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 for July 21st, 2006

Full of Sound and Fury…

在電影《沙漠梟雄》(Lawrence of Arabia)的末段,當「阿拉伯人」(名義上是,但實質各族的仇視仍深)攻入大馬士革後,一大夥各族領袖在大廳舉行「阿拉伯議會」會議,商討如何收拾土耳其飲遺留下來的爛攤子。這一幕一開場時,大廳內人士鼎沸,吵過不停,安東尼昆所飾的Auda Abu Tayi又與奧馬沙里夫所飾的Sharif Ali發生爭執,最後彼德奧圖所扮演的勞倫斯看不過眼,拿出手槍猛敲檯面,語重心長地說了這一番話:

“We here are neither Harith nor Howeitat nor any other tribe but Arabs at the Arab Council acting for Prince Feisal.”

但是勞倫斯話剛說完,Auda就冷冷地丟下一句: “He insulted me.” 正當豪伊達人(The Howeitats)與哈里夫人(The Hariths)再為電力與電話服務全部斷絕責任誰屬,而拗過面紅耳赤之時(更險些上演全武行),突然有人衝入來大廳通知:失火了。結果會議仍是無疾而終,會議仍是亂成一團。

***

今天(周四)讀《信報》林行止的專欄,見林先生談以色列個多星期以來對黎巴嫩的軍事行動時,寫道「以色列政府獲國人支持,聯合國、西方國家(G8)及大部分阿拉伯國家,亦在當前的衝突中偏袒以色列,似乎沒有國家願意直接捲入這場地區性戰爭,因此,國際社會只有呼籲有關國家克制、冷靜而不介入,『地區衝突』演變成地大戰的可能甚微…」的而且確,以色列與真主黨的戰鬥,由最初的空襲、海上封鎖,到最近以色列國防軍(IDF)進入黎巴嫩南部,與真主黨的武裝部隊展開地面戰,已經超過一周,亦有未知何時停止之勢。雖然聯合國、歐盟曾分別派出三人小組及索拉納到訪中東,法國甚至派出總理德維爾潘及外長到敘利亞斡旋,但是收效似乎不大。

上述這些人物所代表的國家及機構,是不是在這場衝突中偏袒以色列,不打算在這裡探討,不過當我讀到「大部分阿拉伯國家」這句時,我反而想起一宗上周發生的事,也聯想到文首這一段《沙漠梟雄》的情節。話說上周六阿拉伯聯盟在埃及召開外長會議(上右圖,AFP via Yahoo! News),討論黎巴嫩提案、譴責以色列軍事行動及支持黎巴嫩以「一切正當行動」抵抗佔領的決議案。但是若大家以為阿拉伯國家會「同仇敵慨」,一致譴責以色列的行動時,那就完全錯了。在會上,埃及、沙特阿拉伯及約旦等國家,雖然試圖提出譴責以色列軍事行動過大的議案,但同時亦批評真主黨擄走兩名以軍士兵的行徑,在較早前,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會面時,更明言中東要提防不合其利益的「冒險主義」,言下之意,就是要提防在真主黨背後撐腰的敘利亞及伊朗。沙特阿拉伯外長薩烏德.費薩爾(Saud al-Faisal),更在會議中批評真主黨的行動「出乎意料、不合適、不負責任」。

但是敘利亞外長穆阿利姆(Walid Moallem)在會上反駁這些國家的言論,不但指埃及等國家反過來批評抵抗以色列的行為,亦形容真主黨的行動,是「符合國際決議及聯合國憲章的正當行為」。站在敘利亞陣營的國家,包括也門、卡塔爾及阿爾及利亞。對此,薩烏德反唇相譏:「這是邪惡的幻想。(Satanic Dream)」結果二十二名外長討論多時,決議案最後還是搞不成,唯一的共識是中東和平進程「已死」(阿盟秘書長穆薩語),整件事應該交回聯合國安理會處理。

這樣的一個會議,暴露出來的是阿拉伯國家各懷鬼胎,正如倫敦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中東專家謝赫迪(Nadim Shehadi)指出,阿拉伯聯盟的議事方式奉共識為最高原則,既然就同一議題各國有嚴重分歧,最後得出來的結果只會是「最小共通點」(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以此推論,上周六的會議所得出的「最小共通點」只是認為中東和平進程已死,對當前以黎亂局根本毫無幫助——連最起碼的表態、立場也欠奉,更遑論有所行動!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沙漠梟雄》中這一段戲,與當前的問題又是何等的相似。在電影中,阿拉伯人將大馬士革搞得一團糟,最後還不是由英國人出來收拾殘局,而現在呢,阿拉伯國家最後還是示人以弱,得益者不是以色列,還會有誰?題目中 “Full of sound and fury” 一句,出自莎士比亞的《馬克白》第五幕第五場,用來形容這件事真是再適合不過: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後補:林行止文中提到「至零五年黎巴嫩總理被謀殺敘利亞為主要疑犯之後,聯合國於同年通過第一五五九決議案,命令敘利亞『全面退出』黎巴嫩及解除真主黨武裝。」好奇一查,發現聯合國安理會第一五五九決議案,是在二零零四年通過;至於零五年黎巴嫩總理遇害案,當時被殺的哈里里(Rafik Hariri),其實早在零四年已經辭職。還記得當日是去年情人節,怎料當晚菲律賓及黎巴嫩先後發生炸彈襲擊,當然又是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