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圈圈不在Google+

個多月前提到Google+ifttt掀起一陣旋風。不過本人生性慵懶,雖說有興趣試玩,但也沒有加入「跪求別人邀請」的行列,只是登記了以後,靜待邀請電郵。雖說後來順利開通了Google+的帳戶,也正式試用了ifttt的服務,不過心情也沒有特別的興奮雀躍,反而是想起了上面《宋飛正傳》的 “Independent George” 一幕。

如果說社交網絡的精神,是講求即時、迅速與「朋友」分享的話,我大抵是一個不合格社交網絡成員。社交網絡服務我不是沒有--Facebook固然有(也常用);twitter也是老早就開了(常自誇說,twitter未流行時已經「玩厭」!);台灣流行得很的噗浪,我也是用戶之一。唯一一個沒有開通的,就是內地新浪的微博,原因在去年已經寫得很清楚,在此不再重覆了。不過我在區分各個服務的對象,實在是非常嚴格的,好像在Facebook,我將隱私程度調較到最高,外人要將我加到他們的朋友名單中,固然先要得到本人的同意,別人要尋找到我,也不是十分容易;同理,我在Facebook所發表的東西,但凡是牆上的塗鴉,又或是相片、影片等,都只有我的「朋友」才看得到,就連朋友的朋友也不能看。

換到其他服務,也是如此。我在Twitter的帳戶,不乏素未謀面的朋友,但都須先獲我批准加入後才可看到,至於噗浪嘛,更只可以說是小圈子:朋友不足十個,是純用來透過互聯網東拉西扯的。這樣做的原因,是我希望將說話的對象,劃分得相當清楚--在本泊的,當然是開放給大眾;稍微有點「悄悄話」成份的,就轉移到Facebook發表;若縑Facebook太「人流複雜」,又或是不想某些人看到的話(通常是吐苦水),就轉移到噗浪去了。當然,若權衡後發現處處也不宜的話,就乾脆不在網上寫好,找朋友吹水好了。所以雖說Google+標榜的,是不同的圈圈,供用戶將不同的朋友,拖到不同的圈子去,但是我的「圈圈」,早已在不同的服務內發生。

況且,用過了Google+以後,我還是覺得很不習慣的一點,是經常收到通知,說某某我完全不認識的人,將我「加」到了他的「圈圈」裡去。雖然系統安慰本人說,在屏蔽」這些人以後,只要不是「公開展示」的東西,他們都不會看到,但是系統指南說,我看不到他們的貼文,但是我仍在他們的圈圈中,倒令我有一點不安。事實上,我不太喜歡Google+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用戶只可以「事後」去除他們不想見到的人,不能事先拒絕他們...

這些奇怪的感覺,也在使用ifttt的服務後發現到。我暫時設定了一個任務,就是我在Facebook牆上所寫的東西,就會在Twitter內複製出來。雖說這兩個網絡,我都有不低的私隱設定,但是依我的社交網絡使用習慣而言,ifttt的出現,就好像是打破了我在每個「圈圈」之間,所建立的銅牆鐵壁--其實這不是只針對ifttt,現時的社交網絡網站也有這些互通的服務(如噗浪可以與Facebook互連),但我是沒有設定的,面對ifttt幾乎涵蓋所有網站的來勢,我難免有點擔心,會在使用以後,出現在不應該的圈圈,說了不應該說的話的情況。正如George Constanza在文首的片段所說,不同的喬治撞在一起會「出事」,我還是希望保持不同的「分身」啊。

又或者說,這個社交網絡大流行的年代,「朋友」的界線、定義,早已模糊,但是我對此的區分的標準仍很嚴格,應該是太抱舊、不入流了吧。

Comments

comments

2 Responses to “我的圈圈不在Google+”


  • using Google Chrome Google Chrome 12.0.742.122 on Windows Windows XP

    「ifttt的出現,就好像是打破了我在每個「圈圈」之間,所建立的銅牆鐵壁」……可是你可以選擇不用喲……

    twitter, 也可以set作只有request了的人才能看到你的訊息的。

  • using Google Chrome Google Chrome 13.0.782.112 on Mac OS X Mac OS X 10.6.8

    所以我在設定了一個動作以後,就沒有意思再用了。況且,我的twitter也不是全公開的,要看我的tweet都要得獲我同意的啊!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