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所見,所聽,所思,所想的東西。

7.08.2005

戀物誌兩則

其一.耳筒

音樂對於我來說,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漫長的上班下班路程,若是沒音樂聽,真是「唔知點算」!上班時,我聽節奏強的音樂,令自己進入狀態;下班時,會轉聽比較靜的音樂,如器樂獨奏,來讓自己鬆馳下來。所以,iPod的出現,真是為我提供了聽音樂的無限可能性,也不必像以往般,將MD或CD隨身帶。

我對耳筒也有要求。一直對「森海塞爾」(Sennheiser)這個牌子情有獨鍾,在家一直都是用HD414的型號(不過前後兩個耳筒都已經壞了!),外出聽iPod時,則用上PX200型。雖然PX200不是塞耳式,外界的雜音仍可入耳,但是舒適度一流,音質也好(對我而言,是聽管弦樂或歌劇時,各種樂器都聽得清楚),以headphone而言也算輕便。

不過近來想買多一對輕便,但音質也好的earphone,在旅行時用也好,平日在gym跑步時聽也好。最初想繼續買Sennheiser的產品,但又擔心隔音效果沒這麼強--尤其是近來九鐵加了不知所謂的「有線新聞直播」,車廂吵得要命,我不想為了聽音樂而加大volume與噪音「對抗」,最後弄傷耳朵。本來對Shure的塞耳式產品有點興趣,但一看它們的價錢,就不得不「揸頸就命」,退而求其次買其他牌子了--即使是最便宜的E2c型號,折合港幣也要七百多八百元,真是嚇死人,更遑論差不多三千多四千元的E5c型號了。

最後結論?還是在蘋果電腦網上商店,買了Sennheiser的MX500耳筒(上左圖),只是一百五十元,抵買之極(其實,蘋果網上商店賣的Sennheiser耳筒,比本地店鋪賣的平得多)!

其二.DVD

今晚約了一眾中學同學在中環晚飯,聚會之前,到了金鐘及中環的唱片店閒逛,本來想看看之前提過、有關1976年德國拜萊特歌劇院的華格勒《指環》制作的記錄片DVD,在太古廣場的HK Records是發現了它的蹤影,但是僅僅五十六分鐘的記錄片,竟索價一百八十八元,實在太貴,覺得不值。附帶一提,那套由DG所重出的《指環》DVD全集,標價也高達九百多元,簡直是開天殺價(嘿,之前菲利浦所出的版本,只是六百多元而已)!

不過在那間唱片店,發現本港的影碟公司,出版了《希特拉的最後十二夜》(The Downfall)的DVD,雖然只是九十多元,但是我對於本地所出的DVD一直抱有戒心--無他,之前曾貪平買洲立(IVL)所出的《虎膽龍威3》(Die Hard 3)的DVD,竟然,竟然,竟然在播放時「起格」!所以總算按住衝動,沒有買。

後來走到中環的HMV,發現他們引進了美國版的DVD(右上圖,由Sony Columbia出版),不過見他們標價要差不多二百元,所以也沒有買,見Amazon.com也有出售這個版本的影碟,只是約一百六十港元,不過單是為了一張DVD而買,運費及手續費也會貴得驚人,還是看看旺角一帶的影碟店,有沒有引進這個版本的DVD了。

6.08.2005

用IE看這裡有問題?

想問問各位:如果各位是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這裡的話,整個網誌的layout是否有問題呢?例如中間文章的部分會向右移,而原來放在右邊sidebar的連結、月曆等,會全部沉到文章的下面?

我剛才用ie看這裡時,才發現有這個狀況,但不知道是我的browser的問題,還是其他電腦也是如此?若是的話,又應該怎樣解決呢?還望各位指教指教,謝謝!

