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所見,所聽,所思,所想的東西。

19.09.2005

中秋.德國

德國大選,好睇過戲。

當大家都以為現任總理、來自社會民主黨(下稱社民黨)的施羅德(左),勢將在周日的大選中,篤定敗給來自基督民主聯盟(下稱基民盟)、西德出生東德長大的默克爾時,怎料到世事竟不是如此。任憑德國人對施羅德治下七年,經濟停滯不前、失業率高企的現象極之討厭,亟欲除之而後快,但是周日的選舉顯示,基民盟以為打經濟改革派就以為可以將社民黨及綠黨組成的「紅-綠聯盟」趕下台,就真的是大錯特錯。執筆一刻,德國官方選舉機構仍未公布點票初步結果,但當地公共電視台所進行的票站調查顯示,在之前民調中支持度穩坐四成以上的基民盟,大約只拿到三成半的選票,簡直是「大跌Watt」,至於社民黨方面,則拿到約三成四的選票,兩黨在聯邦議會所取的議席,相差只有數席。

雖然票站調查的結果,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但是選前民調卻倒有一件事是中的,就是即使基民盟與其盟友、親商界的自由民主黨(Free Democrats)所取得的票數,比執政的紅-綠聯盟為多,但仍拿不到聯邦議會的過半數議席--基民盟的35.2%選票,加上自由民主黨的約10%選票,只佔議會的四成半選票。根據德國憲法,總統需在大選後推舉總理人選,該人選所屬的政黨,須在聯邦議會中取得簡單多數控制權,若三次機會都不成功,總統則可任命總理籌組少數政府。

問題就在於此。正因為基民盟及自由民主黨的票數不足一半,但紅-綠聯盟亦不足一半(約42.7%),兩邊都成立不了政府。難怪默克爾(右)在本港時間今晨於基民盟總部會面支持者時,一邊慨嘆結果令她失望之餘,也要放風表示願與除了左翼黨之外的所有政黨商討合作了。同時間,施羅德以儼如勝利者的姿態出來會見支持者,稱有信心可以續任總理之餘,更不忘揶揄對手,指選舉結果對基民盟來說「簡直是場災難」。另一方面,之前一直拒絕與基民盟建立執政「大聯盟」(Grand Coalition)的施羅德,雖然態度有所軟化,但也開出了條件:不會加入由默克爾當總理的政府。

未來數天,德國下任政府由誰當總理,將是在投票站後另一場政治角力。無論是基民盟或社民黨,都會出盡法寶將現有的聯盟擴大,以令其在聯邦議會的議席超過半數。不過從各政黨在選舉後的言論看來,事件恐怕不會這麼簡單:例如自由民主黨表明不與社民黨及綠黨合作,社民黨表明與默克爾「有你冇我」,基民盟與社民黨都強調,不與在選舉中拿了約8.6%選票的左翼黨合作...在各政黨互相排斥時,要組成聯合政府談何容易!不過政治是現實的,甚麼事也有可能發生,這是不變的定理。

但無論是哪個聯盟上台執政也好,之前他們所堅持的政策,也勢要進行修訂,例如基民盟與自由民主黨及綠黨合組成政府的話,綠黨代表的左翼,將為默克爾提出的經濟改革「拖後腿」。同樣的,若基民盟真的與社民黨合組大聯盟時(老實說,我覺得機會很低),兩黨在經濟以至外交政策的南轅北轍--如默密爾主張親美疏俄,反對土耳其加入歐盟;施羅德親俄法疏美,支持土耳其加入歐盟--這台戲如何唱?(難怪德國DAX指數上周報跌)!

歐盟主軸為法國及德國的同盟,德國作為歐盟內最大的經濟體,其政治經濟對歐盟舉足輕重,但日後聯盟政府成員貌合神離時,德國實力難免遭到削弱,對於歐盟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而德國經濟改革--無論是社民黨執政時提出的《2010進程》,以至基民盟提出的改革,也相信要打折扣。

總之,這天幾的發展,應該是十分有趣的。

17.09.2005

結局篇...

終於完了。

由一九九八年到二零零五年,一直都追看津田雅美的漫畫《他與她的事情》,由最初純粹覺得女主角宮澤雪野的「面子王」性格有趣,到後來故事愈寫愈廣,旁及故事中的所有人物時,開始發現這本漫畫,不只是一般人眼中「少女漫畫」這麼簡單(我看漫畫只看故事內容,不是看Genre的)。或者應該這樣說--看這套漫畫,總會發現有一些人的一些性格,是與自己的性格雷同的,或者我喜歡《他與她的事情》,就是因為從中可以找到一點共鳴,甚或是就像漫畫中的男女主角般,剖白了自己吧!

