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所見,所聽,所思,所想的東西。

17.08.2005

信報年輕化

HKEJ, 17/08/2005
今天《信報》的「體育版」

上星期六是英超開鑼日,當日下午打開《信報》,發現突然多了半版「體育版」,不但有名為「Goal Cup看台」的專欄,還有「直播突搜」及「小體會」(「體」字是簡體字)兩欄。我看到這版時,感覺是十分震撼的,因為我壓根兒沒有想到,走嚴肅路線的《信報》也會涉足體育--更正確點說,是足球--的報道。這也許是上周胡招在寫林在山談《信報》時所言,針對《信報》「不乏年輕一輩的忠實讀者」,而作出的改動吧?

當我還以為這個「體育版」只會在周六刊登時,今天打開報紙時,發現這一版又出現了--不知道它是否有特定的刊登時間,還是打游擊呢?我自己對這半版的感覺,是既歡迎但又有點突兀。歡迎的,是它相對於其他報紙的所謂體育/波經版,提供了另一種體育/足球的報道,例如今天「小體會」欄的作者,批評馬會開波盤開得太濫,我是十分認同的--當馬會連挪威、芬蘭甚至德乙、西乙的聯賽也開盤,令報章的賠率表要動用兩個全版才能足本刊登時,我只覺得無所適從(我的投注主力是英超及歐聯)、「睇到眼花」之餘,也擔心在馬會「劃飛」時,會剔賽場數投錯注!

覺得突兀的,是《信報》體育版想走比較輕鬆的路線,但是排版時卻奇怪地與國際評論的半版同處一版,看上來有點奇怪。較早前《信報》已開了半版叫「子午線」的國際軟新聞版,上周體育版首次見報時,也是與「子午線」版一起的,如果日後這版成為定制,體育與子午線一起印,我想會比較恰當。另一方面,評論/預測比賽球隊狀態的資訊,在其他量報(如東蘋太)以至互聯網已有足夠資料,我對《信報》體育版的期望,是希望像上述球市評論以至另類新聞的篇幅可以加強。

觀乎最近《信報》,自財經疊底版的《原是物語》和《國金外望》專欄,以至較近期的《子午線》及《體育》版,都有較活潑的取向,這是好事。如果能再大刀闊斧,改革整固專欄兩版的話,那就更好了。

又:今天體育版要批評的,是右下角的「英國足總驚天變」一題有欠妥當,只因沒有英國足總,只有「英格蘭足總」之故也。

12.08.2005

Newsman續篇

今天《信報》<原是物語>欄的孔少林及<琉璃火>的徐詠璇,都寫日前去世的彼德.詹寧斯。孔少林這樣寫:

詹寧斯的生平最令我難忘的,是他二十六歲已成為ABC主播。做了三年主播後,他返回記者前線,因為他覺得自己未準備好,必須回到前線再接受磨練。從1968年至78年,所有世界大新聞,包括越戰、慕尼黑奧運屠殺、貝魯特戰亂等,詹寧斯都以記者身份現場報道。1978年,詹寧斯重返主播崗位,至今年4月才因病退下來。

新聞主播不是「人肉讀稿員」,而是集記者、編輯、主持在一身的資深新聞工作者。至於香港,主播講求年輕貌美,新聞變成娛樂,變成一個難以理解的地方。我們距離李克勤、谷德昭嘻嘻哈哈報新聞的日子還遠嗎?這是香港傳媒的悲哀。

寫得真好,也一如我之前在Newsman一篇中所說的那樣。但也難明:究竟是新聞襯托主播,還是主播襯托新聞?

10.08.2005

Newsman


“Are you a businessman or are you a newsman?”
Lowell Bergman, in “The Insider” (via DVD cap)

大雄讀了上一篇有關Peter Jennings的文章,留意到《紐約時報》的報道,第一句就開宗明義指出,詹寧斯高中還沒有畢業,就已經投身新聞行業。我留意到的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報道,因為它的標題就是 “Newsman Jennings Dead at 67″ ,不像本地幾乎所有傳媒,以至詹寧斯的東家美國廣播公司,以「主播」或 “News Anchor” 稱呼之。

我覺得,其實以Newsman一詞稱呼詹寧斯,比單以主播一詞更貼切。詹寧斯不單是每晚坐在直播室報新聞,多年來走到世界各地去追新聞(上一篇文章引BBC記者辛普森的文章,就有不少他們兩人在新聞現場相遇的追述),同一時間,他在World News Tonight的名銜,是「主播及高級編輯」(Anchor and Senior Editor),以「新聞人」(Newsman)稱呼他,才能顯示他一人多職的特質及其才能,並不是本地人所以為般,「主播」就是「靚仔靚女」,其「逸事」會在八卦雜誌中刊登那種。

