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梁實秋在《雅舍小品》合訂本的後記中曾經寫過,替他出版《雅》的書局,多年來未曾為書登過廣告,連梁實秋本人也覺得奇怪,詢之於書局職員,答曰:「好書不需要廣告。」
多麼豪氣的一句話。不過放諸今天出版業,此話也許會被視為離經叛道的說話罷?
今日(周日)經過灣仔的天地書店,免不了進內逛逛看看。期間有個不知道算不算科學的一個觀察:就是香港出版的新書,雖然也有打廣告的,好像是在地鐵的廣告版,又或是在書店內貼海報,等等,但是也僅此而已,書本封面封底又或時書腰,很少會有塞上一大堆甚麼名人、專家推薦的語句,打開書本一看,即使是有推薦序,也只是一篇起兩篇止。當然這個觀察,是只限於我有興趣的書目、題材,不能代表全部。
我有這樣的感覺,源於上月去台北短遊時,在書店打書釘時,都總發現很多書籍,都有前述的情況。就拿星巴克老闆舒爾茨(Howard Schultz)講述他回朝重掌公司業務的著作《勇往直前》(Onward)中譯本來說吧,打開書首,要揭五篇「推薦序」才可以入正題,而另一本書《法官如何思考》,除了書本印了誰誰誰人推薦以外,作推薦序的還有法官(在我看來有點不可思議)。就連我買下的《極權的誘惑》,雖然沒有甚麼名人作序,但是也不能免俗,在書底也有好幾多個專家「深情推薦」(上圖)。
或者在台灣,這類靠名人推介的做法,是促進書籍銷量的一種極其普遍的手法吧?當然,書籍種類繁多,要在茫茫書海中殺出重圍,獲得消費者的注意,靠名人的公信力為其背書,對購買者而言仍是有點參考作用的。不過我更在意的,是書籍充斥名人推薦的「題名」,又或是太多的推介文章,倒是有點喧賓奪主了。想起梁文道寫過一篇叫〈腰帶漸寬終不悔〉的文章,當中他寫道:
問題是你再會寫再有公信力,大家老見你為人賜序列陣書腰,人家也會對你生起疑心吧?嫁衣做得多,自己就嫁不出去了,這是千古至理;讀書名人出場太頻,他的信用就得變泡沫。於是出版社以量取勝,十個名人不夠看,我給你來足二十個三十個,似乎泡沫一多就表示底下的暗湧格外厲害。結果書腰越做越大,更顧不上什麼設計,終於成了好些愛書人的心腹大患。
台灣出版的書籍,我的確是很喜愛的:我喜歡它的直排,也喜歡內容沒有不必要(多數是為了政治原因)的刪節,但是正如梁文道所言,推薦太多,反而令書雜亂無章。雖然這樣說是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放目書見,在書店「熱門書」、「最新推出」之類的書架上所放的書,十有八九是推薦充斥書腰、書首還有封面封底時,就不禁起疑,這麼多的名人、專家作序,有多少真正是看了全書呢?
太多的行銷,反而顯得對內文的信心不夠。我承認我老派,但我的確是這樣想的。不知道梁實秋活到今天,又有作何想?
其二
溫家寶訪英國,參觀MG車廠,看通訊社即時發送的影像,可見溫家寶座駕未抵車廠之前,一眾公司高層--中國人與外國人--齊齊列隊大門外。這不是甚麼稀奇時,最令人驚訝的,是這群年齡加起來,足有好幾百歲的人們,手上所持的,竟然是中英兩國國旗--立時想起領隊人外訪,都總有人安排一群兒童揮舞小旗幟,機械式地叫「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口號。
差遣兒童做這些八股,已經夠噁心的了,安排成年人做,就更加是恐怖。Holy Molly!
不過更有趣的,是看到有電視台報道溫家寶,到訪莎士比亞故居時,竟然說他「到伯明翰,參觀莎士比亞故居」。頓時納罕:莎翁故鄉,何時由「斯特拉福」(Stratford)搬了去老遠的伯明翰(Birmingham)?莎翁泉下有知,也一定「O嘴」吧?
但只說是斯特拉福,也不全對,因為全名是「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啊!這個地方我曾經造訪,當年好奇問人,為何流經當地的埃文河,只單叫Avon,得回的答案是Avon已有「河流」的意思,因此不須重覆叫「River River」也。
一、早前看小說「千禧三部曲」的台灣譯本,那些「深情推薦」多得吃不消。物極必反,太多的推薦,是適得其反吧?你說,有幾多位真的把書看完,不禁想起一本法國書:《不用讀完一本書》!(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8199)
二、聽到溫總訪「在Birmingham的莎士比亞故居」,只道自己孤陋寡聞,以為莎翁故居有數處,就像中國也不只一個「魯迅故居」吧。
十年八載前,我也抱著朝聖心態到過Stratford-upon-Avon,那是個寧謐的好地方,尤其是Avon河畔,那個陽光灑滿一地的下午,現在想起依然非常懷念。
愚見認為「書腰帶」有助讀者入門,不過若是對題材有一定認識的話,恐怕會產生反效果,睇得多分得出推薦係堅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