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for December, 2008

新年快樂

這麼快,又一年過去了。

二零零八年,由年頭到年尾,在工作的崗位上是忙個不停,近幾天電視都做大事回顧,看著某些新聞,竟有「原來這宗新聞竟然是在本年發生」之嘆--可見腦袋早已超載,忘掉許多事了。

對很多人來說,二零零八年實在有太多大事:不論好事還是不好的事,吃了苦頭的,就當是一個磨練的機會;得到歡樂的,就讓我們記著。有人說這一年是大喜大悲,確然。

希望二零零九年,大家都活得快樂,還有--最重要的--身體健康。

新年快樂!

這篇文告真另類

一直認為,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是個「人物」,只因他的言論夠出位,同時也很有「特色」,所以都有留意他的言論--工作如是,讀書如是,寫泊也如是。

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在每年的聖誕節,都有名為「另類聖誕文告」(Alternative Christmas Message)的環節,所謂「另類」者,除了與英女王聖誕文告區別之餘,當中的人選也的確夠「另類」:碧姬芭鐸Ali GJamie Oliver以至《阿森一族》的Marge都是其中之一。今年選了艾哈邁迪內賈德(上圖,有英文字幕),絕不奇怪也,英國政府等人呱呱叫,也是意料之內。(沒有人批評才是新聞呢)

細讀他的「文告」的英譯本,當中有幾個引起我的興趣:

If Christ were on earth today, undoubtedly He would stand with the people in opposition to bullying, ill-tempered and expansionist powers.

If Christ were on earth today, undoubtedly He would hoist the banner of justice and love for humanity to oppose warmongers, occupiers, terrorists and bullies the world over.

If Christ were on earth today, undoubtedly He would fight against the tyrannical policies of prevailing glob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s, as He did in His lifetime.

心起疑問:怎麼耶穌若然有世的話,會變成一個革命家、起義首領以至政治領袖?讀書時所讀的《聖經》章節,老早已經還給教師了,不過馬太福音其中一句「這樣,凱撒的物當歸給凱撒;神的物當歸給 上帝」(馬22:21)倒是記得的。假設四部福音書所說的耶穌生平是可信的話(純綷假設,因為從來不能百分百作實嘛),耶穌似乎沒有搞政治的傾向--艾哈邁迪內賈德說耶穌會反抗好戰者、佔領者、恐怖分子及欺凌者,不用多說,後者意指美國(及其盟友),但是換了是耶穌的年代,他也好像沒有要率眾作羅馬的反罷。即使回教視耶穌只是先知,又或是當時與現在的社會完全不同,但認知差別也不至於這樣大吧。

說耶穌會與暴政、強權戰鬥,可能是艾哈邁迪內賈德太想當然耳,不過以往他的言論,都偶有可取之處,不過今次他拿耶穌當來「以古諷今」,又似乎是舉錯例子了,「隔岸觀火」如我者,真是一句:嘿,真失望!

Merry Christmas!

祝各位聖誕快樂!

(這是倫敦特拉法加廣場的聖誕樹。仿寶麗萊照片效果,由這個軟件製造。)

外遊八日與十二日維新.雜筆

很多時外遊回港,都會發現「外遊方X日,香港已千年」的感覺。上周回到香港後,經過報攤一看,首先被某對男女的「離離合合」嚇至目瞪口呆,然後就是王維基在亞視「十二日維新」後,就要辭官求去--雖然旅行期間帶了電腦,但是絕少看本港的新聞,有時間的話都已花在上遊記了,看新聞幹甚?上班時還嫌看不夠?!(一笑)只是當王維基上場,動作多多,我當時曾和友人打笑說,不是王維基「玩死」亞視,就是亞視「玩死」王維基:想不到這樣快,就兩者全部達標。

