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B and “Bullywood”

真不知道,假如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今天在世的話,他會如何看待他在小說《一九八四》內創造的警句:「老大哥在看著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在不到一小時前(下筆時是凌晨五時多),英國的觀眾為近日鬧得全球沸騰的節目《老大哥名人版》(Celebrity Big Brother,簡稱CBB)進行投票,將被指向印度寶萊塢女星謝蒂(Shilpa Shetty),進行帶種族歧視成份的羞辱的另一名參賽者古迪(Jane Goody)趕出比賽的房子。儘管謝蒂多次強調,她不認為古迪在過去數天對她的惡言涉及種族歧視成份,但是在報章的推波助瀾(如右上圖,周五的英國《太陽報》封面)--英國各份小報連日頭條,都是報道CBB的風波,以及英國廣播監管機構Ofcom迄今收到近四萬宗技訴的數字看來,古迪的「罪行」已經深入民心,「水洗都唔清」,加上民情其實洶湧,連製作單位也要拒絕民眾,到比賽現場外觀看古迪執包袱離開一刻。

《老大哥》及《老大哥名人版》自二零零零年起先後播放以來,也不是沒有發生過風波,之前這裡也曾有一篇文章,談的是前工黨議員加洛韋,在參加CBB時的出位行經,引起其選民不滿。但是引起如此大的風波,記憶之中還是第一遭。風波之大,除了是令古迪成為全民公敵外,由於其羞辱對象是印度人(還要是一名電影女星),印度也有人上街示威,結果正在當地訪問的財相白高敦,亦需急忙撲火,頻頻譴責CBB中的種族歧視行為。說這事件是一場「外交風波」,或者會有人嫌誇張了點,但是正如英國太陽報周四的頭版標題:National DisgRACE,這一次事件,對英國這個標榜包容各種族及信仰的國家,無疑是一記耳光,丟掉不少顏面。

猶記得兩年前倫敦七七炸彈襲擊後,英國人soul searching時,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何在英國這個崇尚包容、多元的社會,仍會出產四名在本土出生的恐怖分子。當時亦有一個論調,指出英國人雖有為數不少、來自多個地區的少數族裔居民,但是融合程度甚低,本土英國人排斥外來者的潛意識仍然存在。(想起二零零一年的夏天,如Bradford等西北部地區,所爆發的種族騷亂)這當然又牽涉到移民政策中,強迫外來者同化(如法國、德國等)還是包容其文化(如英國)的方向辯論。不過這次CBB搞出來的大風波,卻一如《獨立報》在周四的社論所說,CBB是英國社會狀況的折射,證明英國人的排外恐懼症在社會中根萬甚深。

當然,退一萬步來說,CBB也可能只是一場「騷」。正如謝蒂一度在周三表示,她受到帶種族歧視成份的攻擊,然後又在周四以「一時火遮眼亂說話」為由收回言論,又或如古迪在拍攝下的鏡頭對謝蒂「凶神惡煞」,到了周五她與謝蒂面臨「兩個只能活一個」的局面時,又忽然與對方修好的片段,都有點「做戲」的味道。或者數個人被關在密封的空間,而對生活一舉一動被監視的情況,心理會出現異變也不一定(這還有請心理專家解釋一下),但看到電視新聞中的片段(這裡也有相關片段),我總覺得參賽者都是一場大騷的演員,只是落多幾錢肉緊而已。到了第四頻道在周四晚宣布觀眾「叮」人,將是謝蒂與古迪二者擇一的時候,商業痕跡也未免太重了--畢竟,自從CBB鬧出種族歧視風波以來,收視人數由三百多萬飆升至五百多萬,所謂bad publicity is still publicity,可能就是如此。

不過這樣的publicity,這樣的一場騷值得嗎?我看到的是一場damage control的災難。當然,Ofcom收到的三萬多宗投訴,可能是傳媒們(以小報最為顯著)運用影響力,將謝蒂被人羞辱一事當成一個雪球愈滾愈大,受者因報道的影響,要跳上這一列投訴的bandwagon,我們不知道投訴者中,有多少是看罷如上面英國《太陽報》,或《每日郵報》《每日鏡報》之類的報道後,才去看有關節目,然後以先入為主的角度認定古迪是culprit,再去Ofcom投訴的,不過我相信亦有不少人,是真的看過CBB後自發投訴的。這場危機開始時,第四頻道一口否認有人進行種族歧視行為(如否認有人以Paki稱呼謝蒂),到後來事件鬧大時,第四頻道利用修辭,辯稱這只是一場「文化及階級衝突」(culture and class crash),然而當節目的贊助商Carphone Warehouse宣布暫停贊助時,damage is done,一切都已經太遲了。雖然電視台仍然靠話題令收視上升,也因觀眾投票而賺了一大把,但是受害的卻是英國的形象(至少在印度如是)。

無論是出自真心,還是製作單位刻意製造的一場騷,事件或多或少反映出英國人的排外潛意識,但若是後者的話,我則感到有點心寒。然而有需求就有供應,《老大哥》系列的成功,根源卻是我們的偷窺意識,或喜歡作壁上觀看人困獸鬥的心態作祟。奧威爾寫《一九八四》時,用意是警告極權國家的危險,想不到他死後五十多年,英國早已成為閉路監察電視密度最高的地方,連「老大哥」這個恐怖的角色,也被商業行用成為搵錢及炒作話題的工具,資本主義的力量真不容小覷。奧威爾今天在世的話,他會苦笑,還是搖頭嘆息?

Comments

comments

4 Responses to “CBB and “Bullywood””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XP

    可能我比較悲觀,我從來不相信什麼種族共融的鬼話,沒有利益衝突猶自可,當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假面就會被撕開…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7.0 on Windows Windows XP

    agree with “By-the-way”. When their intrests is affected, in the case of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there is no “trash talk” such as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are brothers, violent clash could be resulted– this could be well seen in many cases, the banning of fish, the influx of Mainland mothers…etc.

  •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 Explorer 6.0 on Windows Windows XP

    Big Brother賣的voyeurism,觀眾早看膩了,自然要想辦法刺激收視.
    講到利益衝突,至親也會反目,何況是非我族類?但我不太悲觀;個別的歧視永遠會存在,但通過教育,我們可以令社會變得更包容.

  • using Mozilla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2.0.0.1 on Windows Windows 2000

    正如 Gautam Malkani 在 1月19日《金融時報》的題目〈It is right to show the bullying in Big Brother〉所說,「… therefore sees reality television living up to its ture potential: representing realities tha might otherwise go unnoticed. We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debate these realities, not whether they are too offensive to be broadcast」正如廣管局對《鏗鏘集》的裁定和那二十二位市民的投訴,事件暴露了社會對非我族群仍然充滿歧視。

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



%d bloggers like this: