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遊樂四方' Category

我住了哪兒?

今日讀第八七一期《壹週刊》,見到陶傑在〈坐看雲起時〉專欄中如此寫道:

香港的大學,託前殖民宗主的庇蔭,身在福中不知福。在英國祖家,許多第一流的大學根本沒有所謂校園。

如倫敦大學的政治經濟學院,簡稱LSE,坐落在泰晤士河邊劇院區的一條小街,只有三幾幢破舊的校舍,學生沒有得住宿,一概要在市裡自己找房子。但倫敦大學政經學院的大名卻威震國際。牛津劍橋是培養保守黨政治家的重鎮,但英國是多元社會,當年既能容得馬克思在大學圖書館裡寫資本論,教育事業當然也不容貴族和右派來壟斷。倫大政經學院就是英國左派政治的搖籃和殿堂。

唔,我想,陶傑所說的是他在英國工作讀書時的情況罷。因為如果他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學生,現時也沒有得住宿的話,我就會問:我去年今年到倫敦時所住的地方,究竟是那個大學學院所開的?難道我住的是「鬼屋」?一笑。

讀到電鋸兄論「修理」,希望這篇純粹拿來講笑的文章,不會像之前這裡寫過陶傑後,結果有這樣的「效果」罷

絕對偏見的推介(二)

周末市集

上次談過倫敦的博物館,這次想寫點別的。倫敦有不少周末市集,不過說出來真是慚愧,我去過的只有三個而已,至少我每次「事後回顧」,都會發現還有一些著名的周末市集還未曾造訪!也沒所謂,就寫寫那三個市集的印象吧。

第一個想寫的市集,是位於泰晤士河南岸、逢周五下午及周六都開放的Borough Market(上圖,攝於零五年八月)。Borough Market是一個專售食品的市集,例如芝士、海產、蔬果、麵包等東西,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賣點則是強調新鮮,不少攤檔都有提供試食,亦有即場烹製食品(如漢堡包)的店子,肚子「抗議」時也可以隨時解決問題。據聞近年紅得發紫的著名廚師Jamie Oliver,也是這個市集的常客,不過那次我可沒有發現他的蹤影。(一笑)

要到Borough Market,可以坐地鐵到London Bridge地鐵站,亦可從Monument或Bank站出地面,步行經過經常「跌下來」的倫敦橋,從北岸走到南岸,見到Southwark Cathedral,隔鄰就是Borough Market了。如果是剛造訪上一篇文章提及過的泰特現代廊藝術館的話,也可以沿著泰晤士河向西走,經過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後,不多久就可以抵達Borough Market。

不少人認識倫敦的諾丁山(Notting Hill),很可能是透過數年前曉格蘭特及茱莉亞羅拔絲的電影《摘星奇緣》。記得第一次看這套電影,看到片中Portobello Road Market出現時,就有想到那裡一遊的衝動,結果畢業那年與一眾同學勇闖英倫,其中一個主要行程就是到諾丁山「朝聖」--噢,還有那間非常出名的The Travel Bookshop(當然,電影中那間書店與現實中的書店是兩碼子事)!

Portobello Road Market以賣古董作招徠,不過在這些地方「尋寶」是需要時間及心機的。然而記得到訪那天,天色是陰陰暗暗的,也夾雜著風雨,加上太多人擠在Portobello Road上,也沒有真正尋寶呢。第二次造訪諾丁山,已是去年參加「諾丁山嘉年華」了(左上圖,攝於零五年八月),那日那種人山人海的盛況、節拍強勁但有點震耳欲聾的音樂、還有一大堆特色食物攤檔,到現在我仍念念不忘...不過嘉年華一年只有一次,恐怕十二月去英國的楊生,是與嘉年華無緣了。(嘿嘿)

要到諾丁山,可以坐地鐵到Notting Hill Gate站,出站後可看到指示前往Portobello Road,亦可以在Holland Park站前往。

Borough Market重「食」,Portobello Road Market重「古」,在我眼中,Camden Markets(右圖,攝於零三年五月)重「雜」。Camden Markets由六個部分組成,多數店子以針對年輕人的潮流服飾為主,不過亦有不少店子出售特色家具及其他裝飾品,與Portobello Road比起來,則是另一番味道,展現的是更大的活力。

正如右邊的照片所示那般,到Camden Markets遊覽的人,都不難發現這些千奇百怪的服飾。記得那天去到市集,碰巧有一大批舉行乘電單車集會,巨無霸者如Harley,嬌小者如綿羊也有,當時也拍下了不少相片,去到另一個叫 “Camden Stables” 的市集區域,則又發現占卜之類的店子,拐到另一角,則是一個有不少便宜美食的Food court(當中有不少猜想是華人經營的)。總之,多樣性就是Camden Markets的一大特色。

要到Camden Markets,坐地鐵的話,可乘Northern Line到Camden Town站下車,然後沿Camden High Street直行即可。

唔,下次還可以寫甚麼呢?

