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 for November 10th, 2006

爭Bite有價

“Bite” 者,不是「咬」,而是 “Soundbite” 也。無論是文字傳媒,還是電子傳媒的從業者,都知道「爭Bite」的重要性:搶得新聞主角的一言半語,既能豐富報道內容,又可增加報道的可信程度,新聞如有一句「好Bite」,真可以頂得上記者十句報道。

今晚(周四)深夜,世界衛生組織大會正式通過執委會提名,任命前衛生署長陳馮富珍下任世衛總幹事(右圖,AP via Yahoo! News)。雖然此地對陳太出任有不同意見,但她畢竟是首名華人掌管世衛最高職位,此地傳媒自是將此列為重要新聞,派出記者到日內瓦採訪。不過在陳太演說完畢,在凌晨一時多出席記者會時,我看到頗令我驚愕的一幕。

在陳太回答記者的提問時,本來沒多太留意的我,突然聽到有一名女記者提問,劈頭第一句就是「我是香港的記者」。一聽到「香港」兩字,就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再聽到這名記者說「其實我的問題,與之前的英文問題大致相同」(大意如此),我的好奇心更大了:怎麼記者會重覆提問一條已經作答了的問題?原來,問題是有關中國不願公開流感病毒樣本一事,記者要問陳太會如何處理。她是以廣東話發問的。

不過最令人感到驚訝的,是記者要求陳太以廣東話回答。然而在記者會主持提示,要求提問者以英文提出問題後,這名記者雖是再以英文覆述問題一遍,但仍堅持要求陳太先用廣東話回答,然後以英文再說一次。

此時,記者會主持試圖「阻止」(我看來是如此)該記者的行為,指出在此場合中,使用的語言應該是英語及法語,另一邊廂該記者仍然「企硬」,希望陳太以廣東話回答問題。雖然陳太後來表示「只此一次」,但是在場內其他記者起哄下,最後改變態度,指出來自香港的記者雖是「她的朋友」,但是她必須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不能給予香港的記者「特別待遇」--她用的字眼是 “Special treatment” 。

我感到驚愕,是因為兩個理由:第一,正如記者會主持所說那般,英語及法語,是如世衛之類的國際組織的Lingua Franca,在國際傳媒匯集的場合中,堅持被提問者要用廣東話作答,顯然不太合適;第二,要陳太以廣東話作答,明顯是對在場其他記者不公平。

(其實,明知陳太之前已用英文回答類似的問題,記者再要她回答多一次,且要用廣東話作答,其實也頗有問題。)

我明白,這樣做無非都是要陳太給香港記者一個「廣東話Bite」,不致在電視/電台「出街」時全程都是英文這麼「齋」,但是要這樣做,倒可以在記者會後再「扑咪」。在國際場合不理固有且人人遵守的規則,硬要對方遷就你那一套,其實--難聽點說--都幾醜。

十一月十一日後補:

昨日說「英語及法語是...Lingua Franca(通用語)」,今天再查資料,發現不太妥當。世衛有關語言使用的文件中指出,世衛的「官方及工作語言」有六種,分為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及西班牙文。我們可以視這六種語言,都是世衛的Lingua Franca,我們也當然可以「拗」,稱廣東話也是中文,在記者會要求以廣東話回答沒有問題--不過通常的情況是,聯合國等組織提供的中文翻譯都是普通話。因此,我會覺得在此場合,以普通話來發問及要求回答問題不大(世衛那邊沒有普通話翻譯,就真是有問題),堅持廣東話回答就是不太妥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