提起Newsman一詞,自然想起在電影《奪命煙幕》中,阿爾柏仙奴飾演的Lowell Bergman,質問《六十分鐘時事雜誌》監製Don Hewitt(已退休)「你究竟是新聞人還是商人」(上圖)那段。我想,以「新聞人」作為對Jennings的稱號,是最適合了吧。

9.08.2005

Peter Jennings, 1938-2005


左至右:詹寧斯、布羅考、丹拉瑟。時為二零零四年。(via ABC News

隨著彼德.詹寧斯周日晚因肺癌病逝後,上圖「三巨頭」主持美國晚間新聞的年代,也正式宣布結束(雖然看CBS的《六十分鐘時事雜誌》仍可看到丹拉瑟的報道)。眾多紀念或追述詹寧斯生平的文章中,我覺得寫得最好的,是BBC記者約翰.辛普森的文章: “One of the best”

其他文章:
ABC News: Peter Jennings Dies at 67
New York Times: Peter Jennings, Urbane News Anchor, Dies at 67
CBS News: Newsman Jennings Dead At 67
NBC’s Daily Nightly: Remembering Peter Jennings
BBC News Forum: NYC Out of the Ashes, 17 December 2001

八月十日追加:

美國時間八月八日晚上的ABC World News Tonight,十分好看。

又:ABC網站設有專題,紀念Peter Jennings,可按此觀看

3.08.2005

抽水之王

美國總統布殊,周一利用憲法授予他的權利,任命博爾頓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的提名,一直在參議院卡住,只因民主黨國會議員認為博爾頓屬於鷹派、屢次批評聯合國、也有連串粗暴對待下屬的紀錄。由於提名一直拿不到通過所需的六十票,所以布殊使出「橫手」,趁國會休假時繞過議員進行任命,造成既定事實,即使國會要確認任命,也是下年的事了。

博爾頓的提名具爭議性,當然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紐約時報》站在反對任命一邊,昨日(周二)該報社論,就形容他的任命對聯合國而言是宗「極壞的消息」,也批評布殊任命這個人為大使,不單對聯合國,對國際外交也顯得毫不尊重。

不過最精采的,還是第一段:

If there’s a positive side to President Bush’s appointment of John Bolton as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Nations yesterday, it’s that as long as Mr. Bolton is in New York, he will not be wreaking diplomatic havoc anywhere else. Talks with North Korea, for instance, have been looking more productive since Mr. Bolton left the State Department, and it’s hard not to think that Secretary of State Condoleezza Rice’s generally positive performance in office is due, in part, to her canniness in dispatching Mr. Bolton out of Washington.

一連氣「抽水」三次,這篇毫不客氣的社論,真是可名為「抽水之王」!只是嫌《紐約時報》出手太早,在第一段將話說得太明白,如果將這段東西放到最後,肯定效果加倍。

2.08.2005

這樣子的電視節目...

其一.好心你啦!

周日難得放假,在家與家人食晚飯。由於吾家看電視是「慣性收視」,所以電視頻道選擇--噢,應該是沒有選擇--只有無線翡翠台一個。

開飯前的電視,正在播映《勁歌金曲》,看到陳慧琳與kellyjackie唱《他約我去迪士尼》,唉,陳慧琳與kellyjackie相比,真是輸足十條街有突!難怪她在節目後也承認,對方比她唱得更好

以前我對陳慧琳沒有甚麼喜惡(也即是說,沒有怎麼聽她的歌),不過愈來愈發覺,看到她近年頻頻使出「攝位」一招,由大長今唱主題曲,到現在嚷著要唱《他約我去迪士尼》,我只會說一句:好心你啦,又唔係唱得好過人!

其二.喂,(你涉嫌)誤導觀眾喎!

看罷不堪入目的《勁歌金曲》後,接著來的是更不堪的《窈窕熟女》(唉,concept學Sex and the City,笑死我),看到劇中有個模擬「學生常識問答比賽」的節目,當主持人問參賽兩間學校的學生,第一個登陸月球的人是誰時,有學生首先搶答:岩士唐!

結果?錯!正確答案是「杭思朗」!

無論是「杭思朗」,抑或是「岩士唐」,說的都是在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登陸月球的首名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是也,杭思朗應該是當年美國新聞處的譯法,岩士唐一詞則是本地對Armstrong的音譯,但是現在走到街上,隨意找個人來問誰是登月首人,若是他們懂得答案,應該也是岩士唐居多罷?(我相信,杭思朗這個譯法已經被人淡忘)

單憑譯名不同,就去作為錯對的標準,如果我跟國內的標準譯法,答「阿姆斯特朗」的話,你當我o岩定錯先,o下?

