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很沉默

我想,對於此地的新聞工作者來說,每年一到十月初,會是相當「頭痕」的時候--諾貝爾獎的得主名單,在個多星期之內陸續公布,但是每日傍晚守候在電腦前,看到通訊社傳來得獎人名稱時,都會有數個疑問:他/她/他們是誰?要如何解釋得獎主的成就?偏偏科學類獎項的得獎者,所進行的研究不是一時三刻,就可以理解的(畢竟熟悉科學的人比較少),要深入淺出地向讀者/觀眾解釋,實在是一件苦差。

雖然諾貝爾獎委員會從善如流,現時已在網站中,提供背景資料及新聞稿等資訊,去讓人明白得獎者所從事的研究,不過消化總需要一點時間,從事文字傳媒的情況還比較好,因為還有一個晚上去研究,幹電子傳媒的可就苦了,因為他們要與時間競賽,要在最短時間之內將資料濃縮作出報道。

雖說,新華社在報道諾貝爾獎方面也頗見效率,通常在獎項公布後,即時已有快訊公布,又會在一兩小時內,發出簡短版的報道,甚至有新聞背景資料,協助同業們理解,不過這也不是必然的情況。

我說的是昨日(周五)公布的諾貝爾和平獎。在這個獎項公布前,外界盛傳「古月人圭」先生是獲獎大熱門,他的大熱程度,連外交部也要動真格,「提醒」和平獎委員會「不要遺背諾貝爾先生的初衷」。昨日亦有媒體到「古月人圭」先生的家門外,以待一旦他成為和平獎得主,去採訪他的妻子及相關情況。

好了,在晚上七時,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得主,是芬蘭前總統阿赫蒂薩里後,「阿爺」固然放下心頭大石,一場潛在外交風波終於消除,照道理,新華社應該很快有報道出來了吧?原來不是。與之前四日的反應極度迅速完全不同,新華社的中文發稿,在晚上都異常沉默,直到深夜時候,才有一條「芬蘭前總統阿赫蒂薩裡獲2008年諾貝爾和平獎引爭議」的報道出來,只因為他在調停科索沃局勢時,建議科索沃獨立--基於中國在此事上,與反對科索沃獨立的塞爾維亞同一陣線(當時台灣還曾說,願意與科索沃建交,你說中國怎麼會支持?),所以即使阿赫蒂薩里,在調停衝突有不少功勞,也得要邊批判邊報道了。

都說和平獎政治味強,確然,就算不是「古月人圭」拿也一樣。不過,現在還有沒有人記得科索沃獨立,及它引發連串外交風波這件事呢?

4 Responses to “這晚,很沉默”


  1. 1 The Man who Loves Everton is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3.0.3 on Windows Windows XP:

    i don’t understand. i don’t understand why these kinds of things can happen.

    is it because the database in hk media is so crap? or just simply because the journalists and editors in hk are so crap that they hardly know any knowledge which their counterparts in another world consider as common sense?

  2. 2 Alex is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3.0.3 on Mac OS Mac OS X:

    這個,恐怕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不過我會認為,有些事,不能take it for granted的。

  3. 3 Vivi is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7.0 on Windows Windows XP:

    無錯,無人記得科索沃獨立,也無人記得血流成河的南奧塞梯八日戰爭了。星期二大家討論時,感覺非常遙遠….只怪今年發生的事太多….

  4. 4 mum is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7.0 on Windows Windows XP:

    古月人點解得西方傳媒力捧,上星期火紅芝大在人言報亦提出疑問。其實諾貝爾獎除各科學(經濟似乎都屬於科學)、醫學科外,其他的政治味甚濃;得獎人除獲獎金甚豐外,江湖地位並無相應提升,真的是實至而名不歸。

    大陸對諾貝爾獎真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可以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恨的是它會凸顯大陸與西方國家價值觀的差距,古月人之於和平獎便是一例。

    以前中共一有運動(例如三反、五反之類),就會揾一d所謂異見分子出來鬭一鬭。呢d不幸的人,大陸人戲稱為運動員。在上次奥運及呢次諾貝爾獎,古月人都被捧為運動員,不過捧他的是西方民主鬭士。古月人及其妻希望有朝一日能保外就醫,不做中國人,是其情可憫,其志可嘉的無奈事。但本地有d人則在旁推波助澜,唯恐古月人唔够熱炒,令中共對他另眼相看,那就是其情可疑,其心可誅的醜行。可能大家都各有所需,樂於互利互惠。

    正如火紅芝大所言,講到對愛滋病人的關心,古月人又點及得高耀潔醫生的萬一。看來,中國是太心虛,諾貝爾獎評審委員都唔係冇料到嘅。

    其實大陸要提升中國的硬實力,比提升其軟實力較為容易。以中國目前的發展勢頭,中國人可望在30年内奪諾貝爾科學獎。但軟實力牽涉到其他國家的人民,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人民,對中國的真正認識、認同,以及中國與其他國家政治制度的接軌,那可是三、五十年不為功的事了。西方人對中國的觀感,似乎很差(可參閱China’s Image: The Country in the Eyes of Foreign Scholars)。Joshua Cooper Ramo在China’s Image Emergency(http://my.opera.com/PRC/blog/china-s-image-emergency)說“The gap between how China sees itself and others see it is wide and dangerous.”,可概括一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