絕對偏見的推介(一)

大學兄弟楊生,在上一篇留言中提到,倫敦有甚麼地點好推介,希望我在這裡寫寫公諸同好。雖然這幾年去過倫敦數次,但是說是熟悉並作「介紹」的話,本人真的不敢當--說起來,我也從這裡的留言中,曾發現數個倫敦人,他們對這個城市的熟絡程度,應該比我更深。不過,作為一個遊客,倒也有一些景點及地方,是我曾經一去再去,又或是想再去的。由於以下的選擇都是根據本人的喜好來決定,所以題為「絕對偏見的推介」,就是這個道理。

博物館

倫敦博物館及美術館多,而且最大的優勢是大多免費(這是工黨政府的德政),所以行博物館是本人遊訪時的主要行程。說到博物館,最先想起的一定是有「賊竇」之稱的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右圖,攝於零五年八月),一如其名,「賊竇」的確夠「大」,要走馬看花式看齊全部展品,至少也要一整天,不過我的知識太淺薄,有些古文明的東西還是看不懂,挑重點看的話,隨口而出的是有關埃及(如Rosetta Stone及木乃伊)、希臘(每隔一段時間就成為英希兩國爭拗焦點的巴特農神殿石刻)、還有中國的展品。當然囉,大英博物館還有不少地區及其他文明的藏品,四處隨意走動,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就例如本人十分喜歡的貨幣廊,因為那裡收藏不少本港的鈔票(真的十分有趣)!

畫廊方面,特拉法加廣場旁的國家畫廊(National Gallery)及國家肖像畫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都是位於市中心地帶,沒有不去之理。國家畫廊終年人山人海,尤其是收藏印象派作品的部分,我會建議付款租用講解機,走到每一幅附設audio introduction的畫作前,邊聽解說邊細心觀賞,定能發現更多。至於隔鄰的國家人像畫廊,顧名思義,就是專展出與英國有關的人像的,既有畫作及雕刻,亦有近代的攝影作品,人物由皇室至明星也有,畫廊不時也有特別展覽,例如在八月造訪時,一樓大堂展出多幅披頭四的相片,看得我口水直流。

除了兩個「國家系」畫廊外,兩個泰特畫廊--泰特英國館(Tate Britain)及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都是畫廊「重鎮」。前者專收藏英國本土畫家的作品,每一個展館都有特定的主題,(在我看來)不是以畫派為界線,是一個新的眼界。當然,泰特英國館最引為為榮的,是她的特納(JMW Turner)藏品,還要特設展館展出,可以看到這位英國著名畫家不同作品。至於泰特現代藝術館,近年成為「潮爆」地點,不用再多介紹,只是本人對現代藝術領悟力有限,對我而言,「真係幾悶」...

南肯辛頓區(South Kensington)是博物館區,不過三大博物館--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維多利亞及阿爾拔博物館(V&A Museum)及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之中,我只去過前兩者,其中V&A還要是五年前走馬看花式地看,沒看了多久就離開那種,印象已有點模糊。科學博物館既有「搞鬼」項目(不少展品都可以「落手玩」),亦有傳統方式展出的東西(就是放在玻璃櫃中,眼看手勿動那種),總之是對機械有興趣的人,都會在那裡「留連忘返」。記得三年前看鐵達尼號物品展覽,就是在那裡看的。如果對生物或進化論之類的東西有興趣,可以到自然歷史博物館逛,反正三個博物館都位處同一街口,不合意可以到另一間去看。

以上提到的博物館,除了泰特現代藝術館外,都是位於泰晤士河的北岸,不過除了泰特之外,我認為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左圖,攝於零三年五月)可被列入「滄海遺珠」類,因為館內除展出極多軍事物品外,當中有關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題展覽,資料的詳盡以及情景重塑之真實,對喜愛有關歷史的本人簡直就是如入寶山。至於頂層的猶太大屠殺展館,則是一個令人相當沉重的展覽,但是我認為每個參觀者都應該到那裡看看。

