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當奴新官上任,挾民意以自重,也在周一於立法會高舉民意牌,指港人還是「向錢看」,民主、二十三條?理得它!
近一年多的民調資料清楚顯示有一種趨勢,2004年4月之後,市民最重視穩定,其次是繁榮,再其次是自由,最後便是民主。而四者之中,最重視穩定和繁榮的市民加起來超過6成...
4月下旬的另一次調查發現, 在25個政策議題之中...較具爭議性的是「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排第18位)和「實現雙普選」(排第13位)。
明顯地,市民最重視的是民生及經濟的問題。那些調查都是委任香港的專上學院來處理,是獨立的調查,而且他們使用的標準是需要大約一千二百名回應者,有證實答案才作出的。
(取自「行政長官立法會答問大會談話全文(一)」,連結)
正如《信報》的標題說:「曾蔭權借民意調查壓立法會」,鍾庭耀說得更好,一切有關這個所謂民調的技術資料,完全欠奉!本地傳媒玩弄民調,劣質民調之多已夠難頂,但是至少也會公布十分粗糙且有時站不住腳的數據,如進行日期、問題、訪問人數等--噢,若公布誤差等數據,更是難能可貴!但是佘當奴呢?甚麼也沒有!我不禁懷疑他所引用的民調,是有結果在先,然後為這個欲得到的結果Tailor Made啊!
不妨當文抄公,抄下《好的,首相》(Yes, Prime Minister)中一段有關民調的段落:
漢弗萊向我示範民意測驗的方法:「伍利先生,你對於年青人犯罪率上升是否感到憂心呢?」
「是的,」我說。
「你是否認為公立學校紀律鬆懈,學生缺乏嚴格訓練呢?」
「是的。」
「你是否認為青少年會喜歡過比較有目的、有組織的生活呢?」
「是的。」
「你是否相信他們願意接受挑戰呢?」
「是的。」
「你是否願意贊成恢復義務兵役制呢?」
「是的。」
嘿,我當然說是了,要是說別的,就前後矛盾了。然後,這項民意測驗就只是公布最後一條問題的統計結果。
當然了,有聲譽的調查機構是不會這麼做的,可是有聲譽的機構並不多。阿普爾比爵士建議我們來一次新的調查,以國防部的名義進行。後來我們真的進行了,題目是漢弗萊即席設計的。
「伍利先生,你是否對戰爭的危險感到不安呢?」
「是的。」
「你是否對軍備競賽感到不滿呢?」
「是的。」
「你是否認為,發槍給年輕人,教他們殺人的技能會有危險呢?」
「是的。」
「你是否認為,漠視人們的意願,強迫他們拿槍是錯誤的呢?」
「是的。」
「你是否會反對恢復義務服兵役呢?」
「是的。」
我想都沒想,「是的」就衝口而出了。現在你們明白了吧?
阿普爾比爵士得意死了:「本納德,你看,你就是典型的平衡樣本了。」
(頁一百二十,Jonathan Lynn, Antony Jay編,張南峰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周兄,早年讀此書,我特別將你引這一段影印收藏。
Coincidentally, the city of Los Angeles will have a new mayor on July 1st. Here is an article from Los Angeles Times about Antonio Villaraigosa.
alex兄也喜歡yes, prime minister 嗎?(還是讀翻譯時不得不讀?)它和yes, minister都是我其中至愛的電視劇系列哩。
對不起,剛才中斷了。我和電腦的關係不大好,近來也沒有更新自已的blog。但不吐不快,只有借你這兒說幾句。
平日採訪時不時接觸「民調」、「問卷調查」之類的東西。當中有多少是公正持平,反映現實,大家心照吧。
可惜回到公司,再無稽、再「阿媽係女人」的調查,就算我怎樣說,都會因為「我們不寫的話,其他人也會寫,而且可能煲到好大甚至放頭版」,於是就中了受訪者的圈套,引述那些「目標為本」的問卷調查,還要附上一稿兩表四個街訪,就是為了提出這種論點:「如果兩個追求者,假設一個禿頭,一個秀髮如雲之外,其他條件一樣的話,百分百受訪女性都會選有頭髮那個。...所以嘛,香港男性應該關心頭髮脫落的問題。」
(註,上述是我採訪過的真實個案。)
也不能全怪罪新特首吧,可能他會想,反正那麼爛的民調,傳媒、市民都受落,日日追捧,他日前提的那種、已經屬高檔次。
你會覺得心灰嗎?我會。
yes, prime minister的世界令我捧腹大笑,但每次看完都會想,在現實裡發生這種事,就一點也不好笑,可惜現實就是這回事。
Diana:唉,讀大學時不少課程都旁及民調及其背後的科學及學問,早已知道這絕非兒戲,只是見本地傳媒那些民調,真是只有笑大我個口!但最悲哀的,莫過於擔心甩料、獨冇,結果還是要做那些「鬼唔知阿媽係女人」的東西...
這,或可稱為「民調の悲劇」罷?
呀,漏了說:我呢,應該是沒有受過翻譯的正統訓練,讀大學時也不是修翻譯科(雖則敝校翻譯系在我所屬的系的樓下...),只是在最後一個學年讀了一門新聞翻譯而已。
至於《好的,首相》這本書,我記得是在一九九六年首次看的,那時在圖書館懵懵懂懂,隨意找書,發現這本年幾好笑,所以才借來看,也記得我第一次在網上買書,就是買這本書的中文版,那時買書的網站叫博學堂,早幾年「執網」了。後來讀大學時,有次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的英文版,也買了回家看,現在有時睡前也找這來書來看,大笑一頓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