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 for March 19th, 2005

答港燦兄

港燦兄在我早兩天的文章,問及了本地傳媒的譯名問題。本應該早點回答他的,不過這兩天半夜下班回家後,已經累得不似人形(相信其他人也有類似感受),結果拖到今天才覆他,還忘港燦兄原諒原諒。

碰巧的是,在港燦兄提出問題後,「才子」陶傑在周五《蘋果日報》的<黃金冒險號>專欄,也談及了本地傳媒的譯名問題,文章內容,也一如他的文章風格,站在高地彈個不亦樂乎--這是我極為私人的意見。在此先貼他的大文:

特區華文傳媒與大陸看齊,人名和地名都採用贅長得醜陋的普通話拼音。

像美國國防部長,叫做Rumsfeld,大陸譯為「拉姆斯菲爾德」。明明是大男人,名字裡「姆」呀「姆」的,女字旁加一個梨山老母的母,太過肉麻萬狀了。

粵 語是香港的母語,譯名大可用自己的一套,為甚麼要跟隨腦筋僵化口舌嚕囌的大陸?大陸人士譯外國名字,好似一絲不苟地很認真,逢M必「姆」,逢T必「特」, 逢K必「克」,這些字母在原文裡,幾乎不發音,卻通通譯出來,可脫褲子放屁的一套功架卻又不專業:R要捲舌發音,Reagan叫里根是錯的,叫「芮根」才 正確。Robert應該叫「若伯特」。差不多先生卻又露了馬腳。因為在粵音裡有入聲。像Robert,香港人一早叫「羅拔」,這個粵音的「拔」字,本身就 有T音,與英語吻合。喜劇明星卜合,名叫Bob Hope,這個Hope字的P,粵音剛可以對上號。

跟隨大陸譯音,就很嘮叨:羅伯特、巴布霍普,用粵音來唸,贅口詰牙,看見電視新聞女報道員唸這等名字時一臉小心翼翼,就憐憫她們吃的這口飯的不必要負擔。

最好笑是一個「沃」字。所謂普通話,唸成Wo,粵音讀Yuk。巴爾幹半島的Kosovo,粵音最接近的應該是「哥索窩」,一了百了,跟隨大陸,變成「科索郁」,牛頭馬嘴的十萬八千里,變成唸白字。

特區的傳媒編輯以為,譯名不跟大陸,就會引起混亂。像「科索郁」這樣的粵音譯名,不是令說粵語的人更混亂嗎?

跟隨大陸譯音?可又不是百分百,照譯叫「布殊」而不是「布什」;照樣叫「碧咸」而不是「貝克漢姆」,難道這兩個人名的譯名不統一,不會引起混亂,不跟叫「拉姆斯菲爾德」而另叫「倫斯菲」,就混亂了?這等人的邏輯真令人迷惑。

當然,一些國語譯名在民國的上海就傳下來了,像費雯麗和卓別麟,這些名字與共黨年代無關,至今變成了餘韻盎然的古董,而「奧德蕾赫本」很有六十年代讀者文摘中文版的味道。就像讀傅東華的譯著,把Mr譯為密斯脫,Mrs叫做密斯昔絲,不嫌嚕囌,因為富有懷舊之美。

譯 音恢復粵式,因為這是一國兩制。跟著大陸屁股後猛磕頭,少磕兩下,額頭是不會長出一對牛角的。也不要把香港人看得那麼蠢,以為香港人看見「布什」跟「布殊」,就覺得美國有兩個總統。三歲小孩都會明白尼克遜、尼克森、尼克松,指的是同一個人。只有「拉姆斯菲爾德」這種名字,唸著唸著,才會令你,你家老母, 以及你的保姆,都越叫越低B。