上述的博物館,除了特別展覽之外,全部都是免費入場,不過要收入場費的博物館也有不少,當中有兩個是我認為是物有所值的。一是位於白廳(White Hall)附近的「邱吉爾博物館暨戰時內閣辦公室」(Churchill Museum and Cabinet War Rooms),二是位於高文花園(Covent Garden)的「倫敦交通博物館」(London Transport Museum)。前者其實是帝國戰爭博物館的分館,顧名思義,就是展出早些年被選為「最偉大英國人」的邱吉爾的生平事蹟及其物品,如果是邱吉爾的 “Fans” 就不應錯過,相連的戰時內閣辦公室,則是將當年二戰時期,邱吉爾內閣在地下室工作的情形重塑出來,也很有趣。不過這個博物館的最大問題是入場費太昂貴(猜想是早一兩年才開幕,要收回成本之故),成人入場費是十一英鎊,付錢買入場券時真的十分「肉赤」!

倫敦交通博物館則收藏大量倫敦交通工具,除了著名的地鐵外,還有家傳戶曉的紅色巴士,以至早期的馬車等。不過這個博物館在去年起大裝修,要到明年七月才重新開幕,恐怕楊生這回要錯過了。說起來,倫敦視交通工具為大商機,推出不少商品,種類之多教人目不暇給。記得博物館去年裝修前夕,將博物館商店的物品大平賣,而我碰巧在開放的最後一天路過當地,搜購了不少地鐵的宣傳海報,每張只售一英鎊!

博物館篇先寫到這裡,其餘「偏見推介」遲點再談。

物輕情義重

今天《華爾街日報》刊出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文章,題目名為 “Hong Kong Wrong” 。文章的矛頭,指向佘當奴放棄「積極不干預」的政策,雖可使香港在來來繼續維持富裕及繁榮,但不再是閃閃生光的經濟自由楷模。我在政府新聞公報中,找不到政府對佛老文章的評論,只看到有電台新聞引述特首辦評論說:「港府過去三十年來的審慎理財哲學理念,一直無變,但『積極不干預』這個字眼較含糊,本身有點矛盾,認為『大市場小政府』,更能準確形容政府長遠以來的取態。」(見商台新聞

忽然想起昨晚大學兄弟莊氏給我的一份手信。莊氏過去一月單人匹馬勇闖非洲,他出發前問我可要甚麼手信,我見他會到非洲南部,於是隨口說:給我找來一張津巴布韋(Zimbabwe)的鈔票吧!莊氏也「不辱使命」,昨日給了我一張五百元的「大」鈔(上圖,可按圖放大)--所謂大者,是因為五百元津幣,換算成港元,只得十五元多而已(此乃根據雅虎網站的兌換)。

說起來,這個通脹率達百分之一千二百多的國家,在這年的七月及八月重定幣值,將銀紙刪去三個零,又下令國民在指定時限內將手頭上的舊鈔換成新鈔,記得那時看過新聞,說在限期屆滿之前,很多人(尤其是非城市人口)根本來不及進行換鈔手續。不過能否換也好,津巴布韋的經濟沉屙不起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大家細心留意的話,可以看到鈔票上印著的日期,是「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有效」。(若非莊氏告知,我也會走漏眼)

將佛利民的文章,與津巴布韋的鈔票拉起一來談,是因為後者現時的境況,說回來,還不是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的政策,尤其是二千年起的「土地改革」(即強行沒收白人擁有的土地)造成,對比也挺大的。

尋找熱點的故事

熱點者,Wi-fi Hotspot也。帶了手提電腦去旅行,當然希望在每個停留的城市,在每間下榻居住的地方,都可以輕易找到可供無線上網的熱點——無論是要付費也好免費也好(當然「無料」最好啦)。不過停留數個地點,要找一個可以無線上網的地方,卻是出乎意料的困難,頓感上網之不易。

其實,在出發前往意大利之前,都一早「打定輸數」,認定要在米蘭找到無線上網的地方將是「不可能的任務」。事緣出發前曾經進行資料搜集,看看當地有沒有收費的熱點,但是發現相關的資訊簡直付之厥如。不過我這個人死心眼,抵達當地之後,就打開電腦的無線網絡功能,姑且一試找找附近有沒有無線網絡可供「借用」。雖然結果顯示,電腦搜集到數個無線網絡的訊號(十個之內),但它們全數都是已設定了保安密碼功能,當然是「有得睇冇得食」。

