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 for December 23rd, 2008

外遊八日與十二日維新.雜筆

很多時外遊回港,都會發現「外遊方X日,香港已千年」的感覺。上周回到香港後,經過報攤一看,首先被某對男女的「離離合合」嚇至目瞪口呆,然後就是王維基在亞視「十二日維新」後,就要辭官求去--雖然旅行期間帶了電腦,但是絕少看本港的新聞,有時間的話都已花在上遊記了,看新聞幹甚?上班時還嫌看不夠?!(一笑)只是當王維基上場,動作多多,我當時曾和友人打笑說,不是王維基「玩死」亞視,就是亞視「玩死」王維基:想不到這樣快,就兩者全部達標。

早幾天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開會特別會議,討論亞視事件。當晚看電視新聞,見到劉慧卿質問梁家榮,「亞視新聞製作中,報道內地新聞以及引用中央台新聞片段較多,『十足十中央台』,質疑亞視新聞的編輯獨立性」(《信報》十二月二十日),梁家榮當時回答說「感到不舒服」。Alone in the Fart的文章認為,劉慧卿的批評,是指亞視的新聞「跟足內地立場,照內地的稿子讀」,不過我看了該篇文章中,所附的YouTube片段後,卻另有一些看法。

當然,在會議之後,電子傳媒以至之後一日的文章傳媒,引述劉慧卿的Bite時,都是著重於她所說「亞視已經好『紅』」這句話。我自己也寫過,新聞主角一個好Bite,勝過記者講十句。不過在片段中,我認為重點卻是劉慧卿,批評亞視自己做的內地採訪報道少,用中央台(也即是中央電視台)的報道較多的言論。

環顧本地電視台的新聞,內地新聞報道的數量確是有不少的,片源除了中央電視台之外,也廣泛採用其他省級電視台。但得注意的是,如果認為梁家榮的回答,是「偷換慨念」的話,劉慧卿的質疑,也有更加詳細說明的必要。表面上,劉慧卿的批評,是從量化的角度出發,但是如果以採用國內電視台的片段多寡,以作為一個電視台是否「淪為」國內台的標準,就肯定顯得十分薄弱--以此邏輯推斷,電視台報道國際新聞時,用上美聯社或者路透社的片段(兩者都是國際新聞的主要片源),又豈不是成為「美聯社台」或者「路透社台」?

至於有關「為何轉播那麼多內地的新聞」,以及自己做的內地新聞報道較少的質疑,我倒認為這情況雖不是最理想的情況,但也不至於成為一宗「死罪」。處理內地的電視新聞,並不一定只將內地新聞報道全面照辦煮碗,只是自己將普通話的旁述轉為廣東話這麼簡單,而是有一定的編輯過程,又或者是只採用內地電視台的片段,以配合自己從其他途經找來的報道內容。劉慧卿應該做的,是去詳細比較亞視(以至本港其他電視台)的內地新聞報道,與內地的內容相差有幾多,再去提出更有力的論證。(自己的感覺--沒太多科學根據的推斷--是劉慧卿可能但凡見到內地電視台的台徽,就有「非理性亢奮」)

Alone in the Fart認為,劉慧卿的批評,是指亞視新聞跟足內地立場。但是得公平點說一句,內地新聞除了政治新聞外,也有民生、軟性等取材的,在這樣政治相關度不太強的新聞中,劉慧卿的批評又似乎顯得有點「失焦」。而且很多時候,遇上這些新聞故事時,不跟內地立場/編排的可能性更高,因為寫稿人會更加自由發揮也。至於政治新聞,則又很可能所有電視台的做法也是殊途同歸--所說以,每晚七時的新聞聯播,即使如何悶死人,也是負責內地新聞的人的必看節目,遇上有重要政策/事件宣布,就得要立刻「包故仔」報道,至於如何「包」,則又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矣,分別可能只在於,是各台如何找人、找甚麼人回應之類的「配菜」。

當然,亞視新聞在某些內地新聞上,不夠批判,跟足內地立場的懷疑,是仍然存在、值得研究的;更多自己「挖掘」的內地新聞,亦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但是在當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提出批評的劉慧卿所說的話,給我一種強佔道德高地的感覺,而忽略了現實情況的局限--新聞採訪每樣東西都涉及一個錢字,要親力親為,涉及的費用更高昂,有時限於現實,不是「想個樣得個樣」的。

有時覺得,與其批評亞視的內地新聞,是否跟足內地台,倒不如關注一下,他們整個新聞報道的佈局。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亞視喬遷以下,很多時新聞報道(尤其是晚上六時的一節),是形式多於實際?在廠內不同地方「扮」對話,以至在無需要的情況下,也要記者做「扒」(出鏡報道),但新聞編排卻無視新聞事件的重要性的時候,有時真是看得電視機前的我搖頭嘆息。

又一筆:王維基辭職之後,有評論將他塑造成「烈士」。不過看到時真是摸不著頭腦:王維基這個人,從來都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辦生意的手法,從來都是要製造「Noise」先行,要有話題去吸引人的注意,以分薄受眾對對手的視線。雖然他的一系列言論,無可置疑的是正中「對內地說不」的人的心聲,但王維基的出發點,永遠是生意利益大於政治利益(如果有的話),對他的頌歌,似乎又是失焦了。當然,他的願景、目標以至大計,不自覺地犯了踏中了政治地雷,確又是一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