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怪談.續談

早前談本地三色台的新聞報道,拿了在電視及傳媒無處不在的「大師」,訪問去年藝人不雅照片事件,其中一名主角的片段,作為新聞的一部分去播出。事後看到不同的評論及反應。上周六讀《信報》,發現讀者來函版一篇名為《志雲「焗」無線新聞就「範」》的文章,就此事向三色台「開炮」,卻令我有更多所想,還是在這裡寫出了分享一下私見。

讀者張在森在來函中,質疑三色台的新聞編輯自主權,是否已經「喪失其獨立性」。當然,我們既非局內人,大師訪問當事人的片段,經過甚麼樣的決策過程,最終在三色台的新聞報道中報道,我們當然無從置喙。但是從三色台作為一個傳媒機構,以及從管理角度視之,作為旁人的我們,有像張在森先生的質疑,也不能說是沒有原因。張圭陽在有關查良鏞與《明報》的著作《金庸與明報》(明報出版社,二零零零年六月)中曾指出:

有更多時候,報紙老闆是不需要向員工下達命令的,反而是管理層及員工,在處理報紙內容時,會主動的去迎合老闆的意圖,並加以迎合。(頁三八一)

當然,三色台不是報紙機構,大師也不是三色台的老闆,但是作為三色台業務總經理,雖說大師不是老闆,但是位高權重,理應是雖不中亦不遠的形容。不過近年三色台的一個奇特現象,是不少宣傳活動,都難以沒有大師的縱影。或有人說,高層親力親為,為自己的節目、藝人打氣,不很好麼?不過一旦牽涉到高層與下屬--更甚者,還是在一個中國人的社會(!)--的關係,張圭陽筆下的老闆與管理層/員工的關係,就難免給人一瓜田李下的思疑。觀乎現在三色台的節目,大師無處不在的情形,有時也令我搞不清,竟然他是一名行政高層,還是一名藝員...

簡單點說,大師活躍的現象,其實是「撈過界」。他可能沒有明言,要求台內其他部組,在他出現的場合,要以他為宣傳、報道重點,但是從另一角度看,很難不往壞處想。從不諱言,大師有其親和力,深得不少觀眾歡心,認識不少朋友,訂購收費電視會特地加錢,成為三色台收費電視的用戶,為的就是收看大師主理的飯局,也曾有友人告之,有大師出現的場合,宣傳的力度會事半功倍,大師本人在藝員出鏡的頻密榜上,長期高佔前列位置,等等,但是他的影響力,加上他的職級,搞不好會成為別人逢迎的誘因。逢迎老闆、揣測老闆旨意行事,在此地並非新鮮事,政治上固然如是,在部分傳媒機構,更是演化成種種光怪陸離的騎呢事。所以說張在森的投函中,提出的質疑以至指控,其實也是其來有自。

**

我在前文問道,新聞是為了「公眾利益」還是「公眾興趣」。留言中有人質疑我的觀點,轉貼前述張在森文章的公園仔,亦有人提出另外的觀點。周末讀《明報周刊》Book B的專題報道,其中一段是訪問荷李活狗仔隊圖片社X17的創辦人兩夫婦。在訪問中,老闆娘指出,在Britney Spears在狗仔隊面前剃頭後,「傳統大報也會向X17購買圖片」。這句話,可圈可點。

現今的新聞報道,甚麼是Hard News,甚麼是Soft News,又或是新聞的不同類型,界線早已模糊,因此才有如留言中「至於是否有問題,咁衛詩記者記者會、肥姐梅姐過世,甚至今年奧斯卡的新聞,以至體育消息,都適宜『低調』處理」之流的意見。但是傳統大報與非大報,在報道同一宗娛樂新聞,手法又是不是完全一樣呢?大家都是報道同一宗新聞,大報/較嚴肅媒體的做法,又是不是像Tabloid式的做法般,只乾脆登一張盡顯當事人怪行的相片,然後加上用字誇張的標題及內文?還是以此作為引子,去探討背後的現象、問題?小報式的新聞報道,講求的是讀者感官及好奇欲的即時滿足(Instant Gratification),欠缺的是啟迪受眾的討論,不過此時此刻的傳媒,早已認為即時滿足才是王道,探討問題的重任才是悶人的東西,而悶的東西,是不需要出現的。

回到三色台新聞播放大師訪問不雅照片當事人的片段。論吸引眼球,它作為News item是很成功的,因為不少人事後都競相討論,但是除了即時滿足外,它還有甚麼功能、價值?極其量說,這只是一個疑似新聞包裝手法,去報道的八卦消息而已,我們對於當事人在節目中說甚麼的好奇及關注,只是「公眾興趣」,與「公眾利益」完全沾不上邊。回顧整宗藝人不雅照片事件,公眾利益會是甚麼?是警方擅自釋法、有娛樂公司強稱照片「移花接木」、還有傳媒機構在整宗事件報道上的失格,抑或是涉事者的「剖白」?

