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這雙手雖然小」

上周六寫了一篇文章,就當日《經濟日報》見報的一篇訪問寫了一點讀後感及意見。發出以後,算文章是引來了一些討論,當中被提到的《這雙手雖然小》的泊主Leona,特地寫下了長長的回應,的確十分「畀面」。見到有人認真回應本人的拙文,也不能就此丟下不理,還得再寫多一點,好好的說明我的理解及意見。

首先想談談Web 2.0這回事。我自認打從一開始是一個純粹的用家,從未沒有好好深究甚麼是Web 2.0、語義網(Semantic Web)之類、近年紅得發紫的互聯網Buzz Word,不過粗略的觀察還是有的。如果我說,Web 2.0的其中一個catchphrase/watchword,就是「互動/分享」,相信是沒有太多人反對了吧?從傳播角度視之,Web 2.0與1.0的分野,也可能正是傳統媒介與新興網絡媒介之間的分別。以傳統媒介而言,內容供應者(Content Provider)與受眾/閱聽者(Audience)的分別是明顯的,資訊傳遞模式是單向的(供應者至閱聽者),主流媒體(Mainstream Media,或MSM)控制了供應的內容,受眾往往選擇不多(用廣東話更傳神點說,就是對「質」甚麼給你吃也得吃)。同理,對我而言,Web 1.0在資訊傳遞方面也很可能一樣,都是由一個網站控制資訊的發放,雖然資訊量比傳統媒介多得多,但是以參與度及控制程度而言,網絡上的受眾卻也與傳統媒介的受眾沒有甚麼多大的分別。

到了近年Web 2.0及網絡媒介興起以後,經常被標榜的,就是一眾「網絡草根階層」打破MSM的壟斷及論述,達致真正的「當家作主」。套用互動/分享的原則,網民不再是單單的資訊受眾,而是透過共同提供內容,去創建及豐富(enrich)網站的內容,如YouTube(雖然這是一個被人用「爛」了的例子)或是集合網民智慧以分享資訊的Del.icio.us等。即使是個人色彩比較大的Blog,也可以透過聚合成Blog ring而構成新式網絡社群,不少寫泊的人以「專業玩家」(Professional Amateur)的身份存在,打破被MSM控制多年的主流論述,去提供另一家之言,則又是已被人談及多時了。雖然會有人認為這些描述是十分富麗(我比較喜歡用rosy這個字來形容)而提出質疑,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它的確存在的事實。

好了,談了一大輪我自己也覺得有點悶的東西後,倒想拿上述的Web 2.0的特色,來看看被Leona屢次提及的Lifehack.org「究竟有多Web 2.0」。數天前與其他人談及這個話題,都認為Lifehack.org的Web 2.0特色實在不多。我在上一篇文章曾說過,Lifehack.org看上去只是「一個套用網誌功能的網站」,亦看不見背後參與者的「個人靈魂」。再看看其內容的發布方式,雖然間中有是引述另人的生活貼士的東西,但是這極其量是一個「網摘」的功能,說到底,內容發放的主導權還是落在Leon Ho,以及他利用廣告費收入聘請、負責網站內容的編輯手上,這樣的話,似乎互動功能稍稍欠奉了。我也留意到有文章的作者標稱為「客席作家」(Guest Author)的,但是在首頁看了又看,也看不到有甚麼途經可以去加入、去貢獻網民的智慧,互動分享之說又從何說起呢?

或者有人認為,網站編輯們在網海中搜羅好東西進行「類網摘」式報道,以及有限度開放給人出任「客席作家」去撰文,好歹也是一個體現網民集體智慧的行為,但我更著重的,是網民的主動參與問題。即使如Leona另一個經常提及的例子Anobii,或更早出現、用家更多的豆瓣,用家的參與門檻可說是低得可以。以此作為比較,Lifehack.org與其說是體現Web 2.0的產物,倒不如說是一個「掛著Web 2.0頭的Web 1.0網站」更好,因為在我看來,網民倒不能「擁有」該網站的部分內容(其實網民與網主之間的交流並不太熱絡,這可能與每天文章數量不少有關)。

