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for October, 2008

查找錯處

讓大家都玩一個遊戲:看看下面這段、在周四早上發出的國內新聞報道,究竟出了甚麼「蝦碌」?

中國政法大學一教授被學生砍死 傳與凶手女友曖昧

香港中通社北京十月二十九日電 中國政法大學一學生用菜刀砍死正在上課的老師,傳死者與凶手女友曖昧。

二十九日晚,中國政法大學昌平校區端升樓二零一室內,一名男學生從口袋中掏出一把菜刀,朝正在上課的程教授的脖子砍去,當場將其砍倒。嫌疑人為該校政管學院大四學生。隨後,該男子掏出手機撥打一一零報警。事發後,昌平公安分局民警趕到現場,將持刀男子控制並帶走。隨後,程教授被送往昌平中醫院。當晚七點經搶救無效死亡。

學生小劉稱,當時她正在端升樓二零一教室附近的一所教室上自習,突然聽到教室內傳來一聲慘叫,“並有人喊殺人了”。小劉跑過去看到,一名男生手持菜刀站在教室裏,地上躺著一名三十多歲的男性教師。

有知情學生在網上發帖稱,程春明曾與嫌疑人的女朋友保持曖昧關系,嫌疑人不堪忍受。發帖學生還表示,嫌疑人對此蓄謀已久。但這種說法並未得到校方的證實。

該校保衛處治安科科長楊先生確認,被砍教師為該校法學院比較法學副教授程春明,曾在法國留學多年,後進入政法大學任教,任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職。嫌疑人為該校學生付某,今年二十二歲,因為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校方暫不方便透露具體情況。

程春明的夫人目前已經有五個月的身孕,聽此消息來到學校後,一直痛哭不止,並幾度昏厥。

目前,校方已經對程春明的家屬進行安撫,並表示一定會妥善處理善後事宜。校方隨後表示,將於二十九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說明此案的情況。(完)

提示:湯告魯斯主演的其中一套電影。

Q版廣告


可按圖放大

這兩天在家,提起「勇氣」將硬碟內散布不同資料夾、過去多年所拍下的照片,重新以性質、地點及時間整理,雖然是徹頭徹底的苦差一件--感到要分門別類,絕對不是一件易事,但也同時喚回不少記憶,將部分一些在大學時拍的照片,放到Facebook展示,頓時有不少大學同窗捎來訊息,問道:為甚麼這麼有興致放相?

這頓整理的副產品,就是在硬碟內,找回不少以前用掃瞄機存檔的舊東西,包括一大堆以前在《壹本便利》刊登,名為「Q版廣告」的東西。在十多年前刊登的這個欄目,是拿當時的廣告來惡搞的,記得當時每個星期買雜誌來看,此欄是必看的部分之一。說起來,繪畫這個九格漫畫的阿Pink,在《壹》最初出版的時候,所畫的打工仔漫畫,是在刊登求職廣告的別冊中「打游擊」刊出的--也即是「攝」空位刊登那種。

手頭上保留的Q版廣告,約有十多張,上圖固然是「賣飛佛」之一,不過這張此張那張都是十分精采的。尤其是最後一張,到現在重看也可以笑出來。不過現在廣告已不好看,《壹本便利》的風格亦已老早改變,至於阿Pink嘛,記得的是他在生果報風月版的作品(雖則名采版也有,不過真的很少看...)。真是嘆一句,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三十減一了

三十減一,有甚麼感受?

此刻想到的有:
「身家」少了,煩惱多了。
體重增加了,頭髮又少了。(!)
時間充裕了,不過「空閒」太多了。
朋友多了,但是人人都太忙了。
是有點懶了,寫泊也疏了。
不過,人還是(應該是罷)更快樂了。
...

希望未來一年,都可以更快樂。

1%與14%的差別

不用上班的日子,自然是睡至日上「X」竿才下床(三竿也嫌太早了)。打開電視,看兩個收費電視台的新聞,不約而如的報道,麥凱恩的支持度,追至只差奧巴馬一個百分點,頓時大吃一驚--幾天前曾對我說,現時離投票日只餘兩個星期,經濟問題熱度能不能持續到投票日仍是疑問,現在宣布麥凱恩「死刑」實在太早。心裡一想:情況已經出現乎?