雖然下榻的酒店的大堂,設有兩部電腦供客人上網,我也曾見過有人拿著手提電腦使用網絡服務,但是一來收費高達每三十分鐘三歐元,二來有人「報料」說那兩部電腦也是不太穩定,連滑鼠也是有點問題,結果也是作罷。不過到了在米蘭的最後一天,終於按捺不住上網的「衝動」(說是「癮」看來更適當),到了中央車站(Centrale F.S.)旁的一間網吧上網(這就是那次上網的產物),收費是歐元四元半——明知是貴,但也無可奈何。不過最有趣的一點,是網吧不但認錢,同時也要認人,買Credit時要拿出證件登記!

不過翌日離開米蘭時,竟因航班延誤而有「得著」:在機場候機室乾坐無聊的本人,抬頭竟發現Hotsopt的標誌! 連忙拿出電腦上網,發現機場的網絡服務由一間名為Linkem的公司提供,收費是每小時歐元六元半。雖然比之前一天的網吧服務更貴,但卻比我想像之中來得便宜——尤其是看到了數封頗為重要的電郵,還可以「網上嘔泥」一番,歐元六塊半也真的是「回本」了。

回到倫敦,住的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宿舍,建築物內當然是有無線網絡供應,不過也只限於在該校讀書的學生使用,我這個「過客」自是無從置啄。但是我仍是不死心,試圖看看附近有沒有免費資源——結果還是一樣:雖然無線網絡數量比米蘭多了不少,但是全部都是受保護的網絡,看來是要我這個立心不良的人死心了。

不過在市中心的查令十字路閒逛時,卻發現其中一間網吧,特地設立了供客人自攜手提電腦上網的位置,但是我這個人實在太懶,最後還是拿著電腦,到住處附近、於Angel地鐵站對面的星巴克,邊喝咖啡邊上網。不過在物價出了名貴的倫敦,連上網也比其他地方昂貴:由T-Mobile提供的無線上網服務,每小時的收費竟然是五英鎊,折合七十五港元一小時!

寫到這裡,發現本地的付費無線上網,實在是便宜得很,即使不是網上X客戶,在諸如星巴克及Pacific Coffee等地方上網,每小時也只是三十六港元。當然,本地不少家庭都已經採用無線網絡設備,當中不少更加是不設防網絡,要找一個免費的網絡借用實在非常容易。不過當我查看網上行流動網絡熱點的名單時,我想不通的是:為什廉大部分熱點,都是設置於咖啡店、商場之內?我反而開始有點羨慕台北市了…

同樣地,羨慕的名單也包括新加坡的樟宜機場,因為我最懷念、最稱讚的服務,是機場設置免費的手提電腦工作檯,只要有電腦有網絡線,就可以盡情免費上網!

婚禮「出醜」記

之前已經說過,這次旅程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到米蘭出席中學同學C的婚禮。其實,除了本人之外,也有兩名中學同學是有計畫出席這個婚禮的,結果其中一名發現香港來回米蘭的機票太貴,結果打了退堂鼓;另一名同學S最後決定出席,不過她本身是居於巴黎,南下米蘭「易過借火」,不過她所坐的廉價航空公司班次,因為飛機在前往巴黎的班次出現延誤,結果晚了數小時才到米蘭,令出機場接機的本人白行了一趟。噢,話扯遠了,總之到場看這名同學出嫁的中學同學,就只有我與S——嚴格來說,我是來自香港的「唯一代表」,也夠偉大了吧,嘿嘿。

不過,回想起婚禮那天的情況,失魂有之,匆忙有之,也正如標題所言,「出醜有之」(至少我這樣認為,因為出事的那人是我)。

新人結婚那天是星期五,按照計畫,新人當天中午會在米蘭市內的註冊處舉行結婚儀式,當晚就在科木湖旁一間餐廳舉行婚宴(上圖就是在那間餐廳拍攝的科木湖照片)。註冊處的地點,位於市內一個叫Palazzo Dugnani的地方,要籠統地說它的位置,就在介乎Porta Venezia與Palestro兩個地鐵站之間的一個公園內。其實,註冊處與我所住的酒店(於中央車站附近)的距離不太遠,要行的話只需最多二十分鐘,不過那天早上,當我匆匆吃過早餐,更衣完畢準備出發時,卻發現出了名「漏氣」的S,卻原來還沒準備好——我還要帶她到婚禮會場呢!

