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所見,所聽,所思,所想的東西。

15.03.2006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在哥普拉的電影《教父續集》中,Frank Pentangeli「出賣」Michael不成,Michael派出軍師Tom Hagen探望Frank,兩人有以下的一段對話:

Tom Hagen: When a plot against the Emperor failed… the plotters were always given a chance… to let their families keep their fortunes. Right?

Frank Pentangeli: Yeah, but only the rich guys, Tom. The little guys got knocked off and all their estates went to the Emperors. Unless they went home and killed themselves, then nothing happened. And the families… the families were taken care of.

Tom Hagen: That was a good break. A nice deal.

Frank Pentangeli: Yeah… They went home… and sat in a hot bath… opened up their veins… and bled to death… and sometimes they had a little party before they did it.

(取自imdb.com網站)

以此對比九鐵事件,竟然以「握手示好,兩人留任」(上右圖,撮自無線電視新聞)的方式荒謬落幕,這也真夠諷刺的--確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不過,觀乎廖秀冬曾蔭權的談話,似乎還有後著...這場戲,應該不會這麼快落幕。

Mike Wallace “retires” from 60 Minutes


邁克.華萊士於控制室中(AP via UK Yahoo! News

標題,是引自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報道的,不過稍作改動:即將慶祝八十八歲生日的華萊士(Mike Wallace),宣布將在本季的《六十分鐘雜誌》(60 Minutes,奇怪,以前不是叫《六十分鐘時事雜誌》麼?)完結後「退休」,不過所講退休並非從此結束記者生涯,而是成為「桂冠通訊員」(Correspondent Emeritus),仍然會出動為節目做採訪,不過數量不像現時那麼多而矣,所以 “retires” 一詞,還是加上括號比較有趣。

《六十分鐘雜誌》在港是周四播放,不過我通常是在周五深夜重播時看的。看了好些年,這些記者們都不知不覺地這麼「老」了,相比之下,Dan Rather可算是「年青」了(當然,也有比Rather更年青的)。但話得說回來,華萊士「淡出」我感覺不會太強烈,但如果比華萊士更老的Andy Rooney退休,我就真的是會捨不得--因為每集節目,最精采的就是Andy Rooney那兩分多三分鐘、指點江山笑談天下事的那段!(我也有訂閱他的Podcast呢!)

CBS News:Mike Wallace Retires From ‘60 Minutes’ - P.1, P.2
NY Times:Mike Wallace Retiring From ‘60 Minutes’
Reuters:Mike Wallace of “60 minutes” to retire
AP:Wallace to Stop Being ‘60 Minutes’ Regular

14.03.2006

這是甚麼一回事的比較?

雖不是理科出身,但是對所謂實驗設計(Experimental Design)之類的東西,總也知道一點。應用到產品比較上,其中一個必要的條件,是兩者比較的環境必須一樣,因為這樣才可令兩件產品的表現差別可信。或者這樣的比喻可能有錯:Independent Variable就是兩件受測試產品的性能,Dependent Variable就是得出來的結果,而前提就是其他東西都是Constant的。

不過今天(周一)讀《電腦廣場》(第六五九期)的Book B(右圖),就給我發現一個愈看愈覺得可疑的所謂測試。說的是頁二十二至二十四共三頁、題目為《Mac OS X@PC 軟硬效能、兼容全面睇》的報道。這篇文章的記者,以一個「同樣的平台」,去測試使用Windows XP及「已破解」的Mac OSX(也即是在Intel平台上使用)時,兩者的表現、性能會有甚麼差別。結果Mac OS X在這些「測試」中幾乎全部敗北,最後記者的結論:「Mac OS X仍需努力(此為題目目)...現時坊間的Mac OS X只能作玩樂性質而已,要搵食還是乖乖購買一台Intel Core的Mac吧!」

的而且確,這個「測試」的環境,以硬件而言的確是Constant的,但是我愈讀愈懷疑,其實將一個根本不是為如此的電腦平台而編寫的作業系統(Mac OS X),根上先天上就已令其表現打了折扣。我的「有限知識」所作的推論,是Mac OS與蘋果公司所出的電腦是緊密配合的,其程式以至驅動硬件的程式,都是Optimized for Mac的,然而這篇報道「夾硬」將Mac OS X扔進一般的DIY電腦中,認不出硬件如顯示卡自是不在話下,那又如何與有專門Driver的Windows系統相比呢?