連忙上網站查看,發現這個將奧麥兩人的支持差距,只有百分之一的民調,原來是美聯社與GfK Poll合作的東西。在吃午飯時看報紙,見到《信報》的報道說,「奧巴馬雙位數領先」(頁十四),令我想起傳媒如何報道這次大選中,各式各樣的民調數字的問題。

都說這個世代,是民意充斥的世界,每日都有不同的民調數字面世,雖則曾有此地從事民意調查的學者對我說,調查這回事,只是某時某刻,一班特定的人當下對某議題的反應而己,不要為它賦予那麼大的意義,但是在這次美國大選中,看著每天不同的數字出爐,就像是看跑馬般,一時看著某候選人以多個「馬位」領先,一時看著落後的候選人突然「加鞭奮進」,追回不少差距,也真有不少樂趣。

然而問題卻是,美國不是香港,只有三數個專業的民意調查機構,而是數量多很多。看Real Clear Politics的網站所列出的民調報告,用上「洋洋大觀」來形容實在不為過。當然,對於美國的大型傳媒--我所指的是三大電視網、《紐時》、《華郵》、《華日》等--而言,他們會自行進行民調,作為報道的題材之一(他們亦會引述其他調查數字),但是對於本地傳媒而言,既沒有資源去進行這樣龐大的工程,做法當然是引述各個民調的數字了了。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是引述不同機構的民調,有可能出現令讀者/觀眾產生誤會的情況。

粗略印象所及,本地傳媒經常引述的外國民調機構數字,包括蓋洛普《紐時》/CBS《華郵》/ABC路透社/佐格比皮尤CNN。這些機構雖然研究的命題都是一樣,不過諸如取樣、人數等方法學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正因為此,我們可以在上周讀到,《紐時》/CBS會發現,奧巴馬可以大幅領先麥凱恩十四個百分點,但是也可以在今次讀到,美聯社會發現兩者差距只有一個百分點的情況。

其實,上段所列的各項民調,都是滾動民調,每隔一段時間都有新的數字公布,不過對於本地傳媒而言,所謂「滾動」民調就是集各家之大成:一時報道甲機構的數字,一時轉成乙機構的結果。這個做法會造成的其中一個可能結果,就是讀者難以掌握到真正民意的變動,就拿剛才提到的兩個數字來說吧,搞不好還會以為,麥凱恩突然奮起猛進,大幅收舉失地!雖然留意到的是,傳媒報道美國大選兩名候選人的民調數字,都是極其簡單地報道某人領先某人若干百分點,也可以理解的是,他們是引述外電或網站的最新數字,但是滾動民調呈現各候選人不同時段的差距的本意,會被這樣的做法而造成誇大、失真的效果。

簡單點打個比喻。K大民意研究計劃,定期就市民就各官員的觀感進行調查,正因為有前後的數字,我們可以知道,某官員的民望,在最近一段時間是增加還是下跌了--正是這種「可比較」的本質,就是滾動調查的意義。但是我們報道某官員的調查,不會拿最近出版的甲機構數字,與對上一次乙機構的數字來比較嘛。所以說,在美國大選的民調查,最理想的,是盡量引用同一個機構的數字,或是指出同一個調查,最新數字與上一次數未的差異,而非「只求方便就手」,實行「民調拿來主義」,見有甚麼數字就用,造成今天引述蓋洛普,明天引用美聯社的情況,即使當事者無意作出比較,但是在讀者看來,也有造成誤會的危險性存在。

說起來,昨日(周三)《金融時報》也有報道,提到今次美國大選中,各民調機構進行調查之難。報道指出,奧巴馬陣營大力鼓動年輕人及非裔民眾登記選民,令民調機構取樣出現困難,亦正因為此,各機構的取樣方法不同,亦令奧巴馬的領先幅度,在各調查出現這麼大的差別(雖則也有似Real Clear PoliticsFiveThirtyEight之類的網站,去集合各數字再製訂平均數)。看來,這次大選不但奧麥二人爭得激烈,各民調機構為了追求更反映真實情況的Sample,也要扭盡六寅矣。

Goodness Gracious!


可按圖放大

為甚麼國家地理雜誌要包膠袋、加警告封條?

Serenity Now!

本來沒有甚麼意欲談論曾特首的施政報告,不過周五看到電視,見他早上到電台出席答問時,繼「民望如浮雲」後,又很豁達地說,已經看透別人對他的批評,會以平靜心目對時,我也忍不住借此來開開玩笑,因為見他連日遭代議士「糟質」,真是「忍」的太辛苦了,也令我聯想起Frank Costanza的情節--他真的非學不可!

按圖可放大整張漫畫。圖片來自香港政府新聞網。The style is inspired by Nikitac’s work, comic created by Comic Life.

