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 for May, 2012

如此通告!

以前讀中學時一直納悶,為何高級程度會考的中國文化科,比分佔最重的考卷,會以實用文寫作,而不是文化篇章及其他試卷。不過自從搬進現居以來,倒有點明白,為何實用文寫得正確、達意,會是這樣重要。

以上就是近日我敝屋苑張貼的「通告」(可按圖看放大版),每日上下班或外出,坐電梯時都會看到(因為它就是張貼在電梯內),不過每一次看,都會看得搖.頭.嘆.息,甚至是愈看愈氣:怎麼管理處的人,連簡單的通告也寫不好!隨手拈來,就可以找出二十個,我認為有問題的地方:

一.「管理處再接獲」:何時?近日?一年前?
二.「強烈投訴」:用於通告中,「強烈」二字似乎以多餘吧?
三.「廳隔離細房」:甚麼廳?客廳?飯廳?
四.「F」所指何事?你難道以為人人都知道是指「座數」?
五.不自律是畫蛇添足。
六.同理,住戶/住客在這裡無須作此區分。
七.「沒有熄滅」:奇怪的說法--為何不用「燃點中」?另,「煙蒂」是更正確的說法。
八.「扔下」應為「擲下」。
九.「隔離」是口語,不適於通告這類文體!
十.細房:同第九項理由。應用「房間」
十一.「滋擾樓下單位及行人」:既然擲煙蒂是危險行為,為何只說「滋擾」?應該寫成:對住房及行人構成危險。
十二.不應用「有關住戶」。通告是針對全屋苑的,「各住戶」更合適。
十三.「要有公德心」及「不要再亂拋垃圾」語意重覆。因為「不亂拋垃圾」根本就是「公德」行為之一。所以第二句是多餘。
十四.如果要「重申」的話,應該說「管理處在此提醒各住戶」或「特此重申」。之前一句「...亂拋垃圾」後,應用句號。
十五.「自建築物掉下物體」是其型的「英語式中文」造句。用「高空擲物」就成。
十六.「屬干犯」配合前句,顯得句式比較奇怪,為何不說「根據XX法例,高空擲物屬違法」?一時過份文雅,一時口語亂入詞,顯得混淆。
十七.「如經」應該是寫手將英文「if convicted」硬譯過來,「罪成」就可以了。
十八.通告的重點,是叫人勿再高空擲物,叫人「慎防意外發生」是偏離主旨。
十九.有管理處作下款,但是上款呢?通告是給誰看的?
二十.通告寫作,扼要點出主題最佳,單單「通告」二字,未免太「懶」。

不知撰寫這張通告的員工,拿這樣的水準去考試,會有甚麼分數?若我是評卷員,我會寫上三個字:不合格!

為張文豪發聲

昨晚(應該說是周一凌晨)上Facebook,見有朋友傳閱/分享以上的相片。照片來自一個名為「香港.品格何在」的群組,照片指在有線電視新聞工作的記者張文豪,在採訪上星期五(五月十一日)長沙灣警員開槍擊斃斬人男子的新聞時,提出--必須強調,是群組聲稱--這樣的問題:「點解(為何)警察要開槍打死一個斬人的既(的)良好市民?」

一覺醒來,有關這張照片的討論,幾乎將Facebook「洗版」。那麼,當日張文豪在警方會見傳媒時,有沒有提出過以上問題?大家可以看這條片段。警方會見傳媒時,除了有線新聞台,至少NOW新聞台亦有同時直播。文字紀錄如下:

警:各位,晚上好,我係劉達強,係一個警司,係深水埗助理指揮官(刑事)。喺較早之前,就喺後面呢個位,155號青山道對出既地方,係發生咗一單開鎗事件,係警察開鎗制止一單斬人既案件。大概喺21點40分,即係九點八既時間,一行四人,有四個香港人,喺離開一間食肆,佢地一出黎之後呢,就俾一架車喺第 二第三綫之間,跳出五名男子,我相信華籍亦有可能係南亞裔既人士,每人都持刀追斬其中一個傷者,其他三個男士係無受傷,係得一個,淨係斬佢,佢而家起碼中 咗七刀,而家喺骨科進行治療既。與此同時,你見到後面有一架電單車,架電單車就係我地交通一個同事,佢見到有車門打去,有人拎刀衝落去斬人,立即跳落車,擎鎗同埋發出警告,超過三次之後無效,亦都有一個兇徒拎刀斬向我地既同事,我地呢位同事立即果敢咁開鎗,打中呢個人既背部肩胛骨,呢位中鎗人士係香港 人,36歲,喺22點28分喺醫院證實被擊斃,呢個事件入面,我地有個休班,九龍城既軍裝同事喺後面睇到成個過程,同埋幫開鎗既同事制服嗰個中鎗既人,亦 都照顧被刀斬既傷者,成個事件將會交由西九龍反黑處理,佢哋落緊黎現場,暫時係由深水埗刑事部暫時處理,我TAKE三個QUESTIONS。

