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 for August 20th, 2008

老麥與新不如舊

雖然本人的體型可以列入超重的一類,但是面對麥當勞的誘感,有時還是抵受不住的。最顯著的例子,是一個星期裡,通常都會食一次他們的早餐,又或是放工回家前,吃一個蘋果批。

不過近期到麥當勞吃東西,卻總有一點不愉快的經驗:到櫃檯買東西,花的時間好像比以前多了。這種情況在早上尤其明顯,就是在櫃檯前堆滿一批顧客,收銀機旁也堆滿了一堆空的托盤,好幾前買了食物以後,總要等數分鐘才能離開,當中就是要住在一旁,與其他顧客逼在一起乾等。

可能是我很久沒有去麥當勞吃早餐(在轉到新公司以前,我是絕少去吃老麥早餐的),又或是我去光顧的時間,都是非繁忙時間之故吧,我可是在這個多月,才發現他們的作業流程編排出現了變動。以前是在工作間最後的廚房地帶,製作好了食物之後,將它們放在櫃檯後的食物架上,由負責收銀的員工,按顧客的需要拿取,放在顧客的托盤上的。

但是現在呢?製作食物的照舊專注本份,收銀的也不再兼顧拿食物的工作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在櫃檯及廚房之間聚集,看在電腦螢幕去「執食物」給顧客的員工(暫且稱為中介人)。還有一點顯著的改動,是食物現時不再是預製並放在架上了,而是員工看著收銀員工,所鍵入的食物種類及數量去即場包裝,然後推出給中介人的。

這種做法,應該未全面在此城的麥當勞推行(至少在灣仔新鴻基中心,及修頓中心的分店不是),但是好幾次買早餐的經驗,卻令我相信這個做法是得不償失。

快餐業講求快及大量生產,因此涉及流水式生產線(Assembly line production)及分工(Division of labour)的原素。但是正如汽車廠的生產線,需要大片土地一樣,快餐業的「生產線」也需要充足的空間,另一方面,理論上分工應該是愈精細愈好,但是同樣也需要空間配合。

現在我看到的問題--可能是我吹毛求疵--是以往整個服務的工序只有兩層員工,但是現在增加至三層,加上生產線源頭的食物製作及包裝程序增加了時間,而在櫃檯負責收銀的員工,又因為不用負責取食物,而加快了工序的速度(現時是不斷落顧客的「柯打」及收錢,之後就將托盤推在一旁,由中介人放食物),結果一慢一快,等待食物的顧客愈積愈多,潛在地令顧客不快的風險也增加。

相比起其他快餐店,收銀、中介以至製作三個部分的員工,都有自己特定的工作地方,前兩者更加有一大段的緩衝空間(試想像在收銀處付錢拿了票後,要走一小段路才到領食物處),中介人拿食物出來,亦是面對一條托盤的隊伍,可以看托盤上的票去確定要放的食物是否正確。


但是現在麥當勞的情況,是中介與收銀的員工都是擠在同一地方,同時也沒有緩衝區,去消化有待完成服務的托盤,結果我不止一次,看到收銀機旁的托盤,堆滿面積已是很小的桌面(後果是收銀員要暫停接受柯打),浪費兩部收銀機之間的空間(理論上兩部收根機可以同時運作,但是現在只可以開一部),兩個部分的員工也不是不時撞在一起,就是有人閒著沒有東西做。

還有,現時食物是經由一條單一通道,從生產部門推出至中介人的,但是這欠缺了一個分類(Assorting)的過程,結果中介那一部分就要不時買著電腦螢幕,看通道上的東西是結那一個櫃檯的,很多時還發生多名員工「搶」食物的情形,與前往所有產品,分類放在架上的情況有很大對比。

以將生產工具效能最大化的角度來看,以上的做法無疑是有點浪費。在顧客的角度來看,看到這樣的混亂(檯後員工亂成一團,檯前顧客愈來愈多),心理上已有「新不如舊」的負面觀念,事實上(在繁忙時間)也確是阻礙了獲得服務的時間(要等),老實說,是有點「谷氣」的。

分工清晰是好,多了一層員工,也可能是增加就業的機會(籠統來看,好像是多了人),但是也得有客觀環境的設施配合,才能發揮流水線分工生產的優勢。我會覺得,現時老麥的做法,有點架床疊屋的味道。還是以往的做法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