反恐與法律

英國《每日鏡報》周五頭版,我很喜歡它的標題(via BBC News

就在扎瓦赫里周四透過錄影帶,恫言會繼續襲擊英國時,英國首相貝理雅周五舉行記者會,宣布一系列新反恐方案,加大英國政府打擊恐怖主義的力度

貝理雅提出的方案,部分需要訂立新法例,部分會即時生效。他提出的方案有不少,當中以下數點值得注意:

  • 將支持、鼓吹、稱讚在全球任何地方發生的恐怖主義行為列為非法行為。
  • 曾涉及恐怖主義者,英國將拒絕其庇護申請。
  • 將在英國鼓吹恐怖主義者遣送出境,或拒絕其入境,若出現法律問題,英國將修改《人權法》以重新詮釋《歐洲人權公約》。
  • 英國政府將制訂宣揚極端主義的網站、書店、組織及中心名單,若有外籍人士涉及其中,內政大臣將考慮是否將他們遞解出境。
  • 英國政府將考慮延長扣留恐怖主義疑犯的最長期限。現時為十五天,但警方要求增加至三個月。
  • 立法賦予政府權力,關閉涉嫌鼓吹恐怖主義的宗教場所。
  • 貝理雅的方案拋出以後,譭譽參半。國會第三大黨自由民主黨已表明,對貝理雅的建議有保留,也指出貝理雅不要期望自民黨會在表決時支持,保守黨則歡迎建議。多個人權組織則指方案賦予政府過多權力,其中修改《人權法》尤其危險。不過特別的是,英國多個回教團體都歡迎建議。

    貝理雅很好運。在五月舉行的大選中,貝理雅領導的工黨,由於喪失了不少議席,黨內要他辭去黨魁職務的壓力大增,不過在剛過去的七月,倫敦首先從後而上,擊敗巴黎奪得二零一二年奧運的主辦權,然後七七及七二一兩次襲擊,成功將民眾的注意力從政治轉至反恐上,全國也團結一致反對恐怖主義,為他化解了一場政治危機(所以有人認為,兩次襲擊中的最大輸家,肯定非恨做首相的財相白高敦莫屬)。現時貝理雅提出這些建議,已經得到保守黨的支持,預料新的反恐法例,在本年秋天在國會通過的機會,已是高唱入雲。

    不過令人擔心的是,這些法例會否給予警方及政府過大的權力,以致出現以言入罪的情況?我所看到的情況,是一直以自由、民權及包容自豪的英國,從鐘擺的這一邊搖到另一個極端,然而對於所謂「恐怖主義」這四個字,各國也出現不同的詮釋:例如俄羅斯視爭取獨立的車臣游擊隊組織為恐怖組織,但是英美卻對車臣游擊隊領袖給予政治庇護,亦因如此,英國政府對所謂「鼓吹恐怖主義」的定義會是如何?會否全由一個政府,根據其認為的國家利益,甚至是管治的方便來介定?這樣的話,單憑條文中模稜兩可的解釋,就去揮動法律的大棍去予以打擊,恐怕將會侵蝕言論自由的基石。

    大力打擊反恐的措施,永遠受人歡迎--尤其是剛經歷恐怖襲擊的人們。但是正如自由民主黨黨魁肯尼迪所言,現時英國政府乘著人民同仇敵愾、唯反恐至上的情緒,去制訂近乎Draconian的法律,還要是主要由官員而非法院去執行,相信非英國社會之福。

    另一方面,貝理雅在周五的記者會中表明,時代已經改變,「遊戲的規則也要改變」,因此在反恐的原則下,英國政府將會修訂《人權法》以方便反恐。但這是否代表英國人權將遭削弱?會否在歐洲人權法庭引發大量英國違反《歐洲人權公約》的訴訟?在後九一一的世界,主流意見是民眾願意犧牲部分自由來換取安全,不過新的平衝點應放在哪兒,恐怕也是一個永遠爭論不休的話題罷。

    5.08.2005

    看扎瓦赫里講話有感


    阿蓋德第二號人物扎瓦赫里「講話中」。(AP via Yahoo! News

    最近重讀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幾乎每年都會重看一次),帝國軍的萊因哈特,準備出征討伐貴族時,有這樣的一段:

    正當萊因哈特即將登上旗艦伯倫希爾梯口的時候,軍務省的書記官急急忙忙地跑來拜見他。
    「有什麼事嗎?」
    「敵人的稱呼還沒有確定,所以跑來問你。」
    「稱呼?」
    「是的。因為叛軍們自稱是正義派諸侯軍,但公文上不能這樣寫,若要直接稱他們為叛亂軍,那又和自稱為自由行星同盟的叛軍名稱相同,無法區別,因此特來請教你如何稱呼他們比較好。」
    「有個適合他們的名稱,就叫他們賊軍吧。公文上面就直接稱他們為賊軍好了,可以吧?」
    「是,遵命!」
    「你把這項決定發佈給全帝國的人民知道吧。同時也可以讓這些賊軍們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就說『你們是賊軍!』」
    ...
    沒多久全帝國的人都知道了「賊軍」這個稱呼。
    「賊軍?竟然叫我們賊軍!」這種稱呼,對於這些矜持著選民意識的大貴族而言,實在是一種很大的傷害。
    (《銀河英雄傳說》第二冊,頁106-107,台北:尖端出版社,2000年)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今晚播放了阿蓋德第二號人物扎瓦赫里講話的錄影帶,警告會在倫敦發動更多襲擊。影帶播出後,當然又有一大批恐怖主義專家出來,為這段只播了一小段的影帶--半島電視台稱大部分影帶都是扎氏本人老調重彈,沒有新聞價值云云--進行分析,包括其頭巾的顏色的含義、以往講話後發生襲擊的時間地點、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扎瓦赫里在影帶中,沒有承認七月七日倫敦的襲擊,是他們下令幹的。唔,難道他要出來「搶風頭」乎?

    扎瓦赫里與拉登一樣,都被美國懸紅二千五百萬美元通緝。兩人不時出來講話,目的也不只過是來「兇」人,挑釁他們眼中的敵人而已。記得《紐約時報》評論版專欄作者費列德曼曾寫說,與其抬出「二千五百萬美元」這個高價作為懸紅,這麼「睇得起」兩人的話,不如以最輕蔑的態度對付兩人:懸紅一美元。想如果以廣東話視之,一個「挑!」字,最能表現出這種態度罷。

    寫至此,記起黃霑《不文集》其中一個笑話:

    有一個小女孩,數天都在街上遇到一個鹹濕伯父向她露出下體...後來小女孩的媽媽知道此事,於是陪著女兒到學校。
    途中果然見到該鹹濕伯父,露械之餘,更作鷺鷥笑,於是,做母親的不慌不忙,神色自若的走前,對那鹹濕伯父說了一句話。這句話馬上生效,鹹濕伯父馬上哭了起來,跑了。
    那句話譯成中文是:
    「話你戇X你又惱,話你番薯冇咁大兜。」

    與其硬橋硬馬對付他們,最後令他們「也文也武」,及感召更多人為他們「赴湯蹈火」,對付這些自以為很得戚的人,一副不屑樣已足矣。

    4.08.2005

    是我太守舊還是甚麼?

    劉健威在星期二的《信報》專欄這樣寫:

    跟友人到三聖墟吃海鮮,吃完飯已十時多了,請侍應代為召車回中環;回說,叫了輛車收費八折。...待他稍閒,問:「聽說有些長程車五折收費,可是真的?」答:「六折倒聽過;我們則是八十元以上八折收費。」

    「八折收費,跟你不打折之前的收入有什麽分別?」

    「每天收入多了兩百元左右,當然是辛苦多了,既要開車又要安排行家接『柯打』。我是很重視服務的,要是網絡中有哪個司機服務不周、給客人投訴,我下次就不找他;要是有誰多收了客人錢,我下次一定會補回給客人。」

    忽然好像看到一個久違了的香港人:勤奮、靈活變通,永不怨天怨地;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人該就是這樣子的。要是現在大部分人像他,香港多偉大?

    長程八折收費仍比做短程十足收費收入多了,是接受新的市場現實之後的變通結果;但許多司機仍然活在九七之前的美夢中,無法接受現實,怨艾度日。

    真不明白為何劉健威可以為的士司機八折收費,上綱上線到吹捧這做法是「靈活變通」,還要(暗)指堅持要收十足車費的的士司機「無法接受現實」。

    究竟這是甚麼一門子理論,一門子邏輯?

    的士是奢侈的代步工具,能乘的士者,或多或少都是銀包內的錢比較充裕的人。的士收費有法例規管,坐多少路程,經過多少收費道路,都有明文規定收多少錢。我認為,既然要坐的士,「畀得起錢」,就應該依足規矩,坐了多少路,就給咪錶所示的價錢,及可能有的附加收費。如果不肯「八折收費」,是「無法接受現實」的話,又或者為了那八折,而不去依從規定,但又沾沾自喜的話,還稱香港人要這樣「有法不依」的話,我覺得,香港是不會偉大的。

    但,八折收費而令司機生意上升,這可說是一宗「貪小便宜の悲劇」罷?

