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論魯賓斯坦

早前友人介紹一本叫《村上春樹心底的中國》的書,說當中有關村上春樹著作的中文翻譯,我會有興趣。這本書到現在還沒有買,還是未有緣讀到,不過經對方一提,想起在書展所買的《給我搖擺,其餘免談》還沒有看--八月經過奧運的密集式看電視後,其餘日子都是在看美國電視劇,連帶讀書的時間也少了,還是自己的過失--於是近日每晚在睡覺前,攤在床上看這本以音樂為題材的書。

昨晚讀的一章,是《塞爾金及魯賓斯坦:南轅北轍的鋼琴家》。魯道夫.塞爾金(Rudolf Serkin)及阿圖爾.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都是名氣響噹噹的鋼琴家,見村上寫二人對於演譯以至成長及生活方式的對比,讀時的感覺是趣味盎然的。手上有一隻的影碟,是魯賓斯坦八十多歲時,與安迪.柏雲指揮倫敦交響樂團,演出葛利格、蕭邦及聖桑鋼琴協奏曲的錄影,即使對音樂一竅不通如我者,見到如此大年紀的人彈來看來絲毫不費功夫,心裡只有讚嘆的份兒。

相反,以前看過塞爾金演出的錄像,見他彈奏舒伯特的樂曲,神情煞是辛苦,也可能真的如村上在文中所言,塞爾金每次上台都不是開心的。不過要我從籠統的印象出發的話,要在塞爾金與魯賓斯坦兩者擇一,直覺上還是喜歡後者多一點。

自己喜歡讀傳記,音樂家的傳記更是首選。不過自己的印象是,音樂家的自傳(口述也好,筆錄也好),總比別人寫的傳記精采得多,經常提及的蘇堤爵士自傳固然如此,大學時讀過的大提琴家Pablo Casals的自傳亦如是,即使職業音樂家,年初讀音樂監製克爾蕭的The Ring Resounding,也有這樣的痛快感覺。至於魯賓斯坦的自傳(分兩本,上集叫My Young Years,下集叫My Many Years),也是極為有趣,值得一讀的傳記。

手頭上的《我的青年時代》(右,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二零零五年),全書譯出來六百多頁,但只是講述了他頭三十年的生活,簡直就是一本少年闖蕩歐洲的記錄。正如村上所言,當中的精采程度,會還人「納悶真的還是假的」,也一如魯賓斯坦在前言所說,他從來沒有留下日記,但是「漫長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因為他「超常的記憶力」而記著,對於令早幾前做了甚麼也極可能記不起的我們,寫此書時已年屆八十六的魯賓斯坦下,說的這番話或者會令人懷疑。但是...理得它!人生閱歷好看,令人大叫痛快就是了。

魯賓斯坦在書中所展現的,可以說是一個「無國界」的社會,只是憑著自己的本事,即使偶有潦倒的時刻,但永遠都有貴人扶持(他在一戰初期流落巴黎的生活就是明證),也以憑自己的本領,就可以出入文藝界廣結朋友--總之,就是那時的人都相當單純及美好,這種待人接物的古風,現在可能是絕無僅有了,但這是教人懷念的。

可惜的是,譯這本書的三人,似乎沒有譯《我的漫長歲月》的打算,未能還這本已絕版多時的書重見天日(我指的是中文版)。猶記得他在下集中,說他移民美國的生活,名成利就之後周遊列國,還有他出任蕭邦鋼琴大賽的評決的事(印像中中他對傅聰的評價不太高,他自己本人印象也不深),看來要找天回中文,借來台灣在好幾十年前所出的舊中文版了。(記得那時是邊上數百人的通識課時,自己躲在一角看的,嘿嘿)

4 Responses to “村上論魯賓斯坦”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7.0 on Windows Windows XP

    《給我搖擺》哩,我買了兩個月,都現在還放在書櫃沒有翻過來看……因為村上說爵士的題目,對我這種入門人來說,好像太深奧了。

    買回來的時候,其實想買給冰男看,因為想他會看得懂,而他自已一定不會買,可是他至今仍未肯碰,又嘮叨我「你又買書回家」之類……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3.0.1 on Windows Windows XP

    我也是買了回來未看。其實未看的還有好幾本呢。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4 on Windows Windows Vista

    《給我搖擺》還「未敢買」,皆因欠下的書債甚鉅,讀多兩本家中的才買,方沒那麼內疚!

    魯賓斯坦的自傳,看了你這篇文章才曉得,謝謝介紹好書。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3.0.1 on Mac OS X Mac OS X 10

    Diana:我已經買了《村上春樹心底的中國》,也按你建議,先讀了比較譯本的那章,遲點會寫一篇。至於書買了沒讀,看來這是不少人都會遇到的煩惱...

    公園仔:書只有好幾本買了未讀,已經相對小兒科矣,我想有家中有一兩成書是買了沒看,或是只看了少少就束之高閣...

    講古佬:不用謝啦,不過魯賓斯坦的自傳確是十分有趣的書,不懂音樂也讀得非常高興。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