再者,進行測試的底版及中央處理器,也不是蘋果使用Intel處理器的型號(Core Duo或Core Solo),而是P4 3.6Ghz處理器配915G底版(報道甚至連底版是Intel哪一個型號也付之厥如),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Mac OS X又怎能發揮原有的功能?

我最懷疑的,是測試四中使用Photoshop為圖像檔加入五個濾片特效,看看兩個系統的處理速度。我沒有記錯的話,好像現時Adobe還未推出為在Mac環境下執行、為Intel處理器而編寫的Photoshop新版,換言之,在Intel為核心的Mac機中跑Photoshop,仍然需要Rosetta轉譯,效能也會較慢(Adobe如是說,有錯的話,有勞各Mac專家指正)--若然如此,這個測試連最根本的規格也談不上!

當然,這個測試的目的,是要測試將Mac OS X在一般PC平台上跑的性能,但是在先天就已經不公平的情況下,得出來的「仍需努力」結論,我真的很懷疑是否真的公平公正。至於文首那些「由於Windows簡單易用,加上PC愈見普及,使Windows成為現時最多人使用的作業系統」,及「Mac OS...反觀於普羅大眾,其吸引力則只限於華麗的介面而已」之類的話,就真的是不提也罷了,因為這只反映了撰寫這篇測試報道的記者的偏見...至少我的私見是這樣認為。

延伸閱讀:
報道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

13.03.2006

謝四,多謝你


謝拉特:...(via 新浪體育

二零零四年六月十三日,歐洲國家杯。謝拉特一球「炮彈式回傳」,令占士被迫在禁區拉跌截得皮球的亨利,一球十二碼就令英格蘭由賽和法國,變成敗給法國。

二零零五年二月二十七日,聯賽杯決賽。謝拉特在七十九分鐘一球烏龍球,令領先的利物浦變成九十分鐘賽和,最終加時敗給車路士,令利物浦在決賽飲恨。

二零零六年三月十二日,英超:阿仙奴對利物浦。正當路易斯加西亞為利物浦追回一比一後不久,謝拉特再次使出「世紀回傳」,結果得享正果的又是亨利,利物浦敗走高貝利。

所謂一個好球員,可以將球賽的局勢扭轉,「謝四」可說當中的表表者:不過是倒轉來那種。每年一次「送大禮」,也堪稱不幸之極矣!作為曼聯支持者,看到利物浦再次敗陣,當然是難掩嘴邊偷笑,不過看到是因為謝拉特如此大意的失誤,也真的不能不說:謝四,「多謝你」!

幸好,照這個走勢來看,謝拉特送大禮只是每年一次,換言之,他今年在世界杯中,應該不至於再次累死英格蘭...

但話得說回來,利物浦前鋒之不濟也實在太明顯,攻勢也太迂迴,難怪「謝四」今晚也要求利物浦,要盡「一切代價」去將奧雲在下季帶回晏菲路

Tom.com:成也杰拉德败也杰拉德 欧洲杯梦魇再现海布里球场
騰訊體育:10分钟天堂与地狱间游走 杰拉德英雄罪人一念间
AFP:Gerrard error gifts Arsenal victory
BBC:Arsenal 2-1 Liverpool
Soccernet.com:Gerrard gaff gifts Arsenal victory

10.03.2006

我其實都幾變態

其一.近期最喜歡的節目,是國家地理頻道“Air Crash Investigation” (我喜歡叫它做「空難事件調查簿」),逢星期二必追,還要錄下來「慢慢回味」(正如當年T記某女記報道海嘯時話齋)--有時看這個節目,真是會一邊看一邊慘叫:「咁都得?」最佳例子,莫過於剛過去周二播出那輯,那部俄羅斯航空公司在九四年三月前往香港的客機,竟因為機長將子女帶入駕駛艙,結果被兒子錯關了自動駕駛系統,令全機七十五人罹難的事件。