我同意《經濟日報》一系列文章的用意,是如Leona所言,是探討「Web 2.0生財之道」。這是個好問題,在《經濟》多篇文章中,經常見諸報端的字眼是「可持續」(Sustainable)。即使被奉為Web 2.0楷模的YouTube,到現在也不見到有任何可以長期搵錢的方法(去年收入只有一千五百萬美元),或者YouTube在周二宣布、在影片中加插半透明的十秒廣告的做法,是YouTube開始打拓穩定收入來源的開始。我唯一覺得Lifehack.org比較像Web 2.0的地方,是它「著手為讀者度身設計合用的網上軟件,以服務費作為穩定的收入來源」(上周六《經濟》A20版),因為Web-based application正式不少網絡大家正在進行的東西。但是除此之外,我倒不見得這個網站有如何2.0。

Jacky在我上一篇文章的留言,再次提出了 “blog is anything” 這句話。當然Blog有其無窮可能性,搞商業blog也是搞blog,但是這句話的前提,大概是其實體是一個blog罷?但是在Lifehack.org「不Web 2.0」時,極其量只是一個有Blog的殼子,徒有其形不見其實的網站,那又如何去當anything呢?同理,名不正而言不順,一系列的報道以至Leona的泊文,都以Web 2.0的招紙為Lifehack.org以及Leon Ho包裝,那末又能教我信服呢?至於有人在Leona那邊留言,說Lifehack.org排名高於徐靜蕾,等於前者 “the top of 1.3 billion” ,我只有竊笑的份兒。(這涉及如黛所言,語言優勢及網站內容多寡的問題,或者遲點有時間再討論)

關於Web 2.0的討論就此打住。我還想談談Leona所說,「指敝報的報導大力吹捧Leon,把他捧上天,是在下的博客予你的印象吧?」這個問題。

有人在我那邊留言說,「《這雙手雖然小》很明顯地是一個抒發個人感想的blog,與經濟日報裏面的報道是完全不同的。」這句話,看上來是無可辯駁的,亦是十分合理的,但私見認為不然。的確,Leona說得對,在報紙寫東西要力求客觀,步步為營,背後的原因,不只是牽涉到一份報紙的公信力,也涉及執筆人作為一名新聞從業員應負的責任,只因印在報紙上的Byline就是記者的真實姓名,文責須由其負責。但是以《這雙手雖然小》與《經濟日報》一系列文章的事件中,各人可以見到的,是無論在報紙也好,網誌也好,執筆人都是用上同一個身份。在網誌讀者們知道,他們正在閱讀的《這雙手雖然小》的主人,就是《經濟日報》負責論壇版的記者,我--至少我會這樣認為--對網誌主人的文章有「保持客觀」的期望,也不是太過份罷?

不巧的是,之前讀《這雙手雖然小》涉及Leon Ho的數篇文章,我所感受到的,是非常強烈的主觀的良好印象,實在不能令我不懷疑,見諸報刊的訪問有多少是客觀,有多少是公正的(數字是客觀的沒錯,但是除此之外呢?)。正如之前一度鬧得熱哄哄、《明報》編輯周瑮遇上的「網上欺凌事件」中,即使我們對她遭網民「圍剿」而有意見有話要說,但是再回過頭來看,當日她作為編輯該版《明報》報道的編輯,但復又用這個編輯身份,在副刊的文章中質疑Nike發放色情影片,是否與少年風化案增加有關係。這種無論是邏輯上及專業行為上的faux pas,都會令人懷疑當日周編輯進行編務工作時,判斷力有幾多。同樣道理,正如Leona在泊在報的身份如一,泊中的捧上天(我承認,這是我的印象,亦有網友對我說,她的感覺是「勁肉麻」),將無可避免會影響我(至少是我)在讀報刊文章之前,已預設了一個印象。

正如股評人在發表評論後,都會被人提問提否持有曾提及的股票般,我看到Leona在我那邊的留言中說,她當Leon是位朋友時,實在是有點驚訝的。在新聞採訪中,與採訪對象建立正面關係可以理解,但是朋友私情終究不應與講求客觀的報道混淆。如果開宗明義,說文章是為朋友而寫的,我倒不太介意,但我在看著在掛著力求客觀公正的論壇版招牌下的文章,發現文章「雞」到不得了(與文筆無關,是指上文提供的五點建議),及看了不少讚美之辭後,才發現之前採訪者與被訪者之間,有一種涉及欣賞的關係時,我的感覺是:唔係呀嘛?--說到底,這還是以專業身份,但同時過份主觀投入的問題。

