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袁偉民與體壇風雲》隨筆

常常聽到這樣的論調:歷史會證明我的清白。這樣說的前提,是現時無法證明當事人對錯的事件,假以時日,就會有一個定調,一個是非/忠奸/黑白的權威說法。說這些話的人,以及相信這些話的受眾,都相信「歷史」這個概念,是萬能並且不能辯駁的。但現實者,是不是這樣的順從人意,大抵又是另一回事吧。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前局長袁偉民,早前出版講述他出任局長五年多的經歷的《袁偉民與體壇風雲》(右圖,下文簡稱《體》)。書籍出版時,本地也有傳媒報道過,當時報道的調子,是一種「看內幕」的角度,因為書中所揭示的雪梨奧運前禁藥風波,還有中國女排為「走線」而「打假球」的事件,都是本地觀眾較有興趣知道的。早前到廣州一遊,想起這本書我還沒有買,結果順說買了回來--最初還以為是袁偉民自己執筆寫的,不過買了才發現,原來是一名叫「遠山」的人寫的。(岔開一筆,好像迎年中國官員退休後,都有出書的習慣,錢其琛的《外交十記》回然可讀性甚高,就連唐家璇最近也出了書,不過還沒有買。)

說回《體》這本書。書是十分好讀的--正如上段所說,如果是用一個「看內幕」的心情,看看袁氏主政中國體壇事務的五年多期間,如何面對風波、征戰奧運,這本約三百頁的著作,的確是讀得十分愉快。不過讀畢以後,反而對於當日傳媒所報道,將焦點集中於女排及禁藥事件的做法,反而覺得還不夠過癮,因為書中所描述,有關袁偉民以及當局,與在國際奧委會擔任多年委員的何振梁的「恩怨」。

袁偉民--透過「遠山」的筆--在書中,對何振梁提出的指摘,集中於兩宗事件。第一是二零零一年,北京申辦二零零八年奧運時,何振梁不合作,支持南韓的候選人競逐國際奧委會主席(最後由比利時的羅格當選),危害北京申辦的成功機會;第二是指何振梁,阻撓現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于再清,競選國際奧委員成員(後來還是選上了)。有趣的是,《體》中除了不能不提的情況外,凡是提到何振梁時,都只用「資深委員」稱之,除教人想起 “He who must not be named” 外,也可以感受到,袁氏對於這名「資深委員」有多麼的「強烈感情」。

書中對於何振梁的批評,正是為何我想起文首所提到、歷史能否還人公正的問題。女排打假球、禁藥以至審計風波,都只是「事件」而己,但是書中營造出來,何振梁vs北京申奧/中國政府的分歧及嫌隙,不但涉及雙方當事人的名譽,更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體》的封面說:

歷史可能被表達,可能被遮蔽,本書所要做的是,讓歷史盡可能接近事實。

換言之,就是標榜書中所言盡是事實,但是上月其中一期《三聯生活周刊》,李菁訪問何振梁,就《體》一書所引發的風波作出回應的文章「何振梁:『我唯一企求的是給我以公道和安寧』」,不但何振梁提供的說法,完全與袁偉民所版本近乎完全相反,而且文末一句:

所以這個事情剛出來時我很氣憤,現在就平靜下來了,我相信一切自有公論。劉少奇同志說過一句話:「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我借用一下:「好在歷史是事實寫的。」

嘿,這當中的潛台詞,還不是「我說的才是事實」嘛。

假設「事實」只有一個,而袁偉民及何振梁的文本及論述,都是他日作為「申奧風波」及「于再清競選事件」的歷史資料的話,後人讀了以後,又怎能作出一鎚定音的論斷?回憶錄這回事,通常都是從對自己有利的角度出發,歌功頌德或者談不上,但是給自己一個正面的角度,應該是大多數的情況(話說回來,《體》內對於袁偉民形象的塑造,也真正面得很),見到內地的讀者在網上的書評,不少都說很不齒何振梁的做法,又或讚揚袁偉民敢講真話,我反而會再想抽遠點來看--只能當《體》一書,是事件講述的其中一個「版本」而己,何振梁在《三聯生活周刊》的「辯駁」,則又是另一種版本,此時此刻,只可以說是「立此存照」而己。

我還是認為,只有發掘更多的史料,才能令事件更加立體。雖道作為讀者,所作的判斷,就是基於他「相信哪一方的說法」,但是在這宗事件中,在資料尚算不太多的情況下,不可能只讀一份史料,就作出判斷罷。或者此時此刻,說法/評論都是一面倒支持一方,但客觀點講一句,日後或許會有更多資料,去推翻現時的說法?清白與否,是別人的Perception,別寄望歷史--不斷由資料組成的這回事會給人清白,還是寄望後人,多讀多涉獵多獨立思考,或者更實際。

Comments

comments

0 Responses to “讀《袁偉民與體壇風雲》隨筆”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