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所見,所聽,所思,所想的東西。

4.04.2006

音樂分享

對於聽音樂,我認為從來沒有客觀這回事,因為對音樂的感受,由不得他人來指指點點,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正如我愛古典音樂,當中尤以歌劇及協奏曲為最,但對於獨奏或室樂「敬而遠之」般。不過曾經極力向對古典音樂有興趣的人「推銷」歌劇,但是得到的回應是「頂唔順」,可見音樂這回事,不能強加一己之喜好在別人身上,完全以個人的感受為主。

說起來也奇怪,一隊管弦樂團中,我最喜歡的兩種樂器,一種是大提琴,另一種是定音鼓(奇怪在於此)。前者,可激昂有力,亦可溫柔婉約;後者,常有石破天驚之效果,別看小它只會「咚咚」聲,但在我而言,它可以有一種很epic的效果,如馬勒第三交響曲最後樂章的尾部。在音樂史中,為大提琴所寫的曲目不計其數,若以我本人的喜好來說,我最喜歡的大提琴音樂,應當是德伏扎克(Antonín Dvořák)在一八九四至九五年間寫成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這首大提琴協奏曲,對我而言,總是帶著淡淡鄉愁。打從第一樂章(快版)開首由樂隊奏出的主題,到獨奏大提琴加入後,所重覆奏出的主題及其變奏,及其後第二及第三樂章,總是在隱隱約約的音樂中,蘊含著一股被抑制的感情,這個感覺,在以迴旋曲寫成的第三樂章中更加明顯,尤其是長約六分鐘的首個主題,轉入第二主題時,大提琴先奏出極為動人、甜美的旋律,然後由獨奏小提琴與大提琴答和,每次聽到這一段,那種感人肺腑的力量,實非文字能夠形容。整首樂曲的終結,以輝煌的合奏結束,在我看來,就像是整首音樂中那種哀愁的情縮,在一息間爆發出來般。

我特地剪出了協奏曲中第三樂章(適中的快版)中,那段我很喜歡的第二主題:

這個版本,是上圖右由大提琴家羅斯卓波維契(Mstislav Rostropovich)與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在一九六八年灌錄的DG版本(後來以俗稱「大禾花」的系列重版)。這張唱片,是十年前買的,當時羅斯卓波維契來港演奏,又碰巧當時剛考完會考,買了票聽之餘也有餘錢買幾張他的唱片,所以買了這張唱片,其實當時另外所買的一套唱片,EMI發行的三碟裝 “Rostropovich Edition” 也有他演奏這首音樂,不過指揮是去年逝世的朱里尼(Carlo Maria Giulini),樂團也換成英國的倫敦愛樂樂團,但我喜歡DG版本多一點。

後來雖買了杜佩(Jacqueline du Pré)的版本,但是我總嫌她太「熱情奔放」,聽上去不太對調。不過最大的麻煩,是因為我太喜愛這首樂曲,聽現場時期望總不免會太大,很多時都會失望而回。記得有一次是剛重組的中國愛樂樂團(還是叫管弦樂團?)來港表演,獨奏者是王健,不過樂團的演奏亂成一團外,可能是當晚王健的狀應不佳,錯音走調多得離諳(其實那晚下半場樂團演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表演更糟,連我那位導我入「樂」、極為溫文爾雅的同學也忍不住「媽聲連連」)。另一次是五年前阿殊堅納西(Vladimir Ashkenazy)帶領捷克愛樂樂團來港,在荃灣大會堂的演出有這首協奏曲,獨奏者是樂團的大提琴首席,我那晚「山長水遠」到荃灣賞樂(期間過程也頗「驚險」,日後有時間可再談),總算沒有失望而回,因為實在奏得太好--至少我是這樣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