早幾天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開會特別會議,討論亞視事件。當晚看電視新聞,見到劉慧卿質問梁家榮,「亞視新聞製作中,報道內地新聞以及引用中央台新聞片段較多,『十足十中央台』,質疑亞視新聞的編輯獨立性」(《信報》十二月二十日),梁家榮當時回答說「感到不舒服」。Alone in the Fart的文章認為,劉慧卿的批評,是指亞視的新聞「跟足內地立場,照內地的稿子讀」,不過我看了該篇文章中,所附的YouTube片段後,卻另有一些看法。

當然,在會議之後,電子傳媒以至之後一日的文章傳媒,引述劉慧卿的Bite時,都是著重於她所說「亞視已經好『紅』」這句話。我自己也寫過,新聞主角一個好Bite,勝過記者講十句。不過在片段中,我認為重點卻是劉慧卿,批評亞視自己做的內地採訪報道少,用中央台(也即是中央電視台)的報道較多的言論。

環顧本地電視台的新聞,內地新聞報道的數量確是有不少的,片源除了中央電視台之外,也廣泛採用其他省級電視台。但得注意的是,如果認為梁家榮的回答,是「偷換慨念」的話,劉慧卿的質疑,也有更加詳細說明的必要。表面上,劉慧卿的批評,是從量化的角度出發,但是如果以採用國內電視台的片段多寡,以作為一個電視台是否「淪為」國內台的標準,就肯定顯得十分薄弱--以此邏輯推斷,電視台報道國際新聞時,用上美聯社或者路透社的片段(兩者都是國際新聞的主要片源),又豈不是成為「美聯社台」或者「路透社台」?

至於有關「為何轉播那麼多內地的新聞」,以及自己做的內地新聞報道較少的質疑,我倒認為這情況雖不是最理想的情況,但也不至於成為一宗「死罪」。處理內地的電視新聞,並不一定只將內地新聞報道全面照辦煮碗,只是自己將普通話的旁述轉為廣東話這麼簡單,而是有一定的編輯過程,又或者是只採用內地電視台的片段,以配合自己從其他途經找來的報道內容。劉慧卿應該做的,是去詳細比較亞視(以至本港其他電視台)的內地新聞報道,與內地的內容相差有幾多,再去提出更有力的論證。(自己的感覺--沒太多科學根據的推斷--是劉慧卿可能但凡見到內地電視台的台徽,就有「非理性亢奮」)

Alone in the Fart認為,劉慧卿的批評,是指亞視新聞跟足內地立場。但是得公平點說一句,內地新聞除了政治新聞外,也有民生、軟性等取材的,在這樣政治相關度不太強的新聞中,劉慧卿的批評又似乎顯得有點「失焦」。而且很多時候,遇上這些新聞故事時,不跟內地立場/編排的可能性更高,因為寫稿人會更加自由發揮也。至於政治新聞,則又很可能所有電視台的做法也是殊途同歸--所說以,每晚七時的新聞聯播,即使如何悶死人,也是負責內地新聞的人的必看節目,遇上有重要政策/事件宣布,就得要立刻「包故仔」報道,至於如何「包」,則又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矣,分別可能只在於,是各台如何找人、找甚麼人回應之類的「配菜」。

當然,亞視新聞在某些內地新聞上,不夠批判,跟足內地立場的懷疑,是仍然存在、值得研究的;更多自己「挖掘」的內地新聞,亦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但是在當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提出批評的劉慧卿所說的話,給我一種強佔道德高地的感覺,而忽略了現實情況的局限--新聞採訪每樣東西都涉及一個錢字,要親力親為,涉及的費用更高昂,有時限於現實,不是「想個樣得個樣」的。

有時覺得,與其批評亞視的內地新聞,是否跟足內地台,倒不如關注一下,他們整個新聞報道的佈局。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亞視喬遷以下,很多時新聞報道(尤其是晚上六時的一節),是形式多於實際?在廠內不同地方「扮」對話,以至在無需要的情況下,也要記者做「扒」(出鏡報道),但新聞編排卻無視新聞事件的重要性的時候,有時真是看得電視機前的我搖頭嘆息。