記:初步相信呢,個動機會唔會…

警:我地暫時有理由相信係黑社會尋仇事件。

記:有冇必要呢,即係射到嗰個人,俾你地擊斃,即係有冇可能係射佢啲手腳...

警:麻煩你,你再重組你既問題,我真係唔係好明。

記:我想問就係話,其實有冇需要,因為佢而家已經死咗喇,個警方有冇需要真係擊斃佢呢?

警:任何開鎗事件,警察開鎗係要去執行一個拘捕行動,有理由相信我地要拘捕既人係干犯嚴重罪行,亦都警察要保護自己安全,頭先既情況,我地既同事見到佢拎 刀向佢,開鎗,暫時而家睇落去,絕對正確,我地有能力去保護香港既治安,我希望市民都了解,我地都要保護我地警察既安全,第三個問題。

記:個死者係咪中鎗嗰位,係咪想斬警員嗰位?

警:無錯!暫時所有消息顯示出,我地打中既人亦都係斬警察,同埋有份斬傷者既人,多謝大家!

記:現場嗰啲人係咪逃去咗喇?

警:走喇走哂喇,暫時係咁多。

從片段及文字紀錄來看,那怕是Face Value也好,涉及今次指控的記者張文豪,都沒有提出過「香港.品格何在」所指的問題,就算是相似的也好,也最多最多,只是在片段兩分四十秒時所提出、質疑警方「有沒有需要擊斃該男子」而已,也即是說,群姐提出的指控,是捏造

就算退一萬步也好,有可能是張文豪,在私下與警員討論「套料」時,有提出過這樣的質疑也好,截至此時此刻,我見不到該群組,提出過足夠的證據,去支持他們的指控。也即是說,沒有任何令人信服的證據,去證明張文豪,有問過「點解(為何)警察要開槍打死一個斬人的既(的)良好市民?」這個問題。

再退一萬步吧。從我最個人的私見出發,即使他是問過這個問題,也頂多只是證明,涉及事件的記者,問了一個近乎白痴,及有語病的問題,對作為觀眾的我們而言,頂多--套用高登網站討論區的術語--只是「派膠」而已,我們只需恥笑一下就可以了。況且張文豪也是一名入職不久、經驗尚淺的記者(最近他出席過分享會,講初入行記者的「撞版事」),在鬧過、批評過之後也應該算了,不用上綱上線,去到該群組想引導大家相信那般,涉及品格淪亡的情況。

我不願評論該群組的動機,但是看來他們需要為此作出說明。

亦應作出說明的,還有張文豪工作的有線電視。我今日下午到晚上(現時是晚上十一時半),看了差不多八小時的有線新聞,還未看到有線電視,為事件作出澄清的公布。看過他們的網站即時新聞也沒有相關的消息。如果旗下的新聞從業員.涉及被人冤屈的情況,公司是不是有需要,為員工作出說明,闢謠以正視聽?如果任由事件發展,而不作甚麼行動的話,那末記者還會不會,放心為公司去追新聞,堅持良知地去堅守新聞最前線呢?

如果有線確有作出聲明的話,希望各位可以告訴我。

同樣令人失望的,還有很多網民、網站,在見到文首的相片以後,都不假思索地接受、認同對張文豪的指控。好像這個網站便是一例。但大家在轉載、說讚之前,是否應該運用一下常識,去判斷一下呢?

