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 for December 31st, 2007

雜談《愛.誘.罪》(Atonement, 2007)

私見以為,祖韋特執導的《愛.誘.罪》(Atonement)是一套看後令人感到惆悵的電影,要很有系統地談它,不是一件易事,就只有以非常粗略的筆記形式談談它吧--正確點說,是看這套電影時的感受及聯想。

*Robbie被Briony坑害入獄,只因為後者看到的是事實的部分(姊姊差不多脫得清光,然後跳進水池),及事件的表面而非內裡的底蘊(Robbie給Cecilia的信件),在Briony將事件的零碎片段組成有意義的全象的過程中,她利用了自己的聯想力,去將貌似毫不相關的事件,以「Robbie是色情狂」的主題將它們統一起來,結果故事是編織了出來,但是卻與事實的全部相差更遠。

從「救贖」--亦即是電影片名的原意--的角度視之,Briony出於對Robbie的恨意(也許起源在於她十一歲時的那次含蓄的示愛,加上潛伏心裡的、與Cecilia的爭奪),以為她為連串事件賦予、主題統一的解讀就是事實,但這卻是出於人性的脆弱(妒忌)而犯下的彌天大錯,也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才有Briony後來尋求贖罪的行經。

*「救贖」的主題往往令我聯想起天主教。如前所述,人性往往脆弱,也不是像天主教教義所指那般,是全能及全知的,因為只有上帝才會全能及全知。人既然不能全知,就只有自行將自己所看到的東西給予意義以串連,十三歲的Briony就是這樣做。但是這種意圖令自己與上帝平起平坐的行經,卻通常以失敗告終,聖經舊約裡的巴別塔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

即使不從宗教的角度出發,人類自以為給予零碎的事件意義後,就是事實的全部,但這卻不是必然。在看電影的首半部時,看到Briony拼砌事件時,我想起基斯杜化路蘭的作品《凶心人》(Memento),片中的主角因為失憶症,但是在輔助他拼砌有意義的事實的相片、便條的「協助」下,最終還不是出現了與事實相差極遠的結果嗎?

*Briony在二戰時當了護士。其姊Cecilia說她可能是要贖罪才會放棄進劍橋而去當護士。當電影中Briony讀出她給Cecilia的信件時,畫面是她不斷擦洗醫院用具的片段,還有之後為傷兵清理傷口、以及將自己的手猛力擦洗,到後來她去安撫那名垂死的法國士兵以後,護士長那把冷冷的聲音,也是下令她擦去臉上的血跡--我當時想到的是:怎麼她的臉上會有血跡的?

我會覺得,這些擦洗的動作,倒卻與天主教中「受洗」,將「原罪」洗去的行為有點呼應。即使這不成立,Briony出力擦去血跡及污跡的行為,也與莎士比亞《麥克白》中,麥克白夫人夢遊洗手,以圖除去自己的罪責同出一轍,且看莎翁的文筆:

麥克白夫人  去,該死的血跡!去吧!一點、兩點,啊,那麼現在可以動手了。地獄裡是這樣幽暗!呸,我的爺,呸!...甚麼?這兩隻手再也不會乾淨了嗎?算了,我的爺,算了;你這樣大驚小怪,把事情都弄糟了...這兒還是有一股血腥氣,所有阿拉伯的香料都不能叫這隻小手變得香一點。啊!啊!啊!
--莎士比亞:《麥克白》五幕一場(朱生豪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

*說到底,「救贖」是為誰而作呢?是為錯被當事人「老屈」的受害者(片中的Robbie及Cecilia),是為了自己的良心,還是高高在上的上帝?

老年的Briony(噢,Vanessa Redgrave!)出版《救贖》這本書,清楚交代自己小時錯怪好人的行為,手段是通過為兩人撮成一對,還以兩人清白及一個Happy ever after的結局,以令自己可以心安理得,但是即使像電影中交代那般,Robbie死於敦刻爾刻的海邊,Cecilia死於被大水所淹的地鐵隧道內,以致Briony不能在那個下午般,到Cecilia的家中進行告解,但是除此之外,她就已經沒有其他的機會?

在Briony前往姊姊家前,她到教堂看Lola與Paul Marshall的婚禮,無論這個場合是她想像出來與否,她也沒有在神要在場反對Lola婚事的人站出來時,站起來大聲反對。隨著年月的增長,涉及事件的人物全部不在人世以後,Briony再次利用想像力(或美其名曰:創作意念)去令事件獲得圓滿的結局,然而這是否令她的良心好過一點,我實在是有點疑問,因為最後還是自欺欺人而已,更遑論透過這個虛構的結果,從上帝處獲得救贖了。

*撇開自己的認知中,對敦刻爾刻大撤退(Dunkirk Evacuation)的認知不論(相比史書的描述,電影中的敦刻爾刻實在是太平靜了),電影那一幕「一鏡到底」的拍攝,確是令人十分興奮的,不過昨晚再回讀本月七日《紐約時報》的影評時,卻發現影評人對這一段故事的評價不怎麼好,因為拍攝的技巧蓋過了戰爭的殘酷(The impression left by a long, complicated battlefield tracking shot is pretty much “Wow, that’s quite a tracking shot,” when it should be “My God, what a horrible experience that must have been.”)

雖然《紐時》的影評對《愛.誘.罪》的評論實在不太客氣,我對此不太能同意(尤其是執筆人說這套電影 “an almost classical example of how pointless, how diminishing, the transmutation of literature into film can be” ),但是上段有關一鏡到底的話卻是說得甚「中」。我也得坦承,我是明知電影中這段是會一鏡到底的,結果就是太留意如何拍這段鏡頭,而忘了片中的細節!

*電影首半段的時代,是三十年代中期的英國,留意到的是上等階層外表看似優渥、無憂的生活,背後往往是虛偽,和壓抑了的情感,還有不同階層之間的猜忌--正如在Briony想像出來的那個告解之訪般,Robbie對她大嚷,她的家人還是不接受他這個來自下等階層的人,到最後還要聯手整他。

好像近年凡是描述這一段時期的英國的電影,也有這樣的主題--因為我想到羅拔.艾特曼數年前的那套《高斯福大宅謀殺案》(Gosford Park)。

*老實說,我不太喜歡Keira Knightly,也不太喜歡她在《愛.誘.罪》的角色,我是不能自拔的喜歡十三歲的Briony的角色的,Saoirse Ronan的氣質,簡直叫人一見鐘情。另外,也很喜歡電影簡約的配樂,叫我想起《此時此刻》(The Hours)中Philip Glass的風格,但如果由Philip Glass本人操刀,則將是Perfect矣。

延伸閱讀:
冬之谷:Atonement
芸淡風輕:Atonement
Orangutan House:小說《Atonement》
餘弦棧:Atonement--寧願我懲罰自己
Donald Kwan:《愛‧誘‧罪 Atonement》: 心裡難退的戚戚然…
Zo:期待已久的《ATONEMENT》
4res:《愛誘罪》:愛情、戰爭、命運的唯美史詩式鉅作
網絡暴民:贖罪與真相 – 愛‧誘‧罪
--

這是本泊本年最後一篇文章,僅祝各位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