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所見,所聽,所思,所想的東西。

10.01.2005

再出發

老實說,上周一場爭論,真的教我非常不快。說的不是看到一些令人「火滾」的言論,也不是驚覺其他人不認為對方言論有問題,而是一場在我看來算是理性的討論,竟落得最後被人以粗口回敬,甚至被人譏諷為某種動物。真的,是十分冇癮,也很谷氣,甚至,有點心淡。

於是,停了數天。曾經有「倒不如關門大吉」的念頭,但最後沒有付諸實行,因為我覺得這樣做等於「舉白旗投降」。

有看過這裡的朋友說,何必這樣認真?我也自知,我對大部份事都認真,但是這份認真,卻在很多時候為我帶來不必要的苦惱。但是,江山易改,品性難移,這種性格恐怕也是很難改囉。

日前開始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Thomas Friedman的書《經度與態度》(上圖),發現他在序言中有一段寫得非常好,特此意譯如下:

作為一名專欄作家,我想我的讀者對我的文章有以下其中一種反應--任何一種均可。其一是他們讀了專欄後會說:「我從不知道這些東西。」有時,為人師者是很有趣的。另一種反應,是他們讀後會說:「呀,我從沒有從這個角度看這件事。」為讀者提供另類角度,也可帶來滿足感。身為專欄作家的我,最喜歡的反應,是讀者宣稱:「你完全說出了我的感覺,但此前我不知道如何表達出來。」最後,另一個恰當的反應,是他們閱後說:「我憎恨你和你所支持的任何東西。」一個專欄不單由擁護它的讀者進行介定,也需由憎恨它的讀者介定。我想挑戰、挑潑、甚至激怒部分讀者,但不是為挑撥而挑潑,而是清楚了當地道出我的看法。若我沒膽這樣做的話,我根本不會幹現在的工作。我希望這本書的專欄文章,會引發讀者上述其中一種反應。

我曾說過,寫Blog有時像寫專欄。我不會妄想所有瀏覽這裡的人,都會認同我的看法,但是,我希望討論還討論,攻擊還攻擊。逐點回駁可以,但反對人身攻擊。如果我之前的文章,是帶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話,我在此致歉。

9.01.2005

窩囊!

貴為英超班霸之一,但對著一隊非聯賽球隊,竟然連一球也攻不進?真羞家!

但若論窩囊,上周曼聯門將卡路爾的失誤,肯定是近年最「經典」的。但更經典的,是明明皮球已進了網,但無論球證以至旁證,都竟然「忽然弱視」,完全視若無睹!

作為曼聯迷,真是教人汗顏...

4.01.2005

哈!哈!哈!

承蒙哥德錯愛,再一次回應了本人的文章。(先旨聲明,已放了他的文章的連結在「再一次」這三隻字上,也懇請各位讀了本人的文章後,順移玉步到他的文章,以免被人再三指摘本人斷.章.取.義.,引用一些又不引用其他)

對方認為:

當然,我最不滿既係,佢quote我個回應,要拆開段QUOTE黎re﹕
個段回應,加埋一齊,你會睇到個意思
(我所指既remote-ness係咩;即係佢不停插個樣);你拆開佢,又quote小小唔quote小小,之後又有個「要不得」既印象。
咁,唔錯丫。
又,quote多次最尾兩句呀下。
入面,隨左可以減輕佢個「印象」既疑慮之外,亦都可以講下我覺得佢有幾「要不得」﹕
********
5.與其無喇喇一時之間發出愛心,點解唔可以係平日做更多野,追求更多公義﹖
6.當然,最「公利」咁講﹕我唔係好多錢,都唔係好多時間,所以我唔可以幫全世界要幫既人。所以,我捐錢做咩都好,會捐比我覺得最需要既人,而唔係無喇喇突然之間人捐你又捐。我對衣隻同impluse
buying差唔多既行為,冇咩感覺。
7. 不過,都係個句,有朋友今次捐錢,平時又會有心幫人,我就會好admire衣d人。
*********

(引自哥德的「最後」一文)

他指我回應他「而家回」一文時,要拆開幾段來回應。哈!好似他在「而家回」一文中,也是將本人的文章拆開逐個回喎!究竟是哪個要不得呢?更甚者,是他不斷指摘本人沒有理會他在「海嘯」一文的「評論」欄中,所作出的回應。我很像在「再回哥德」一文中,清楚了當地指出,我在發表「不得不出來說幾句」時,已考慮了哥德這數點回應的,再在這裡不厭其煩的立此存照(對不起各位讀者,既然人家認為本人不引別人的文,為了本人的利益起見,只有不斷引用再引用之前本人及其他人的言論,事實上,我也覺得很煩!):

哥德不滿我沒有看到他在第一篇文章的回應。其實我在寫對上一篇文章是,是有考慮到他的回應的--若不然,怎麼會指出他誤指伊朗巴姆大地震一事?我是這樣寫的:

你可以不齒香港人的「忽然好心」,也可以批評平日香港人沒有發揮善意,更可以說一己之力,不能幫全世界的人。但是唔可以幫全世界的人,就等於你可以拋出遙遠一字,對地震海嘯災民視若無睹?

