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for October, 2012

《周刊巴爾幹》

「巴爾幹」這三個字,對香況人來說有甚麼記憶?除了在學校讀世界歷史,那幾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發生的戰爭,還有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中之外,還有甚麼?

如果是經常看足球的話,大抵都會知道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黑山等幾支,由原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國家的球隊,又可能是早幾天英格蘭U21隊,作客塞爾維亞後的「群毆」事件;如果大家還記得九十年代的南斯拉夫內戰、科索沃戰爭等,那麼你對巴爾幹的認知--我敢這樣子說--比大多數香港人都要高。

幾天前友人在臉書貼文,還加上了我的標籤,題目是「國際事務〔向左走向加走〕(不明所指的人,煩請用google查閱相關的高登術語)注意」。文章是《蘋果日報》的訪問,說的是台灣記者張桂越創辦了一本叫《周刊巴爾幹》的雜誌。當時未有注意,後來周休那天先是在中環、後在旺角經過報攤,見到這本雜誌的創刊號有售,好奇之下就買了一讀,看看這本索價三十港元的雜誌有甚麼特別。

正如《蘋果》的報道說,「千萬不要期望這是沈旭暉理論分析的《國際關係研究月刊》,也不是張翠容努力『揭開衝突霧』式的採訪報道」,《周刊巴爾幹》就像是閒話家常般,說在這個地區的國家中所發生的一些事。如果對這本雜誌的期望,是一些很「硬」的新聞報道及分析,它肯定是顯得過分「軟」,但是平常工作接觸到的巴爾幹半島消息,不是衝突就是政治爭拗,或者是追捕上世紀末內戰的通緝犯的消息的我而言,《周刊巴爾幹》又確實帶來一點新鮮感:如果它的目的是要告訴讀者,巴爾幹半島不是一味只有打打打的地方,它是挺成功的。

不過我會認為,它定位有點「尷尬」的地方,正在於它閒話家常的性質。粗略看過了一次後再翻讀,《周刊巴爾幹》給我的感覺是,雖然從文章中可以見微知著,從這些生活小事去更了解巴爾幹民眾的生活現況,但是我會覺得還是太「軟」了點,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好像是缺少了點引發他們好奇的元素。就像是了說明了What後,Why及How的部分較少了一樣。當中有些文章,例如〈教堂裡加冕 教堂外仇恨〉及〈梨子村的女兒〉都是很好的文章,但是背景資料較少了一點,對一些對巴爾幹國家不甚了了的讀者,要認知為何有文中所說的情況,恐怕是有點困難吧。另一個比較突兀的地方,是它收進岑健勳的訪問,說早前的國教科爭議,雖說這本書是有香港代理,也可能是顧慮到要在本港「銷紙」的問題,不過對比全雜誌的主題,就顯得格格不入。

《周刊巴爾幹》是周刊,在台灣已經出版了三期,香港暫只有第一期。不過看著它以周刊的形式出版,加上它定位如此「小眾」,我實在有點擔心它能不能長期持續。張桂越說「不是周刊怎麼會有新聞感」,但是「新聞」--在這本雜誌而言--的定義,是要爭分奪秒,非即時出版不可的消息,還是可以讓它先沉澱,再發酵,然後報道的「通訊及評論」?如果屬於前者,早前《新聞周刊》宣布年底停止發行印刷版的決定,就再次宣告了周刊大雜薈式新聞雜誌的死刑,因為它們論快,不及網上媒體;論精,亦不及其他刊物。以此而言,我不會將《周刊巴爾幹》的報道內容,列為非break不可的即時重要新聞。況且,做得出色的新聞月刊亦不是沒有,好像《大西洋》就是一例。

再者,《周刊巴爾幹》每期賣三十港元,定價不算低,折合一算,每個月要花一百二十元來買,像我這種既有興趣,亦有工作需要的人,當然是樂於掏腰包支持,但是對於一般讀者,是否需要每月四本的頻率及價格呢?我敬服張桂越的勇氣,但從市儈得不行的角度出發,我會認為《周刊巴爾幹》會很艱難經營--但願我在這此刻的評論是錯的,否則就失去了一本這樣有趣的雜誌了。