    3.08.2005

    抽水之王

    美國總統布殊,周一利用憲法授予他的權利,任命博爾頓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的提名,一直在參議院卡住,只因民主黨國會議員認為博爾頓屬於鷹派、屢次批評聯合國、也有連串粗暴對待下屬的紀錄。由於提名一直拿不到通過所需的六十票,所以布殊使出「橫手」,趁國會休假時繞過議員進行任命,造成既定事實,即使國會要確認任命,也是下年的事了。

    博爾頓的提名具爭議性,當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紐約時報》站在反對任命一邊,昨日(周二)該報社論,就形容他的任命對聯合國而言是宗「極壞的消息」,也批評布殊任命這個人為大使,不單對聯合國,對國際外交也顯得毫不尊重。

    不過最精采的,還是第一段:

    If there’s a positive side to President Bush’s appointment of John Bolton as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Nations yesterday, it’s that as long as Mr. Bolton is in New York, he will not be wreaking diplomatic havoc anywhere else. Talks with North Korea, for instance, have been looking more productive since Mr. Bolton left the State Department, and it’s hard not to think that Secretary of State Condoleezza Rice’s generally positive performance in office is due, in part, to her canniness in dispatching Mr. Bolton out of Washington.

    一連氣「抽水」三次,這篇毫不客氣的社論,真是可名為「抽水之王」!只是嫌《紐約時報》出手太早,在第一段將話說得太明白,如果將這段東西放到最後,肯定效果加倍。

    沙漠.石油.政治

    剛過世的沙特阿拉伯國王法赫德(右)及其繼任人阿卜杜拉(左),時為一九八一年。(AP via Yahoo! News

    這宗新聞早已預期:沙特阿拉伯前國王法赫德,周一因病去世,終年八十四歲(其出生年份難以考究,這是沙特國營電視台的說法,比較可信)。沙特王位由其同父異母弟弟,王儲阿卜杜拉繼承。至於王儲一位,則由出任沙特國防部長四十多年的蘇爾坦親王出任。法赫德的葬禮,亦已在周二按傳統舉行,葬於一個無標記的墓地裡。

    由於法赫德早在一九九五年中風,以致未能親政,所以沙特大權亦早已由阿卜杜拉掌握,成為無名但有實的「沙特國王」(de facto leader)。在法赫德逝世後,權力交接順利,各王室成員亦已對阿卜杜拉宣誓效忠,阿卜杜拉亦將原內閣成員全部留任。此外擁有全球近四分一石油存量的沙特阿拉伯,亦一再表明將維持原有的石油政策,維持供應量以舒緩外界的擔憂及穩定油價。言雖如此,原油價格仍是升個不停,紐約商品交易所在美東時間周二收市時,九月份期油報61.89美元

    雖然沙特阿拉伯政權交接順利,但卻預示未來存有隱憂。沙特阿拉伯自一九三二年建國以來,若將現任國王阿卜杜拉計算在內,共有六位國王,但是這個由沙特家族(House of Saud)建立的國家,七十四年來都只是由兩代人管治--立國國王阿卜杜.阿齊茲.本.沙特(Abdul Aziz bin Saud)在一九三二年至五三年為國王,其後的國王都是他的兒子,分別為沙特(Saud bin Abdul Aziz,1953-64)、費薩爾(Faisal bin Abdul Aziz,1964-75)、哈立德(Khalid bin Abdul Aziz,1975-82)、法赫德(Fahd bin Abdul,1982-2005)及現任的阿卜杜拉(Abdullah bin Abdul Aziz,2005-)。這個情況之所以發生,源於阿卜杜.阿齊茲在世時娶了多名妻子,並誕下不少兒子(有說多達二百個),而他後的諸位國王,其母親也全部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現時登基為沙特阿拉伯國王的阿卜杜拉,已經是八十一歲的老人,而作為王儲的蘇爾坦,年齡亦相信是七十七歲。縱使沙特下一代國王的人選已有定案,但是觀此兩人年事如此之高,相信未來國王很快也將換人(忽然想起德國樞機主教拉青格,當選為教宗本篤十六世時的情況)。然而問題卻由此而生:蘇爾坦之後,繼承權落在哪裡?