15.07.2005

都市.頭條(二)

綜觀現時此地網誌對《頭條日報》的評價,都是貶的多,讚的少。不過正如Miss Lee所言,始終這份報紙是免費,香港人又對於免費的東西,總會「有你無你,拎左先算」,所以不愁沒有Reader,但有沒有Readership則不得而知。

昨日忽然想到,與其一窩蜂去搞免費報紙,爭奪早上派報紙的地頭(地鐵已遭《都市日報》壟斷、《頭條日報》打游擊、《AM730》奪去九鐵),為何不去嘗試開拓晚報的市場?其實對於已擁有傳統報章的傳媒而言,與其在出版收費報章的同時,又出一份免費版去自己打自己時(其實,這也與減價促銷無異),倒不如出版免費晚報,利用自己採集新聞的優勢(如突發,政治等新聞),去拓展這個「無人耕」的市場?

當然,地鐵在傍晚下班時間,原在早上派發《都市日報》的櫃架,已遭不少招聘刊物霸佔(稍後返工經過地鐵站,看看有關情況),所以若要利用地鐵人流大的優勢,恐怕不是易事,還要要回到《頭條》的做法,找人在街頭派報紙。但是--以上內容純屬猜測--出版晚報,會否對原有的收費日報市場造成幾多衝擊呢?

晚報,我想,並不是一定沒有可為,只是香港的晚報已經消失了很久,沒有相關且追得上時代的數據去做比對了。還是有請各位友好,賜教賜教吧!

延伸閱讀:《都市.頭條》(其他評論連結可見於此文章)

14.07.2005

都市.頭條

我以前曾寫過,像我這種夜貓子,早上在地鐵派發的《都市日報》從來與我無緣--雖則若臨睡前肯落街,走一個街口到地鐵站,是可以拿到報紙。

當下傳媒介最引人談論的話題,一是剛出版的《頭條日報》(及將來推出的《AM730》),二是港台。在《頭條》出版的第一天,有同事拿了一份回公司,我也順道瞄了數頁,對排版的印象是很密,是一大堆的文字,似乎與這類講求在最短時間內(也就是一程交通),扼要地讓讀者明白新聞的最核心內容的報紙,宗旨上有一點不同。當然,如果《頭條》站得住腳,多了廣告後,密麻麻的新聞情況應該會改變過來吧。

不過對我而言,這類報紙的奇怪之處,就是報紙大部分新聞,就是極其簡單地報道昨天的新聞。在這個資訊浸死人的年代(我對此深有感受,因為每天都浸死幾次),這類報紙的資訊度,與電視電台新聞似乎沒多大分別(事實上,也曾有行家同學說過,《都市》抄電台新聞程度頗高),所以我的偏見認為,《都市》《頭條》這類的報紙,旨在再次提醒讀者昨日發生了甚麼新聞,也為他們提供一個Kill Time的途經而已。

Florence說得很對,這類報紙,若是由傳統媒體搞的話,絕對不需特地請一批人去做編採工作。透過公司內的「資源增值」,由出外跑新聞的傳統報紙記者及編輯,在公司「鋤稿」時「一雞兩味」,交一個長版本及短版本,那就可以解決免費報紙的供稿問題,要請人的話,頂多是一批做排版美術的員工而已。所以這類報紙不會令行內的人手需求增加,就是這個道理。

香港讀者不愛讀長篇大論的東西,即使我同意《國金外望》專欄方卓如所說,報紙要有分析文章及深度報道,才能吸引及保留讀者(讀書時,教授們也不斷重複這點),我們愛看《信報》,也就是這樣道理--純粹知道新聞本身,可外求電台電視互聯網,何必再看遲了一天的報紙?但是現在報界的走向,看來卻是反方向而行...

我擔心嗎?是的。不只是民智繼續蒙蔽,也包含我的飯碗問題。

延伸閱讀:
香港仔公爵:免費的報紙 美麗的誤會
Miss Lee:頭條日報
Over the Rainbow:頭條日報
無塵工作室:Sing Tao’s following the footsteps of Europe and US
肥力合集: 未有《am 730》前的「紅」「綠」日報
拙劍園:這份報紙排版不太棒
觀免費報紙大戰的幾段隨想
1994現代日報の悲劇
司南地: 《都市日報》vs《頭條日報》

Pages (6): « First ... «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