第一,我相信的所指的「唔可以幫全世界的人」,就是回應你所寫的「所以我唔可以幫全世界要幫既人」這句話。第二,你在指我斷章取義的時候,請不要忘記,我在一開首時,是已經將你的文章的超連結,放在我的文內,也同時將他的原文整篇登出。前者,我認為是符合了Blogging原則,讓讀者直接連結至我所要評論「事發現場」,讓他們作一個論斷,後者,我覺得,連別人的回應也引用,若然別人的回應「水蛇春咁長」,那還得了?

對方一直認為,本人從來沒有考慮他前述的第五至第七點回應,我希望在此說明,也希望各位明白,我在第一篇文章已就此置了評--雖則不是直接回應,在第二篇文章中亦就此作出了說明。假若對方執意堅持我沒有將他的意見列入考慮範圍,這可能是我表達能力不足,又或容我套用對方的語氣及說法:咁,你話係咪係囉。

至於他說我「quote小小又唔quote小小」,唉,他又何嘗不是這樣?我覺得,加了超連結已經「仁至義盡」,當然,有人堅持我要將全部東西列出來,而各位又不厭煩整篇東西引用別人說的多於自已說的,以及不會覺得看得太辛苦,那麼我是很樂意列出來的。不過各位不覺得煩麼?

另外,他未有就我在「再回哥德」中的其他言論作出回應,我可以當他照單全收,也可以當他「無我咁好氣」,不屑一評,亦可以當他沒有時間回本人的言論。不過這只是我的揣測,畢竟,利益疑點歸於他嘛!

至於通寶認為,我不引用我的朋友的「粗口回應」,是曲筆,朋友的言論也影響了他的回應。我與你的見解有別,因為我覺得哥德沒有受P.Y.的影響,他也在「而家回」中指出:「同埋,我係re個位小姐,唔係re個位喜歡一時衝動(well,唔係唔用腦喇;佢係諗野快左小小jak)既朋友囉。」話是他說的。況且,正如上面所言,連結給了各位自行去看,是非黑白留各位一個判斷,假若你執意堅持本人要將朋友的粗鄙言詞再重現的話,我也沒話說。

正如PK_所言,各人都忠於自己,又或如朋友P.Y.對我所言:「算啦,呢D人,唔好再理佢啦。」我想,夠了。對於認同我的人,我表示感謝;對於不認同我的人,那麼,依照你所認為對的事行罷。

再回哥德

上篇文章登出後,有不少回應。事件主角哥德也特地寫了長文,回答我對他的意見。同樣地,看後我仍有不少話要說。

哥德質疑本人:「你不滿我不敬丫,定係不滿我話個海嘯威力不大?」但他看來沒有引用我認為他不敬之前的話--因為我寫道:

「天!!就是這一個比水浸「多小小」的事件,導致了超過十四萬人死亡,威力不大還算甚麼?我覺得,對於十四萬遭滅頂之災,被洪水沖走家產、家人的倖存者,以至被洪水奪走性命的亡魂,On Goethe這一句話,真的對他們很不敬!」

很明顯,我所指的不敬,是針對死者家屬及災民。他與我對「海嘯威力」有不同的詮釋,他說他指的是能量,我指的是後果,但是,如果即使如他所言,上周的海嘯的能量不大的話,對於一眾災民而言,有甚麼分別呢?還不是家園被毀、永失家人摯友!同時間,一句「海嘯能量?唔係好大o者!」去評論上周的慘劇,那末,誠如香港仔公爵所言,真的教人心寒!

