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 for January 10th, 2007

資料庫的麻煩

滿城爭說新iPhone。想起來,如果當日蘋果電腦不是推出了iPod,又怎能吸引這麼多新「信眾」--今晨看CNN播出Steve Jobs宣布iPhone一刻,會場彷彿變成Church of Apple般,台下觀眾莫不「瘋狂」--包括本人在內?

對我而言,iPod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將不少古典音樂唱片放在iPod內,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尤其是歌劇唱片,想到以前要用Discman或MD Walkman來聽歌劇,動輒就是數張唱片(三張唱片是最低消費),但是一部iPod,就可以像整套華格勒《尼貝龍根指環》,甚至華格勒所有歌劇都,以及其他作曲家的交響曲全集、奏鳴曲全集之類的東西,全部都塞進iPod,那種獲得「釋放」的感覺,在以前又怎能想到?只是我的第三代iPod,沒有後來產品的無間斷播出功能,在播歌劇時跳到下一Track時,都要忍受那短短的空白間場,聽華格納的作品,是可惜了點。

不過對於我及其他利用iPod(或其他digital music player)儲存及播放古典音樂的人而言,都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在將唱片轉成電腦檔案之前,程式連接網上資料庫,取得歌曲名稱及其他相關資料時,通常詢問結果都是「亂成一團」?

例如,歌曲有「演奏者」(Artist)、「歌曲名稱」(Name of song)及「專輯名稱」(Name of Album)這三項必備元素,但是好了,就拿上圖所示、蘇堤爵士(Sir Georg Solti)指揮維也納愛樂團,演奏華格勒的作品《諸神的黃昏》中,最後女主角Brunnhilde自焚一幕,究竟演奏者是蘇堤、維也納愛樂、還是上圖所示的「華格納」?當然,在古典音樂史上,不少作曲家在生時都是演奏家(畢竟也要「搵食」),如莫扎特、李斯特、貝多芬等,但是華格納呢?對他生平略知一二的人都會知道,他可以一個「豪駛」,但賺錢能力極低的人,反而問人借錢的能力則極高(雖則最後都是負債累累)。

正因為此,通常每次在將唱片轉成電腦檔案前,都要費一番功夫,將唱片每一段音樂的名稱,以至整張唱片的資料進行重新修訂,我的做法是將作曲家當成「演奏者」,然後以作品為專輯名稱,然後才以樂章資料權充歌曲名稱--雖然不太正宗,但這是別無他法的唯一選擇。

昨日看到一宗新聞(PDF檔),說網上音樂資料庫Gracenote(iTunes也是用它的資料),已經推出名為Classical Music Initiative的計畫,將現時資料庫的古典音樂樂曲資料「標準化」,使之可以在數碼音樂播放器的「三行顯示」(Three line display)中,將資料完全顯示出來。按美聯社報道的說法,歌曲名稱依次顯示作曲家、作品、作品篇號、樂章的資料,至於演奏者則是演出作品的Artist,不過我看到此時,疑問又來了?「專輯名稱」當如何處理?

其實這樣區分,也不是等於問題從此永遠解決。我即時想到的是:如果演奏者要包括Artists的話,遇上像唐尼采第(Gaetano Donizetti)歌劇Lucia di Lammermoor中,那段著名的六重唱,豈不是演奏者一欄「水蛇春咁長」?還有一個問題是,iPod的分類方式是演奏者先行,但是歌劇的資料庫,很多是在演奏者一欄上,因為每一段樂曲都由不同角色演出,結果是每首樂曲的名稱中,都附有該聲樂家的角色名字,如果這些名字搬到演奏者一欄時,那會不會出現同一唱片中,演奏者「名出多門」的情況?但願不會如此!

唉,總之情況就是在古典樂唱片資料太多,但要遷就以流行樂為藍本的資料庫分類方式,就是麻煩透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