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Mondex

我相信以下的情況,不少人都曾經歷過:中午/晚上與同事或友人外出吃飯,飯畢付帳的時候,如果是採用「AA制」的話,桌上各人總得要進行多方的「金錢交換」,期間肯定有人會說:「喔,我沒有零錢!」又或是「我只有一百元鈔票,有沒有找換?」結果就是很多人都要記著,我欠某某若干款額,待會/遲點就要還的訊息。當然,有些食肆體貼人心,容許一檯的各人各自付他們應付的款項,但這當然只是少數。

如果說,發明源自於改善生活的欲望,那麼為甚麼在現今人人一張八達通的時代,沒有一個裝置是,是可以讓人私下將款項,以電子轉帳的方式由一張卡轉移到另一張卡呢?這個時候,免不得想起十多年前,曾經大鑼大鼓宣傳及推行的Mondex及Visa Cash卡了。

雖說九十年代末八達通已經推出,但當年只限用於乘坐地鐵等交通工具,不像現時可以用左不同的商號,那時候Mondex及Visa Cash所標榜的,是可以不用帶現款就可以消費、購物及乘車。我當年也曾申請過Mondex來用,不過這種接觸式晶片科技的弱點,在交易中就完全浮現:在快餐店買餐,落「柯打」只消數秒,但是由店員選擇由Mondex付款,到我插入電子卡,再確定及過數的程序,非得花至少二三十秒不可。大可以猜想,如果是用在小巴上,肯定惹來司機怨聲載道(先申報:我沒有在專線小巴上用Mondex),兼造成絕無不必要的交通阻塞矣。

難怪八達通擴展服務範圍後,在短時間內,就奪得極大的市佔率,並將Mondex及Visa Cash完全淘汰。雖然大家不滿它留著大筆按金生息賺大錢,又曾發生出售個人資料的醜聞,還有它壟斷市場的「原罪」,但它實在太方便,沒有了它肯定會引發大亂。記得當年讀大學時,中大推出中大通,當時其中一個用途,就是結合Mondex去用在圖書館的影印機上,但是現在呢?中大圖書館系統早已用了八達通矣,連中大通都已經用上了非接觸式晶片,用來作電子錢及其他用途了,連那張外露的晶片,也將不能用作身份認證

經過地鐵站,經常看到宣傳海報,推廣八達通PC閱讀器。但是單是查餘額,作用又有多大呢(接近二百元的售價,更反證它貴而無當)?若果有一日,推出類似當年Mondex的電子錢包服務,先輸入要轉帳的金額,然後將卡放上去一「嘟」,再將另一張卡「嘟」一下,就將錢轉到第二張卡上,那就真的省卻不少與別人之間的「碎銀交易」,外出也不用擔心要太若干零錢及小額紙幣,方便得多。

Comments

comments

1 Response to “憶Mondex”


  • using Google Chrome Google Chrome 16.0.912.63 on Windows Windows Vista

    現在新的智能手機上的NFC(類似八達通的晶片)就準備在做文章最後這個功能,
    大額小額都能經Paypal或是Google Wallet轉帳和付錢, 應該這年內很快就能實現了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