其實,除了「空難事件調查簿」外,另一個很喜歡的節目是 “Seconds from Disaster” (重返危機現場),不過近期只是重播以前的單元,沒有新東西可看。

其二.日前收拾家中唱片,發現可以同一首樂曲,我買了多個版本也不自知--即是有些是買了,很可能是聽了一次後就束之高閣的情況。最明顯的例子,是布拉姆斯的鋼琴協契曲,第一鋼琴協奏曲有四個版本:Arrau / Philharmonia / Giulini、Gilels / BPO / Jochum、Curzon / LSO / Szell、Pollini / VPO / Bohm(竟然忘記有這張唱片的存在,該煨),第二鋼琴協奏曲也有四個、德伏扎克的大提琴協奏曲也有三個(當中更有兩個是Rostropovich拉的)--不過通常的情況,是只會反覆聽其中一個版本,例如只會聽Bohm指揮的 “Tristan and Isolde” 、Rostropovich / BPO / Karajan 的德伏扎克等,問你死末。

最誇張的,是我竟然早年買了Arrau與Haitink合作的貝多芬第四及第五鋼琴協契曲後的平價版後,後來又買了飛利浦的50 Great Recordings版...結果給了多出來的一張予同學/同事E。

其三.經常向人打趣說,以我這裡有少許人氣而言,大可進行一些前所未有的實驗,例如可以來一篇「徵工啟事」,看看有沒有工作會「自動送上門」,不過首先應該實行的,是「徵女友啟事」(嘩,我一定係食懵左)。

不過斷估我若要搞這些東西,一定不及國內「按摩乳事件」其中一個反應)那麼哄動,甚至有傳媒報道罷,嘿。

其四.最近放在床頭的書,是威廉夏伊勒所寫的《第三帝國的興亡》...不過問題是,這本書,反覆看了多次也不覺得悶,還覺得津津有味。(其實也應該快點讀早前買回來,村上春樹的新書《東京奇譚集》

其五.忽發奇想,不如以Blog Tag的形式,要五名友好寫他們的變態事,連目標對象也擬定好了,不過想想,變態的風氣不宜推廣,還是打消念頭好了。

好了,胡寫一番完畢,可以睡覺了。

8.03.2006

In your face! Mourinho!


「細哨」朗拿甸奴慶祝進球。(via 新浪體育

熱烈慶祝車路士歐聯出局!

延伸閱讀:
新浪體育:小罗兰帕德进球 巴萨1比1战平淘汰切尔西
UEFA.com:Ronaldinho ends Chelsea challenge
Soccernet.com:Barcelona 1-1 Chelsea: Revenge is sweet

一張唱片一個故事

早些兒從美國一個網站,訂了數包特別設計的唱片套,先寄往在美國的友人家(因為直接寄到香港,運費極貴),然後托朋友轉寄來港。唱片套在日前收到,結果今天放假就成為了我的「收拾唱片日」,因為要將唱片盒煎皮拆骨,然後將唱片、小冊子及底盤紙安裝進內也。這件勞累活,也提供了我一個重新審視所有唱片的經驗,看到不少買了多年的唱片,也湧起不少記憶,圖左這張宮崎駿動畫《天空之城》的原聲大碟《飛行石之謎》,也包括在內。

之前曾在這裡公開過一本收藏了近廿年的《天空之城》小說,當時也提及過電影的原聲大碟,更說「又有故仔想講」,所以...各位,現在又是講故仔的時間啦!