我想,我也可以湊興提供一些個人的觀察及意見--但不敢說高論--因為我從事的是新聞翻譯,本日也接觸不少需要翻譯的外國人名。

其 實港燦兄的觀察是正確的,此地傳媒在翻譯人名是,的確是貼近內地的,也即是說,採用了內地的翻譯系統/制度。我的觀察是,大陸偏向將一個人名「逐字拆」, 例如陶傑所舉例的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其英文字RUMSFELD,應該是這樣拆的:RUM是拉姆,S是斯,FEL是菲爾,D就當然是德;我在上一篇 文章提及的沃爾福威茨(WOLFOWITZ),拆的方法是WOL=沃爾,FO=福,WI=威,TZ=茨,餘此類推。對於一些新的新聞人物(也即是之前未見 報道的人物),譯新名的方法有二,若新華社的中文稿「代勞」的話,當然是隨手拈來,若新華社未見中文譯名,則需乞靈中文譯名辭典(由內地出版,兩大冊那 種),找現成的譯法,或根據拆字表來譯。

台灣的譯法,則比較傾向於以中文字,寫出英文字的總體發音,例如前述的拉姆斯菲爾德,台灣則會寫 成「倫斯斐」(這是《聯合報》的譯法)--各位讀讀RUMSFELD這個字,就知道我所言何事。我自已未見過台灣有類似內地的「譯名字典」之類的書籍(可 能有,但我不知道情況),也對當地眾多傳媒,是否有一套比較統一的音譯法不甚了了。(希望有人可以告知)

比較特別的是,本地的傳媒在處理 新聞時,傾向跟隨內地的拆字譯名準則,但一涉及體育的話,又似乎跟隨台灣的音譯方法,就如碧咸(BECKHAM,相對於內地的貝克漢姆),奧雲 (OWEN,內地為歐文)等。不過這種方法,卻不時出現不懂外國人名發音,以至譯錯名的問題,例如碧咸的英文名中,HAM的H是不發音的,所以要「執正」 的話,碧咸應改名為「碧琴」,亦因為此,無論內地的貝克漢姆,以至台灣的貝克漢,也是有問題的。英國人名的情況也許不太大,但是法國及意大利的人名,錯的情況更嚴重,就如效力國際米蘭的前鋒韋利(VIERI),應該叫 「維亞里」,荷蘭名宿告魯夫(JOHAN CRUYFF),應該叫「裘夫」。記得以前ESPN在有線播放初期,丁偉傑等足球評述員所用的譯名是比較準確的,但是近年也「從俗」了。

陶傑批評本地傳媒編輯的邏輯令人混亂迷惑。但是我的感覺是,若要真的「撥亂返正」,以廣東話來譯外國人名的話,混亂的情況是的確會出現的,我想到兩個情況:第一是各傳媒就同一個人的譯名,有可能出現多個版本(這是跨傳媒的情況);第二是在單一傳媒內,由不同的人操刀(翻譯),也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因每個人的詮釋不同,或對外國人名發音的認識有別)。

這是甚麼原因呢?我認為是至今,仍未有一個統一的廣東話譯音準則。我在學習倉頡/速成輸入法時,是用廣東話輸入法打中文的,而我對廣東話輸入法的拆音準則是如何學回來的?某程度上,是以在我們的身份證上,姓名的英文譯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例子可見此),而不是香港語言學學會所創製的系統。反向視之,沒有一個公認的準則,全憑個人的一己之念,去決定一個字以廣東話的形式如何寫出來,或多或少,會在工作的場所內引起不少問題/別人的非議。再者,廣東話有九音,不少是有音無字,對於要譯人名的新聞工作者而言,用粵音譯,困難也有不少。

我不敢說以普通話的準則譯人名是最好的方法,但在廣東話譯音沒有準則的情況下,以內地的準則來處理,是較可取的方法。當然,語言畢竟是政治影響的產物,國內的強勢,也令香港的傳媒「西瓜倒大邊」,是不爭的事實。至於陶傑所言的「另立一制」、「姆字問題」、及「三歲小童都知道尼克遜、尼克松、尼克森是誰」的意見,我只會覺得他「搵野黎拗」,由得他吧。

以上是我的粗略觀察,也許對此有研究的人,可以提供意見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