又一筆:王維基辭職之後,有評論將他塑造成「烈士」。不過看到時真是摸不著頭腦:王維基這個人,從來都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辦生意的手法,從來都是要製造「Noise」先行,要有話題去吸引人的注意,以分薄受眾對對手的視線。雖然他的一系列言論,無可置疑的是正中「對內地說不」的人的心聲,但王維基的出發點,永遠是生意利益大於政治利益(如果有的話),對他的頌歌,似乎又是失焦了。當然,他的願景、目標以至大計,不自覺地犯了踏中了政治地雷,確又是一個事實。

英國行.敗家實錄

上篇說到,星期一在倫敦的書店「打書釘」但沒有買書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圖中這些東西,因為實在太重了。

1:《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的名字Quantum of Solace,取自同名的短篇小說,不過小說的內容,就是完全與電影無關。在回港的航機上先讀了這篇小說,最後的兩個Twist真是妙不可言。

2:在曼聯奧脫福球場的商店,見到去屆歐聯決賽的Bluray版影碟,就立刻衝動地購下了(哎,敗家老弟的PS3播不到這張影碟,如何是好?)

3:去英國前受朋友所託,代購Yes, Minister的影碟,見到H*V只賣十五英鎊一套(對,是全套!),自己也買了一套給自己。

4:《百年藝術及設計:倫敦交通工具海報》--一直對倫敦交通工具的海報情有獨鍾,幾年前倫敦交通博物館大裝修前,將紀念品割價清倉,我當時也趁此機會買了好幾張地鐵海報回家,現在有專著說倫敦交通工具的海報設計史,怎能錯過?

5:《巴比倫:神話與現實》--這是大英博物館為同名特展,所推出的展品目錄及介紹。見展覽十分有趣,最後也購下這本大書,去進補一下有關知識。

6:《這是戰爭!工作中的羅伯特.卡柏》--之前談過,去了巴比勤中心看羅伯特.卡柏的作品展,這本巨著(真的又大又重)就是介紹這些作品的。

正所謂「風吹雞蛋殼,財散人安樂」,買了這幾件東西後,真是荷包也「清倉」了(超過一百二十鎊呢...),嘿嘿。

(This post is inspired by this post.)

英國行.第七、八天(1)

寫這篇東西時,人已回到香港,行李箱內的東西都已經完全卸下了...不過,我竟然丟失了一個鏡頭,真是有點不高興...

星期一去了西敏寺參觀,之前去英國的時候,好幾次經過西敏去都沒有進去,不是寺外的人龍太長,就是時間不容許,所以今次總得要去一次。寺內太多東西看了,加上導賞錄音機是由Jeremy Irons配音的(哇!),所以一進去就是看了兩個多小時,看到諸如英王登基的坐位(其實是一張很有歷史的木椅,但是這麼脆弱,如何放Stone of Scone?),還有亨利七世在位時所起的Lady Chapel,入內時看到如此精美的建築,真是「哇」了出來。雖然入場費要十二鎊,是這次英國行中,所有要付費看的東西中最貴的,但是仍然覺得物有所值。

之後就在市中心的多間書度打書釘,由Waterstone’s看到Borders,還有BlackwellFoyles,以及這裡看看那裡看看,就這樣消磨了一個下午。不過因為別些原因,今次沒有在書店內破財...

行街過後,回到所住的地方(也就是兩年前曾住過的倫敦政經學院Rosebery Hall)小休,因為已經一早買了票,到皇家歌劇院皇家芭蕾舞團的胡桃夾子,坐的位子是堂座旁的位子,視線不算太好,不過勝在近舞台,即使兩個多小時都要將頭側向左邊看,也仍然看得十分高興--尤其是第二幕Sugar Plum Fairy及Prince的Grand pas de deux,演前者的吉田都實好得沒話說,全晚得到最多掌聲的也是她(可能是因為她的關係,這晚有不少日本人來看)。