更甚者,是這次當事人上電視接受訪問,背報可見公關操作的痕跡。當然,當事人的言論,可能是真的出自內心,但是無論怎樣也好,當事人所屬的機構,意圖利用大師的訪談節目,作為當事人「復出」宣傳、造城的一部分,用意是十分明顯的。難聽點說,就是三色台就是成為了宣傳機器,在純娛樂角度來看,傳媒與娛圈中人互相利用,無可不可,但是搬到新聞節目播放,就豈非令新聞節目也成為宣傳工具?這又回到前述提出的論點了:是誰作出有關的決策?再追溯下去,那則是新聞學的老問題:把關人的角度,以及對新聞的判斷。放諸這個娛樂到死,消費娛樂的城市的背景來論,這個結果也挺令人感到氣餒...

有論者提到,外國新聞也有為同台的其他節目宣傳,但是作出這樣的類比前,得先理解清楚,新聞所宣傳的節目,是不折不扣、只求一時滿足的娛樂節目,還是有「新聞味」的節目?至於有人認為,「如果大師有獨特見解,why not?」,這實在令我開眼界了:讀書時前輩教落,做新聞訪問找受訪者,最忌找自己機構的人,因為這只是授人口實,批評新聞不夠客觀,只是想不到會有人持這樣的見解。不過Jacky君提出的另一點,是值得留意的:三色台對於自家的活動,都作出報道,當我在這宗新聞播出當中,與朋友討論時,對方也提出這點。我同意這個論點,但不能因本人從未在這裡,論及有關的做法,而將我月旦大師訪問當事人一事,作出否定。就事而論,才是討論的方法。

或者蔡子強上周,在《明報》的文章,可以再說明一下:

更甚的是,把阿嬌在自己台的訪談片段,放在新聞報道中播放,節錄的話題也純屬個人感性抒發,沒有多大社會性,這種處理恕我就不能苟同,不單給人宣傳造勢的感覺,更有損新聞報道的專業和認受性,讓人把新聞報道與《東張西望》混淆起來。

整件事給我印象,是三色台做得太低手,即使是可以將標準降低,不過明知是有這趟渾水,也仍然渾一趟,是實在太可惜了點。

Comments

comments

7 Responses to “電視怪談.續談”


  • The suffocated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3.0.7 on Windows Windows XP

    有單嘢你可能無留意到。

    無綫新聞播出《飯局》片段翌日,《東張西望》播出了該集《飯局》的拍攝花絮,當中有職員不知為何事,向陳志雲提出一些建議,誰知後者竟然說他有編輯自主權,該職員不應干涉他的編輯自主權云云。當時我在用電腦,不在電視前,所以只聽到聲音,感覺上陳好像是真怒。

    雖然並非只有新聞工作方可談「編輯自主權」,不過陳志雲這麼講,我很懷疑呢條友係咪幻想以為自己真的在做新聞採訪 …… 話唔埋繼隔籬台用何守信及朱慧珊報新聞之後,你有一日會見到陳志雲做主播 ……

  • using Google Chrome Google Chrome 1.0.154.48 on Windows Windows XP

    陳當時係叫霍希汶收嗲je

  • using Google Chrome Google Chrome 1.0.154.48 on Windows Windows XP

    提醒無線報導自家活動, 正正就是就事論事的做法, 因為如果各位言之成理的話, 則其實以往無線新聞的「編輯自主權」, 早已被侵犯十萬八千次, 那更要問, 底線在哪裡? 訪問內容? 訪問對像? 製作單位?

  • using Google Chrome Google Chrome 1.0.154.48 on Windows Windows XP

    所謂”三色台就是成為了宣傳機器”, 其實天下鳥鴉一樣黑, 看看我們的傳媒如何處理兩會新聞就知

    再唔係, 陳冠希阿嬌去年的記者會, 又是怎樣的一回事?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3.0.7 on Mac OS X Mac OS X 10

    我會建議Jacky,先冷靜一下,再細讀我所寫的東西,再提出你的看法罷。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3.0.7 on Mac OS X Mac OS X 10

    >我們當然無從眾啄

    是"無從置喙"嗎?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3.0.7 on Mac OS X Mac OS X 10

    多謝提醒,已改正。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