說起來真巧,最近有同事問我借這套漫畫來看,在書櫃找出來的同時,也順說快速地重看了一遍。感受到深刻的一幕,還是在第十五集中,雪野發現有馬自殘手部後,一拳打碎玻璃窗弄傷自己,然後問:「如果我受了同樣的傷害的話,你會相信我嗎?」說真的,那一幕給我的震撼,的確是相當深的。

第二十一集是這套漫畫的大結局。就這麼,一套陪伴我差不多九年的漫畫,劃上了句號。哎,近年接受新漫畫的能力似乎大不如前,總覺得沒這麼好看的,難道快要成為《挪威的森林》中、過世不足三十年的作家的作品不看的永澤?

16.09.2005

大出血

CD Cover of “Ella Fitzgerald Sings The Cole Porter Song Book” (via Verve)

今晚約了人在上環吃晚飯,傍晚時見有時間,於是早了點出門口,到了中環的HMV逛。本來只是到那裡 Window Shopping 的,但是一走到爵士樂的部門,發現原來不少由 Verve 所出的 Master Edition 復刻紙盒版唱片都大減價發售!這個版本的唱片,在港的售價都一直定得十分昂貴,像HMV這樣的「謀人寺」,一隻雙碟版本的CD,隨時可以定價達三百港元之譜!所以即使 Verve 早已出版了 Ella FitzgeraldSong Book 全集,我也可望不可買,因為,太貴了!

見有如此著數,即時「發狂」查看有沒有 Ella Fitzgerald 的唱片,結果給我找到其中五套 Song Book 的唱片,分別是 Irving BerlinCole PorterHarold ArlenJohnny MercerRogers and Hart ,計上來,真是省回了不少--差不多一半價錢!現時 Song Book 系列只差兩套,待有機會再到其他唱片分店「尋寶」去!

15.09.2005

致劉健威先生

劉先生:

你好!

近拜讀閣下在《信報》的專欄,猜想閣下最近必是到了上海一趟。我從來未有到訪上海,對當地情況的所知,都是在傳媒得悉,但無獨有偶,從閣下的描述,以至本地另一名網誌作者對上海的速寫,我想是「精神抖擻」來形容上海發展的迅速及一日千里,應該沒有錯罷?

客套話說完了,還是入正題吧,以免浪費了閣下的寶貴時間。閣下在本周二的專欄中,對上海的計程車司機大讚有嘉,還不厭其煩地列出「大眾出租八條拒付標準」,還以此來對比閣下眼中本地的士司機的不堪入目,然後今天讀你的專欄,閣下更有坐香港的士,「真像回到第三世界」之語。

我或者沒有閣下經常坐的士的機會,但一個月下來,應該總有數次,車程有長有短。或者正因我坐的士的機會比較少,沒有閣下那麼見識廣闊,但是從我坐的士的經驗中,我倒沒有遇上那些滿口髒話、往車外吐痰、計價設施不良、以至在車內吸煙的的士司機。我明白樹大有枯枝的道理,也肯定的士司機中總有害群之馬,在開業時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舉動,但是閣下單憑上海的士車中那八條規條,再加上讚揚大眾擁有八千多車輛的話,就一句判定香港的士一文不值,我想,是不是有點不公呢?

劉先生,我也認為香港的士司機也可以做的更好,最好還要像倫敦的士司機般,要考「知識」試,對倫敦全市街道無所不知,但是看到你列出的八條拒付標準,以及香港要實行之的話,應該大半的士可以免費乘搭時,我不禁對那八條規定詳細視之。我看到其中一條:「計價設施良好,按顧客要求結算車費,並出具有效發票。」也同時看到:「車輛行進時,駕駛員不使用手機。」

其實我也有一點不明白:不知所謂「按乘客要求結算車資」,究竟是甚麼一回事呢?是不是可以解釋成「乘客可以不按計價設施所示車資,而與司機進行議價」呢?我明白劉先生你對香港愛之深責之切,更明白你經常提倡要靈活變通,但是這是不是等於可以有價不收,有法不依呢?

至於「駕駛員不使用手機」這回事,我也是十分贊成的。畢竟政府也常宣傳,駕駛時不要用手提電話,以免令司機分心造成意外。但是我又不明白了,你曾在八月二日的專欄中,對從屯門接載閣下出市區,途中不斷接手提電話「柯打」,又致電同行安排表乘客服務的的士司機大讚有嘉,還稱「一個久違了的香港人:勤奮、靈活變通,永不怨天怨地」。閣下一時認為屬於第三世界的香港的士司機,在開車時打手提電話,遠遠不及上海同業,但一時又盛讚利用此科技安排乘客的司機,閣下應該是曾拜京劇變臉大師為師罷?閣下之多才多藝,實為吾等後輩所傾慕!