    首先,沙特阿拉伯在一九九二年通過法律,規定未來沙特的新國王,不必硬性跟從兄死弟承的傳統,也可以從阿卜杜.阿齊茲的孫輩中選出,只要是王室一致認為是「有能者」便成,但是沙特王室的共識,是仍按照傳統,王位繼續由超過二十名法赫德的同父異母兄弟中選出。又如何表現「有能」呢?「有權」是先決條件。法赫德一九八二年登基為王後,他安排其餘六名同母的弟弟出現沙特政府的重要職位,如出現內政部長的納伊夫(Prince Naif)、任國防部長的蘇爾坦、及任利雅得總督的薩爾曼(Prince Salman)等。同一時間,阿卜杜拉亦擁有軍權,指揮有七萬五千人、配備現代化裝備的國民衛隊,足以與正規部隊抗衡。

    現時焦點,將會是由誰人繼承沙特第二副首相一職。沙特政制是國王兼任首相,第一副首相由王儲出任,若出缺則由第二副首相填補。原任第二副首相的蘇爾坦現成為第一副首相,前者職位會由法赫德一支的人出現,還是由阿卜杜拉一支的出任,或多或少將顯示權力爭鬥的情況。另一方面,情報部長一職也在最近出缺,加上沙特近年也受恐怖主義困擾,也是一個重要的職位,原任沙特駐美大使、蘇爾坦的兒子班達爾(Prince Bandar)最近辭去大使一職,回國爭此職位也說不定。由於法赫德一支在政府佔有多個重要職位,阿卜杜拉也有可能聯同其他同公異母兄弟以壯大聲勢,到時候沙特政局也相信是「相當精采」了罷?

    正由如此,在全球石油需求持續高企不下,而作為供油大國的沙特,政局前景如此不明朗的話,相信推測原油價格,難以返回三十多美元一桶,也是個雖不中亦不遠的答案了。 (more…)

    2.08.2005

    這樣子的電視節目...

    其一.好心你啦!

    周日難得放假,在家與家人食晚飯。由於吾家看電視是「慣性收視」,所以電視頻道選擇--噢,應該是沒有選擇--只有無線翡翠台一個。

    開飯前的電視,正在播映《勁歌金曲》,看到陳慧琳與kellyjackie唱《他約我去迪士尼》,唉,陳慧琳與kellyjackie相比,真是輸足十條街有突!難怪她在節目後也承認,對方比她唱得更好

    以前我對陳慧琳沒有甚麼喜惡(也即是說,沒有怎麼聽她的歌),不過愈來愈發覺,看到她近年頻頻使出「攝位」一招,由大長今唱主題曲,到現在嚷著要唱《他約我去迪士尼》,我只會說一句:好心你啦,又唔係唱得好過人!

    其二.喂,(你涉嫌)誤導觀眾喎!

    看罷不堪入目的《勁歌金曲》後,接著來的是更不堪的《窈窕熟女》(唉,concept學Sex and the City,笑死我),看到劇中有個模擬「學生常識問答比賽」的節目,當主持人問參賽兩間學校的學生,第一個登陸月球的人是誰時,有學生首先搶答:岩士唐!

    結果?錯!正確答案是「杭思朗」!

    無論是「杭思朗」,抑或是「岩士唐」,說的都是在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登陸月球的首名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是也,杭思朗應該是當年美國新聞處的譯法,岩士唐一詞則是本地對Armstrong的音譯,但是現在走到街上,隨意找個人來問誰是登月首人,若是他們懂得答案,應該也是岩士唐居多罷?(我相信,杭思朗這個譯法已經被人淡忘)

    單憑譯名不同,就去作為錯對的標準,如果我跟國內的標準譯法,答「阿姆斯特朗」的話,你當我o岩定錯先,o下?

    1.08.2005

    有冇搞錯?

