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 for July 16th, 2008

一張鈔票的排隊事件

這是我家對面的中國銀行分行,在今日下午四時左右的情況。雖然這間分行,並不是發售全套五款奧運紀念鈔票的分行,但是在單張紀念鈔發售之前,今晨兩時多時已見到有人在分行外排隊。在我準備睡覺之前,老媽突然叫到我窗前一看--我倆看了、沉默了一會,然後齊聲說出兩隻字--以免傷害感情,還是在此不表好了。

雖然香港人以排隊著名,漫畫展的「兵器」、新股的申請表、樓花、英女皇像郵票、兩毫子一程的山頂纜車,等等,諸如此類數之不盡,但是見到這次輪購民眾的「熱情」,我不禁一次又一次驚訝。當然,連日排隊的民眾,不乏買來紀念北京奧運的真正收藏家,但是見到連日的報道中,那些不諱言買來炒賣,還有那些所謂「限量發行」的套裝,甫一發售,就旋即有人叫價過萬求售的消息,我真的懷疑,所謂紀念奧運之名,是不是已經名存實亡。

中銀香港在網站說,「所有淨收益將撥捐香港中銀慈善基金、香港公益金及其他慈善團體」。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支撐著比鈔票面值高數以倍計的「溢價」,除了「奧運熱」之外,我實在想不到其他。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奧運熱潮始終都會過去,國內不少事實都證明,那些意圖著北京奧運希望大炒一筆,藉此圖利的人,在奧運開始前已有不少都損手爛腳--不論那些一度索價房租數千元一日的酒店、民居了,就連號稱「一生難得一次」的京奧開幕禮門票,在周一轉讓限期完結後,也出現黃牛黨「屍橫遍野」的情形,甚至各出奇謀將手上的門票脫手。

或者香港的奧運熱潮,在奧運曲終人散之後才會消失,但是當這個無法避免的日子來臨時,現時炒得熾熱的紀念鈔,終究還是會回落,高價接貨者難免蝕錢。但是早已從中賺得炒賣差價的人,不但利用奧運熱令自己獲得好處,就連本擬為受益對象的弱勢社群(慈善基金的受益人)也未因此獲得任何甜頭,這是不是有點不合理?又或是,我們應不應利用對某些事的(一時)亢奮(而非出於同情心),去包裝為慈善工作的手段?

《大公報》的關昭在今日的專欄寫道,「混亂情況的出現...反映了大眾市民對京奧的熱情支持」。京奧固然支持,但是熱情至此已經變質。我可以理解紀念品可用來炒賣,但不能理解會出現此刻的高昂叫價;我理解為求買得心頭好,花時間排隊的心情(我也何嘗未做過),但不能理解那種不惜一切的態度,還有那些跡近瘋狂的行為(打架、起哄等等)。我理解民眾對京奧的支持,但亦實在懷疑排隊輪購的市民中,有多少真的是出於支持而來的。

發行數量多少可以完全控制的中銀(既不會當流通貨幣,亦不會有人拿來用,印多何妨),利用這種「支持」去製造熱潮,搞出不同花款的銷售名堂,還不是為了造出「物以罕為貴」的氣氛,但最後造就一批利益比有需要者得到的還要多的炒價,加上安排的混亂(相比之下,澳門那邊先本地居民,後對外銷售,還有上網登記的安排,彰顯香港這邊的雜亂無方),我實在拿不出我對奧運的支持,去參與這場「遊戲」:難道我對奧運還不夠忠貞?

延伸閱讀:平安米共識與 iPhone 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