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國大選談起

警察、美女、農民,你選哪一個?明天進行的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被比喻為這三個「職業」之戰(如果「美女」也可算是「職業」的話)--「警察」是前內政部長、代表人民運動聯盟(UMP)的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美女」是代表社會黨的羅亞爾(Segolene Royal);「農民」是被視為若進入次輪選舉,極有可能勝選的法國民主聯盟候選人貝魯(Francois Bayrou)。

法國選舉法訂明,拉票活動須在周五晚午夜結束,調查機構亦不得在此後公布新的民意調查結果。調查機構BVA在周五公布的數字,顯示薩爾科齊、羅亞爾及貝魯的支持率依次為29%、26%及17%;益普索(Ipsos)的數字,則分別是30%、23.5%及17%;CSA的結果,則是26.5%、25.5%及16%。

雖然此前不少調查都說,「如果」貝魯成功進入五月六日舉行的次輪選舉,將有機會擊敗篤定進入次輪的薩爾科齊,但是不應忘記的是,所謂民意調查都有誤差,而數據亦顯示,支持度排行第四的極右派候選人勒龐(Jean-Marie Le Pen)其實是緊貼貝魯不放,尤以CSA的結果為甚(兩者相差僅為一個百分點)。這加上法國民意調查是出了名的「不準」(五年前勒龐進入次輪選舉,通街「眼鏡碎」),以及仍有相當數量的游離票的因素,到了香港時間周一早上,大家打開電視看報道時,或者會發現大選的結果會與預測南轅北轍。

話雖如此,次輪選舉仍很可能是薩爾科齊與羅亞爾之爭,若然如此,總統寶座則極有機會成為薩爾科齊的囊中物--法國政治傳統是總統主外總理主內,偏偏羅亞爾取得社會黨的提名資格後,涉及外交的言論屢屢「出事」,實在教人不敢看好羅亞爾有當總統的「材料」。難怪繼之前《泰晤士報》宣布支持薩爾科齊後,連上周的《經濟學人》的社論,劈頭第一句就是說薩爾科齊「帶來改革的最佳希望」。有趣的是,從不與金錢「作對」的賭民,也一致好看好薩爾科齊勝選:如PaddyPowerBetfair賭博網站,都視薩爾科齊為大熱門,賠率只有一點五倍左右!

選情至今,其中一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不少候選人都突然高舉「國民認同」(National Identity)的大旗。例如羅亞爾忽然建議,在集會要播國歌之餘,每家每戶亦應在「巴士堤日」(國慶日)掛國旗,教人側目;薩爾科齊則曾建議,設立一個政府部門主管「國民身份及移民」事務,潛台詞就是以強勢政策,要移民融入法國社會,被視為脫胎自勒龐的反移民政綱。難怪自稱非左亦非右的貝魯,就批評法國大選已經「民族主義泛濫」。

「民族主義」具爭議性,以乎放諸四海皆準。正當我們集中注意力於明天的法國大選之時,也不要忘記土耳其,也將在下月進行總統選舉,接替任期將滿的塞澤爾(Ahmet Sezer)。與法國不同,土耳其總統是由國會選出來的,由於現總理埃爾多安(Recep Erdogan)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在國會佔大多數,所以該黨推舉甚麼人出來,都會篤定成為總統。

不過由於埃爾多安回教色彩濃厚,不少人都擔心他一旦成為候選人(以至總統),就會破壞土耳其立國以來視為最高原則的「世俗性」,早前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就有三十萬人示威(一說有一百萬人),反對埃爾多安出任總統,被視為捍衛土耳其世俗原則的軍隊,也出來發表談話,就未來總統必須全力支持世俗原則,不能口惠而實不至。可別忘記,土耳其軍隊在歷史上曾經發動三次「兵變」,將回教色彩濃厚的總理趕下台,而埃爾多安則曾在成為總理前,就曾在公眾場合發表鼓吹「宗教仇恨」而入獄。

無論是Nationalism或是National Identity,到了土耳其的土壤,都變身成為一個難以翻譯的字眼--Turkishness。”Turkishness” 除了包含至高無上的世俗原則之外,還包括對開國元勳阿塔圖爾克(Ataturk,即凱末爾Kemel)的敬意,還有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奧圖曼帝國對阿美尼亞進行清洗/屠殺的歷史的不可質疑性。諸如去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帕慕克(Orhan Pamuk),以及早前被暗殺身亡的阿美尼亞裔編輯丁克(Hrant Dink),都曾因質疑阿美尼亞人種族屠殺的歷史,被當告以「刑事法第301條」控告。 “Turkishness” 有著凝固國民的民族主義力量,但在同時亦成為阻礙土耳其「脫亞入歐」(加入歐盟)的其中一個絆腳石,想起來也真夠諷刺的。

埃爾多安日前表示,將在下周公布其政黨的總統提名人選。土耳其會否出現另一場涉及 “Turkishness” 的政治危機,要視乎他的公布了。

Comments

comments

0 Responses to “由法國大選談起”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