其實,這要從我的中學說起。中學七年,都是在灣仔愛群道度過,在那個地區上學有一個好處,就是中午食飯時間,不愁沒有選擇,便宜的可以到鵝頸街市,甚或某些公營機構的飯堂,花費多點的話,也有不少餐廳可以選擇。不過灣仔也有一個壞處,就是商場太多,吃了午飯無所事事,就會到各個商場逛,自不然也難以抵抗不少「物質的誘惑」。九十年代初期,我的零用錢不多,看見心儀的東西,必須要經過一個「死慳死抵」的過程,下手首選對象,當然是中午飯,只能挑最便宜的。

中二那年,第一次可以到街外吃午飯(當年敝校校規,要中一生留在校午膳),有次飯後經過集成中心,到商場內一間擺滿日本唱片的唱片店參觀(也就是「冇幫趁」),當下被那張《天空之城》的唱片吸引住,但是當時苦手頭沒有足夠的款項將它購下,即使當時雖有所謂「台灣版」的唱片,但是見到日本版這麼精美,又豈有捨精取粗之理?連忙回家「收集」手頭上可動用的款項,過了數天,就與一名同班同學吃飯後,再到集成中心,誓要奪走心頭好!

不過糗事也從此開始:千算萬算,午飯離開校門時,確是帶了足夠買下唱片的款項,但萬萬未有料到,我在買唱片前,也要先打牙祭,所以手頭上的款項,與唱片定價差了一截!(沒記錯的話,那張唱片定價一百三十元,在那時候而言,的確很貴)怎麼辦?只有向身邊的同學打主意:借我錢!

目標到手,當然想先睹為快,所以我在一邊走回學校時,就已經急不及待將包裝拆掉,看看唱片盒內是甚麼模樣,但是我滿以為唱片內的小冊子只是一本小書,然而作夢也沒有想到,它內裡竟有一張透明膠片(就是上圖中,兩名主角的那「一層」),更不巧的是,那時竟然吹起一陣風,將那張膠片吹進摩利臣山泳池內!天呀!

到過「摩利池」的人,都知道它有一個很小規模的兒童池,那時兒童池還未對外開放,我那張可憐的膠片,就跌在沒有水的泳池邊。那裡,肯定是「手長莫及」,不可能伸手穿過圍欄就可摸回的情況,更沒有可能爬欄進內(太高),結果我與那名同學站在圍欄外乾著急,怎做才好...更糗的是,此時不少同學經過,都對本人的不幸「愛莫能助」,真是箇中慘況,實不足為外人道...

最後有人建議,不同先到泳池辦事處道明情況,冀望對方的讓我進內拿回膠片,於是連忙跑中帶跳,奔向泳池另外一邊的辦事處,「哀求」對方行行好,放我進入取回心肝寶貝。幸運的是,對方也相當通融,結果很快就可脫掉鞋子,急奔到兒童池取回這張極為重要的膠片,只是在進內之時,我也成為了不少同校學生行注目禮的目標...說不是「瘀死」,就肯定是騙人!

所以呢,這張唱片,包含的除了是我對《天空之城》的熱愛,還有不少「辛酸」,一張唱片一個故事,最精采的,莫過於這張唱片矣。

走筆至此,想起很久也沒有到過集成商場了--雖不是經過集成,但沒有進入看看,反而是隔鄰的東方一八八商場,早些兒有進入行了一圈。不知那間唱片店,還安在否?

7.03.2006

英超小評

新特蘭終於將麥卡菲炒了(右圖左,AP via Yahoo! News)。新特蘭今季打了二十八場比賽,紀錄竟然是兩勝四和二十二敗,真的是嘆為觀止,難怪球會主席在聲明中,也形容這一季是「不成功及令人心碎」(unsuccessful and heartbreaking),不過最令我奇怪的是,新特蘭本季表現極度不濟,已不是近期的事,但是麥卡菲有能耐「捱」了二十八場之後才接到大信封,也真教人嘖嘖稱奇。

去年四月,我也曾寫過一篇叫「英超小評」的文章,預測一下上屆英超最終三支降班球隊會是誰。當時我預測修咸頓是「穩膽」,「陪降分子」是西布朗及水晶宮,結果猜錯的多:西布朗竟然在最後死裡逃生,堪稱奇蹟。去年文章寫成的時候,英超已經打至第三十四輪,降班形勢仍不明確,不過這季則不同,因為留意到英超排行榜,降班之勢應該是十分明顯:

17位 西布朗  賽28場 7勝 5和 16負 26分
18位 伯明翰  賽27場 6勝 5和 16負 23分
19位 樸茨茅夫 賽28場 4勝 6和 18負 16分
20位 新特蘭  賽28場 2勝 4和 22負 10分

不用多說,新特蘭降班已成為既定事實,現時我最有興趣想知道,就如我一名同事所言,它會不會以十五分或更低的分數打回英冠。至於「老樸」也是水深火熱,加上它距離第十八位的伯明翰有七分的差距,相信降班噩運也是逃不掉--這也再次證明,即使有新班主,但拿錢來亂砸,藥石亂投的結果只會是令球隊繼續沉淪...