哥德又說:

至於不敬麻,再慎言d呀下。不過,我suppose,衣個personal blog,唔會有當地人睇到。當然,你話,衣個blog係公開,就咩人都睇到,所以講咩都要小心d喇﹗
咁,我就覺得自己好悲囉。事關,一路,我都係係度自己同自己講野,唔太希望同其他人有太大interaction (well,所以,衣個blog一番生,我就希望大家唔好link佢;有幾位朋友好聽話呢)。

請哥德搞清楚,我從來沒說過「呢個Blog係公開,就咩人都睇到,所以講咩都要小心D」之類的言論,我亦覺得,你將這句話加諸本人身上,與「砌生豬肉」無異。你說你在自Blog自說自話,同自己講野,是你的自由,我亦無權干涉,但是我相信,我也有在我自已的Blog就我所見所聽的發表評論的權利。同時間,你不太希望與其他人有Interaction,以至回應旁人的意見,是你主動範圍以內的事,沒有甚麼悲與不悲的。但是,既然閣下現在出來回應,參與了互動,但仍然在此說覺得悲,oh sorry,我「鄧」你可憐囉。

然後哥德寫道:

可以討論咩係remote。不過,我討論既係,點解多數人可以對遙遠既印尼人捐款,但又唔會理下身邊有需要既人?即係,雖然「遙遠」雖然係相對既概念,不過我就係質疑緊點解d人可以對受海嘯影響既人同埋其他人有兩種標準,係米因為電視做左個包裝,所以d人先有衣d標準(拿拿拿,我一路都以為自己主要講衣樣架。你睇唔到,又係我d中文有問題﹖同埋,如果唔係講衣樣,咁無喇喇提個呀婆做咩﹖)
同埋,我有不齒咩﹖我一路以為自己講緊,捐錢,比咩都唔做為好。不過,哦,你話我有米有囉。

「不齒」一詞是否用得妥當,可以容後再談。不過,在你的《海嘯》一文,好像沒有說過「捐錢比咩都唔做為好」之類的言論,若你說「不過,今次香港人真係捐得好勁。但,就好似pk_咁講,如果佢地既愛心同情心,唔會咁「突發」,咁香港會好好多。我又同意通寶咁講,有心,就直接捐落銀行啦。」,就是你所指的「捐錢比咩都唔做為好」的意思,那末,只能怪本人領悟能力有限!

至於「不過,係回應個時,唔該問清我講咩,而唔好一野講粗口。唔該曬~~」這句話...我有說過粗口嗎?請先查找清楚再說,別將本人與本人的朋友混為一談。

第六個回應是這樣的:

同埋,丫頂,我成篇野都係問,既然而家好似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咁點解D人可以對身邊有需要幫助既人又唔理﹖

要搞清楚一點:我們是不是「真的」沒有理身邊有需要幫助的人?我相信不是。香港眾多慈善團體幹的是啥?每年的籌款節目中的市民捐款又是啥?你所指的「不理」,究竟定義是甚麼呢?請不要在南亞脤災氣勢一時大盛,對比出平時救助貧困的聲盛較少時,就將平日援助機構的努力一筆抹殺。我的理解是,你的確是指我們(即你所指「D人」)平日沒有理會身邊有需要的人。


我re左喇。不過,我都心寒。因為,以你既道德標準,香港好多人都會令你心寒(話時話,如果用關心社會,關心其他弱勢黎做標準,你反而會覺得我令你較為窩心添)﹗

可能我真的是理解能力有限,我真的搞不清楚你說甚麼。我的意見就是,社會以至世界各地有人出事,我們就應該盡力去幫,但是因為活在現在社會的我們,資訊太發達,太多,導致我們訊息超載(也同時變得冷漠),所以很多時要依靠傳媒的報道--甚至炒作--去鼓起我們的善心,從而幫助他人。若果明日傳媒將本港一宗極為需要別人救助的事件「吹行」,我是會伸出援手的。但是說笑一句,依照哥德所言,他很可能將他的理論無限縮小,會質問我們為何只幫助傳媒報道的個案,而不是離我們更近的人了!

哥德不滿我沒有看到他在第一篇文章的回應。其實我在寫對上一篇文章是,是有考慮到他的回應的--若不然,怎麼會指出他誤指伊朗巴姆大地震一事?我是這樣寫的:

你可以不齒香港人的「忽然好心」,也可以批評平日香港人沒有發揮善意,更可以說一己之力,不能幫全世界的人。但是唔可以幫全世界的人,就等於你可以拋出遙遠一字,對地震海嘯災民視若無睹?

第一,我相信的所指的「唔可以幫全世界的人」,就是回應你所寫的「所以我唔可以幫全世界要幫既人」這句話。第二,你在指我斷章取義的時候,請不要忘記,我在一開首時,是已經將你的文章的超連結,放在我的文內,也同時將他的原文整篇登出。前者,我認為是符合了Blogging原則,讓讀者直接連結至我所要評論「事發現場」,讓他們作一個論斷,後者,我覺得,連別人的回應也引用,若然別人的回應「水蛇春咁長」,那還得了?