經過「三催四請」,終於等及S打扮完畢,可以出發到註冊處時,豈料一到酒店大堂,卻發現新娘子的母親:原來準備接她到註冊處的男方親戚還沒有到! 不過也顧不得這麼多了,反正我與S是自行前往會場的,時間也沒有多少了(那時已是十時四十分,我被告知要在十一時抵達),出發吧。不過走了沒有一個街口,S就要求轉乘的士前往會場:我忘記了S穿的是高跟鞋,走那麼多路,簡直是要了她的命。

折返走向中央車站,很快就截了一部的士,司機也很快將我們載到目的地,不過下車沒多久,就發現自己總是「周身唔聚財」,摸摸繫在頸上的新領帶,唉,原來是領帶夾不見了! 可能是在的士上掉下的,也可能是在街上跌出來也不自覺的,幸好它不是甚麼名貴的夾子,否則肉痛死了。不過最奇怪的,是我在註冊處門口等了很久,時間也早已過了十一時,為甚麼一對新人及其他親友還沒有來?連S也去了別處吃「遲來的早餐」後回到現場,主角也還沒有到呢。

好了,等了一段時間,主角們也終於出現了(此時也不知道是甚麼時候了)。完成了必需的文件手續後,全體賓客進入一個會堂,聽披上意大利國旗綵帶的註冊官(應該是這樣稱呼吧),說了一大堆我們聽不明的文字後,一對新人宣誓、簽字、交換戒指,禮成,期間各人的相機當然是拍過不停。婚禮既畢,一大群人湧到註冊處外的公園拍照,雖然當日陽光普照,但老實說,也不是怎麼的熱,若婚禮是在數周熱浪最嚴重時舉行,那麼穿戴盛裝的一眾人,就肯定吃不消!

婚禮完畢,各人也各散東西,準備在當晚的婚宴再聚。不過我倒發現,S除了「漏氣」外,也原來是「大頭蝦」一名,繼之前一晚沒有帶沐浴用品後,「新猷」是忘記帶牙膏牙刷以至噴髮膠。結果本人要陪這名「大小姐」到超級市場補充物資…….幸好我對我所居住的那一區還有印象,還記得超市的所在地(三年前我也是住那一區),最後總算是完成任務。

下午五時,大夥兒再度在新婚夫婦的住所下集合,準備分乘汽車北上。經過大約一小時的路程,就抵達了舉行婚宴的酒店兼餐廳。在路上,除了見證意大利車多之外,也看到了電單車在車與車之間「攝位」,險些與汽車相撞的驚險場面(真是險過剃頭也),不過坐車實在是個勞累活,車子開了沒半小時,我就已遭睡魔「急Call」了。也正因如此,抵達終點的本人,下車時也實在不太清醒,頭子有點昏昏的,加上在晚宴前有酒會,灌了三數杯雞尾酒後,就開始了本人「出醜」的過程…

意大利的婚宴,菜式數量也真不少,至少有六道菜,菜單一時找不到,但記得當晚的頭盤有Parma火腿,然後有烤魚、意粉等,當然還有美酒供應。不過吃到中途,卻開始發現身體有點不妥,有點痕癢之餘,怎麼鼻子突然變得通紅?我想起了我在本年元旦的不幸經歷——不是又是風疹或食物敏感發作吧?總之,Running nose的情況愈來愈嚴重,不時要辭席到洗手間「整理整理」(唉!),不過我突然想到:會不會是白酒作祟?總的來說,我可算是「滴酒不沾」的那類人,年中要飲酒的次數不到十次,不過之前每次飲白酒或紅酒的,都會事後出現「傷風」的症狀,會不會是杯中物之故?