伯明翰及西布朗的情況比較特別。由於排第十六的富咸有三十二分在手,這個多達六分的「咕臣位」,應該可以令它不遭降班之虞,所以榜尾爭取護級,應該是伯明翰及西布朗的困獸鬥。然而看這兩隊的賽程,又真的教我看不清形勢--觀乎伯明翰的賽程,面對的強隊包括熱刺、曼聯、車路士,布力般、韋根、紐卡素也是可能令球隊失分的場數;西布朗的賽程也不遑多讓,除了本周六對伯明翰的「護級大戰」外,也要而對曼聯、熱刺、阿仙奴甚至保頓等高危隊伍,相信這兩隊為求護級,恐怕又是「打甩脾」矣。

榜首方面,第四名之爭雖然現時看來是熱刺「穩如泰山」,但看罷剛過去周日主場對布力般流浪的比賽後,我也開始對熱刺的後防產生疑問,不過它比阿仙奴多五分,仍然有少許本錢「輸多兩場」。不過阿仙奴要保住一席第五參加明年歐洲賽事,就真的是荊棘滿途--阿仙奴現時有四十四分,但是緊追其後的布力般(四十三分)、保頓(四十二分)及韋斯咸(四十二分),都有隨時趕過「槍手」之勢,更要命的,是保頓比阿仙奴打少兩場!除非阿仙奴贏得今年歐聯,否則要作好明年搬到新球場,但沒有歐洲賽打的悲慘命運!

至於季初表現神勇的韋根,雖然在剛剛的比賽中「臨天光賴尿」,由占邦達的一球烏龍球令曼聯反勝二比一,將三分慨贈對方,也令球隊留在第十位,但是以眾人對韋根最初的估計而言,它今年表現已屬超班,若我是老闆的話應該早早「收貨」。曼聯現時只有聯賽可打,相對第三的利物浦而言可說是以逸代勞,要保住第二應該問題不大,但也先請搞好後防(今仗輸第一球,曼聯後防要負極大責任--怎可被韋根前鋒在無人看管情況下,在小禁區連轟三腳?!),不過曼聯後防不穩,利物浦的前鋒也同樣不濟,上周對查爾頓佔盡上風,但是四名前鋒也無法將攻勢化成一個入球,周三歐聯主場對賓菲加,也不是沒有危機...

4.03.2006

Blog Forum @ HKU

早幾天瀏覽blog-you.com網站,發現港大今天(周五)有一個關於Blog的論壇,名叫 “Blogs change life - It’s far beyond a diary” ,主辦者是港大的資訊系統學會。見今天也是放假,也沒有特別重要的東西要做,於是決定到港大,看看會有甚麼有趣的東西。

本來這個論壇,除了一名港大教授、突破機構研究幹事及Blog-you.com的Marky外,還有一名MSN的代表的,但是最後這名代表未有出席,連同主持林子揚在內,台上最後只有四人。其實呢,這類論壇只有一小時,要深入探討網誌是一件不易為的事,不過聽罷整個論壇,真是有點不是味兒--老實點說,應該說是論壇對Blog的各種形式、方向、應用等議題的探討都是屬於蜻蜓點水式,聽者如我感到不太「過癮」,而自私一點說,對於我這個夜睡晏起的人而言,真是覺得不如在家睡多一會更好...