道歉啟事:一直以為《明報》在本年七月十五日所刊登、有關Nike發放色情影片BT種子的新聞那版,是周編輯所編的,今日讀對方《事實勝雄辯》一文,發現自己一直搞錯了。對於自己一時未有求證就胡亂成文,令周編輯蒙受不白之冤(廣東話就是「食死貓」),本人實感十分抱歉,希望對方給予原諒。

19 Responses to “Re:「這雙手雖然小」”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6 on Mac OS X Mac OS X Mach

    廣告教科書說,一個太好的廣告配上一個虛有其表的產品,不但幫不了產品,反而會加速產品死亡,因為消費者的期望沒有兌現。

    一個過分正面的報導,其實都有同樣的反效果。

    說回上次你提到Leon給CK的五點建議,我相信對很多總算有些blogging經驗的「普羅大眾」來說,實在得啖笑。

    Blog(或Web 2.0)最偉大(也可能是最令人討厭)的地方,是這裡沒有絕對權威。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XP

    多謝你的想法,令小弟多一角度看事物。

  • using Safari Safari 419.3 on Mac OS Mac OS

    嘿!
    (i am using a mac, how come leaving a comment at urs is so hard!!!!!!!!)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6 on Windows Windows XP

    頭先大一段 submit 時死左…. 嗚嗚…嘗試打番重點…

    – Blog 的模式其實很傳統:出版 + 讀者回應
    – Blog 之所以 web 2.0 因為「人人可以做大廚」,亦即另一個 web2.0 buzzword “User generated content”
    – 單 ugc 不夠,還要配合連結社群,在 blog 方面 rss/trackback/linkback 有很大作用,還有 search engine 如 technorati
    – 商業如何結合 blog,用 blog 做宣傳只是其一途
    – 例:台灣超級星光大道,製作單位為參賽者弄 blog,其實也是很 1.0 的做法,但真正令其紅起來,是網絡的口耳相傳,和放任 youtube 上載其節目
    – 「口耳相傳」其一途是 blogger 推介,而 blogger 推介之所以有力,因為 blogger 長期所建立的「威信」,亦因此有很多講 blog 行銷的策略,都是以「建立威信」為目標,是以才會出現「blogging 教條」,但其實也是自然不過。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6 on Windows Windows XP

    另外,我之前提過更受歡迎的 lifehacker.com 除了更 geek 外,社群參與度也是很高的,經常會有 useful comments 出現和用戶投寄的故事,有點 slashdot 的影子

  • using Camino Camino 1.5 on Mac OS Mac OS X

    lifehack 是 Web 1.5 .
    新聞專業我不會,而且香港傳媒有些早已放棄了專業。
    但我想問一個問題,希望各位熟知 web 2.0 的朋友指點。例如我聲稱搞一個所謂 Web 2.0 的網站,我係要像 Twitter / Anobii 那樣做一個 Web App 出來讓用戶做大廚,還是用現有的 Web 2.0 渠道做大廚?
    我其實有個答案。就是 Anobii 的那些是搞了一個 Web 2.0 網站,而我在一個 Blog 上做網摘,係參與 Web 2.0 的活動。
    我想「Web 2.0生財」的 Lifehack ,是透過 Web 2.0 行為發達吧。即是話,如果有一天我製作一條片上載到 YouTube 有幾億萬人睇,而我分得到 YouTube 從此片獲得的豐厚廣告費發財, Leona 也應欣賞我從而訪問我。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6 on Windows Windows XP

    我的感覺:Lifehack.org本身是「Web 2.0」或「Web 0.5」跟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維生,甚至賺大錢。只要它能真實地存在著,直至捱過了類似以往「科網爆破」的那種科技股災潮後仍然堅挺並訖立不倒,我擔保到時Leon說他靠的是Web 9.0技術也沒有人敢多說一句。

    我覺得最吊詭的是,一家擁有三十名員工的中小企每月的turnover肯定多過搞一個只需要數人工作即可維持的網站,雖然錢不是壓倒性的優勢,不過對於一個見多識廣,知道怎樣從普羅大眾身上賺取真金白銀的「老細級」人馬需要接受一名只擅長於「網上談兵」取悅小眾的人物的建議 ,實在感覺怪怪的。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XP

    我不是HKET的讀者, 以blog 的角度看,沒有覺得不妥, 反覺得文章以女性, 母性, 崇拜者入手, 很是有趣 (blog 要多點人味,不是嗎?)

