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 for '奧運'

Schadenfreude

上圖是《蘋果日報》在星期五的頭版。用上劉翔在奧運百一米欄賽果仆倒退賽做頭條要聞,可以預期,不過看到《蘋果》員工,在Facebook頁面所寫的圖片解說,卻令我感到非常失望。解說是這樣寫的:

在第「六」小組、第「四」線,一跨即失「平」衡仆到「反」… 嘩!劉翔為六四平反失金… 失覺失覺!

雖說「政治要與體育要分開」這個話,說起來很理想,但在現實卻難以執行,尤其是喜愛將兩者混為一談的中國更是如此,但是強將劉翔仆倒未能完成賽事,與平反六四混為一談,是不是太過突兀呢?而圖片解說給人的意味,更是揉合了揶揄的意味在內,我除了認為這是玩弄文字,亦想起了一個字:Schadenfreude(幸災樂禍)。

的確,劉翔是在第六組出賽,線路也是在第四線。「六」、「四」、「平」、「反」四個字的元素,在這解說中是具備了,亦不得不佩服撰文者的聯想力,但我不認同這樣的解說,是因為它是穿鑿附會,主要原因是它欠缺了應有的「背景」(Context)。我想起了在六月四日那天,上證指數開市及收市跌幅,都有「8964」這組數字在內的「奇景」,但是我們頂多只會說,「有沒有這麼巧合吧?」,而不是咬牙切齒地說,「噢,內地股市也要求平反六四」,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沒有實證支持的,只是我們的「選擇相信」這個說法而已。

再者,正是因為上證指數開市及收市跌幅出現「神奇數字」的日子,正是六四當天,若非在「六四是在同一日」的背景下,一般而言,我們亦不會作出這樣的聯想。亦即是說,缺乏背景的支持,要人相信「8964」在股票市場出現是有「玄機」,恐怕相當困難。這正是《蘋果》圖片解說--在我認為--犯下的錯誤。除了劉翔是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運動員(或者是人大代表的身份),還有甚麼可以扯上「中國」?在此撇下種種有關劉翔「仆倒」的陰謀論不論,這次事件是令人感到可惜的意外,但是《蘋果》拿來將此消費,去為其政治主張說項,是不是不太恰當呢?

有可能是有份擬定這條標題,以及圖片解說的人,傾向相信事件不止是「意外」,而是背後有大量陰謀論;或許他們是是獨樹一風,以示自己不與國內隨黨指揮起舞的傳媒般,硬要找一點東西出來「歌頌」,但是不選擇唱好一迷,是不是只有「幸災樂禍」這條路線走呢?我自己相信不是。況且陰謀論歸陰謀論,要將一個人打到萬丈深淵,也得提出沒有令人有合理懷疑空間的證據,恐怕無論是標題及上述的圖片說明,都是政治取向凌駕一切吧,只是拿這件事件開鍘,適合嗎?

今晚看到不少人在Facebook內評論劉翔。我覺得這兩段說得不錯:

我寧願多給劉翔一些同情,放過他吧。如果真心喜愛劉翔的,不會因為他輸掉比賽就不喜歡他,如果一向不喜歡劉翔的,也不必再因為此事更添憤恨。實際上劉翔輸了比賽,我的感覺跟天氣先生那個「噢……. 」差不多,接下來我反而想知道史冬鵬和其他隊友的成績如何。

要卸下打雞血式的民族亢奮之餘,其實「反中國」亢奮也可以同時卸下,說到底那是同一種情緒的正反兩種體現而已。

真係好唔明啲人見到劉翔仆倒咁開心? 其實有乜咁興奮呢? 又笑佢扮嘢,又叫佢參加殘奧,幸災落禍之心難以理解。我唔係劉粉,對中國也沒有情意結,點都好,一個運動員花咁多年努力,但結果連終點都過唔到 ……. 我除左遺憾之外,再沒有別的心情。

還是放過劉翔吧,不要再拿他去消費了。

有需要作如此煽動嗎?

這幾天奧運的「醜聞」多多。先是有外國教練質疑,中國的葉詩文是服了違禁藥才有驚人成績,結果遭到中外圍剿,刊登最初訪問的英國《衛報》也特地舉行投票,要讀者表決是否應向葉詩文道歉;繼後南韓劍韓手申雅嵐,因為計時出錯而未能進入決賽,結果國際擊劍總會道歉,及頒發特別獎

到星期二的羽毛球比賽,更發生連續兩場、共四隊的球手,為了「走線」而故意輸球的鬧劇--最終國際羽聯宣布,將涉及事件的四隊全部取消資格。南韓上訴失敗,中國接受裁決,連新華社也說,「丟人丟到家了」,對這次事件,我只可以說一句:活該!

不過活該是一件事,在報道中試圖無理地作出煽動,又是一回事。近來不少人都愛看ETToday新聞雲網站的新聞,我自己也不時看來找資料,但是看到前列幾宗奧運事件的報道時,就真的覺得,這個網站的報道新聞手法,確實令人看不下去。

就好像申雅嵐的事件吧。這個網站的報道,標題就拿了楊淑君事件來起題,還特地拿了九七年東亞運的籃球賽,南韓在計時器做手機,被中華台北隊「抓包」的事件來相提並論,目的其實很清楚,就是帶給讀者的潛台詞就是「南韓活該」、出來混太多始終要還。事件還不至於此,事後網站還得地圾道南韓台灣兩地網民發生罵戰,更引述有台灣的「鄉民」說,知道南韓隊出事,「興奮到勃起了」

到國際擊劍總會宣布要頒特別獎給申雅嵐,ETToday新聞雲的標題是「有哭有用?擊劍總會頒申雅嵐特別獎」,其實這是不是在暗示,這個獎是「靠哭拿來」的?而國際羽聯處罰球手,報道就說南韓隊的上訴是「推卸責任」...類似的例子,在這個網站仍有不少。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在網站的網民留言,還有在Facebook的官方帳戶的留言,都是一面倒的對南韓的「活該」拍手稱慶。

但是細想一層,申雅嵐準決賽之敗,真的值得大肆慶祝?想來想去,除了「仇韓/恐韓」的情緒作崇以外,我找不到要慶祝的理由--畢竟申雅嵐是裁判不公的受害者。但是作為一個傳媒,是不是/應不應/有沒有需要,去以幸災樂禍的心態,去將這個仇韓的風氣繼續煽風點火呢?「是其是、非其非」是傳媒應有的修養--尤其是這個評論與新聞的界線,愈來愈模糊的年代,這個規條更應該念茲在茲。不過觀乎ETToday的報道,我會認為這不是報道,而是煽動了。

煽動式新聞的特點,是媒體利用其載具,去鼓吹一些觀點。為此辯護的人可能會說,通常他們鼓吹的是一些應該維護、大是大非的大原則:在我而言,這在大部分情況都適用。不過這大概不包括,去挑起對別國/民族仇視,或至少構成負面影響的目的罷?我不是台灣人,我或者不能很了解,台灣網民對南韓的有多麼的「憎恨」,又或者我不能了解,台灣如何被南韓「欺負」,但是我仍會說,負責任的媒體,仍是有一些原則去堅持的,而不是去濫用以達致收視或點擊率的。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