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14%的差別

不用上班的日子,自然是睡至日上「X」竿才下床(三竿也嫌太早了)。打開電視,看兩個收費電視台的新聞,不約而如的報道,麥凱恩的支持度,追至只差奧巴馬一個百分點,頓時大吃一驚--幾天前曾對我說,現時離投票日只餘兩個星期,經濟問題熱度能不能持續到投票日仍是疑問,現在宣布麥凱恩「死刑」實在太早。心裡一想:情況已經出現乎?

連忙上網站查看,發現這個將奧麥兩人的支持差距,只有百分之一的民調,原來是美聯社與GfK Poll合作的東西。在吃午飯時看報紙,見到《信報》的報道說,「奧巴馬雙位數領先」(頁十四),令我想起傳媒如何報道這次大選中,各式各樣的民調數字的問題。

都說這個世代,是民意充斥的世界,每日都有不同的民調數字面世,雖則曾有此地從事民意調查的學者對我說,調查這回事,只是某時某刻,一班特定的人當下對某議題的反應而己,不要為它賦予那麼大的意義,但是在這次美國大選中,看著每天不同的數字出爐,就像是看跑馬般,一時看著某候選人以多個「馬位」領先,一時看著落後的候選人突然「加鞭奮進」,追回不少差距,也真有不少樂趣。

然而問題卻是,美國不是香港,只有三數個專業的民意調查機構,而是數量多很多。看Real Clear Politics的網站所列出的民調報告,用上「洋洋大觀」來形容實在不為過。當然,對於美國的大型傳媒--我所指的是三大電視網、《紐時》、《華郵》、《華日》等--而言,他們會自行進行民調,作為報道的題材之一(他們亦會引述其他調查數字),但是對於本地傳媒而言,既沒有資源去進行這樣龐大的工程,做法當然是引述各個民調的數字了了。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是引述不同機構的民調,有可能出現令讀者/觀眾產生誤會的情況。

粗略印象所及,本地傳媒經常引述的外國民調機構數字,包括蓋洛普《紐時》/CBS《華郵》/ABC路透社/佐格比皮尤CNN。這些機構雖然研究的命題都是一樣,不過諸如取樣、人數等方法學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正因為此,我們可以在上周讀到,《紐時》/CBS會發現,奧巴馬可以大幅領先麥凱恩十四個百分點,但是也可以在今次讀到,美聯社會發現兩者差距只有一個百分點的情況。

其實,上段所列的各項民調,都是滾動民調,每隔一段時間都有新的數字公布,不過對於本地傳媒而言,所謂「滾動」民調就是集各家之大成:一時報道甲機構的數字,一時轉成乙機構的結果。這個做法會造成的其中一個可能結果,就是讀者難以掌握到真正民意的變動,就拿剛才提到的兩個數字來說吧,搞不好還會以為,麥凱恩突然奮起猛進,大幅收舉失地!雖然留意到的是,傳媒報道美國大選兩名候選人的民調數字,都是極其簡單地報道某人領先某人若干百分點,也可以理解的是,他們是引述外電或網站的最新數字,但是滾動民調呈現各候選人不同時段的差距的本意,會被這樣的做法而造成誇大、失真的效果。

簡單點打個比喻。K大民意研究計劃,定期就市民就各官員的觀感進行調查,正因為有前後的數字,我們可以知道,某官員的民望,在最近一段時間是增加還是下跌了--正是這種「可比較」的本質,就是滾動調查的意義。但是我們報道某官員的調查,不會拿最近出版的甲機構數字,與對上一次乙機構的數字來比較嘛。所以說,在美國大選的民調查,最理想的,是盡量引用同一個機構的數字,或是指出同一個調查,最新數字與上一次數未的差異,而非「只求方便就手」,實行「民調拿來主義」,見有甚麼數字就用,造成今天引述蓋洛普,明天引用美聯社的情況,即使當事者無意作出比較,但是在讀者看來,也有造成誤會的危險性存在。

說起來,昨日(周三)《金融時報》也有報道,提到今次美國大選中,各民調機構進行調查之難。報道指出,奧巴馬陣營大力鼓動年輕人及非裔民眾登記選民,令民調機構取樣出現困難,亦正因為此,各機構的取樣方法不同,亦令奧巴馬的領先幅度,在各調查出現這麼大的差別(雖則也有似Real Clear PoliticsFiveThirtyEight之類的網站,去集合各數字再製訂平均數)。看來,這次大選不但奧麥二人爭得激烈,各民調機構為了追求更反映真實情況的Sample,也要扭盡六寅矣。

Comments

comments

2 Responses to “1%與14%的差別”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3.0.3 on Mac OS X Mac OS X 10

    總覺得那些偏向一邊的民調,都是有心人做出來的數據。那些說奧巴馬和麥凱恩叮噹馬頭的民調,應該都是民主黨故意放出來維持sense of urgency的手段吧。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7.0 on Windows Windows XP

    快要選了,期待新任總統能帶領全世界走出金融風暴。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