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所見,所聽,所思,所想的東西。

8.11.2004

小事所感三則

還有一星期就放大假到澳洲旅行,近日也開始忙於執行李,及打點應帶的東西,所以沒有太多的時間及心思在這裡...不過思維上的「短打」也是有的。:p

一.黑社會與持續進修基金

先引述商業電台的報道:「廉政專員黃鴻超說,關注有不法份子騙取政府進修及培訓基金事件,懷疑可能與黑社會有關。他表示,短期內會與當局研究,改善審批及監管有關基金的運作,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不說是否真的有黑社會騙取政府的進修基金,但是我今日看電視看到黃鴻超就這番話時,腦內不禁想起以下的歪論:既然在香港回歸前,有中國高官放言說「黑社會也有愛國份子」,現在有黑社會拿了政府的進修基金,豈非是「黑社會也有高級知識分子」?既然近年咱們高調提及「愛國」,想必是愛國重於一切,以此論之,既然有愛國這最高標準,想必高級知識黑社會分子,也可在這特區立足了吧?

二.大選新聞與二手評論

讀《蘋果日報》中陶傑的「星期天休息」專欄,見他狠批華文傳媒報道剛過去的美國大選。茲引數段:

…華文傳媒的「知識分子」縱論美國選情,不幸還停留在追逐《紐約時報》反布殊社論和《金融時報》挺克里的立場的星星唾沫的條件反射之中,在歐美自由派左傾分子的口水花和民主黨重鎮加州的陽光折射中,他們「縱深分析」、「獨立思考」的結果,多半是布殊氣數已盡,克里必然大勝。

…上月一項調查:香港的中學生一星期只閱讀兩次本地的中文報紙。其實,中文傳媒一星期讀兩次已嫌太多了——以報道美國大選為例,即使希望克里勝出,要得到第一手的資訊和評論,不如直接讀《紐約時報》,因為華文傳媒的各類「分析」通通是二手貨;如果討厭布殊,想讀到痛快的反布殊言論,也不如直接看CNN,因為引證華文傳媒的眾多「學者」和評論員對中國十六大四中全會的各種高見,他們大罵布殊,不過是唐人街式的圍觀和維園阿伯般的發洩,其實沒有資格。這就是香港的下一代,無論如何要學好英文這門國際語言的一大理由。

老實說,我愈讀愈不是味兒,愈讀愈「火滾」。甚麼「中文傳媒一星期讀兩次已嫌太多?」可能因為我是幹外電這一行,對陶傑一句話就抹殺了華文傳媒報道大選的努力,實在覺得他這番話太不負責任。是的,我們可能沒《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般知識淵博、分析力強,但是以最高標準目視一切,其他稍有不及的說一筆勾銷,實在太說不過去。再者,不及外國傳媒的,就一概列為「維園阿伯」類的人,恐怕對這些人,也是一種侮辱罷--可能,近日我也因為發表了一些不成熟的觀點,而別人又對此作出回應,我和各位留了言的網友,都也是「維園阿伯」?

其實我也想「耍賴」地向陶傑說:「你一邊說中文傳媒不值一讀,咁你又在中文媒體寫作?不如去英文報紙寫吖,笨!」

我的偏見:總覺得陶傑和林奕華是同一類人,就是那些甚麼也看不順眼,然後大肆批評,但是又提不出甚麼建議的人--因為他們覺得,被批評的人根本「沒救」,不值得給他們建議--然後他們樂得繼續批評。

三.澳洲天氣

現時收拾行李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不知道現在澳洲是甚麼天氣。查了英國廣播公司的網站,他們說阿德萊德的天氣,與現在香港的天氣大致一樣,就是日間是二十多度,晚間十多二十度那種。不過回到公司問一名在澳洲讀書多年的同事,她竟表示現在的天氣還可說是介乎清涼與稍冷的一種,並勸我多帶一件風褸--雖然她讀書的地方是墨爾本而非阿德萊德。總之,就是摸不著頭腦。或許Stannum兄可以提供一些意見?在此先行謝過!

1.11.2004

南丫島


南丫島的蘆鬚城學校

今日(周日)是本人十一月的「十二天長征」之前的最後一天休假,於是與家人吃過午飯後,到中環坐船到榕樹灣,看看久未探訪的南丫島,在這一年間變成怎麼模樣。在榕樹灣甫一下船,發現人多了不少,樓房也多了不少,記得十多年前,只要穿過了大街的一堆食肆後,然後向左拐,很快就會離開榕樹灣的市區範圍,進入田野處處,樓房稀疏的郊外地區,不過這次發現,昔日的一大批「爛地」,現在已變成了一座座三層高的房子,路過地產公司時看看,一座三層高的房子竟要賣三百萬港元。看來榕樹灣的發展,真的是快得難以想像呢--當然,外國人也多了不少!