    從報章角度看, 有問題嗎? 我沒有修新聞學, 但仍慨嘆 lite journalism 的遣害. 過我不同意你’力求客觀公正的論壇版’的說法, 要知editorial 與opinion corner要有point 有立場, 而此两項皆主觀的, 如東方與蘋果就同一事件的觀點與角度, 分析與結論往往南轅北轍, 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 唯有信服讀者的眼光與選擇.

    就Leon 的專訪, 這是人物專訪, 不是新聞專訪呀, 寫得有如press release 或業績報告, 揾鬼睇咩. 寫得主觀,是可接受範圍之內的.

    反而新聞報導, 我要求力主客觀. 但現在的新聞往往帶有qualify的字眼, 持久的可以扭曲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 試看:

    戇 賊 致 電 事 主 道 歉 洩 身 份 (Apple Daily News page 19 Aug 07)
    女 神 童 有 骨 氣 (Apple Daily Front Page Headline 15 Aug07)

    ‘戇’, ‘有 骨 氣’帶有強列主觀與批判性. 傳媒往往不知不覺間shape 了一個perception. 例如個別騙綜援的事件, 被傳媒主觀的負面抄作, 社會往往 stigmatize, demonize 與 generalize 了綜援人仕. 看’天水圍十二師奶’有感 : ‘我唔會攞嗰D嘢’, ‘社署職員鄙視的眼光’, 最需要幫助的一羣, 因 ‘有骨氣’與怕被’睇起’, 往往 overwork, underpaid,overtime, 拿綜援相若的人工, 但sacrifice 了健康及家人相處的時間, 莫不與錯誤的觀念有關.

    社會要求我們正面看aids病患者與精伸病康復者, 何對綜援者這麼冷漠呀?

    扶貧, 請從改变社會觀念開始!

    扯遠了, 見諒.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6 on Windows Windows 2000

    嗯,樓上的tintinbright,「力求客觀公正的論壇版」的說法是Leona 在前篇留言寫下的,見:
    「至於我為敝報寫的訪問,就步步為營得多。
    每一篇文章,我本人都會重看重看又重看;我的編輯、同事、上司,也會審稿,目的就是力求客觀。」

    而Alex 是同意Leona 的意見而已。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6 on Windows Windows XP

    “至於有人在Leona那邊留言,說Lifehack.org排名高於徐靜蕾,等於前者 “the top of 1.3 billion” ,我只有竊笑的份兒。”

    不用竊笑嘛。我真是這麼覺得。

    如果不是由Leona介紹﹐我也不知道呢!

    一個香港人的Blog﹐竟然可以超越徐的Blog。

    一個比EastSouthWestNorth還受歡迎的Blog。

    如今再想深一層﹐”香港無乜人做到/過哩樣野” 是令我興奮的原因…

    Technocarti的”Non-English” Ranking 是不太可較﹐但徐靜蕾真的曾是排行第一。

    一個香港人的Blog可以超越它…it really is “the top of 1.3 billion non English speaking population!”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6 on Windows Windows XP

    但係lifehack.org係英文blog﹐點可以同中文blog這樣比較﹖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6 on Windows Windows XP

    大約半年前我開始每天看Leona的blog。她是很有潛質的記者,也遇到不少很有趣的受訪者,而且剛好「食正」Web 2.0熱潮,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均備。

    我萬幸在幾年前做IT記者,有份負責封面故事。老總說不是CXO級不做;不夠俊郎的,俾兩版佢好喇。每星期見盡城中才俊,不,是城中才俊差來公關「請」我見他們。必要時,頭等機票直飛科技巨擘總部。下了飛機,會覺得雙腳仍未著地。

    讀著Leona的文章,我很有親切感,甚至有一種期望,相信她前途不可限量。但一路讀下來,卻叫我越讀越擔心。

    所以,讀到”聞.見.思.錄”那篇文章時,我竟心生感恩,謝謝有人及時提出一些不中聽的意見。不中聽的意見不見得是絕對正確的,但我對Leona很有信心,相信她會懂得取菁。

    猛然省起自己今日已說了一大堆「懶」老成的話,真是不要臉。且先回去反省反省了。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7.0 on Windows Windows XP

