,奧希配固然是天作之合,但是也有可能出現支持希拉妮、但不願投票給非裔候選人的選民,放棄支持奧巴馬的情形,現時希拉妮放風稱願意當副手,但這絕不是無敵的配方。

當然,如果奧希配最後成立,得的應該還是多於失的,但是若然兩人撮合不成,對奧巴馬的傷害可能很大。從這半年的初選粗略可見,希拉妮的基本盤是女性、白人工人階級、年紀較大者,奧巴馬的基本盤則是非裔民眾、接受較高等教育者、年青人(因此奧巴馬也招來精英主義者的批抨),如果是希拉妮奪得提名,後者因為求「變」心切,最後都應傾向在大選中投民主黨的票,但若是奧巴馬奪得提名,希拉妮的基本盤的「游離票」可能會流向麥凱恩那邊(此時又想起我那名同學的「誓言」)。另一方面,如果奧希配成立,而這個配搭最後成功入主白宮的話,以希拉妮的性格而言,她很可能會成為比切尼權力更加大的副總統--試問她豈會寂寂無聞地,四年躲在奧巴馬的背後?

奧巴馬成為首名來自主要政黨的非裔候選人,其代表性毋庸置疑;他提出的「轉變」(Change)的口號及主題,對於受了布殊快八年的美國人來說,也是極吸引的,這加上他的個人魅力,令他在面對麥凱恩時佔了優勢,以「理性」為主的「投資者」,也看好奧巴馬勝出。然而以煽動民眾見長的奧巴馬,在真正的選戰中,與麥凱恩就政策等實質問題進行交鋒時,有多少「真材實料」尚有待觀察,亦值得留意的是,傳媒對於奧巴馬的Hype,也不一定反應在民意上--《今日美國報》與蓋洛普進行、在周二公布的民調,就顯示奧巴馬與麥凱恩的支持率,只是相差兩個百分點(還沒有計算四個百分點的誤差)。總之,現在不是大事慶祝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