此時,席間眾人也開始留意到我的問題(所以哪,這不是出醜是甚麼?),幸好C的母親隨身有防敏感的藥(偏偏我的藥放在米蘭的酒店房間內),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吃了才算。幸好她的藥也很快見效,不出一會就已舒緩了病況,不過這樣弄得主人家這麼不便,我也實在不好意思。

值得一提的說,意大利人吃晚飯的時間也真夠長的,晚宴由七時多開始,完畢時已是十一時多。本來我是可以選擇在科木湖度宿一宵的,但是我在訂米蘭的酒店時一口氣訂了四晚,不想白白付房租,最後決定坐順風車(由新郎的其中一名「兄弟」駕駛)即晚返回米蘭。不過想不到的,是晚宴的完結時間是這麼晚,最後回到酒店,已是凌晨一時多了——此時我已經累得要死,結果梳洗過後,就立刻倒在床上呼呼大睡。這天實在漫長啊!(同樣地,這篇記事的篇幅也很漫長……)

Proms記事

聽了兩晚英國廣播公司主辦的「逍遙音樂會」(Proms)的演出〔註:本文寫於八月八日〕,應該寫點東西記下出席這個音樂節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買票。英國廣播公司的Proms專屬網站,通常在每年的四月左右公布該年音樂節的曲目,訂購門票可以透過郵購,亦可以經音樂會舉行的地方——皇家阿爾拔廳(Royal Albert Hall,右圖是它的其中一個入口)的網站進行即時購票。我連續兩年去倫敦聽Proms,也是經上網購票的方法買門票的。這樣做的好處,除了是即時可確認是否買票成功外,還有無論你購買多少張門票,只需付一次過的手續費,對方就會將郵票寄到府上,這對於如我住在香港的人來說,實在是非常方便。事實上對方寄出門票的速度也很快,就如本年的音樂會為例,由我訂票至收到門票,期間不需一星期。

不過正如音樂節其中一個口號——Prommers do it standing up!——一樣,逍遙音樂節的最大特色,是大堂中間的地方不設座位,讓最鐵桿的愛樂者站立來聽音樂。這些被稱為Prommers的門票,是不設預售的,全部都是在音樂會舉行前數小時開賣,如果有心體驗站著聽音樂的樂趣,就可以在音樂會當中下午,到皇家阿爾拔廳外排隊。這些票全部只售五英鎊一張,而且景觀一流(站在台前聽音樂),不過有沒有「腳骨力」站足數小時,則又是另一回事了。

其次是衣著問題。雖然說聽音樂會,絕不能「爛身爛勢」入場,但是在倫敦的夏日聽Proms,倒也有一番學問。這樣說的原因,是去年我犯了一個極為嚴重的錯誤,就是我「懶姿整」,穿了長袖衣服入場,結果在焗促出了名的皇家阿爾拔廳內受罪多天(我去年聽了五場,碰巧沒有短袖恤衫)。今年我學乖了,穿了短袖衣服入場,再外帶一件薄褸,才不至熱至頭昏腦漲。帶薄褸的原因,是音樂會通常在九時半結束,那時天色已黑,氣溫可以驟時下降不少。

不過,Proms其實是一個很「雅俗共處」的場合,有人會打西裝結領帶,有人會穿短褲T恤入場,其實都沒有太大的所謂。況且,我今年也發現,在場中間的站立席,有人乾脆躺在地上嘆音樂,所以說是「逍遙」,也確很有道理,只要心安理得就是了。

對我而言,第三個要談的題目——如何「生存」——是最大的問題。正如先前所言,皇家阿爾拔堂沒有冷氣,熱是出了名的,幸好這幾天倫敦時晴時陰,不像之前兩星期般遭熱浪侵襲, 否則在場內真是隨時「死人」! 所以不少樂迷入場時,都會手持一支水,以在場內隨時飲用以防熱昏(試想想數千人齊集場內,熱力相當的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我這幾次所買的門票是十多鎊、坐山頂Circle位的門票,那裡的位子實在非常不好坐,雙腿是完全沒有伸展空間的,所以各位有幸與我一樣「登高賞樂」的話,中場時就務必要四處走動一下,因為坐得太久,真是會隨時患上經濟客艙症,絕非說笑!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心得,是交通問題。雖說倫敦地下鐵網絡四通八達,但是皇家阿爾拔廳的位置,卻又出乎意料地「隔涉」。按道理,最接近它的地鐵站,是「南肯辛頓站」(South Kensington Station),但是由該站步行至演出場地,急步者也要至少十分鐘,還要是一段長長的緩坡上斜路。這次我總算是「學精」,為了避開炎熱的地鐵,學懂了坐巴士到皇家阿爾拔廳,從位於Piccadilly道維珍唱片店,對面有一個巴士站,從那裡可以坐九號巴士,只要十多分鐘(頂多二十分鐘)就可以直抵場外的巴士站。演出完畢,也可以從Kensington Gore的巴士站,也是坐九號巴士回到Piccadilly Circus,然後再找地方「醫肚」(其中一晚回到了唐人街的「旺記」,哈哈)。