McCain in the Middle

深夜回家,總算是將第三場美國總統電視辯論看了一遍。看後的感覺是,麥凱恩真的是「左右做人難」。

面對支持度明顯落後於奧巴馬、金融海嘯餘波未了的情況,麥凱恩早已是形勢不利,本來政策交鋒不成,負面攻擊手段--本來--是有用的手段(英國廣播公司這篇文章值得一讀),但是無奈共和黨的手段實在太差劣,結果害人不成反害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及《紐約時報》進行的調查,顯示兩者的差距相隔十四個百分點(與其他調查比較,這個差距最大)之餘,最大的致命傷,是選民不信共和黨陣營,抹黑奧巴馬與曾是激進分子的Bill Ayers的手段。(題外話,我也打笑與同事說,我與曾特首也是同住港島,看來我也與他是「同路」了)

不過不知道是共和黨人,仍然堅信負面攻擊有效,還是對CBS/NYT的民調懵然不知/拒絕相信,當我看到麥凱恩在辯論中,再次老調重彈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要那麼蠢吧!」《紐時》說麥凱恩,將在此前辯論所積累下來的成果拱手相讓,莫過於此。但是也難怪,麥凱恩在此前的辯論中,都未能扭轉局面,看來也是黔驢技窮,逼於無奈要使出這招了。

三次總統大選辯論之前,都例必有傳媒說,每一次辯論都是麥凱恩出盡火力,攻擊奧巴馬的機會,但是麥凱恩的火力是否猛烈,大家都有定論,即使是卯足全力開火,奧巴馬都--至少在表面上--成功化解。這就是我說麥凱恩無計可施的原因,但是麥凱恩--在某程度上--是一名「謙謙君子」,他不肯將對共和黨競選陣營,對奧巴馬的負面攻擊開盡馬力(至少沒有將奧巴馬,與早前鬧得滿城風雨的牧師賴特扯上關係),結果是他「左右做人難」,即使心裡老大不願,也要使出這招,最後還是顯得吃力不討好(還有被指誇大之嫌)。其實,也要為麥凱恩本人感到可惜的。

另一個印象,是Joe the Plumber被「引用」次數之多,最初我還以為是John Doe之類的假人,但原來是真有其人。雖然或會有人認為,事後有人揭發,這名水管工對奧巴馬的質疑可能不盡不實(搞錯資料),引來有人批評麥凱恩,在辯論中多次引用他的言論,去批評奧巴馬的的稅務計劃,是過於輕率,但是正如奧巴馬在辯論中說,這樣的手段,「說明你〔麥凱恩〕的競選本質,多於我〔奧巴馬〕的本質」,其實這也與他選擇佩林做副手,以至「疑似」暫停競選活動般,都是為求一搏的手段,也反映出共和黨陣營的謀士們,「起底」的工作真的太有問題--佩林如是,Joe the Plumber也如是。

CBSCNN都說,辯論的贏家是奧巴馬。的確,在現時的情勢下,這次選戰對奧巴馬而言,已是不是一場求勝,而是求不敗的選舉,除非有甚麼「冬瓜豆腐」,恐怕麥凱恩很難挽回大勢。今日讀《金融時報》,看到Joseph Nye文章,提出奧巴馬的軟實力,比麥凱恩更強,因此對於拉登而言,奧巴馬的威脅,比在外交上更強硬的麥凱恩更強,所以在大選前出來「攪局」是要提防的。正如Orangutanhouse所說,要提防十月驚喜啊。

不過即使沒有十月驚喜,奧巴馬也不是必然勝選的,因為對共和黨的不滿,並不等於自動過戶成為對民主黨的支持。這是我讀了十月十三日那期《紐約客》中,George Parker在俄亥俄州的報道後,所得出的觀感。

寫了這些悶的東西後,不妨來點輕鬆的,去結束這篇東西吧:

《叛諜同謀》(Body of Lies, 2008)

近日放假都往戲院裡鑽。結果兩個星期內,先後看了The Duchess(中文戲名太長兼騎呢,不寫了)、《叛諜同謀》(Body of Lies)及《情迷巴塞隆拿》(Vicky Christina Barcelona)。第一套沒有甚麼好說,最後一套是很典型的活地亞倫電影,是幅懶洋洋的西班牙風情畫,也不打算寫了,還是談談《叛諜同謀》罷。