之前一直猶疑,要在歌劇院看Hansel and Gretel好,還是胡桃夾子好--不過看了表演,以及《衛報》形容前者的處理,會令人「嚇個半死」之後(星期二的《衛報》又拿此大做文章,說為何聖誕表演愈來愈「得人驚」),深信看芭蕾舞的決定是正確的(剛看到新的評論,給胡桃夾子打了五星滿分!)。

星期二坐下午的飛機回港,早上去了一次國家畫廊,及隔鄰的國家人像晝廊參觀,之前想看名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像」的特展,不過時間不夠,就此作罷。想起國家晝廊近日鬧得最熱哄哄的話題,是要「籌旗」以永久購下提香兩幅作品,見手上的碎銀也沒有甚麼地方可以花,就全數捐出了。

坐地鐵去帕丁頓站,轉乘火車出機場,去到希思路時,發現以往又殘又舊,而且人擠得不堪的第三號航運站,已經進行過大裝修(至少維珍航空那邊如是),不過N重的安保檢查,以及保安人員不甚友善的態度,真是令我體會到為何希思路會被選為最不受歡迎的機場了(設施雖是改善,但也仍然十分不方便)。十二個小時的航程睡得不多,結果一口氣看了四套戲:Mamma Mia!沒想像中好看,《故園風雨後》故事好,但演員好像太拘緊了點(雖然Emma Thompson好得沒話說;又,演Julia的Hayley Atwell,竟然是The Duchess中演Bess Foster那個人,想不到...),《一夜賭城戀大左》...好笑囉。

好了,這次英國行就這樣結束了,以下是貼相時間:

星期一沿Farringdon Road走,經過《衛報》的舊總部--《衛報》及《觀察家報》剛在過去的周末搬了家

皇家歌劇院內部。其實它也是一間很intimate的表演場地,沒想像中的宏大。

胡桃夾子的演員謝幕。吉田都在前排右二。

在倫敦的最後一夜,帶了三腳架外出,總算為國家晝廊拍了一張似樣的照片...

星期二中午的帕丁頓站,英國之旅的起點及終點都是這裡。

英國行.第五、六天(1)

繼續在倫敦做漫遊者。

星期五起有點諸事不順的感覺,繼當日去西敏寺「摸門釘」(去到時已過了最後入場時間),星期六的倫敦整天下雨,雨勢忽大忽小,從來沒有停過,加上要轉住宿地點的關係,整個星期六只做了三件事:轉宿、到哈洛斯買東西、及晚上到皇家節日廳,聽倫敦愛樂樂團的音樂會。倫敦冬天已夠凍,整日下雨更令天氣感到刺骨的寒。

星期日的行程,首先是到大英博物館,看名為「巴比倫:神話與現實」的特展(也買了為特展所出的專冊),然後又到南岸,聽愛樂者樂團的音樂會。英國商店絕大多數在星期日五時到六時關門,晚上無聊得可以,除了寫遊記之外,也沒有甚麼東西好做了。

詳細遊記稍後奉上,這樣先繼續以相代文。


當在大英博物館,拍到這樣廣角的照片時,就知道當日花錢,為相機加廣角鏡,總算是錢花得物有所值...


廿四小時內兩次造訪皇家節日大廳,這樣次的聽音樂會頻率,真是比在港密得多(都說每年的音樂會限額,都花在外國了...)


夜色中的英國國會。忘記了帶三腳架的關係,費了好大的勁才拍到一張好點的照片。

英國行.第四天(1)

星期五的倫敦,先是密雲,然後落雨,我也凍得傷風,還是多圖片,少說話好了。

去了巴比勤中心(Barbican Centre),看Robert Capa及Gerdo Capo的展覽。之前在Orangutan那邊看到有關Robert Capa的文章,發現刻下展覽在倫敦舉行,雖然要付費入場(又是八英鎊),不過可以一次過看到他多幅著名作品,已經值回票價。

(事後用三十英鎊買了與展覽同名的相片冊,不過真的太重,看來要Hand carry上機了)

晚上的攝政街,很漂亮。

最喜歡在地鐵站內,拍下乘客的樣子。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