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絮語

其一

星期六經過書店,見到北京奧運開幕式已經出了DVD(右圖),雖然在八月八日那晚,已用了數碼廣播機頂盒錄了一次,不過還是出於好奇買了下來,看看這個由央視出的版本,會與當晚所看的有甚麼不同。

包裝上說,這盒影碟是雙語版的,首先看看中文版,大概應該是當晚央視旁述的版本吧,再轉到英語版看,倒沒有聽到太多旁述,相比起當晚在高清三色台所看的版本,真的是耳根清靜多了,要領略當時鳥巢內的氣氛,是一個好選擇。另一件值得一提的,是兩隻影碟全無廣告,不像在當晚看直播時,運動員進場時電視台不斷「硬cut」那般。

不過最有趣的,還是片中的鏡頭角度。例如在唱國歌時,鏡頭全是一眾領導人們,也不像在當晚看電視時,要到中國隊進場時,才看到江前主席的縱影--這樣的安排也確是十分正確的。另一樣頗有趣的事,是當晚與姚明一起進場的男孩,所持的國旗是倒轉了的,不過在影碟中,但凡拍攝他們兩人的鏡頭,很快就已轉到其他鏡頭了,是不是後期發現出了岔子,所以用上其他的鏡頭所拍的影像代替?--還是要再看看那晚錄下的片段了。

最後還得說一句,看過高清及Bluray影碟的影像後,會真的有「過盡千帆皆不是」的感覺,當我看這張影碟時,心理想的是:請快點出一張Bluray版京奧開幕式的影碟!

其二

詞語在不同的語境都有不同的意思。星期六中午的深圳電視台新聞,其中一個報道是有關奧運期間,「加油」這兩個字應如何譯。這個問題,較早前《紐約時報》的網站曾有報道,正如深視及《紐時》指出那般,「加油」當然可譯為 “Let’s Go!” 或 “Go! Go!” ,但是在汶川地震後一星期,全國默哀那天民眾大叫「加油」時,這樣譯就不太合適了。

當然,我們可以用比較「洋涇濱式」的做法,直譯為 “Add Oil” ,但還是帶不出原字的意思,但看著電視時,見到在沙排比賽場地的巴西擁躉,大叫 “Brazil Jiayou!” 時,心想:就不妨不譯這個字了,還它是極具中國特色的形式,登錄在我們的英語詞匯幢吧,反正經歷了這些事件後,「加油」已成為常用字了。

其三

奧運今晚完結。真心一句,已經有點「失落」:過去兩個星期,看運動員比併,即使不是在現場看,也不自覺的為他們緊張,著急的是他們能否比對手表現得更好,看到成功登頂的人,會為他們喝采,看到僅敗的人,也會為他們嘆息,說句「哎,真可惜」。

《東南西北》的宋先生,談到開幕式的爭議時,建議各位「放輕鬆點」,看奧運比賽以至奧運會本身又何嘗不是?正如之前所提那般,這兩個星期除了看了大量的比賽,讀報時也看到同樣為數不少的批評,當中有些令人瞠目結舌,不過令人納悶的是,在這些爭議中,不少人提出自己的批評、論點時,似乎只將自己的視角視為唯一的標準,而且不容反對的餘地,又甚是一竹篙打倒一船人的情況。總有點logically inconsistent的味道。

都是那句:大概是自己「太傻,太天真」了,始終覺得不少對於奧運的批評,是出於對當局不滿,但是「連累」奧運本身以至他所提倡的精神,也近乎遭全盤否定了(甚或有人用「出身論」去批評奧運,真是洋洋大觀!),但是這好像是不必要罷。

其四

說個故事。讀大學的時候,因緣際會,與當時還在商台開咪的黃毓民有些合作機會,有一次一眾參與計畫的人與他吃飯,適逢當日是投票日,席間有人問他會否去投票,當時他是斬釘截鐵的回答「不!」