其實,出席逍遙音樂節的音樂會,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經驗,倒如看看場中間的Prommers的「逍遙」,還有每次中場時他們公布的最新籌款數字(每晚皆有人為音樂家互助組織籌募經費),以及看看比Circle更高的Gallery(也是站位)內,各人在中場時席地「野餐」的場景,還有皇家阿爾拔廳的設計,以及掛在通道內各個著名演出的照片,自會發現,除了場內音樂家演奏的樂章外,其實整個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奇妙且令人回味無窮的過程。


逍遙音樂節的場刊。雖然每本要二英鎊半,但是物超所值,皆因每個樂曲的解說都十分詳盡。其實場刊封面的圖案也有不同的設計,我這年聽了三場,封面都是不同的圖案。

Welcome to Italy!

前言:八月初的旅程雖是匆匆(米蘭四天,倫敦四天),但總也有留下隻言片語,這實在多得手提電腦之助——晚上睡前無事可做,而又有心情打打遊記的話,有一部電腦在手的確十分方便。換了是只有筆和紙的話,我肯定懶得提起筆。所以,這裡不定期刊登的遊記,除了特別標注外,也就是當時所記下的閃念了。

**

意大利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她有一隊四度贏得世界盃的國家足球隊,她有可製造出全球最型的跑車的公司,她有絕美的風景;但是她也有辦事效率慢的毛病,她也有官僚制度繁複的問題,她也有一些令人不知所以的行事方式。這次到意大利,當然也遇上一些——遇上這些令人摸不著頭腦,甚或啼笑皆非的事之時,就只可聳聳背,攤開雙手,語帶無奈的說一句:「歡迎來到意大利——Welcome to Italy!」了。

例如…

其一:飛機由倫敦抵達米蘭的Linate機場(左圖就是本人等行李時,無聊拍下的),機上乘客魚貫下機,換乘巴士(就像是以前啟德機場那般)前往機場大樓。但全機乘客步進入境大堂之時,竟發現檢查櫃位空無一人。正當大夥兒以為意大利貫徹開放歐盟邊境精神,對來自歐盟地區者不用檢查護照,而走過櫃位時,兩名邊防檢員此時才急忙走出來,大聲嚷道:「留步!要檢查護照!」

其二:米蘭的交通系統票,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一歐元的即用票,在打票機打印後可在七十五分鐘內使用市內的交通工具;另一種是三歐元的廿四小時票;最後一種是五點五歐元的四十八小時票。不過最令人覺得煩擾的,是市內的地鐵站,雖然是貼心地設了自助售票機,而且還有意法英德四種語言供選擇,不過「好衰唔衰」,售票機只賣第一種交通票,而且硬幣只收五角或一歐元,如果像我身上只有兩歐元硬幣的話,對不起,另找地方買票吧。

其三:對我而言,米蘭最「市中心」的地方,非「大教堂」(Duomo)莫屬,這座歌德式建築物,近年一直進行翻新工程,三年前初訪米蘭時,教堂正面圍起了棚架,三年後的今日再造訪,棚架仍然存在,不過一邊竟掛起了廣告,廣告主角,竟然是麥當娜(為H&M拍的廣告)。麥當娜與教堂,這個配搭真夠特別。還記得當日在酒店隨手揭揭當地報紙,麥當娜在意大利演出所造出的十字架姿勢造型,還引起不少爭議…

其四:與友到訪離史卡拉歌劇院不遠的布雷拉美術館,看看它的藏畫。甫一進內,發現所有釘在畫旁的解說都是意大利文,但又發現每個展室的入口,都有更詳盡的解說單張供索取,還有架上附有一句 “Please take one” 。滿以為館方好心,提供英文版照顧對意大利文幾乎「文盲」的遊客(如本人),但是拿出單張,嘿,還不是全部都是意大利文!

其五:一天閒逛,經過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一間唱片店,好奇入內參觀,唱片店一樓是全數售賣古典音樂唱片,外加樂譜銷售。不過信步走到歌劇部,拿起一隻蘇堤(Georg Solti)指揮的華格勒《女武神》唱片,售價竟然是貴得驚人的八十歐元!頓時發現在港當樂迷,應該是頗幸福的…

看來,這個名單,應可以繼續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