劉先生,也許這話不好聽,但我覺得你對本港的的士司機,實在有太多偏見。不過請你放心,每個人都有他的偏見,更有人的專欄名為「事實與偏見」,我自己也有不少偏見。閣下在專欄中,固然大可盡談個人所想,偏見也可包括在內,不過我也希望你可以Consistent一點,不要鬧出前言不對後語此等令不少人莞爾之事--是不是關下貫徹藝術家脾性,寫東西不留底之故?我在此可以介紹閣下到公共圖書館,利用館方提供的電子剪報服務,來看看之前閣下的文章,又或者閣下可以囑咐《信報》的編輯,定時將你的文章整理寄給閣下,日後定當可避免這些事件再次發生。

讀者Alex

又:不知閣下可否告之你的專欄鄰居徐小姐一件事?徐小姐在周二專欄的表現,實令人為之側目,堪稱近期一絕--也同時向所有有志成為作家的人,帶來明確不過的啟示:寫專欄,易過借火也。

13.09.2005

改版面

心血來潮,見之前本人刊登遊記的Blog,用上了Plain Vanilla的主題,顯得十分簡潔順眼(其實Nikita的Blog也一直用這個主題),於是照版煮碗,這裡也用了這個主題,不錯吧?

12.09.2005

《衛報》新版本


《衛報》最後一次以大報格式出版(左),及以「柏林式」出版的今天報紙(右)。

英國《衛報》今日全面改版,以大小介乎小報(Tabloid)及大報(Broadsheet)之間的「柏林式」出版,報頭改了之餘,全報也以彩色印刷,按他們宣稱,是英國第一份整份以全彩印刷的報紙。瀏覽《衛報》的網站,原來他們為慶祝改版而「賣大包」,將今日整份報紙的PDF檔免費讓網民下載,連要收費的電子版也免費,正!

除此之外,網民對《衛報》改版也有不同的意見,各位可以到他們編輯部的網誌看看。

延伸閱讀:
《衛報》:改版專題報道

11.09.2005

8:46am, 11 Sep 2001


UA175航班撞入世貿南塔一刻。(Reuters via Yahoo! News

轉眼間,四年了

是日英超


米杜士堡的耶古堡(紅衣)射破阿仙奴的一剎(AP via 新浪體育

今晚英超賽事,本以為曼聯近來勢盛,即使是近期狀態亦不俗的曼城,也想定必「食硬」,可是最後以一比一言和,白白沒了兩分,可惜!

最氣頂的,是車路士又執三分,穩佔榜首之餘,還拋開了次席的查爾頓三分,真是的...

不過除了曼聯之外,我另外一隊最喜歡的球隊米杜士堡,竟然在不被看好之下,在主場勇擒阿仙奴二比一,看到「槍手」們敗陣固然可喜,加上是米堡勝出,簡直是Double Delight也!

10.09.2005

這個廣告很奇怪


國泰航空的 “notiFLY” 廣告(撮自電視,可按圖放大)

這個國泰航空公司的廣告,是要推銷它提醒乘客準時到機場上機的 “notiFLY” 手機短訊服務。這個廣告推出已有一段時間,但我愈看愈覺得有古怪。

若我的理解沒錯,廣告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對男女在日本「血拚」瘋狂購物,女的走訪多間店子,買個不亦樂乎,還要高呼 “Shopping! Shopping!” ,男的則不斷扮演理智的角色,不斷大叫 “Stop! Stop!” ,還出示航空公司剛剛發出的短訊,提醒兩人要乘飛機返香港,是時候「停止」了。

整個廣告,我覺得最「un耳」的地方,是那名女子的 “Shopping” 發音,簡直難聽死了(真的是發音不正?)。以國泰航空以本港為基地的情況來看,我猜想廣告中的男女主角,應該是來自香港的,不會是日本人(否則何須提醒他們回港),那麼那名女子的英文發音,是代表香港人的英文水平?還要是「入鄉隨俗」,扮成日本人乎?若是如此,廣告豈不是成為了揶揄日本人英文發音欠佳的工具?我無意批評日本人的英語水平,但是我倒很想知道,拍這個廣告的人,對此究竟是毫不察覺,還是刻意營造這樣的效果?

總之,考起。(廣告片段連結 ,撮自電視)

小廣告時段:本人英倫遊記的第一篇已經完成,有空的話可到那裡看看。

9.09.2005

有人轉行?

看到公爵那邊,登出了保證攝氏一百八十度的高溫訓直睡床,我則在旅行時發現,本地Blogosphere也有人轉行,以自己的名字開店在倫敦賣牛扒...

純粹講笑而已!(只是路過時,看到實在有趣,於是拍下了照片)

Pages (3):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