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 for October 1st, 2005

Net Phoning

昨日在英國廣播公司的網站,讀到一篇有關VoIP的調查報告的報道,題為 “Net phoning starts to win friends“。其實這個調查由Skype委託一間調查公司進行,不過奇怪的是,英國廣播公司沒有提供那間調查公司的名字,令我找不到有關報告的原文,我在Skype的網站亦找不到這份報告。

其實報告的內容,是有關英國人對VoIP的認知度高低。調查發現,差不多一半受訪者都知道可以利用VoIP技術,透過電腦及互聯網進行話音通訊,從而省回不少通話費用。至於與親友聯絡的方法,則以電腦(電郵、即時通訊軟件、VoIP)為首,其次為電話,排第三的是手機短訊。不過本人覺得調查比較有趣的地方,在於表示會傾向使用電腦與親友聯絡的人,竟然是五十五歲或以上的受訪者,至於十六至二十四歲的青年,則較傾向使用手機短訊。

Skype的成功、以及Yahoo! MessengerMSN Messenger追加話音服務,以及Google推出 Google Talk程式,都顯示網上話音服務成為大熱。加上近日大吹WiMAX風,我近期每次翻開電腦雜誌,都描述一片美好的願景:到時要有手提電腦或電子手帳,就可以通過VoIP程式(例如Skype的Pocket PC版),無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非常便宜的價格進行話音通話,還形容如Vodafone等只攻流動電話市場的公司,將受到極大威脅云云。

我一直都以為,會毫不猶疑擁抱諸如VoIP的新科技的人,會是比較年輕的一群,亦正因如此,當我讀到上述的報道時,會因為發現年輕人竟然用手機短訊多於手機--不要說是電腦網絡了--的情況而感到驚訝了。這個情況,會不會是因為在英國(以至其他外國國家),打電話(無論是手提電話或固網電話)的收費都極為昂貴之故?我剛剛收到上一個月的手提電話費單,發現在我上月於英國旅行時,用手上的漫遊電話,致電當地的Toll-free電話,說了只是四分鐘多點,帳單竟然要我付二十多港元(!)的費用。事實上,這是「抵死」的,不過我有這樣的聯想:會不會因為打電話收費太貴,而年青人在街外的時間多於呆在家中,所以會選擇手機短訊--一種比較便宜,但有流動性的通訊方法--以進行聯絡之用呢?

相比於外國電話通話收費之高昂(各位若有讀上面有關報道的連結,會發現文末會提及年青年每月花在通訊的費用達五十英鎊之譜),香港的電話通話收費,簡直是便宜得不能相信,百多元的月費,換來的是數以千計的通話分鐘,而家中的固網電話,月費在一百元上下,更加可以作無限通話之用。可能正因為在本港的電話通話成本太低(通常是講電話的「機會成本」比電話費高),以致沒有誘因去令香港人轉用網上通話?我雖然擁有Skype戶口及Google Talk戶口,但是在我的朋友及同事群中,卻鮮用使用這兩種服務者,我亦曾就此事,與公司另一位曾當電腦雜誌記者的同事「吹水」,他說的可說是一矢中的:「講電話咁平,駁乜搞呢D野!」

或者,本港通話費用太平之餘,網民對其中一種通訊程式「忠心度極高」也可能是原因。就拿本人作例子吧,自開始使用互聯網來來,一直都是使用ICQ的,即使是其他通訊軟件也有戶口,但也極少啟動,啟動的情況都是在ICQ傳送檔案失敗之時!又或者,比我更年輕的一代會有不同的取向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