我在論壇沒有作筆記,僅就在論壇時聽到、兩個特別感到有興趣的話題拿出來談談。其一是在論壇開始時,代表突破的陳之虎介紹了Blog在各地的情況,他指出的是,在美國是比較政治性(有政治影響力、挑戰傳統媒體,等等),在本港呢則偏向日記形式(該煨,我想起去年的「新增點事件」),在國內則屬於「憤青」發洩的渠道,表達力亦比香港的網誌作者為強。

當然,我是認為此地不少Blogger,寫網誌的主要用途是寫日記,但是我的疑問是,這個印象是不是經由主流媒體塑造出來呢?我認為,將美國的網誌定性為傾向政治,就如將本地的網誌純粹定義為「網上日記」,只記日常生活事般有欠全面。誠然,美國的政治網誌的影響力的確與日俱增,更成為政治光譜中左右兩派發聲的新形式,亦對傳統媒體起監察的作用(看CBS主播丹拉瑟報道布殊涉嫌逃避兵役一事,最後「晚節不保」一事就知所以然)。但是問題是,我認為我們有「美國Blogger政治性強」的印象,無非都是源於傳媒對他們的報道,而傳媒報道求的是一件突出的事件,所以單憑這些報道,就下如此的結論,是不是遺留了一班也是當網誌是紀錄「今天做了xxx」的美國blogger呢?我不敢說「以偏蓋全」,但是對我而言,印象的建構受報道影響的痕跡,實在太顯眼。

同樣地,本地Blogger「日記化」的印象,亦在某程度上受媒體報道影響。打開報紙雜誌,見到網誌二字之時,不是因為有青少年「出事」,就是雜誌找上名人明星的兒女在網誌,將他們記錄生活的文字,包裝成獵奇式的報道,將一些其實很平常的行為,套上道德的尺度。反而是要Blog-you.com聯播、一眾不是紀錄每天生活的網認作者們「呼冤」,因為我們實在沒有甚麼東西可讓記者們「獵」...

另一個我有興趣的題目,是論壇中各人討論網誌可否衝擊主流媒體的問題。台上講者提出的意見,是Blogger在其網誌內發表新聞,權威程度總不及在傳媒在自己的網站報道新聞,至於Blogger權威性的確立,則在於寫的人是否一名著名的新聞工作者(大意如此,有錯請指正)--這,我是不能同意的。個人認為,網誌以至網絡本身,是一個平等的媒介,只要說得有理,哪怕你是一個小薯都會有人留意並支持,在於Blogger變身成平民記者的範圍上,如果報道的東西是誤報、杜撰的話,我認為總會有人出來制衡,提出相反的論點、論據。我想起英國廣播公司記者雷諾士,早前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為「博客--一支非正規人士組成的軍隊」(Bloggers: an army of irregulars),文中提及的多個網誌作者「以正視聽」的事例,都可見到他們都不是專業及知名的記者,即使遠的不談,近者如本地「獨立媒體」網站,參與者也都不是著名的記者,但是亦有其影響力--不管你是否同意其立場觀點也好。

其實,論壇還有旁及其他話題,我也並非不同意整個論壇的討論內容,只是這點兩的感覺比較強烈而己。也許作為主持的林子揚及作為嘉賓的Marky,可以提出自己的論點。

3.03.2006

冷血字傳

今天(周四)看了電影--一件很久也沒有做過的事--看的是菲臘西摩荷夫曼主演、以著名作家卡波提(Truman Capote)為題材的電影《冷血字傳》(Capote,右圖為電影海報〔via IMDB〕)。

(以下內容含電影內容,不喜者勿看)

或者在寫之前先行「懺悔」:我對卡波提的作品的認識只是「有限公司」,最初喜歡看柯德莉夏萍的電影,當然有看《珠光寶氣》(Breakfast at Tiffany’s),後來知道這套電影改編自卡波提的短篇小說,後來匆匆讀了台灣商務所出的中譯版(記得好像是Open系列其中一本刊物,叫《第凡內早餐》),不過已是很久以前的事,內容如何已經記不起。但是最奇怪的是,我家中竟然有《冷血字傳》中,卡波提最後完稿的書《冷血》(In Cold Blood),我也不記得是何時買下來的,不過真慚愧,我也沒有讀完。所以看《冷血字傳》前,我對卡氏及其他作品的認識,說是一張白紙真是絕不為過。