廣告時間:中大合唱團周年音樂會

每年一到初夏時節,又是中文大學合唱團舉行年度音樂會的時間。吾友朱兄今年如常廣發邀請,真的非常有心,我也自是義不願辭,借這裡一角為他及合唱團宣傳。今年音樂會的主題是《華麗之聲:韋塔克作品選》,主打美國作曲家韋塔克(Eric Whitacre)的作品,此外亦有港、台作曲家的新作品,曲目如下:

陳能濟:《古詞二首》
鄧樂妍:《霜雪》(世界首演,此作品於2012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合唱團委約,費用由「CASH音樂基金」贊助)
冉天豪:《風雪戀星》組曲
Eric Whitacre: The Seal Lullaby
Eric Whitacre: Cloudburst
Eric Whitacre: Sleep
Eric Whitacre: Animal Crackers Vol.1 & 2
Eric Whitacre: Five Hebrew Love Songs
James Erb (arr.): Shenandoah
Jack Halloran (arr.): Nelly Bly
Jack Halloran (arr.): Witness
Mack Wilberg (arr.): Cindy

這次年度音樂會,在六月六日舉行,地點是灣仔演藝學院賽馬會演藝劇院,票價為一百四十元及二百元(學生、長者有限量半價優惠;購票十張以上亦有九折),已在快達票及通利琴行開售。真的老土、硬銷也得說一句:如此「抵睇/抵聽」,值得各位買票入場,支持這群對音樂非常有心的支持者!希望屆時會在演藝學院碰上你們。

如果對中大合唱團有興趣,可以在Facebook的專頁、以及TwitterYoutube的帳戶,跟蹤他們的動態。

《練習》及《小日子》

我喜歡看雜誌,大概閱讀雜誌在我閱讀的比重中,應該是比讀書籍為多。不過總覺得香港沒有甚麼雜誌好讀:總是一味叫人買買買,要不然就是過於浮誇,總之就是題材過於狹窄,千篇一律。

每天都台灣旅行,都有人託我買當地的雜誌回港,上月到台北短遊,也不例外。不過在抵台第一日的深夜,在書店閒逛時,發現上圖這兩本新雜誌:《小日子》《練習》 ,當下就買下來看看。《小日子》是雙月刊,定位是「享生活誌(Life Design Magazine)」;《練習》則是月刊,定位又與《小日子》稍稍不同,是靠近「生活態度(Lifestyle)」多一點。不過讀罷兩本雜誌,倒發現它們都是先設定好主題/專題,然後文章都圍繞這個專題出發--好像《小日子》創刊號說的是「早餐」,《練習》試刊號是「一個人」,再細分為「創作」、「居住」、「工作」等一個人的範疇。

對我而言,這正是台灣雜誌有趣、可愛的地方。市場分類、定位精細,不少題材都有其專有的出版物,而且還要印刷精美,懂得「留白」的藝術,沒有港式雜誌的壓迫感(就是不斷資訊轟炸的感覺)。至於初讀這兩本雜誌的感覺,就是《練習》所嘗試的主題比較宏大,涉及人生的命題,但並不學究、沉重,而是現今都市人的經歷--好像第一期說「一個人」,下一期的就是來一個顛覆,探討「在一起」;《小日子》就是一本「過好生活」的雜誌,比較輕鬆一點,主旨是生活中可以尋找得到的小樂趣,附加藝文生活的資訊,倒令我想起林文月一本書的名字: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與其說這兩本是雜誌,倒不如說是「主題書」比較貼切。以前曾每期買下《網絡與書》(Net and Books),很佩服他們在每期的特定主題下,引申出來的多個角度,其視野之闊,令我大開眼界。但可惜的是,它們出了二十期之後就停下來了。不過《網絡與書》與《小日子》及《練習》相比,也確是Bookish多一點,沒有太貼身。直覺以為,如果《小日子》及《練習》堅持到自己的風格,前景應該不錯的,至少我會期待並購買這兩本雜誌書的未來數期。據《練習》在面書的專頁說,本地Page one也有售賣,不過《小日子》在兩個月後出新一期時,看來又得要在網上訂購寄來香港了…又或是託在台北的親戚代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台北之旅期間,也買了《誠品好讀》的「複刻版」。它的主題也是雜誌,半本用來回顧過去十多年,台灣雜誌的發展,也有訪問《小日子》及《練習》的負責人;至於另外半本,就是重印零一年七月號的《好讀》,那期的專題也是雜誌。所以這本「二零一二年四月號」的《好讀》,對台灣的雜誌發展提供了一個粗略的回顧,而新舊內容對照來讀,也是十分有趣的,因此也值得推薦。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