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等於無,還是聊勝於無?

一直留意雷諾一級方程式車隊,被指在去年新加坡站比賽,指使當時仍是該隊車手的小畢奇,蓄意撞車以令隊友阿朗素取得優勢的新聞。一來,這樣的指控實在嚴重,二來--這是一個絕對私人的理由--是如果國際汽聯裁定指控成立,而又作出最高懲罰,將雷諾逐出一級方程式的話,那末這個周末的新加坡站(何其巧合!)就會少了一隊車隊,可觀性大打折扣--我可是買了票去看的啊!

今日(周一)國際汽聯開庭審理此事。由於雷諾車隊已經與,被指是事件策劃人布亞里托雷西蒙斯一刀兩斷,事實上等於間接承認指控,只是國際汽聯的懲罰會有多重。之前的說法,是將雷諾逐出一級方程式的機會微乎其微,最有可能的是處於巨額罰款,不過看看國際汽聯的公布罷,由於雷諾表現合作,當事人又已離職,所以只是判停賽兩年,但同時緩刑執行而己;個人方面,布亞利托雷永久逐出汽車比賽,西蒙斯禁止參與五年。

這樣的裁決,可以說是十分寬大。兩年前麥拿侖車隊,被裁定在「間諜門」中,盜取法拉利車隊的技術中罪名成立,被罰一億美元及全年車隊積分取消,當時已經說是十分重的處罰。但是間諜門最多,也只是涉及技術,以圖令盜取者獲得速度上的優勢而己,但是這次「撞車門」,性質之惡劣,比間諜門嚴重得多,正如Andrew Benson在英國廣播公司的專欄指出,雷諾車隊的行徑,危害車手及其對手,工作人員以至觀眾,圖的只是給隊友更好的機會!阿朗素確是因為小畢奇撞車而得益,但是他奪得新加坡分站冠軍,還有很多因素,包捨法拉利的馬沙加油時,油管被扯甩的事件

國際汽聯也在公布中指明,這次撞車門事件,嚴重程度前所未有(unparalleled severity),「本應」要逐對方出賽車行列,但是懲罰與麥拿侖的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至少連一分也不用罰。雖說如果兩年內,雷諾再犯的話,國際汽聯就會執行懲罰,但還會有人有膽再來一次麼?這與等於沒有罰,不就是一樣嘛。當然,有人認為將雷諾逐出一級方程式,對這運動的傷害會更大(因為本田去年退出,寶馬也宣布今季完結後會退出),但是這個邏輯,與在金融海嘯中,有些公司Too big to fail,一定非救不可的理由,又有甚麼分別?即使是事件是由布亞里托雷、西蒙斯及小畢奇三人知情,所以雷諾作為車隊本身,不用負上太大責任,但麥拿侖的間諜門事件,情況不也是一樣?車隊還是被重罰!就算今次雷諾可以免過一劫,在贊助商宣布退出,而雷諾車廠又虧本的情況下,也難免在季後宣布「拒絕再玩」,所以國際汽聯即使為了一級方程式,而將雷諾留下,但也不一定確保這些運動本身會得救。

別人常說,今年的一級方程式,場外發生的事比場內的好看。這實在說得不錯,車隊方面,車隊總冠軍九成已是布朗的囊中物,車手總冠軍也將是該車隊的兩名車手,巴里加奴及畢頓之爭,但是場外的事,卻是醜聞多於一切,賽季初的大話門,還有車隊就經費上限,差點另起爐灶,現在還有一樁撞車門,就算是賽車場上,各隊為求爭勝,而不惜將道德「扭曲一點」,但是這門運動給人的印象,是愈來愈骯髒,即使這些「事件」為賽車,增加不少話題,也無法改變事實。所以說,國際汽聯實應動車格,不過換個角度看嘛,布亞里托雷當日牽領車隊起義,最終國際汽聯主席莫斯利宣布不再連任,現在布亞里托雷終身「停賽」,也可說是莫斯利復仇成功,找了對方陪葬了。

這次事件,真的各方皆輸。賽車名聲再受損不在話下,雷諾亦一樣,小畢奇以至其父親,雖然是扮演了「吹哨者」(Whistle blower)的角色,但是從整件事件的時間角度來看,兩父子在小畢奇被車隊解僱後爆料,捅出事件,與「反轉豬肚就X」沒多大分別--但事件卻是在整整一年前發生,他絕對不是Holier than thou。即使小畢奇獲得國際汽聯給予證人赦免,但是他的行徑,也令他沒有可能在一級方程式待下去了。一級方程式需要的,可能不是更多車隊(明年有至少四隊!),或者是更合乎觀眾的比賽時間(為了歐洲觀眾,亞洲區的比賽全部放在黃昏進行),而可能是一次更徹底的改革。

Comments

comments

1 Response to “有等於無,還是聊勝於無?”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XP

    The Piquets claimed that they first notified the FIA about the crashgate last year, and only made a formal statement after Nelsinho was fired after the Hungarian GP this year. 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 that they are not “holier than thou”. Politics and undertable deals are rampant in F1, just like everywhere else. This is simply the result of a messy break-up poorly orchestrated by Flavio Briatore, who mistakenly thought that the Piquets would keep quiet fearing that they might burn all the bridges.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