電影被定性為「傳記電影」(Biopic),說的就是當卡波提在《紐約時報》讀到堪薩斯州一家滅門慘案後,到當地進行採訪(包括兩名兇手),發現一篇單在《紐約客》的報道並不夠,要發展為一部「寫實文學小說」(Non-fiction Novel,未想到更佳譯法)的書,最後身陷既想寫成這本巨著,但發現自己已因為要達成目標,而變得不擇手段的兩難的故事。正如卡波提在電影中說,事件是兩個美國社會的碰撞:一個吉特家(被滅門一家)所認識、安全且被保護的社會,與一個兇手所藏身、不講道德及無根的社會,貫穿全套電影的主題,又何嘗不是兩個價值觀的碰撞?

的而且確,卡波提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觀察到的是兩個社會的碰撞,但當他自已捲入其中時,他也陷入道德與私欲的掙扎,菲臘西摩荷夫曼憑此片獲到多方讚賞,亦正正因為他演出了這種兩難(尤其是最後他名兩名死囚最後會面前後那幕)。最明顯的例子,是卡波提發現擺在他面前的故事是個大金礦時,他很希望將它寫成一本著作,但是獨欠了兇手Perry Smith當晚殺死吉特一家的過程及動機,於是開始為兩人聘請律師,希望爭取時間套出更多資料,但是到了後期,他明顯地知道,一旦Perry Smith及Dick Hickock不用上刑台時,他那本巨著《冷血》將沒有可能出版,因為事情還未落幕!到了後來案件上訴到最高法院,Smith發電報央求卡波提為他再聘請律師時,卡波提回答的竟是:「我已盡力,惜未找到。」

私欲也在電影中,逐漸令卡波提變得「冷血」。例如他行賄獄長,換取無限制與兩名兇手會面後,每次面對Smith時都推搪說著作仍未完成,即使卡波提已自定新書名稱為「冷血」,並已舉行了朗讀會,但他在面對Smith的質問時,他為了從對方口中套出他心目中的 “last missing piece” ,他也要將責任推到出版社身上。另一方面,卡波提為了取得Smith的信任,他明知後者的姊姊早已恨Smith恨到入骨,但也要向Smith講大話,指他的姊姊仍然愛她。當然,到了最後,卡波提明知道兩名兇手即將伏法,他最希望發生的事即將成為事實,但是他已深深陷入與兩人的私交即將消失,從而不能面對死亡的道德掙扎中(那一幕真的是全電影最精采的地方)。一如卡波提向妮爾(即是《怪屋疑雲》作者夏帕.李)懺悔說:「我根本沒有可能做任何事去救他們。」但妮爾冷冷的回答說:「也許不,杜魯門。事實是,你根本不想。」

最後,卡波提的文學理想是達成了,但同時「等價交換」出去的,也是他的良知。

電影沒有大起大伏的情節,但是純看演技,已經值回票價。只是可惜上映這套電影的戲院實在不多(沒有查錯的話,UA沒有入《冷血字傳》,百老匯院線也只有中環IFC及電影中心上畫)!

題外話,電影雖以卡波提為主角,但是對其助手妮爾(即Harper Lee)也著墨不少,並以她的名著《怪屋疑雲》(To Kill A Mockingbird)為故事推進的工具,與卡波提類似的是,夏帕.李寫罷《怪屋疑雲》後未有再推出小說(且進入隱居狀態,極少接受訪問),正如卡波提寫罷《冷血》後未有新長篇作品般(個人認為,這很有悔咎而自我懲罰的意味)。碰巧今年一月號的《國家地理雜誌》中的「區碼地方誌」專欄,所挑的區碼就是《怪》背景小鎮、阿拉巴馬州的蒙羅維爾(Monroeville),文中也有提及夏帕.李,有興趣的不妨看看。

又及:發現另一套有興趣想看的電影《尋找他媽的故事》(Transamerica)會在一周後上畫,佐治古尼有份參演的《Syriana》會在月底上畫,但是...以著名電視主播Edward Murrow為題材的《Good Night, and Good Luck》,有沒有在此地上畫的機會?

Pages (3):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