最後我要說,我不認為哥德是「冷血貴利王」,我只是不滿他可以對災民的慘況,只以「今次海嘯好小兒科」的話一句帶過,是不滿他的inconsiderate。我認為他質疑為何我們「無啦啦」被傳媒引導去大發善心,是可以討論的,但既然他說他只會捐錢給最有需要的人,難道,此時此刻,你仍然不覺得最有需要的人,是面對著疫症威脅、數以百萬計的災民?又想問,你以甚麼途經及準則,去辨別一個人的需要最值得你捐錢給他/她?

為免被指我沒有引用他的文章,特地在此再貼多一次他回應本人的長文連結,請按此

再者,cuiyao,我從沒有覺得我與哥德的意見是主流與否。但是,我不認為他認為海嘯「濕碎」,是因為他看了太多的片段,以致震撼力減退所致。他是說得很清楚的。

3.01.2005

不得不出來說幾句

今日閱On Goethe文章,題為「海嘯」。他這樣寫道(我決定將整篇文章轉貼過來,希望On Goethe不要介意):

印尼今次個d,其實都唔太勁。
睇電視既重播重播又重播,其實都似水浸多小小。
*****
係newsgroup睇到有人咁講﹕

「尋晚睇 discovery 講 mega-tsunami,話南亞呢次的海嘯都未算係頂級恐怖。因為呢d就算最盡都係去到100呎高咁上下,有隻超級海嘯,會引起至少一千呎的巨浪!呢dmega-tsuanmi 唔係由地震,或板塊摩擦引起,係由於火山爆發引到成座山向下沉而引起,就好似細路仔係沙灘玩堆沙,突然個堆沙的外圍有一截跌落個堆水入一面,你諗下都打過冷震。而且地質學家已經證明曾經係有呢d超級海嘯出現過,而且好快(唔知確切時間,但唔會遲過二百年)就出現,就係由北非一個火山島的爆發引致佢大半個島會向住西面跌落海到,換句話講,呢個超級海嘯的矛頭會係直插美國東岸,由北至南無一倖免。一千呎?諗起都驚。」
*****
丫,我冇捐錢。

不過,識人捐左一百蚊。

咁,我幫佢出一半喇。
*****
為咩唔捐﹖

太remote喇。

不過,上兩個禮拜,見到個呀婆幫老人組織賣獎券,我買左囉。
*****
不過,今次香港人真係捐得好勁。

但,就好似pk_咁講,如果佢地既愛心同情心,唔會咁「突發」,咁香港會好好多。
*****
我又同意 通寶咁講,有心,就直接捐落銀行喇。

對於這篇文章,我有話要說。

On Goethe指出:「印尼今次個d,其實都唔太勁。」我絕不能同意。我的大學同學P.Y.閱畢這篇文章後,在他的文章留了言(也就是那名無名氏,因為他沒有Blogger的戶口),批評On Goethe認為這次海嘯不夠恐怖,之後On Goethe回應時稱:「我話個海嘯本身唔恐怖,係講海嘯本身既力量唔太大(起碼同段quote入面講既mega-tsunami黎比)。」(按:新聞組的文章,是屬於news.twonil.com.hk伺服器內的「足球吹水區」的昨晚文章,貼文者是teddyli)

On Goethe文章的第一句話,就是清清楚楚,直接了當地指出他的看法。而他的看法,就是「這次海嘯威力不大」--我得出這一個結論,是基於他之後的另一句話,就是他從電視中看到,這次海嘯「都似水浸多小小」。天!!就是這一個比水浸「多小小」的事件,導致了超過十四萬人死亡,威力不大還算甚麼?我覺得,對於十四萬遭滅頂之災,被洪水沖走家產、家人的倖存者,以至被洪水奪走性命的亡魂,On Goethe這一句話,真的對他們很不敬!畢竟,死亡人數是十四萬,不是十四人!所以,以「似水浸多小小」去形容這場天災,我覺得極不恰當。在重災區印尼亞齊省,有生還者對通訊者記者稱,海嘯來襲時足有十五米高,而且還不是撲來一次,而是數次之多。從連日來的電視報道所見,海嘯襲擊泰國布吉、馬來西亞檳城、以至斯里蘭卡的加勒(Galle)時,其來勢之急、狠,也恐怕絕非On Goethe所描述,只是一場「水浸」了罷?!?!又或者,如果一個造成逾十四萬人死亡的海嘯威力不大的話,是不是要死了一百萬人才叫威力大?