延伸閱讀:主場新聞--追夢人:張桂越與周刊巴爾龫

求:相機意見

對,大家沒看錯,這不是五年前的舊文重貼,而是五年後再寫一次,徵詢各位對相機的意見。

自從五年前買下Canon IXUS 960is後,都沒有買過新的相機,我想這個時候買一部,不算太過份吧?不過在挑相機時,委實令人感到有點苦惱,因為家中有人擁有Sony的NEX-5,此時買一部類似的相機,好像是Panasonic的GF甚至GX系列,就好像是重覆了,但奈何的是適用於Sony E-Mount的鏡頭選擇,實在不多。

選一部像舊愛的相機,雖是未嘗不可,但是在嚐過了可換鏡的數碼相機後,買一部輕巧的優瓜,又好像心有不甘。雖然私下諮詢朋友,都建議我考慮Canon S100,看著他的大光圈,的確有點心動,但是經歷過鏡頭不能收回事件後,還是起了一點戒心--其實我也曾到電器店把玩過它,但是嫌它做得太精巧,反而是手感不太好的情況。就這樣考慮了幾個月,結果連S110也出來了...

寫至此,就不能不感嘆Canon的「不思進取」!我過去曾是G系列的擁躉,但是見它們推出的新G系列相機--好像最近的G15--即使有大光圈、大感應器,但是見到只有28mm的「廣」角,熱情就頓時被冷水淋熄,更遑論它的「遠」攝能力了。

那麼我還有甚麼選擇呢?看來看去,好像只有Sony的HX30V較合心意。老實一句,光圈大小我不太介意,但是它的「長炮」實在太吸引--由25mm至500mm,應該可以滿足一般及旅行的需求吧!在網絡看過不少人(尤其是台灣用家)的開箱文,見評價也不錯的,但見到有人批評這個型號拍出來的照片,色澤不太自然,倒令我有點小擔心。另一個擔心的地方,是我一直不太喜歡Sony相機的操作介面,沒有Canon的簡潔易明(我到現在仍經搞弄錯NEX-5的介面),所以到現在還是下不了決心。

還是各位有更好的建議提供?

海難與哀悼

在學校學習寫作及辯論訓論中,其中一個經常出現的教條,就是立論時用來據之以立的理據、資料,必須符合事實,否則即使提出的論點如何理直氣壯,到最終還是站不住腳的。讀今天(周六)《蘋果日報》李怡的署名〈蘋論〉,真猶如一盤冷水淋在頭上,再提醒我這個道理。文中提到:

從香港人的角度來看,香港救災體制本來就相當完備,有災難發生,所有救援機制都自覺啟動,誰要中央關心?哪裏需要中央指示才有動作?等你救援船來到,人已救得七七八八,根本幫不上忙。1996年嘉利大廈大火,港督彭定康第二天才到現場,記者問他何以姍姍來遲,他說:「當消防員正努力撲救大火的時候,我來這裏對救援工作並無幫助,只會影響消防員的工作。」

段首的確說得不錯。觀乎十.一南丫島撞船慘劇,還有李剛之流的「突兀表態/公布/致哀」(天,事件中我第一次聽到有人喪生,不是在從在現場的警消,亦不是在海怡半島碼頭救人的人員,亦不是各間醫院的消息,而.是.一.個.中.聯.辦.主.任!),確是正如這篇論到,「觸動了香港人的神經」。不過一九九六年嘉利大廈五級奪命大火發生時,時任港督的彭定康,是否在第二天才到現場呢?這段在YouTube、錄下了九六年十一月廿日新聞報道的短片,可以完全推翻李怡的說法。

