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October 14th, 2005

閱.悼.圖書館

周二下午經過灣仔的天地圖書,進內一看,發現Net and Books已經出了第十八期,主題叫「閱讀的所在 Space for Reading」,想也不想,便立刻掏腰包買了。

經過了之前幾期的失望--我認為,自第十二期「我的人生很希臘」後,之後幾期的《網絡與書》,好像跌Watt了不少,當中尤以「音樂事情」一期最令我失望(之前也曾寫過)。不過我自已喜歡《網絡與書》談有關書的期數,倒是我自己的偏見,所以匆匆速看了這期最新的Bookazine,初步感覺是很不錯的。

讀書的氛圍重要,無奈香港太吵太多人,想靜靜看書也不能,就連圖書館也總是人多到不得了,設計又差(請看銅鑼灣香港中央圖書館內的「空洞」設計就知所以然),即使到了圖書館,看到不斷有人在身邊擦過,真是不自在。或者,魯迅寫「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冬夏與春秋」,就是這個道理。現時讀書,只有凌晨下班回家,在天光臨睡前的小小時間,幸好這時環境算是十分寧靜,最多只有街上的早班電車聲(信不信由你,電車在凌晨四時多已經開車),以及在家自製的噪音(通常是電台或音樂)。不過那時還有沒有太大的興致、心機以至精神看書,又倒是另一個問題。

忽然想起大學三年的泡圖書館日子。那時的中大圖書館,館藏分布與裝修,都與現時的安排截然不同,例如那時聯合書院的「胡拉」(胡忠圖書館),放的是香港主題的圖書,要看影碟及聽唱片,則要到「Main Lib」(大學圖書館)的地庫,那時本部大學圖書館還沒有擴建,有關電影及傳播的書籍都放在那裡,但是總嫌那裡太多人,通常是入內借了書就走。祟基學院的「牟拉」(牟路思怡圖書館)則是收藏音樂書的圖書館,也經常是那裡的常客,市面早已絕版的鋼琴家《魯賓斯坦自傳》(英文原書名為 “My Young Years” 及 “My Many Years”)及大提琴家皮亞蒂哥斯基的自傳 “Cellist”,也是在那裡借回來讀的,當時也讀了不少有關華格納歌劇的書...

不過泡得最多的,還是新亞書院的「錢拉」(錢穆圖書館),一來它與我經常的上課的地點--新亞人文館--簡直就是「眼同鼻咁近」,二來我喜「錢拉」有不少被長長的書架為屏障的「自閉位」(個人書檯),要靜靜地在那裡讀書(甚或打瞌睡)都沒有問題。但是那時最喜歡的位置,是地下那層的期刊室,因為這間房位處一角,人流比較少之餘,也僅得長檯兩張,記得大學最後一年,因為選科策略有誤,由星期一至六都有堂要上,還要是早上回來上兩堂就可以放學的情況,結果很多時候都是在上堂後,下午躲進「錢拉」做功課(那時有不少Project及功課,忙死),到現在還很懷念那段日子。

不過早些年,中大各間圖書館都進行裝修,「胡拉」固然已面目全非,但是令我更失望及失落的,是「錢拉」竟然改頭換面,昔日的期刊室已經消失之餘,那種Lofty的設計更是令我不能接受,簡直就是沒有了以往的閱讀氣氛嘛。至於大學圖書館的「酒店式旋轉門」,唉,不提也罷--那種中產的氣息,就與零一零二年之間裝修過後的范克林樓飯堂的「突然High Class」,與中大完全格格不入!

想不到寫新書,竟然變成一篇悼念我那時代的中大圖書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