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 for March 28th, 2006

這是一個xxx的社會

不要誤會,「XXX」不是指「小電影」,而是一個形容詞,它代表甚麼,取決於當時狀況為何。

公園仔寫「雙胞胎の悲劇」,寫信用卡鼓吹消費,消費愈多,獎賞愈多,更驚你不夠錢用,奉上若干信用額「自由駛」。我也是該文中所述的其中一張信用卡的客戶,今天也收到了類似的「糖果」,不過在我眼中是「砒霜」,於是立刻一丟了之。

收到信件,隨手丟掉當然麻煩不大,但是我不只一次,而是數次接到那間信用卡公司的電話,游說本人「調度」那些信用額消費。我對於這些推銷電話,素來已沒有甚麼好感,加些這些所謂信用額推廣更是本人深惡痛之的東西,當然採取「耍手擰頭」的態度--我通常第一個反應是:「對不起,我沒有興趣。」對方見推銷不成,一般都會追問:「為什麼不?多一些金錢可供調動不是更好麼?」若我那天好脾氣的話,我都會再三推辭,但是曾遇上一些不大識趣的職員,硬要逼本人借錢不可的話,我最後都會使出絕招:「點解你係都要我借你地錢?」

是的,為什麼現在的社會,變成一個好像非借貸不可的社會?對不起,我每次簽帳購物時,總會擔心到月結單送抵家中之時,總數會不會變成一個大數字,甚至可說是有點罪咎感。

當滿街都是信用卡公司或發卡銀行的推銷人員,宣傳立刻登記就有各式各樣的迎新禮品;當信用卡換領禮品中心擠滿了人,排隊領取千奇百怪的贈品;當我在電視上看見有銀行為針對即將成為信用卡客戶的年青人群,特地推出不能簽帳,只能扣數的「準信用卡」,我就越益發覺,這是一個相當荒謬的世界,也奇怪為何所謂「信用」為甚麼貶值得這麼厲害。正如公園仔在那邊引《信報》的文章,當發現準時找卡數的人根本不是「優良客戶」,而是那些卡數拖得就拖的人,我就只能嘆息:這是一個信用不值錢的世界。

今晚在家吃晚飯,家父說他的獅子銀行信用卡不太常用,每次打電話到客戶中心準備取消時,對方就會出盡法寶,希望挽留這個「非優良客戶」,最常祭出的招數,當然是免年費。結果那張信用卡仍然留在家父的銀包內,家父也仍然不怎麼用它。家母突然殺出一句:「現在還有人用信用卡會付年費麼?」

見過不少人在迎新禮品的誘惑下,第一時間飛身申請新信用卡,之後拿了贈品後就丟下不用,當信用卡第一年(或第n年)免年費優惠過後,就取消有關服務。但是--你或者覺得我怪--我總覺得這樣做有些「缺德」,因為在我眼中,這種行為與「搵人著數」無異。不過最奇怪的地方,是現在不少服務機構及金融機構,都視新客戶為寶,舊客戶是不值一顧的東西。當然,世上沒有天長地久的東西,商業關係更是如此,但是更應獎賞的,不是對同一張信用卡「忠心耿耿」的客戶麼?但是印象之中,除了有些銀行的信用卡換領贈品計畫,對那些長期持卡人提供若干換領所需積分折扣外,就沒有可說得上「獎賞」的東西...

或例如有線電視。我家自九六年起,一直使用對方服務至今,整整十個年頭,但每當看到新客戶能以比二百九十八元更低的費用,每月觀看同一數量的頻道時,我一家人都會恨得咬牙切齒。當然,我也侐道要付更低的月費,是可以打電話到對方的客戶中心「威脅」取消服務,但是始終擔心一旦威脅不成,屆時可真的是自食其果。但是,試問又豈有這樣對待老主顧的情形?

總之,這是一個忠誠不值錢的社會,這是一個信用失卻意義的社會,這是一個搵著數至上的社會,這是一個顛覆舊美德的社會,這是一個...不知怎形容的社會。

想起電影《芝加哥》中,導演洛馬素曾刪掉了一個拍好的戲分,是嘉芙蓮薛達鍾斯飾演的Velma Kelly,與Queen Latifah所演的Mama Morton對唱的一場,那首歌叫 “Class” ,大家可細味這首歌的歌詞,也有點類似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