    DG新出版的《指環》DVD

    續談這期《明報周刊》的東西。看罷上一篇的澳門專題報道後,揭到影篇及影碟介紹的兩版,看到筆名「阿俠」的專欄題為「當神已死 人是什麼?」,又看到似曾相識的照片,細看下去--甚麼?竟是談華格勒的《尼貝龍根指環》四部曲的影碟?這套影碟不是已經出了數年(二零零一年出版)了麼?

    唉,再讀下去,赫然驚覺,原來是德國唱片公司(DG)竟然將左圖這套影碟「重出」,不但有多國語言字幕(竟然包括中文!),而還發行了一隻「幕後製作花絮」的DVD

    我不能明白的是,這個由法國導演Patrice Chereau執導,在一九七六年於拜萊特劇院--也即是華格勒整套《指環》首演一百周年紀念--上演的製作,無論在以前的LD版(在一九八零年拍攝)、唱片版(由Pierre Boulez指揮),到近年的DVD版,都是由一直由飛利浦出版的,為何出版權會突然轉到DG旗下?

    然而最「唔服氣」的是,當年飛利浦一推出時,我就「仆崩鼻」去買,現時竟由別的公司重出,真是有點「被昆」的感覺--雖則那隻「特典」也有獨立發售,但在舊版發生時沒有出版,總也有點不忿...

    最大的矛盾,是明知內容一樣,只是在影碟技術上或有改善(如畫質,Special feature,字幕等)的情況下,我真是不知道應否再買這個新版本(雖然我對飛利浦的版本有點不滿),畢竟一整套影碟不是便宜啊!另外,記得在大學圖書館曾看過飛利浦版的LD,那套日本版的影碟,也有一隻特輯的,不過已經不太記得其內容,只記得在片頭,有華格勒的媳婦Winifred Wagner進行介紹...

    DG推出的《指環》製作特輯 飛利浦舊版《指環》

    澳門淪陷?

    明報周刊1916期Book B封面

    今期《明報周刊》Book B的封面故事,看右圖也很清楚,叫「澳門淪陷--亢奮下的隱憂」,是兩輯專題報道的第一部分。整整十頁的主題,圍繞著近年澳門因賭業蓬勃、自由行而經濟大好,樓市形勢一片大好,出現「開賭場發大達,做賭場發小達;炒樓發中達,炒鋪發大達」之說。

    記得老董還未下台時,常有何厚鏵比老董更優勝之說,也有口水佬表示,不如以此「鏵」代彼「華」。我沒有作任何深入的考究,不過我的總體印象,是近幾年每次回到澳門(我父母都是澳門人)時,最常聽到「某某人賣了他的鋪位,唔駛憂咯」,或「某某處的鋪位最近以多少萬賣走了」的說話,之前數年搵食比較艱難的親戚,也在這幾年環境好起來,當然政府多了錢,也在不少地方大興土木,到處都是一片樂觀、朝氣勃勃的景象,不像以前回歸前那種暮氣沉沉。

    不過《明周》這篇報道,是明顯質疑如此繁華,還能維持多久。當然,報道中部分觀點我是認同的,例如樓市脫節,已非一般澳門人負擔得起,又或如市中心的商店「香港化」,成為「莎莎」等化妝品的落腳點等論點,以及大學生一窩蜂去做賭場等失衡現象,等等。樂觀的人當然會說,賭業這回事,長做長有,因為中國人愛賭,亞洲賭業也潛力無限,但是盛世難長久,總有一天會有消退的時候,《明周》將現時澳門,比喻為九十年代的香港,發出盛世危言,當不受歡迎的先知,也是不無道理。

    但我讀罷整篇東西,我也有另一個印象,就是負責這篇報道的記者(張帝莊),在報道中帶有太強烈的Agenda。打從報道第一句用了最常見的話--「上帝要人滅亡,必先令人瘋狂!」,到最後結語中所寫的「居然想起紅樓夢:機關算盡太聰明...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他們也許未真正見識過香港脂濃粉香時的樣子是如何駭人的。」似乎記者要「鋤」澳門的意欲太強,以致一面倒唱衰澳門,不喜歡澳門的人當然會拍掌叫好,但是我反而覺得似乎有欠客觀。

    也許記者不應只看板障堂、南灣、葡京、金沙、新口岸一帶的變化,應該同時也到北部筷子基、關閘、黑沙灣、祐漢一帶看看,那裡,我認為,還沒有怎樣變。

    Pages (3):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