李怡錯引資料,這次不是頭遭。四年前的艷照門事件,亦有類似的紀錄。對於這個狀況,從好的方面、或基於疑點利於歸於被告的角度出發,是這次這名報界前輩一時手誤,但是一份報章的評論,即使署名也好,並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情況(不然的話,我認為是很危險的),除非是很多人同時「看漏」,否則如此令人失笑的錯誤,按道理不會發生。若從壞心眼出發,就可能得出這名前輩,為了擁護一己之觀點,也得要無視一些事實,而去創這一些「資料」去作佐證。但願這次是前者吧。(不過我曾說過,對於李氏的文章,擲紙而嘆的次數,比擲筆而讚的次數多,他的作品早被我列入「得啖笑」系列了)

亦順道說說,十.一海難發生以後的一些感受。

十月四日(周四)哀悼日之前,曾看到一些責難,指為甚麼事件既然在十月一日晚發生,十月二日早上已經確定,事件死亡人數由清晨的廿五人增至三十六人,衰悼期還要「遲」至十月四日才開始。這令我起了一點好奇心,想知道這十幾年以來,但凡大型天災、意外、甚至人禍等,我們有沒有要搞官方哀悼期的「傳統」。

正因為此,我找了一個下午,到香港大學圖書館翻看一九九六年嘉利大廈大火後的剪報(不過處理那些微縮菲林機,真的是令人焦頭爛額),看了當時的《南華早報》、《明報》及《星島日報》,找不到當時有官方下半旗、設弔唁冊之類的舉動,反倒是彭定康之後出席立法局的答問時,有全體會前默哀的安排。之後的二零零一年九一一襲擊、零三年七月九巴巴士於屯門公路墜下意外、零四年的南亞大海嘯、零八年五月的旅遊巴於西貢公路翻車,亦沒有類似的安排。設有哀悼期、官員率眾默哀、下半旗及設弔唁冊的安排,應該是從零八年汶川地震時開始。之後一零年的菲律賓人質挾持事件,亦有類似安排。

時機方面,零八年汶川地震的哀悼安排,緊跟內地,同在五月十九日舉行當晚的幻彩詠香江亦暫停。至於一零年的菲律賓挾持人質事件,則在事件發生後第四日(八月廿六日)舉行哀悼日,不過幻彩詠香江就早在事件翌日暫停,並在之後的兩日繼續停演

設立哀悼日是否要「即時」,或在事件發生後一兩天就要舉行的問題,我實在不懂回答,不過我又想到另一個問題,或者各位可以討論一下:我們為甚麼要執迷於一個官方儀式?難度沒有官方牽頭,就代表我們不哀悼這次海難的死者?有關的責難,是不是我們對於這個政府不滿的投射?我們一方面批評,這個政府事事要看中央,甚至是質疑是不能在國慶節假期搞哀悼,但是我們這些哀悼儀式,形式、過程與國內的並無分別,為甚麼我們要拘泥於這種當局的八股?

至於梁振英在事發後,去海怡半島碼頭視察,亦有人批評是「阻頭阻勢」的意見,亦令我想起文首提到、彭定康去嘉利大廈大火現場視察的事件。當時亦有人責難,彭定康視察救援後,亦有人批評他是妨礙救援人員工作。重大事故發生後,領導者到現場視察可以理解,不過以大眾--尤其是網上輿論,及部分網上輿論領導者--對於這名特首的觀感,恐怕是去不去、甚麼時候去,都會惹來批評吧。但是撇開梁振英在李剛身旁當「副官」的那一幕不論,我倒覺得,這次當局的處理,沒有值得大肆批評的地方(有人質問當晚煙花應否取消,我會認為這是太吹毛求疵了)。

互聯網世界,事事求快,事件要「即食」,發表意見要「即時」,最怕執輸行頭慘過敗家。但是一味求快的同時,我們也看來忘記了,評論前要將所有因素、背景、各方理據都一併加以考慮的要求,總之最緊要旗幟鮮明--那怕是個人偏見掛帥也好。只可以說,要堅持評論要公道的一套,在這世道是不合時宜了。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