這是我對於他「都似水浸多小小」一句話的回應。

好了,就當我沒有正常的理解力(On Goethe回應時特地提出這點),就讓我從另一角度,去理解On Goethe說出這句話的原因。他說海嘯「唔太勁」,可能是因為未來或會出現一個更大的「超級海嘯」,這個海嘯會產生一千尺的巨浪,整個美國東岸無一倖免。不知On Goethe是不是要以這個未來的超級海嘯,來對比出十二月二十六日南亞海嘯「其實都係小兒科」?當然,假若科學家所指的超級海嘯真的出現,上周的海嘯,當然是小兒科。但是若以此原因,來將上周海嘯的威力「一筆勾消」,我認為並不成立。或舉一例:

甲:「拉登的阿蓋德組織,發動了九一一襲擊,死了三千多人,很恐怖啊!」
乙:「都不算恐怖呀,因為他們正密謀發動以細菌及核武來襲擊,到時死人更多呀!」

真不知究竟On Goethe兄,用的是甚麼邏輯了。

現在談捐錢與否的問題。On Goethe說:「為咩唔捐?太remote喇。」我想起一段很著名的東西:

二次大戰德國牧師 Martin 有一段為國際人權界傳誦的故事:
當納粹黨來抓共產黨的時候,沒有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
當納粹黨來抓猶太人的時候,我沒有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當納粹黨來抓工會的人的時候,我沒有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的人。
當納粹黨來抓天主教徒的時候,我沒有站出來為他們說話,因為我是基督徒,不是天主教徒。
當納粹黨來抓我的時候,已經沒有人為我站出來說話,因為他們都被抓走了。

「遙遠」兩個字,恐怕不是不捐款的好理由罷?你可以不齒香港人的「忽然好心」,也可以批評平日香港人沒有發揮善意,更可以說一己之力,不能幫全世界的人。但是唔可以幫全世界的人,就等於你可以拋出遙遠一字,對地震海嘯災民視若無睹?

再者,On Goethe在回應中所說,希望工程和前年伊朗地震(附帶說明,去年〔二零零四年〕元旦伊拉克沒有大地震,發生地震的是伊朗巴姆市,發生日期是二零零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恐怕On Goethe資料有誤)沒有人理,不知他所說的「人」,是泛指全球各地凡地的志願機構,還是單指香港人呢?香港紅十字會亦曾發出有關救助伊朗地震災民的呼籲,這裡有相關的新聞稿及簡報。

另外,我閱畢On Goethe的文章及回應後的印象,就是他認為我們平日不表善心,到了現在南亞地震海嘯發生後忽然「愛心爆棚」,要不得。我相信,不少有捐款的香港人,並不是為了彰顯自已的善心而去高調地捐錢,至少不像台灣政府般,要為了在國際捐款榜上爭前列位置,或為了所謂提高台灣在國際的知名度,而去拿出鉅款來。今天台灣《聯合報》「我捐助增到五千萬美元 排名第八」一文,就是例子。

最後,我想對On Goethe兄說兩個私人話。第一句:你批評我的同學「唔用腦講野」,我也覺得,你都係囉;第二句:我讀得書少,唔明甚麼叫公義,唔明甚麼High sounding既理論,但係捐款與否、海嘯威力大小,都唔關公義唔公義囉。孟子話齋:「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不用多說,你也會明白罷?

話說完了,有甚麼請指教。

1.01.2005

元旦.寒冷


First few things in 2005
Posted by Hello

二零零五年元旦的第一篇東西,寫甚麼好呢?既然天氣是只有七度的天寒地凍,就寫我的禦寒物品好了!

雖然「被竇」暖笠笠,不過本人的腳部在冬天時會變成「冰條」,所以左面的暖水袋少不了:在睡前半小時將盛了熱水的暖水袋放在被內,睡覺時就有一個非常溫暖的被窩了--完全不需要電毯(我怕電,所以從來不用)或暖爐(耗電之餘又體積大,不用)!此時此刻,十分合用!

出外時,當然少不了中間的頸巾。去年英國遊買下的Burberry頸巾,終於可以派上用場!尤其是飲我這些半夜三時下班的人而言,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邊吃「西北風」邊走的時候,若沒有頸巾,真不知怎算好...

右圖與寒冷天氣完全無關,只是既然到了二零零五年,早前父輩朋友所送、一套三件的Citibank記事簿套裝,也是時候拿出來用了。這套東西,真是製作精美呢,無論包裝或設計,都教我愛不釋手!

新年祝好

近數天忙過不停,上班之餘(倒數將在公司度過)也沒閒暇到各位Blogger留言祝好(由於南亞地震海嘯的關係,用新年快樂這四個字有點不合適)。無論如何,在此祝各位新年好!

Pages (3):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