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歌不二之選

幹朝九晚五的工作,上班的路程,永遠都是睡眼惺忪。對付睡魔,有人選擇「啪」咖啡,有人選擇飲茶,不過兩者皆非我所能選擇,反而要在上班時聽音樂,為自己「加油」。不夠精神時,固然要聽一段令人「high翻天」的音樂,精神抖擻時,更加上聽一曲來助慶。所以說,音樂真是令人上癮的毒品,如果我那部元祖級的iPod突然壞了的話,真是日子怎樣過。

近來喜歡聽合唱音樂。說起來奇怪,我這個五音不全,對樂理一竅不通的人,中學時期倒參加過幾年合唱團。我想,大概是能濫竽充數,可以出來「唱幾口」的男生,實在太少之故吧--兩個多月前,應友人邀請出席欣賞中大合唱團的表演,我事後也對他說,少一點女聲,不要那麼男女陰陽失調可能更好。看來學生合唱團男女平衡失調,也頗普遍。說了我不懂樂理,其實不懂的人實在不少,要教合唱曲目,老師就得由do re mi逐字來教,要我們讀譜的話,恐怕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合唱團的確是好玩的。縱使人人最初都對表演推推拉拉,大不情願的,但是最後一上台板,都全部豁出去,認真得不能的去唱。一來就是好玩,二來不這樣做,就會被其他聲部「淹沒」。況且,歌曲本身也是悅耳的,表演也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只要不要加進無聊的動作就是了(曾幾何時,其中一名音樂老師玩綽頭,硬要加進動作,實在無聊之極)。

很久之前,曾在這裡介紹過華格勒在《諸神的黃昏》(Götterdämmerung),第二幕第三場的合唱。別人提起歌劇的合唱選段,通常都會提到威爾第的作品,好像《吟遊詩人》〈鐵玷之歌〉(Anvil Chorus),又或是《阿依達》第二幕的勝利巡遊(Gloria all’Egitto, ad Iside),這當然是百聽不厭的作品,但是為何很少提到華格勒的合唱作品,除了《羅安格林》第三幕的婚禮進行曲?

華格勒筆下的合唱樂段,除了上段提到《諸神的黃昏》那段外,另一段極為過癮的作品,是他早期作品《飄泊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中,第三幕一開始挪威水手,與荷蘭人的手下對唱的一段。這段曾被有線電視,在意甲直播中來作當墊底音樂的作品,說的就是第三幕一開始,達蘭(Daland,也即是女主角仙塔的父親)的手下,在岸上與女兒對唱,之後他們想邀請荷蘭人的手下共歡,但不得要領,但是荷蘭人的手下,突然無聲無息的出現,最後將達蘭的手下嚇跑。

雖然說《飄泊的荷蘭人》是華格勒的早期作品,他後來所提倡的「樂劇」的風格還沒有充分表現(第二幕仍是Numbered songs居多),不過就算如何幼嫩也好,第三幕這段合唱實在太精采。首部份水手與少女的對唱,粗獺有力,就是非常痛快,即使坐在劇色個多兩個小時(歌劇雖名曰分三幕,但是一氣呵成的演,沒有中場休息的),怎麼疲勞也好,都會頓時醒過來。突然之間,平靜的海面風起雲湧,荷蘭人的手下,隨著早在序曲已經出現的暴風雨主題現身:

喲呵呵,唏!唏!
揚起船帆!拋下船錨!
陰鬱的船長,上岸吧!
七年之期又到
找一個金髮少女
少女啊,要對他付出真誠
今天要盡興,唏!
新娘啊,喲!
風暴為婚禮助樂,海洋隨之起舞!
...」(以上為本人意譯)

之後著了慌的水手,意圖與以歌聲,壓過荷蘭人的手下,但是最後這場「鬥大聲」比賽中,還是後者獲勝,前者得落荒而逃。故仔也隨之進入第二幕。在這段中,兩批人的旋律穿插交錯,有氣勢之餘也不致於亂成一團(詞可以見這裡,第三幕開始就是了),那種陽剛氣,實在太令人印象深刻了。

我一直聽的版本,是貝姆(Karl Bohm)在一九七一年的拜萊特歌劇節的現場錄音(下面提供的音樂,就是來自這個版本)。雖則是隔了一重媒介,但是這個現場錄音,捕捉了貝姆棒下,拜萊特歌劇院樂團「叉滿了電」的演譯,加上貝姆棒下的華格勒,速度一向偏快(他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翻錄為CD時,竟可以一幕塞進一張唱片!),聽著那層層遞進的氣氛,怎能不大呼過癮?早上要提起精神,這段音樂確是不二之選(原諒我的偏好較怪,會選這樣的音樂)。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Comments

comments

0 Responses to “「啪」歌不二之選”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