由榕樹灣走到洪聖爺灣,再走上小山前往索罟灣,沿途遊客不少--無論前往索罟灣,或是由索罟灣走來的。不過幸而索罟灣一帶模樣倒沒有變,蘆鑒城學校還在(但不知有沒有人上課),學校附近的小村莊所播的粵曲,也仍然是十分大聲(不是騙你,在很遠的地方就已聽見),神風洞附近的數間屋子,也仍然飼養了多頭雞--還有不少小雞,很得意呢!不過抵達索罟灣時,發現若不立刻上船(四時半)的話,就要在索罟灣待上一小時之久,於是匆匆上船,也沒有時間細味索罟灣的味道,包括那些小吃檔子...至於海鮮,就留待下次罷!

16.10.2004

忽然想起


U-Dub Campus (10 April 2004)

過著「不見天日」生涯(夜班的代名詞)的本人,忽然想起這幅相--在燦爛的陽光下,躺在青蔥的草地上,悠閒過一個下午的日子。也想起了在西雅圖匆匆數天,但絕對美好的回憶。還想起了晚上於Covington的友人家外,抬頭望天只見滿天星星的感動。這一切,都難得在香港一見......

收買佬兄,你曾在U-Dub讀書,對嗎?

11.10.2004

回應眾人的留言

現在是凌晨三時,但仍是在公司悶得發慌(這是周日的恆常狀況),所以在回家之前,在此一併回應眾人連日回應本人不同文章的留言。

先是一方兄及公爵兄,就我昨日(周六)買的CASIO數碼相機的提問。用了一天,在街上閒逛及在公司上班時,隨意拍下了數張照片,發現開機以至按下快門的反應也很快,應該一般場合絕無問題。只是對於要外型夠「潮」的人而言,QV-R61的外型是頗「薯」的,但不介意的話,以二千七百多元的價錢,這部相機可說是本年其中一部Bargain buy之一(敝公司攝影組的阿頭也這樣認為)。至於友成/萬成的職員態度問題,托賴,本人遇到的Sales的態度一流(至少本人一口氣試了數部數碼相機也沒怨言),所以購物的經驗尚算愉快,唯一要抱怨的,就是店鋪內實在太多人,很吵很擠迫--可能是自由行人士不少之故也?(又,一方兄,我也瀏覽了你的blog及網站,非常喜歡,也順道在本人的blog內加了你的連結。)

Stannum兄,本人再查國泰的網站,相信本人周日從本港出發而周二回港,兩天也沒有直航班機來回阿德萊德及本港,幸好連接雪梨至阿德萊德的客機班次也算頻密,只需在來回兩程中,在雪梨機場稍休個多兩小時,就可轉機繼續行程,相信不會太辛苦--只要行李運送沒有出岔子便成。本人曾在三藩市坐飛機至西雅圖,竟然航空公司將本人的行李,安排運上比我所乘的班次遲兩班的航機上,當晚沒有行李,以至沒有換洗衣物的狼狽之情,至今仍歷歷在目!

收買佬兄,我自已的記憶,也好像是捷古華拉曾出任古巴央行行長的,不過在網上草草搜索,也找不到有關他任央行行長的紀錄,不知這究竟是一個純粹搞笑的傳說,還是真有其事,而我們不知道?待考!

至於加州的Carl,多謝你有關布殊克里的留言,只是近日本人太忙(開始預備美國大選的資料),一時資料太多,資訊超載,以致沒有時間回應,請諒!

唔...差不多下班了,回家再添新篇吧!

9.10.2004

十一月.去澳洲!

剛在亞洲萬里通的網站,換取了一套來回澳洲雪梨的飛機票,也標誌著本人下月到澳洲之旅,正式踏出第一步。這次到澳洲,是要到阿德萊德市,看看南澳歌劇團華格納《指環》製作,但是本人的出發(十一月十四日)及返港(十一月二十三日)日期,都碰巧沒有國泰航空的直航班機,唯有前往雪梨,再在當地轉機到阿德萊德了--為何近年到外地旅遊,非要坐四程飛機不可?

總之,很希望十一月快點來臨!終於可以在現場,欣賞華格納的歌劇!

Pages (7): « First ... «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