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聲隆隆的唱片

讀中學時,音樂課教有關古典音樂的知識,總離不開「標題音樂」這東西。無他,塞給對古典音樂一無所知的學生們,一大堆奏鳴曲、交響樂、X重奏之類的曲式,還有那些快版之類的演奏指示,與有提綱挈領的作用的標題音樂,至少後者不會這麼沉悶,較為容易接受。好像《彼德與狼》《荒山之夜》《圖畫展覽會》等等,都是在那時第一次接觸的,喔,還有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

《一八一二序曲》小時候聽當然刺激,主要是因為它夠精簡,又夠刺激之故也。那時對古典音樂的欣賞只是初哥(現在好了一點,但仍是偏食嚴重),最有興趣聽的,不是交響樂和協奏曲,就是序曲/進行曲這種「短小精桿」的樂式(所以羅西尼的歌劇興趣不大,但是序曲卻百聽不厭),每次聽《一八一二》到末部時,一個人在家中總免不了手舞足蹈一番。不過後來開始聽其他作曲家的東西,還有一頭哉進入歌劇等更大堆頭的東西,當年買下、錄有《一八一二》的台灣笛卡平價版唱片,就被打入冷宮,沒有再拿出來聽了,更加在後來搬屋時,乾乾脆脆消失了。

星期日約朋友吃飯前,在銅鑼灣的唱片店打發時間,發現古典部一大堆唱片減價發售,竟給我發現這張由杜拉堤指揮明尼亞波利斯交響樂團(現叫明尼蘇達樂團)的《一八一二序曲》唱片,立即不加思索就買下了--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要補回失去的唱片,而是它標榜的是燒真炮的錄音!去年底讀國內的《三聯音樂》(零八年第六期),讀到那篇〈有關戰爭的交響曲是怎樣錄制的〉,就是翻譯這張唱片的說明書。柴可夫斯基在《一八一二序曲》中,在末部是加入了開炮的效果的,這個效果在影碟中看過(Youtube也有相關的片段),不過唱片就是沒有聽過...

今天休假在家,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去收拾家中的影碟、唱片及一大堆早應該丟掉,但始終沒有實行的錄影帶(家中連錄影機也沒有了,影帶又早已經擺放不善,即使有機器也不能播,留來作甚?),完成了勞動以後,坐在桌前、將唱片放進電腦去播放(音響的唱盤壞了多時,現時是靠Mac Mini用光纖接駁音樂來聽唱片),嘩!杜拉提的演譯真夠氣勢,高潮位的音樂、編鐘及古炮齊鳴,雖是整整五十年前的錄音,但也真的是totally blow me away,精神為之一振--難以想像,如果在一套好音響播這張唱片,不知會是甚麼景況,不過在iPod聽就得小心,以免被大炮炸聾雙耳。

《三聯生活周刊》的老總朱偉在上期的專欄說,我們被諸如RCA、Mercury及Teldac等美國唱片公司,在錄音中追求音效而誤導,以銅管強度成為衡量一支樂團一首作品的演譯的重要標準,他當然有其道理,但是在這張唱片來說,就是要「爆棚」才夠過癮!如果落在其他公司的錄音師手上,那豈不是會變得婉弱(我第一時間聯想到的,竟然是EMI...)?總之,不用七十大元就買下這張如此好玩的唱片,也真的是理性消費了。

後話:雖說夜深人靜時,是播唱片的好時機,但是這張卻不行,因為肯定會招人投訴...

1 Response to “炮聲隆隆的唱片”


  1. 1 Dra is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XP:

    講起彼得與狼,簡直係經典!!!
    喜歡看你寫有關聽音樂的種種。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