九月的立法會選舉,五個地區直選中,眾人都說最具看頭者,是黃毓民參選的九龍西區。上周電視台的直選論壇,黃毓民斥責對手的片段,事後在網絡廣泛討論及傳播,對比他在民調中的支持度表現,就真的有點背馳了。不過看著這名以往曾力斥小圈子選舉的人,現在如此熱衷其中,只有一句:政治畢竟是現實的。

有人認為如果黃毓民當選的話,是香港人的悲哀;方老師就說,即使討厭愛國愛港黨,都不會參加「面書」中的打倒愛國愛港黨的小組。確然,對於愛國愛港黨的言行,確是令人「眼火爆」的,但是當看到有人說,他們的人上門派傳單就是「無恥」,甚或因人廢言時,那豈不是與早前過世的華前主席一樣,犯了「凡是主義」的錯誤?我們看黃毓民鬧人看得過癮,也可能出於此。

Comments

comments

4 Responses to “周日絮語”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16 on Windows Windows XP

    若是要議你論及的: 「只將自己的視角視為唯一的標準, 而且不容反對的餘地」, 你不妨端詳京奧設置的那三個空無一人抗議的所謂「抗議區」吧, 或是審視你自己的口頭禪: 這個「不好說」﹑那個「不好說」, 然後醒察「只將自己的視角視為唯一的標準, 而且不容反對的餘地」那股邪惡勢力。

    僅憑中國政府自己發出的證件, 就意圖開脫何可欣事件裡的涉嫌欺詐, 與僅憑中國政府自己提供的一不知名喇嘛的一面之辭, 就意圖證明達賴政府煽動西藏打砸搶燒事件, 有甚麼分別? 共同點則是在於, 以上都是立基於中國政府的「誠信」, 一個一度宣稱六四事件沒有開過一槍死過一人的政府的「誠信」。

    我看各國許多有些級數的評論員, 對此立論的臺詞不外是: 中國是個缺乏自信卻又講究面子的國家, 過往歷史說明, 每當中國在面子上受到傷害時, 就會更難于相處﹑更與世界脫節。試問這又是哪門子的邏輯? 但我深信這個邏輯很大程度上主導了各國就中國與奧運相關的爭議之處理方式。許多缺乏自信的中國貧民, 驟然暴富之後有了面子, 都成了跋扈的暴發戶; 缺乏自信的中國政府, 驟然暴強之後有了面子, 會成了甚麼呢?

    至於你說的: 「不少對於奧運的批評, 是出於對當局不滿, 但是『連累』奧運本身以至他所提倡的精神, 也近乎遭全盤否定了」, 我認為換個說法才是正確: 「中國政府騎劫了奧運, 連帶的, 奧運本身以至它所提倡的精神, 也近乎遭全盤否定了。」

  • The suffocated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3.0.1 on Windows Windows XP

    咦,我還以為「加油」是從香港銷往內地的。

    假設「加油」真的是源自香港的俚語,那麼音譯作 “Jiayou” 便不妥當。

    “Add oil” 固然古怪,但是 “Let’s go” 或者 “Go! Go!” 又沒有那種叫人振作的意味。

    「加油」指的本不是火上加油的加油,而是為引擎加油,所以英文大可以圍繞 “pump” 一詞繙譯。英語有 “pumps up” 這個 phrasal verb,雖然其本義是指泵空氣進氣球之類而非加油進引擎(所以是 pumps up 而非 pumps in),但由於它指的正是令人振作的意思,所以不妨拿來用。不過語法上可能要倒裝,「中國加油」也許要變成 “pumps up China”。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3.0.1 on Windows Windows 2000

    據我所知,有些屋苑是禁止候選人上門派傳單的,如果有候選人扮住客混入屋苑,而其他候選人「竟然」守規舉,那上門派傳單的人及其行為就是可恥了。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16 on Windows Windows XP

    開幕翌日已買了一張央視版的DVD看,鏡頭當然與網上歐洲電視台拍的角度有點不同,正如你說,出現很多領導的鏡頭。央視嘛,當然預期會看到這些。

    奧運終於完了。我沒有失落,我反而鬆了一口氣。起碼不用看見到處都在談奧運。讚也好,彈也好,看得多也覺得吃不消了。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