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 for '巴爾幹半島'

《周刊巴爾幹》

「巴爾幹」這三個字,對香況人來說有甚麼記憶?除了在學校讀世界歷史,那幾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發生的戰爭,還有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中之外,還有甚麼?

如果是經常看足球的話,大抵都會知道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黑山等幾支,由原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國家的球隊,又可能是早幾天英格蘭U21隊,作客塞爾維亞後的「群毆」事件;如果大家還記得九十年代的南斯拉夫內戰、科索沃戰爭等,那麼你對巴爾幹的認知--我敢這樣子說--比大多數香港人都要高。

幾天前友人在臉書貼文,還加上了我的標籤,題目是「國際事務〔向左走向加走〕(不明所指的人,煩請用google查閱相關的高登術語)注意」。文章是《蘋果日報》的訪問,說的是台灣記者張桂越創辦了一本叫《周刊巴爾幹》的雜誌。當時未有注意,後來周休那天先是在中環、後在旺角經過報攤,見到這本雜誌的創刊號有售,好奇之下就買了一讀,看看這本索價三十港元的雜誌有甚麼特別。

正如《蘋果》的報道說,「千萬不要期望這是沈旭暉理論分析的《國際關係研究月刊》,也不是張翠容努力『揭開衝突霧』式的採訪報道」,《周刊巴爾幹》就像是閒話家常般,說在這個地區的國家中所發生的一些事。如果對這本雜誌的期望,是一些很「硬」的新聞報道及分析,它肯定是顯得過分「軟」,但是平常工作接觸到的巴爾幹半島消息,不是衝突就是政治爭拗,或者是追捕上世紀末內戰的通緝犯的消息的我而言,《周刊巴爾幹》又確實帶來一點新鮮感:如果它的目的是要告訴讀者,巴爾幹半島不是一味只有打打打的地方,它是挺成功的。

不過我會認為,它定位有點「尷尬」的地方,正在於它閒話家常的性質。粗略看過了一次後再翻讀,《周刊巴爾幹》給我的感覺是,雖然從文章中可以見微知著,從這些生活小事去更了解巴爾幹民眾的生活現況,但是我會覺得還是太「軟」了點,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好像是缺少了點引發他們好奇的元素。就像是了說明了What後,Why及How的部分較少了一樣。當中有些文章,例如〈教堂裡加冕 教堂外仇恨〉及〈梨子村的女兒〉都是很好的文章,但是背景資料較少了一點,對一些對巴爾幹國家不甚了了的讀者,要認知為何有文中所說的情況,恐怕是有點困難吧。另一個比較突兀的地方,是它收進岑健勳的訪問,說早前的國教科爭議,雖說這本書是有香港代理,也可能是顧慮到要在本港「銷紙」的問題,不過對比全雜誌的主題,就顯得格格不入。

《周刊巴爾幹》是周刊,在台灣已經出版了三期,香港暫只有第一期。不過看著它以周刊的形式出版,加上它定位如此「小眾」,我實在有點擔心它能不能長期持續。張桂越說「不是周刊怎麼會有新聞感」,但是「新聞」--在這本雜誌而言--的定義,是要爭分奪秒,非即時出版不可的消息,還是可以讓它先沉澱,再發酵,然後報道的「通訊及評論」?如果屬於前者,早前《新聞周刊》宣布年底停止發行印刷版的決定,就再次宣告了周刊大雜薈式新聞雜誌的死刑,因為它們論快,不及網上媒體;論精,亦不及其他刊物。以此而言,我不會將《周刊巴爾幹》的報道內容,列為非break不可的即時重要新聞。況且,做得出色的新聞月刊亦不是沒有,好像《大西洋》就是一例。

再者,《周刊巴爾幹》每期賣三十港元,定價不算低,折合一算,每個月要花一百二十元來買,像我這種既有興趣,亦有工作需要的人,當然是樂於掏腰包支持,但是對於一般讀者,是否需要每月四本的頻率及價格呢?我敬服張桂越的勇氣,但從市儈得不行的角度出發,我會認為《周刊巴爾幹》會很艱難經營--但願我在這此刻的評論是錯的,否則就失去了一本這樣有趣的雜誌了。

延伸閱讀:主場新聞--追夢人:張桂越與周刊巴爾龫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