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遊澳門舊基督教墳場

周六寫澳門的舊基督教墳場,當時我最大的疑問是,既然有「舊」墳場,那又有沒有「新」墳場呢?當時唯一的線索,已經寫在文末。不過一日之後,竟又給我找到新發現。

乞教於「Google神」,用上Macau及New Protestant Cemetery來作搜索字詞,給我發現一個英文的香港典故網站Gwulo: Old Hong Kong(Gwulo即「古老」之意,並非「鬼佬」),當中一篇文章講及澳門的基督教墳場,文章作者引述了一名叫Shyama Peebles的女士,為「舊」「新」兩個墳場所拍的照片紀錄,雖然只是照片及紀錄墓碑主人的基本資料,並不如前文提及的賴廉士夫婦著作著鉅細無遺.但由於是近年所拍,所以很有參考價值。

閱讀Shyama Peebles製作的「新基督教墳場」的墓碑紀錄,我愈發認為我在上文的推斷--即新基督教墳場位於現時的望廈墳場內--是正確的。因為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新基督教墳場(如有的話)是肯定位於澳門半島,而非路環或(乙水)仔的,這樣可以在範圍縮小至新、舊西洋墳場內;其次看過圖中的相,沒有發現像舊西洋墳場(聖味基墳場)周遭的高樓,反倒是附近有不少排列比較整齊的(疑似)中式墓碑,現場環境亦沒有舊西洋墳場的「逼」。

另一個線索,是在文件中可以見到,這些墓碑的年份是橫跨三個世紀的,好像頁三十三的一名荷蘭人,是在一七九四年入土;而頁三十六的一名姓氏譯音姓「曾」的女士Mary Kong Tsang--相信她是夏威夷華僑--剛遲至一九七九年下葬,倒符合An East India Company Cemetery中所指出,新基督教墳場部分墓碑,年份比舊羞督教墳場還要早三十年,以及此書寫成之時,新墳場仍在使用中的描述(Lindsay and May Ride,頁六十四)。

之後我又發現另一個線索,是澳門《正報》去年七月的一篇報道

新西洋墳場的由來在中日戰爭時期,澳門因受葡國管治,成為非戰爭地區,為逃避戰火;大量內地難民湧入澳門,在人口激增加上衛生環境惡劣影響,澳門的死亡人數急升,且日軍封鎖關閘,亡者遺體未能運返內地下葬,導致聖味基墳場『爆棚』,澳葡政府遂在當年還是一片荒蕪地的望廈,闢建第二座公共墳場──『新西洋墳場』(又名望廈墳場),雖然亦名西洋墳場,墳場內亦建有教堂,但下葬的亡者則以非教徒的華人佔大多數。新、舊西洋墳場是澳門半島最大的兩座公共墳場,新西洋墳場是聖味基墳場的延續,該墳場有多個入口,方便市民入內拜祭先人,其中一個入口是在黑沙環馬交石斜路,人們都忽略了此入口處一大幅墓地,誤以為是屬於新西洋墳場的一部分,其實該處是屬於被稱為『新基督教墳場』的墓地,只是兩個墳場相連而被人誤解。新基督教墳場是白鴒巢公園側的基督教墳場的延續,老一輩的居民稱之為『紅毛墳場』,意指是下葬外國人亡者地方,此座墳場的建設期與聖味基墳場相若。從新、舊西洋墳場與新、舊基督教徒墳場的闢建,便是澳門城市發展的最佳見證,亦反映了澳門人口結構的進程,宗教信仰的發展和社會民生的演變。(粗體為本人所加)

查閱Google地圖,黑沙環馬交石斜路連接亞馬喇馬路,其入口應該可以當成墳場的後門罷,因為在澳門時不時經過觀音堂,發現不少人都是經美副將大馬路那邊進入墳場的:


檢視較大的地圖

怎樣也好,這是迄今為止,我能找到的關於澳門新基督教墳場.就是望廈墳場的一部分的最明顯證據。舊基督教墳場受惠於其歷史及世遺效應,有不少資料記述;聖味基墳場亦因其歷史及建築、佈局,亦吸引不少遊客參觀;反而是歷史不足百年的望廈墳場,資料就較少了。如果有讀者有相關的資料及文獻分享,不妨在此留個言交流一下。

Comments

comments

0 Responses to “續:遊澳門舊基督教墳場”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