    看完樓上Carla之言,見你說對Leona很有信心,我抱有懷疑,甚至觀乎最近她看待Alex意見的態度,我真覺得Leona對不中聽的意見,直至現在是蓋著耳朵,選擇合心水的言論來聽–可能她的部落知名度,以及一下子飛來的讚許,已讓她樂得以為自己手執那支筆管,真的是健筆,我甚至覺得她最近的文章是為「表演」而「表演」,乃為牢固自己「人氣」, 完全失卻記者應有內省、沉著–看她到過自己以及其他地方回應今次事件的用字……認同她者,完全得到她「肉麻」的回覆:原來,她覺得回應Alex那段文字,是「還死不斷氣的寫那麼大一堆話,簡直是白痴所為。」,我覺得Leona你可以不認同Alex對web2.0的看法,對不起, 有關於你的專業, 你又可否在多番午睡後,真切來個回應?

    我這類不愛寫Blog,卻很愛看人家所見所聞,Leona的Blog,可算是第一篇看到現在,撇開她那些對亦舒膜拜,對其文字進行一種「反芻」的表達,作為一位年齡比她大,又是她師姐,更是行家( 其實,自己都不覺得這些形容有何用,姑且說來給諸君聽聽),看到一位很有潛質,屬知性型的採訪者,近來對自己受訪者過分主觀的好感,並掛著《經濟日報》評論版記者身份延伸在自己部落 ,我不單純感到「肉麻」, 如果壹周刊阮佩儀那篇寫人物專訪讓leona感到屬於「罕有的正面訪問」,對不起, 我覺得她那些用《經濟日報》評論版記者身份在部落嘮嘮叨叨, 周旋於才俊「擦鞋」系列文章,特別是Leon Ho那些,可否看成「淪落的開端」?

    哪個記者,不曾以為自己執起筆管,便將自我無限放大?問題是,當採訪閱歷漸深,你會發覺一切尋常,有幾多人物值得你用如此力量去「表揚」?現在的Leona,好像初入大觀園,有些人入內會步步為營,有些人積極而安份,有些人卻以為自己了不起……這階段的試鍊,相信很多記者皆有過。

    看過好些記者行家的部落,好像Florence,惡女等,時而寫下採訪心情也沒大問題,特別是惡女最近的報導,我對牢電腦也忍不住哭。我絕對認同Alex那句:「朋友私情終究不應與講求客觀的報道混淆」站在Leon Ho這「帥哥」(真正想噴飯)的成績,是否值得《經濟日報》評論版記者一而再,再而三的「唱好」?要引正自己眼光有多準繩?

    無意用啥身分去說以上一番話,每日採訪,寫稿,希望每篇報導無負自己名字。今次多言了,樓上有人說「香港傳媒有些早已放棄了專業」,看罷心有說不出的感受:
    記者的專業,到底在哪些地方,遇上甚麼人或事,便可拋諸腦後?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6 on Windows Windows 2000

    新聞工作者寫文章寫博客就不可以有自已的想法自己的立場?我不認同。一個人陳述一件事,無論如何不可能沒有立場,需知道中立也是一種立場。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6 on Windows Windows XP

    Audy, 讀到你的回覆,我面紅了--我是有私心的,也有一點偏心。

    Web 2.0世界裡,科技容許實時互片。但返到網下我不過回復成一個不時需靠記者幫忙的小公關。

    那麼,或者那一點偏心,其實都是私心呢?

    真的要好好想一想同行常說 (但很少做得出甚麼來) 的PR 2.0到底是甚麼、界線在哪裡。

    謝謝你Audy。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XP

    先申報我是CK fans。

    很奇怪以下觀點似乎仍未被人提出過, 不知是否本人多心。

    本人覺得 CK 今次接受經濟日報訪問是「被利用」成份居多。

    CK 知否訪問的重點不是介紹人在中環這個blog, 而是借機給Leon Ho 指手劃腳, 充當軍師?

    Leon Ho 更指出CK 想把人在中環譯作英文版, 是要試過才知行不行的想法, 好像當了CK 顧問一般。

    我們都知道CK 寫 blog 不志在搵錢, 今次給 Leon 指指點點一輪, 真係搵笨。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13 on Windows Windows XP

    新聞工作者寫文章寫博客就不可以有自已的想法自己的立場?我不認同。一個人陳述一件事,無論如何不可能沒有立場,需知道中立也是一種立場。http://www.myfinanceadvisory.com/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14 on Windows Windows XP

    謝謝你Audy。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18 on Windows Windows XP

    謝謝你Audy。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