看列尼史葛的電影,影像、節奏的處理從未令人失望。《黑鷹十五小時》、《帝國驕雄》、《天國驕雄》以至去年的《犯罪帝國》固然如是,《叛諜同謀》也一樣。整套電影兩個小時多,對我而言真正的冷場沒有太多,觀眾們跟著李安納度狄卡比奧,所飾演的主角Roger Ferris在伊拉克、約旦執行任務,刺激感是十足的,李安納度狄卡比奧近年所接拍的電影,都很明顯的想告訴觀眾,他不是只有「靚樣」,而是有能力當演技派的,我在看《叛諜追擊》時,第一時間想起的,是他較早前的《血鑽》,雖然他在《叛》中非常賣力,角色很有說服力,但是我倒覺得是《血鑽》的翻版,雖然好看,但難免有重覆的感覺。

畢竟主角還是李安納度狄卡比奧,羅素高爾所演的Ed Hoffman--一個被編劇形容為「美國典型」的角色--像是平面了些。一方面是角色本身使然:一個自以為是、城府極深的美國官員(不幸地,還是搞反恐的),但是外表是一個在家「悠閒過活」的中產男人,雖然是Manipulative極的人,但也是僅此而言。即使羅素高爾演這個「奸角」是出色的,但是好像總欠了一點東西--也許是電影側重於李安納度狄卡比奧的緣故。

說真的,我最喜歡,也覺得最「搶」的角色,是英國演員Mark Strong所演的約旦情報頭子Hani Salaam,他演那個貴氣迫人,但行事心狠手辣的角色,才真的教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雖然列尼史葛的電影陽剛氣重是出了名的,但是Roger Ferris與護士Aisha的「感情線」,真的是弱得可以。雖說電影所給我的印象,是Roger Ferris甘願犧牴自己去救Aisha,但是電影在處理這段劇情時,卻沒有給予更多的描寫,以致有說服力不足的感覺(私見認為,Orlando Bloom與Eva Green在《天國驕雄》的安排,比《叛》更優勝),或者日後列尼史葛推出「導演剪輯版」之類的影碟時,會有更多的解答罷。

再說說劇情。顧名思義,《叛諜同謀》的英名原名Body of Lies,貫穿了電影的主軸,Hoffman對Ferris永遠不盡不實,Ferris也背著Salaam行事,Salaam是真正的使詐高手(他對人要求忠誠,不容被騙),Hoffman對Salaam也絕不客氣,Ferris對付恐怖分子的詭計,也是一場大騙局。

當然,在反恐戰上,使詐是少不了的,但是看電影令我納罕的是,一方面劇情告訴我們,Roger Ferris這個人是「真正的懂」中東人的處事方式,他與以目光淺窄、只以美國利益出發的上司Hoffman不同的地方,就在這裡,似有將Ferris塑造成「有良知」的中情局特工,不過看到他也可以心狠手辣,不惜犧牲無辜者的性命(那名可憐的建築師)去達成他的目標,當中的轉折有點教人錯愕,但是後來他又可以為情行事,甚至最後不當特工,雖然這可以理解成,Roger Ferris本身也是一個Lies,但是在先前劇情將Ferris包裝成一名「完美」的美國人時,這又好像欠了一點說服力。

不過,說到底,Roger Ferris也是一名美國人,任憑如何高尚,一些用辭還是「背叛」了他。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他去Aisha的家姐處吃飯時,兩人就伊拉克戰爭的對話中,Roger Ferris所用的字是「情勢」(Situation),但Aisha家姐所用的「戰爭」(War),加上前者所發表的一堆門面話,令我在戲院時不禁想到,畢竟還是一名美國特工,信的還是華府那套!但是正如Aisha之後對Roger Ferris說,她家姐口口聲聲討厭美國,但是最想的還是到美國生活,這個世界還是黑白難分。

談到反恐,必會記起布殊那名句「要麼與我們一起,要麼與我們為敵」,不過這樣的二分法,在實戰中完全不管用,正如《叛》中三名男性角色互相使詐,以至人人都口是心非,還有恐怖分子首領,也會打電話給當局,查問那名「恐怖組織新頭目」是甚麼來頭般,編劇就是想告訴我們,這場反恐戰根本不是布殊所說的一回事。以此視之,編劇就是要借羅素高爾的角色,去嘲諷美國官員的用意,是十分明顯的--畢竟最後敵人是捉到了,但是Salaam才是直正的技高一籌。

總而言之,《叛謀同謀》作為娛樂而言,是好看的,只是到看罷後,再回味劇情時,總是覺得差了一點東西似的。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